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这一部分将对性传播疾病(STD)中的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作一简要介绍。淋病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器粘膜的炎症性疾患。在STD中居首位,比梅毒患者高28倍,我国近年报告的STD亦以淋病最多。病原菌淋病是由奈瑟氏双球菌引起,呈球形或肾形,成对存在,一般存在于多形核白细胞内,革兰氏染色阴性。急性期阳性率93~99%。普通培养基不  相似文献   

2.
PCR检测慢性淋球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近年来国内淋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据报道,淋球菌感染约占男性秘尿系感染的30.1%,急性淋病的实验室诊断,分泌物常规涂片及淋病奈瑟氏菌培养大多能正确诊断,但慢性淋病的诊断颇为困难,分泌物涂片不可靠(尤其女性),可造成假阳性;细菌培养阳性率偏低,常会引起漏诊,且繁琐费时,不利于快速诊断,我们采用PCR技术与培养法和涂片法同时对58例可疑慢性淋病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淋球菌检测,旨在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对慢性淋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淋病快速自检卡(淋卡)检测了72例急、慢性淋病患者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检出淋病双球菌阳性率98.6%,而涂片阳性率仅为72.2%,淋卡法明显优于涂片法(P<0.001),并与淋病双球菌培养阳性率基本一致(P>0.05)。还检测了非淋病性尿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等患者,其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淋卡检测淋病双球菌准确度高,并具有特异性。而且该法检测需时少,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和大量人群普查工作,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202份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UU、CT、NG.了解性传播性疾病中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以及淋病奈瑟菌(NG)的感染情况.三种病原体中,UU的阳性率居于首位,明显高于NG的阳性率,而CT与NG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混合感染阳性率不高,由UU或CT引起的混合感染率与由NG引起的混合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 2 2 0 2份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UU、CT、NG。了解性传播性疾病中解脲脲原体 (UU)、沙眼衣原体 (CT)以及淋病奈瑟菌 (NG)的感染情况。三种病原体中 ,UU的阳性率居于首位 ,明显高于NG的阳性率 ,而CT与NG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混合感染阳性率不高 ,由UU或CT引起的混合感染率与由NG引起的混合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法)在淋病奈瑟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153例疑似淋病奈瑟菌感染的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采用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及SAT法进行淋病奈瑟菌检测,同时对对应的153份尿液标本也进行SAT法的淋病奈瑟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淋病奈瑟菌检测中直接涂片法阳性率为31.4%,分离培养法阳性率为47.7%,SAT法阳性率为51.6%,SAT法与分离培养法检测淋病奈瑟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直接涂片法淋病奈瑟菌阳性率较低,与分离培养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分离培养法作为金标准,SAT法的检测敏感性为95.9%(70/73),特异性为88.8%(71/80);采用SAT法对153例患者的拭子标本和尿液标本进行检测,两者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SAT法检测女性宫颈分泌物拭子标本和尿液标本中的淋病奈瑟菌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有效提高检出率;以尿液代替拭子标本,采样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四种方法检测淋病奈瑟氏菌的实验室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对临床106例诊断为淋病的分泌物分别采用四种方法同时检测比较。结果:革兰染色镜检阳性19例,阳性率17.9%。PCR检测法阳性92例,阳性率86.8%。细菌培养阳性41例,阳性率38.68%。试纸法阳性58例,阳性率54.7%。结论:对于慢性淋病,PCR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方法,且结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慢性淋病检测的首选方法。而尿液淋球菌快速检测法和革兰染色法可作为淋病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淋病快速自检卡检测了72例急、慢性淋病患者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检出淋病双球菌阳性率98.6%,而涂片阳性率仅为72.2%,淋卡法明显优于涂片法,并与淋病双球菌培养阳性率基本一致。还检测了非淋病性尿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等患者、其结果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淋卡检测淋病双球菌准确度高,并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淋病是淋病双球菌感染引起的性病之一,多年来近于绝迹,近两年又有零星出现,我们收到部分淋病标本,有关检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谈一下:1、标本的采集1.1分泌物,以新鲜脓性分泌物为佳,若条件允许尽量取液状分泌物,因液状分泌物脓细结构完整.避免用干结的分泌物.1.2尿液,适用于泌尿系深部感染者,取新鲜尿液离心取沉淀物涂片.但不如取分泌物阳性率高.急性期或早期采用此法常得  相似文献   

10.
赵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94-4295
目的比较三种女性宫颈淋病奈瑟菌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涂片法、淋病奈瑟菌培养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210例临床分泌物标本进行同时检测。结果涂片法阳性率为43%,培养法阳性率为39%,PCR法阳性率为48%。结论三种方法比较,PCR法可作为女性宫颈淋病奈瑟菌首选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淋病奈瑟菌与支原体感染对妊娠及胎儿影响所致的流产。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法。对 198例妊娠妇女分为两组 ,即流产组 99例 ,正常妊娠组 99例 ,进行淋病奈瑟菌与支原体检测。结果 流产组淋病奈瑟菌阳性率为5 4 .5 % ,支原体阳性率为 30 .3% ,NG与UU总阳性率 84 .8% ,非病原体感染者为 15 .2 % ;正常妊娠组淋病奈瑟菌阳性率为18.2 % ,支原体阳性率为 12 .1% ,NG与UU总阳性率为 30 .3% ,非病原体感染者为 6 9.7%。两组总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两组非病原体感染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淋病奈瑟菌和支原体的生殖道感染是造成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淋球菌也称淋病奈瑟菌(Neisseriagonorrheae),是引起淋菌性尿道炎及淋球菌性阴道炎的病原体。其传统检查方法是涂片加培养。淋球菌的涂片检查,在男性急性淋病性尿道炎时,阳性率可达95%~99%,但在女性感染时因在子宫颈管取材杂菌较多,诊断困难,阳性率较低[’]。而淋球菌培养法不仅时间长(48h),巨阳性率不高。近年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正不断应用于临床标本中淋球菌的检测。我室对培养法、PCR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1材料与方法1.l标本的采集及保存:所有标本均采取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具有急性尿道炎症状…  相似文献   

13.
淋病直接取材涂片检查,是目前最简便、有效、有一定特异件的方法。但往往由于不注意正确的取材力法,造成相当一部分淋病患者未能检出。提高涂片检查的阳性率,是目前对淋病确立诊断、治疗和防止蔓延的关键环节。所以,要掌握正确的取材涂片技术很有必要。笔者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产色头孢菌素法检测淋病奈瑟菌β-内酰胺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产色头孢菌素法常规检测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的β-内酰胺酶;同时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将保存的上述淋病奈瑟菌菌株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与产色头孢菌素法检测结果不一致者采用PCR方法检测淋病奈瑟菌的13.内酰胺酶基因,以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者为真结果,对产色头孢菌素法检测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检测74株淋病奈瑟菌分离株,产色头孢菌素法阳性28株,阳性率37.8%;纸片酸度定量法阳性25株,阳性率33.8%;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者69株,一致率93.2%,5株结果不一致菌株中,其中1株纸片酸度法阳性,产色头孢菌素法为阴性,但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4株产色头孢菌素法为阳性,纸片酸度法和β-内酰胺酶基因均为阴性,74株淋病奈瑟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25例,产色头孢菌素法敏感性96%,特异性91.8%。结论产色头孢菌素法操作简便,敏感性高,适合临床筛查淋病奈瑟菌的13一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5.
女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继发盆腔脓肿哈尔滨市红十字妇婴医院詹萍,顾巾杰指导牛鸿光哈尔滨市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晓兰,李淑英淋病是最常见的性病之一,传播迅速。其主要危险是常发生并发症造成女性不孕等后遗症,淋病常无特异症状,细菌学检查的阳性率不高,因而易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男、女患者对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的易感性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在可疑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来自妇科门诊、皮肤性病科、泌尿生殖科选取387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进行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并对淋菌培养基所长细菌涂片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淋病奈瑟菌在可疑人群中阳性率0%,沙眼衣原体阳性率75例(阳性率19.38%),其中男性阳性46例(阳性率19.82%),女性阳性29例(阳性率18.7%),解脲支原体(Uu)阳性123例(阳性率31.78%),其中男性阳性54例(阳性率23.27%),女性阳性69例(阳性率44.5%);非淋细菌检出57例(阳性率14.72%),其中男性44例(阳性率18.96%),女性13例(阳性率8.38%).结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脲支原体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7例衣原体、支原体阳性率51.16%(198/387),结合非淋菌检出率可使总阳性率达到65.89%(255/387).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在可疑人群中的感染率分别为0%、19.38%、3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7.
淋病是由一种革兰氏阴性的淋病双球菌(亦叫淋病奈瑟氏菌)引起的,易于侵犯生殖泌尿系统。女性生殖器官淋病是女性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组病例初诊多误为是滴虫性阴道炎混合感染,用灭滴灵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进行涂片并用革兰氏染色进行镜检,证实认为是淋病双球菌  相似文献   

18.
对性病门诊就诊的928例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检出病原体阳性者577例,阳性率为62.2%,其中非淋菌感染452例(48.7%),淋病125例(13.5%),非淋菌感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男女患者病原体感染差异显著,男性以淋病奈瑟菌为主,女性以解脲支原体为主.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显示较好的敏感性,应做为本地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另外,检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霉菌比例也较高,在临床诊治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萍  郭慧  李海蜀 《海南医学》2010,21(6):108-108
目的了解尿液淋快检在泌尿系感染时的阳性率。方法选择2002年-2008年期间来我院泌尿科门诊就诊,临床医生怀疑淋球菌感染者的3125份新鲜尿液,用博赛公司生产的专用试剂盒进行淋球菌快速检测。结果3125份尿液标本的阳性率为38%。结论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正危害着一部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应当引起相关临床科室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淋病诊断试纸在淋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苏家安张惠芬1(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大理671000)目前,实验室淋病的检查方法很多,但都各自存在不足,或是阳性率低,或是手续繁琐。最近,我院引进桂林中辉精细化学实业公司生产的淋病诊断试纸,用于淋病的实验室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