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患者,女,55岁,因"左乳肿块进行性增大,破溃渗血伴胸部疼痛1个半月"于2017年6月13日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于2016年6月29日因发现左乳肿块于外院就诊,乳腺超声检查结果示左侧乳腺实性占位[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 级,55 mm × 60 mm],伴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遂行左乳肿物...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9岁.2004年3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9月出现四肢麻木、无力,11月出现左侧面瘫,2004年1月出现右侧面瘫,2月出现发热,盗汗,并出现双前臂、双下肢肿胀,腹部及上臂、大腿内侧皮下出现大小不等结节样硬块,外院诊断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皮下结节减少,仍感四肢麻木、无力、疼痛,远端较近端重,左下肢水肿明显,右下肢疼痛明显,体重减轻>5 kg,过敏体质.  相似文献   

3.
病例1,男,55 岁,因"左下肢胀痛10 天伴发热2 天"于2018年9月13日入院.患者10天前劳累后出现左下肢肿胀,伴疼痛,2天前出现乏力,左下肢胀痛加重,自觉发热,体温未测,遂来我院门诊就诊,血常规示:WBC 计数 27. 61 × 109/L (3. 50~9. 50 × 109/L,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50岁,因乏力伴左下肢胫前溃疡1年于2016年10月入住我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左下肢胫前溃疡、皮肤色素沉着、水肿、疼痛、瘙痒,2个月后出现面部瘙痒、水肿,于当地医院就诊,予以腹部CT及其他检查,诊断为"肝硬化,左下肢溃疡",具体原因不详,予相关药物治疗。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3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左下肢胫前皮肤瘙痒、疼痛,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主因"持续性胸痛2h"入院。患者于2012年11月3日凌晨近1点如厕大便后突然出现胸痛及一过性左下肢麻木不适,主要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可波及心前区,疼痛程度剧烈,呈压榨性,发作时伴后背部放散,无晕厥、抽搐,无发热、腹痛及大小便失禁,经休息疼痛持续不缓解,到急诊科就诊,心电图示:窦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2岁.因全身浮肿伴下肢乏力、发热,面部斑丘疹3 d于2008年4月15日入院.患者20年前开始间断吸海洛因,入院前5 d准备戒断未吸用.患者于3 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伴尿少、全身浮肿、排茶色尿,并四肢肌肉疼痛,双下肢乏力,以左下肢明显,行走困难,面部出现红色斑丘疹,伴糜烂、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接触性皮炎".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1岁,因HIV抗体阳性1个月余,发现腹腔肿块1个月于2009年9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左牙龈疼痛不适在当地医院牙科就诊,检查发现左腭一肿块,考虑牙龈炎给予甲硝唑治疗后无好转,肿块逐渐变大并破溃,后又发现舌根部出现多发性凹凸不平,且开始出现吞咽不适及疼痛,当地医院行左腭部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提示,黏膜组织慢性炎性反应伴急性改变,符合溃疡性病变,考虑肉芽肿性炎.同时发现HIV阳性,后经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HIV感染,患者为进一步诊治而转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9岁。左顶部肿块5a余,轻压痛,肿块未见明显增大,未处理。近来因失眠来我院门诊就诊,以左顶骨嗜酸性肉芽肿于2009年11月8日入院。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56岁,因"肩背部疼痛伴左侧肢体无力3.5 h"于2016年1月1日收入南京市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3.5 h晨起前出现左侧肩背部明显疼痛,活动受限,继而出现左上肢上抬无力,左下肢不能站立行走,遂来我院急诊。体格检查:血压197/108 mm Hg,意识清楚,痛苦面容,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伸舌略偏左,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阳性。美国国立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因"下肢肿胀4年余,胸痛8个月,气促1周"于2014年11月4日入我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皮温较高,就诊行下肢血管B超提示"左下肢静脉(腘静脉)血栓形成",给予"阿司匹林、丹参片、血栓通"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后患者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多次在多个医院就诊,并渐出现左下肢溃疡。8个月前患者因间断胸痛就诊于武汉市某医院,查肌钙蛋白I(TnI)为5.012ng/ml(正常参考值0~0.78ng/  相似文献   

11.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2012年9月患者无意中发现左小腿中段内侧一黄豆大小包块,触痛明显,伴皮肤肿胀,无皮温增高。在当地医院给予理疗后肿胀有所好转,但肿块进行性增大伴疼痛加剧。2013年3月在当地医院行左下肢MRI检查示:左胫骨中段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初步诊断为恶性骨肿瘤。随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免疫组化:CK7(+),TTF-1(+),CK5/6-,提示肺来源肿瘤可能性大。为求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6岁.因左侧肢体无力2个月余,全身浮肿1个月余,加重伴发热10 d,于2001年11月14日转入我科.患者2001年8月22日活动中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乏力,左手不能持物,左下肢行走拖曳,伴恶心,无呕吐,无头痛、口齿不清及饮水呛咳,无意识丧失及肢体抽搐.  相似文献   

13.
王志志  张玲玲 《山东医药》2013,53(21):92-93
病历摘要 患者女,40岁,因"左下肢肿胀2个月"于2012年10月24日收入我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伴疼痛,于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左下肢静脉血栓?",行左下肢静脉血栓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未予其他治疗.8d前至南京鼓楼医院检查,B超示:左侧髂血管旁低回声团块,压迫血管;腹主动脉旁及双侧髂血管周围淋巴结肿大;子宫、双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诊断:盆壁肿块,原因待查.建议患者入院进一步治疗,但患者拒绝.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黏膜光滑,分泌物不多;宫颈:Ⅰ度糜烂;宫体:正常大小,无压痛,左附件贴盆壁处有一半圆形凸起,直径3 ~4 cm,右附件区未及异常.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示:宫颈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HPV(+),以"盆壁肿块、左下肢肿胀待查"收入院.入院体检: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月经规则,经量中等,无明显经量增多,无明显经期腹痛,无阴道异常流血、流液,末次月经:2012年10月13日,经量如常.无纳差,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左锁骨上触及增大淋巴结,全腹CT示:盆腔内左侧髂血管旁占位,盆腔及左侧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增大.完善血、尿、粪三大常规,凝血常规、胸片、血液传播性疾病、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肝、胆、胰、脾、肾、输尿管B超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无明显手术禁忌证.于2012年10月31日行宫颈锥切术+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示:(宫颈)慢性炎伴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累及腺体,(宫颈管)慢性炎,鳞状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宫腔)子宫内膜腺体呈增生期样改变,具有全子宫切除手术指征,但不能完全排除宫颈浸润癌的可能.2012年11月8日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左盆壁包块与周围组织血管致密粘连,损伤血管可能性大,告之家属后转开腹手术,剔除左盆壁包块后行快速病理,结果示:(左侧盆壁)淋巴结转移性鳞癌,考虑宫颈癌可能,遂行广泛子宫+左附件+右输卵管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右卵巢悬吊术.术后病理示:宫颈锥切术后改变,灶区鳞状上皮呈原位癌伴微小浸润;子宫内膜高分泌改变;阴道残端、子宫体、左附件及右输卵管均未见明显改变;宫旁组织及左卵巢旁组织见鳞状细胞癌,左髂总淋巴结及右盆腔淋巴结见癌转移(1/1,1/3).术后诊断:宫颈癌Ⅳb期.患者手术4周后转至肿瘤科行姑息性治疗,全腹部CT增强定位片示:宫颈癌术后改变,腹腔淋巴结及两侧腹股沟淋巴结增大,考虑患者腹主动脉旁多发增大淋巴结,放疗照射野较大,故暂不行放疗,于2012年11月30日给予紫衫醇240 mg d1+顺铂30 mg d1~4化疗1个周期.治疗期间,出现Ⅰ度胃肠道反应及大便于结等,给予润肠通便、灌肠等对症治疗,大便自解,无明显骨髓抑制,左下肢肿胀消失,无其他主诉不适,于2012年12月8日出院.现每隔21 d来我院化疗,一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69岁,教师,因活动后气促伴双下肢水肿1年,加重半个月于2009年11月9日人我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休息后可缓解,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并出现皮肤易破溃,轻微碰撞后出现皮下瘀斑.患者在入院前曾多次就诊于当地不同的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4月于当地医院查胸片示:两肺间质性改变,心脏横径增大.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3岁,辽宁省庄河市栗子房镇栗子房村人,无外出史。患者自查左侧乳房有一肿块,大小约为3cm×2cm,偶伴疼痛。于2010年5月初在庄河市中医院行穿刺检查,诊断为左腋下副乳腺瘤样增生。自服阿莫西林2g/d×7d。因肿块无明显变化,于2010年5月10日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经查,肿块位于皮下,边界较清,质地较硬,不活动,无明显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5.59×10~9/L,嗜酸粒细胞5%,  相似文献   

16.
病历摘要 患者女,59岁。因大小便困难8a伴腰痛及左下肢疼痛2a余于2006年9月25日入院。8a前感到小便淋漓不尽,尿频,无尿痛,排便困难,在当地医院按便秘治疗.效果不佳。2a前感到腰部圾左下肢疼痛伴麻木,夜间加重,呈持续性钝痛,无明显放射痛,咳嗽及打喷嚏时疼痛无加重.不伴间歇性跛行。无低热、盗汗及体质量明显减轻。既往无肝炎、糖尿病、结核及消化性溃疡病史。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69岁,教师,因活动后气促伴双下肢水肿1年,加重半个月于2009年11月9日人我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休息后可缓解,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并出现皮肤易破溃,轻微碰撞后出现皮下瘀斑.患者在入院前曾多次就诊于当地不同的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4月于当地医院查胸片示:两肺间质性改变,心脏横径增大.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69岁,教师,因活动后气促伴双下肢水肿1年,加重半个月于2009年11月9日人我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休息后可缓解,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并出现皮肤易破溃,轻微碰撞后出现皮下瘀斑.患者在入院前曾多次就诊于当地不同的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4月于当地医院查胸片示:两肺间质性改变,心脏横径增大.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4岁,主因“间断性左下肢发凉、发麻、间歇跛行2年余,头痛,右侧肢体无力伴抽搐7d”,于2003年8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8月前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及左足发凉、疼痛、麻木感,行走时苍白伴间歇性跛行致不能活动,院外诊断“左下肢动脉栓塞”并行左股动脉切开“气囊取栓术”取出多量血栓。术后一直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欠佳并出现左下肢发凉,间歇跛行,步行约100米后出现左小腿疼痛,休息片刻后缓解,并于抬高患肢时苍白、发凉加重。于2001年12月收住我院血管外科。  相似文献   

20.
患者46岁,因发现左侧外阴肿块1年,伴疼痛5天,于2002年3月1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无意中发现左侧外阴肿块如核桃大小,无任何不适,与月经无关。近来自觉肿块渐增大,伴肛门坠胀。5天前局部烧灼样痛,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以“前庭大腺囊肿”收住院。1996年曾患“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妇科检查于外阴左侧大阴唇外下方皮下触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