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第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面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对学生评价的标准、体系等,都要体现因材施教理念,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二,树立张扬个性的理念。个性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生理特征。人的个…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时间、多渠道的培养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最基本的方法。即要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学科教学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思想。要摒弃“标准件型”的人才观、教育观 ,树立“尊重个性 ,发展所长”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把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着重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在落实创新教育中存在着社会政治体制的负面影响、教育功能取向偏差、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学生缺乏自由创新活动的时空和教师素质不适应等困难因素。贯彻创新教育理念,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确立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在落实创新教育中存在着社会政治体制的负面影响、教育功能取向偏差、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学生缺乏自由创新活动的时空和教师素质不适应等困难因素。贯彻创新教育理念,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确立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在落实创新教育中存在着社会政治体制的负面影响、教育功能取向偏差、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学生缺乏自由创新活动的时空和教师素质不适应等困难因素.贯彻创新教育理念,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确立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其内容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应树立以下六种观念: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现代教育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观念、教研观念和民主平等观念。  相似文献   

7.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环境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探究环境,使学生由被动的、消极的接受式学习向积极的、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8.
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能推进社会进步的人才。因此,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树立以开发、发展学生潜能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要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教育主体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更新教育观念,创设促使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尽可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改变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终生负责的质量观念。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因此,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我们要搞学校教育改革应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改革现有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要构建农村小学和谐教育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立足实际”的思想;要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管理为根本手段.促使教育和谐,达“和谐教育”之目的。这样,农村小学教育将会是一个生机勃勃、姹紫嫣红的春天。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8,(4)
和谐教育旨在培养各方面全面、充分发展的个体,重视教育诸方面关系的和谐构建,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估等要素入手开展教学改革,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起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2.
任彬 《甘肃教育》2008,(1):27-2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如何开展创新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知识经济的要求。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它包括培养创新能力意识、个性教育意识、问题意识、综合性教育意识和文化素质教育意识等多个方面。其次教育工作者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人与人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是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者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视学生为朋友,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环境中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光 《快乐阅读》2011,(23):146-147
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理念,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落实科学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树立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观,保障公民平等教育权利和机会;以学生为本,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成为当今时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教育就是服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的意识,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的良好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成长空间,积极开发每个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充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实践表明:要做好教育工作,首先应该做到接受学生、相信学生。  相似文献   

19.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我们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对教育体制、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观念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有必要对教育的功能、主体、质量和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重新认识,树立新的教育观。一、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树立以开发、发展学生潜能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按照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教师要正确地传授知识,完成教育任务,使学生取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克服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在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人才观等方面树立新型教育理念。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