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在高血压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鹤山市沙坪街道六大社区医院已确诊的30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抽样,随机分成管理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分别对其实施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干预和常规的高血压管理,对比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血压均值和行为危险因素。结果:管理组干预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管理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控制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管理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也显著降低(P<0.05),其危险因素如不合理膳食、缺乏锻炼、高血脂和精神紧张也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自我管理模式信息平台的推广对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病干预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荔湾区逢源社区300名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并采取分层抽样,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0例,在常规西药降压治疗、常规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同时利用信息平台在社区推广居民健康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健康自我管理,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和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西药降压药治疗,常规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常规健康教育。两纽均3个月为1疗程,连续随访4个疗程。观察对比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血压控制率和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血压控制率和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自我管理模式信息平台应用对于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可以提高其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血压控制率和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且每一位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对其进行4次评定,即入院时、住院时、出院6个月及1年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的控制率。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及家属基本上能够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经评定显示高血压患者治疗主动性、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随访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并分析强化个体化健康教育以及知识测评对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半随机将85例已确诊为原发高血压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43例采用强化个体化健康教育以及知识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测评得分、满意度比较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强化个体化健康教育以及知识测评可以促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学习有关高血压方面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行为与血压的干预效果,提高社区老年ISH的控制水平。方法:选择108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高血压三级管理、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血压的变化。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及收缩压有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变化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是传统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两者相结合有望提高社区老年ISH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探讨研究近况和展望。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3年06月本社区卫生机构将社区内4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列为观察研究对象,将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1例。仅对对照组患者自己控压的结果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包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其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结果: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为82.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控制率51.9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探讨研究近况和展望。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3年06月本社区卫生机构将社区内4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列为观察研究对象,将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1例。仅对对照组患者自己控压的结果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包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其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结果: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为82.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控制率51.9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31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健康教育后进行自我管理的方式,对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综合干预,包括强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用药指导等。结果经过2年的综合干预,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良好的生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1),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卫生综合干预可以强化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意识,改善患者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压的危险性和减少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本社区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基线信息相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规范化管理,对照组社区高血压患者则采用传统的社区高血压管理,一年以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以及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社区高血压患者,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能够较好地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变和血压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患者28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44例和对照组143例,干预组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教育。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血压值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变,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明显,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行为形成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使患者掌握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提高疾病防范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使血压达到良好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社区正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健康教育组(观察组),每组340例;高血压药物治疗6个月后,采用问卷方式对两组调查治疗的依从性. 结果 观察组药物治疗病人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梁卫萍  余淑明 《当代医学》2012,18(15):131-132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我社区12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采用多种护理干预方法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后,观测所有患者知识掌握得分、行为管理得分及血压控制率,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知识掌握得分、行为管理得分、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6.64±9.62)、(89.27±8.56)及40.32%,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管理中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提升血压控制率,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饮食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影响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晓晨 《当代医学》2011,17(20):108-109
目的评价使用健康教育的社区干预方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对东风社区内3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设置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2年后比较总结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实验组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45.6%~58.8%上升到近92%,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控制率从54.2%上升到74.7%。同时,高血压患者致残致死率也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社区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降低致残致死率,大大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其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进而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方法 将1 429例干预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746例,对照组683例.试验组给予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未干预.结果 试验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规律服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高血压进展率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5.
周青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15-1916
目的观察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治疗的疗效及对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从本院慢性病管理的365例原发性高血压且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48例和社区健康教育组(治疗组)52例,进行为期2年的前瞻性研究。两年后比较两组高血压病治疗的效果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社区健康教育组高血压病治疗的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社区健康教育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85%,观察组为18.75%(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及防止脑血管事件发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社区健康教育既具有生物学意义,也具有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正禄 《四川医学》2007,28(8):859-860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8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进行社区干预,通过门诊预约、定期电话或家庭随访或到社区中心听取健康教育讲座,提醒和监督患者遵从医嘱,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影响。1年后两组进行防治效果对比。结果血压控制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生活方式(遵医行为、体育锻炼、低盐饮食、戒烟戒酒)较合理。结论社区干预可以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一步加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理解,改善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6月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就诊时常规介绍高血压基本知识,发放相关健康教育资料;观察组通过建立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知识版面巡展及健康知识教育讲座,举办义诊、咨询活动进行综合管理:加强健康教育、简化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监测血压、取得家庭支持。结果2组患者在综合管理前依从性好33.33% vs 34.44%,高血压控制良好31.11% vs 28.8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综合管理后依从性好75.56%、高血压控制良好83.33%,高于对照组的38.89%,55.56%,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管理,可以提高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增加,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对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研究总例数200例,收取时间在2017年2月6日至2018年2月6日,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健康教育与干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的遵医嘱服药率、健康知识掌握得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遵医嘱服药率90.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得分(90.21±1.4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与干预后,取得显著的效果,能保障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俞菊花 《求医问药》2014,(16):104-105
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率、饮食控制率、主动锻炼率、高血压病情的控制率、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60例患者中,遵医行为较好的患者有40例(占患者总数的66.67%),能够合理控制饮食的患者有42例(占患者总数的70.0%),能够主动进行锻炼的患者有30例(占患者总数的50.0%),对高血压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的患者有44例(占患者总数的73.33%),血压控制情况较好的患者有45例(占患者总数的75.0%),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47例(占患者总数的81.67%);在试验组60例患者中,遵医行为较好的患者有52例(占患者总数的86.67%),能够合理控制饮食的患者有53例(占患者总数的88.33%),能够主动进行锻炼的患者有50例(占患者总数的83.33%),对高血压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的患者有56例(占患者总数的93.33%),血压控制情况较好的患者有57例(占患者总数的95.0%),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58例(占患者总数的96.67%)。试验组患者的遵医率、饮食控制率、主动锻炼率、高血压病情的控制率、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心脏内科住院的高血压病人10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按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传播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对高血压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