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患者男,42岁,因上腹部不适,伴腹张、嗳气数十年来我院就诊,查体:正常面容,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B超示肝胆胰正常,胃镜见食管、胃无明显异常,镜体进入十二指肠球腔后见6个开口向下延伸的肠腔,位于中央的肠腔盲径与正常十二指肠腔相似,另5个环绕中央的肠腔分布,直径均约为正常十二指畅腔1/2,开口呈圆形,内镜分别进入各腔见环形皱襞清晰规则,未见各腔  相似文献   

2.
赵丽萍 《山东医药》2003,43(7):65-65
患者男 ,48岁。因胸痛、憋气、咳嗽、咳痰 ,痰多为黄色 ,咳深咖啡色痰 1次 ,低热 3天入院。查体 :右肺呼吸音正常 ,右肺呼吸音明显减低 ,背部偏上几乎听不到呼吸音 ,无干湿性罗音。心率 96次 /m in,律整 ,各瓣膜未闻及杂音 ,疑似肺内炎症。X线胸片见 ,右肺门阴影增浓 ,右肺 2、3肋间见片状阴影 ,侧位见肺门大 ,前段见片状阴影 ,左肺 (一 ) ,心膈正常。X线确诊为 ,右肺中心型肺癌 ,部分阻塞性肺炎。CT所见 ,扫描示右肺上叶前段见一 2 .5 cm× 4cm软组织块影 ,靠近胸膜、呈分叶 ,有短毛刺 ,增强后扫描 ,强化不明显 ,右侧肺门见一 1.5 cm×1.…  相似文献   

3.
室早二联伴早搏折返径路中文氏现象,较为罕见,最近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男患,14岁.因发作性心悸半年,加剧一周入院,入院查体双肺正常,心率90次/分,心律不齐,早搏频繁,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其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胸部平片心肺正常,心电图描记见附图。入院拟诊心肌炎后遗症,用极化液,慢心律治疗一周,早搏消失出院。心电图分析附图上、中、下三行分别为Ⅰ、Ⅲ、aVR、aVL导联同次记录,各导联中均见窦性P波,P-P间距0.60~0.80秒,窦性心律不齐,心率约85次/分。同时各导联均见期前出现的QRS波群,QRS(?)波宽  相似文献   

4.
房室传导反向文氏现象(reversed Wenckebach phenomenon)是一种少见的心电图现象,见于房室传导阻滞和早搏后心动周期。最近我们遇到1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24岁,因头晕、心悸、乏力3天入院。起病前1周有上感史。平素健康。体检心律不规则,早搏20次/分,心各脏瓣膜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实验室CPK、LDH、GOT及ESR均属正常范围。超声心动图各房室大小正常,未见二尖瓣脱垂表现。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室性并行收缩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则传出阻滞。附图(见第169页)为模拟V_5导联记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4岁,以阵发性心悸一周来我院就诊,查体心率125次/分,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阴性。胸部平片心影大小正常,抗“O”血沉均正常,拟诊心肌炎?入院时心电图描记见附图,上下两行为V_1导联同次记录,见反复发作性心动过速,每次心动过  相似文献   

6.
我院应用纤维胃镜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由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并胰腺假囊肿致胃外压征各1例。现报告于下。 例1:女,30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年。查体仅有上腹部压痛。B超:肝胆胰脾正常声像图。胃镜示:胃底后壁见一凸向胃腔内的隆起,呈椭圆形,约5×3×1cm大小,表面光滑完整。仰卧位时隆起缩小。大量充气后隆起更为明显,抽气后缩小到消失。活检钳触之质韧。手术:胃底后壁见4×3cm隆起,粘膜正常,触诊似有肿物感。探查胰头、胰体均有肿大,无明显肿块。胃网膜及大小系膜淋巴结均有肿大。取淋巴结送检。病理:慢性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性59岁,因自感心悸胸闷就诊,查体:T:36.3℃,P:62bpm,R:18bpm,BP:120/70mmH g,心前区无隆起及凹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搏动范围正常,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和心包摩擦感,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辅助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分别见(图1、图2)。本例心  相似文献   

8.
家族性长Q—T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 ,14岁 ,因精神紧张突然晕倒数分钟 ,发作后 1d来院就诊。体检 :T 3 6 5℃ ,BP 110 70mmHg ,大小便正常 ,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 ,听诊 :心律不齐 ,可闻及早搏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 :P -P规则出现 ,频率 10 3次 min ,Q -T间期0 5 2s,各导联均可见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有的形态不一 ,并可见多发性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PVT) (见图 1)。自诉 :头晕、心悸、乏力 ,以往也曾有过情绪紧张后晕厥现象 ,其父及祖父均有晕厥史 ,遂叫其家人 (直系亲属 )行常规心电图 ,结果显示 ,他们的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9.
例1 患者男,40岁。因体检时发现可疑陈旧性心梗来我院检查。患者既往健康,无心脏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神志清楚,口唇无紫绀,心界无扩大,听诊在心尖部可闻及Ⅲ级以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双肺无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下壁、后壁异常Q波。心肌酶谱正常,心脏彩超示:①各房室内径均正常,房室间隔未见回声缺失,彩色血流CFI未见水  相似文献   

10.
ST段上的Ta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37岁 ,临床诊断 :重症肌无力而入院。入院时心电图示 :房性 P波 ,其率为 188次 /分 ,呈 3:2下传心室 ,各波段在正常范围。心电图诊断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 3:2房室传导。 (血液生化检查 :血钠 16 8mmol/ L、血钾 3.96 mm ol/L、血钙 2 .44 mm ol/ L)。 5天后 ,心电图检查见图 A:窦性 P波 ,PP间期相差 >0 .12秒 ,心率平均 5 8次 /分 ,PR间期0 .16秒 ,QRS形态与前图相当 ,于胸导联 QRS波后见数个图 1 说明见文内波相连或融合。为确认各波的属性及形态 ,采用 :1、于 V3导联测得 QT间期 0 .5秒 ,(从 Q波至箭头指处 ) ,Q波至…  相似文献   

11.
例1男性,47岁,因反复胸痛20d入院。体检:血压、脉搏正常,无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未触及震颤,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心电图正常。心脏彩超示:心脏各房室腔、大血管内径正常,左肺动脉与降主动脉之间可见一异常通道,内径约7mm。多普勒超声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0岁.平素无任何症状.在健康检查时发现显著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心脏听诊各瓣膜均未闻及杂音.血沉与抗“O”均正常.X 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亦在正常范围.入院时心电图记录见附图(附图见封底).心电图分析上两行为Ⅰ导联连续记录,下行为 V_1导联.各导联均可见 P 波,P-P 间期为1.30秒,窦性心率约46次/分,考虑为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各导联还可见到 QRS 波,大多与 P 波无关,R-R 间距为1.12~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球部单发性神经纤维瘤少见,本院于1989年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男性,47岁,因反复糊状、少量成形黑便一月,伴疲乏入院。入院前一天饮酒后感头晕、眼花。否认慢性腹痛史。检查:贫血貌,皮肤无结节,皮色正常。腹部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见一广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3岁。检查: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扪及较细的收缩期震颤,闻及连续的双期杂音。心电图示心肌劳累。X光片示双肺纹理多,各房大小正常。二维超声示主动脉左冠窦及远端左冠状动脉明显扩张,右房上部近房间隔处可见一环状液性暗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左主干异常扩张,左前降支与旋支均由此扩张的左主干发出,并见一增粗的异常分支,由左主干发出向右到达右心房内。右心房明显扩大。在全麻下取正中纵劈胸骨切口,切开心包,见一迂曲增粗的异常冠状动脉分支,直径0.6厘米,发自冠状动脉左主干,由升主动脉后方横行向右与右肺动脉平行,于上腔静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32岁.因上腹饱胀、反酸、喛气、伴不规则隐痛3年余就诊.临床拟诊“球部溃疡”行胃镜检查.镜见:食管、贲门、胃底、胃腔、胃角、胃窦部及幽门管未见异常,幽门口圆,常开,十二指肠球部未见溃疡、憩室.球后主腔壁旁同时可见4个大小0.7cm左右,形态基本相同的开口.口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明显,但未见溃疡.各开口同时都可见到反流肠液,考虑为球部畸形而退镜.嗣后行胃钡餐造影,发现球部钡剂呈多腔分流.最后又在空肠起始段汇合为一腔.胃内钡剂排空正常.胃X线钡透诊断:先天性十二指肠畸形.进一步检查心、肺、肝、胆、脾等脏器解剖位置均正常.经口服硫糖铝、甲硝唑、吗丁啉等后,上腹饱胀、隐痛等症状缓解.至今上述症状未曾复发.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4岁,进食后梗噎感、反酸烧心半个月余.患者未曾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铁剂等,无恶性黑色素瘤病史.胃镜检查见距门齿36 cm以下食管四壁见条索状充血糜烂灶,齿状线清晰,胃及十二指肠球部黏膜见边缘清晰的棕黑色色素斑块,最大径为0.1~0.4 cm,主要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食管及十二指肠降部未见色素沉着,胃体见散在片状糜烂,见图1.活组织病理检查示:黑变胃黏膜内见大片含有色素的细胞聚集于中下层固有膜内,腺上皮形态正常,色素细胞群周围见少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色素细胞密集成片,呈弥漫分布,见图2.免疫酶标:S-100蛋白(+),人黑色素瘤抗原-45(human melanomablack-45,HMB-45)(+),黑色素-A(+),CD68(+).病理诊断:胃黏膜黑色素细胞浸润伴轻度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答读者问     
问1:何谓继发性贫血?有何临床意义?怎样处理? 答:继发性贫血又称慢性疾病性贫血或症状性贫血。以慢性感染所致者较多见,其次为恶性肿瘤、慢性胃肠疾病、慢性肾病、肝病、胶原病及内分泌疾病等。临床在作出各类型  相似文献   

18.
《肝脏》2006,11(6):I0007-I0010
(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A安威,等见宾文婷条B巴德玛其其格,等见林爱清条鲍天福,等见赵晓云条宾文婷小鼠胚胎与成体肝脏中干细胞变化的探讨(5):330C蔡皓东,等见马秀云条蔡莉静以慢性肝炎收治的呆小病一例(5):345蔡晓波高血糖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活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2):95蔡晓波,等见范建高条蔡晓波,等见李锋条蔡雄,等见江军条蔡雄,等见裴彬条蔡雄,等见王俊学条蔡雄等,等见霍红条蔡瑜,等见周朝晖条曹力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2):135曹晓兰,等见曾荣城条陈爱萍,等见鞠锦斌条陈彪,等见…  相似文献   

19.
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与血压昼夜节律关系及比索洛尔对其影响。方法 :4 5例原发性高血压 (EH)伴LVH患者服药前行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测 ,并于服药后 8周进行复查比较。结果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 30例 ,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 15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 2 4h收缩压、夜间血压、血压负荷均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昼夜节律消失组服用比索洛尔 8周后 ,昼夜节律、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舒张晚期血流峰速、等容舒张时间均有明显改善 ,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左室功能也有改善。结论 :高血压LV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多见 ,索他洛尔可使血压昼夜节律趋于正常 ,可使左室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用放射免疫非平衡竞争结合双抗体法对157例学龄儿童(正常107例,住院患儿50例)进行了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如下。一、正常儿童的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