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材料和方法:对50例病人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上肢大静脉进行快速大剂量对比团注。造影前预先设置流速、流量及注射时间。结果:50例磁共振血管成像均获成功。结论:磁共振高压注射器可保持足够快的流速和流量。使磁共振血管造影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磁共振(fMRI)研究新进展(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 8 6届RSNA年会上关于fMRI论文共 3 6篇 ,fMRI研究与运用是医学影像学中的一支奇葩 ,其发展令人耳目一新。在脑的运动、感觉、听觉、视觉、语言、等功能及诸如肿瘤、血管畸形等颅脑疾病对这些功能的影响方面 ,有关此类论文有 3 1篇 ,所用设备绝大多数为 1.5TMR机 ,少有 1.5T以上的。多采用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效应 (blood oxygenleveldependent ,BOLD)的GRE、EPI技术成像 ,使用MR螺旋采集的渐渐多了。RiziR .R .依靠分子内双量子粘着 (intermoleculardouble…  相似文献   

3.
儿童脑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基础和临床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成人脑功能的磁共振成像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有关儿童脑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的报道尚较少,但正日益受到关注,就近年来儿童脑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胰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外分泌组织的肿瘤,多为导管腺癌;早期隐匿、侵袭性强、易转移、生存率低为其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也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近年来随着功能MR成像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解胰腺癌提供了基础,尤其是MR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及波谱等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病灶检出的敏感性,有助于了解胰腺癌的微循环灌注及细胞代谢情况,并能对抗血管治疗的疗效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的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介绍了常规MR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前列腺癌影像学表现、分期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种快速扫描序列在MR检查中的应用,非磁性高压注射器使MR动态Gd-DT-PA增强扫描成为了可能,它避免了人工注射的延迟,明显地提高了增强效果,为诊断和科研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本研究探讨了非磁性高压注射器的优越性及其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 材料与方法1.1 使用SpectrisMR高压注射器及Siemens63SP40001.5T磁共振机。造影剂为马根维显(Gd-DTPA),剂量为0.2mmol/kg。采用双管连续自动注射,先注入造影剂然后再注入生理盐水15~20ml,使造影剂完全进入血管。本…  相似文献   

8.
随着磁共振设备及序列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腹部脏器的应用成为现实。肾脏的磁共振功能成像近年来发展迅速,就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癫痫在小儿发病率最高,MRI及MRS对于其病因诊断及指导治疗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小儿癫痫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同时指出其与成人癫痫磁共振研究方面的差距;详细阐述了MRS技术并分别对^1H MRS和^31P MRS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各代谢成份的变化趋势加以总结;分析了小儿癫痫中各代谢成份在癫痫中所起的作用,指出MRI与MRS联合应用对小儿癫痫病因学的诊断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恶性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脑恶性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1H -MRS)特征及其代谢物变化规律。材料和方法 :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胶质瘤14例(男性8例 ,女性6例 ,年龄19~72岁) ,年龄相近正常对照组15例 ,使用1.5TMRI成像仪 ,PRESS序列 ,TR/TE=1000ms/144ms ,多体素相位矩阵 :16×16 ,FOV :24cm。完成扫描后用随机软件包FuncTool进行分析 ,观察正常对照组(作为外参照)、病例组病灶周边、病变区及对侧正常区(内参照)各主要代谢物变化情况。结果 :14例胶质瘤按WHO标准分类Ⅲ级6例 ,Ⅳ级8例 ,肿瘤实体区NAA/Cho、NAA/Cr、NAA/(Cho +Cr)分别为0.39±0.11 ,1.09±0.38 ,0.28±0.06 ,较正常参照区降低且具显著性差异(p<0.05) ;Cho/Cr和Lac/Cr分别为3.05±1.44 ,0.35±0.59 ,均较参照区升高 ,前者p<0.05 ,后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合多体素波谱图观察提示恶性胶质瘤Cho升高、NAA下降和出现异常Lac峰 ,同时可显示肿瘤周边区域的Cho升高等异常。结论 :Cho升高、NAA下降和出现异常Lac峰是恶性胶质瘤的主要波谱表现。2D 1H -MRS可检测胶质瘤MRI所示病灶以外区域的代谢异常 ,此对鉴别诊断、立体定向活检和制定治疗方案等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的方法,本文应用血氧合水平磁共振成像法,通过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技术检测脑功能活动时的功能区信号变化。对8例右利手健康男性进行右手指随意运动的磁共振功能成像实验。实验采用静止-运动-静止三个阶段,运动又有简单复杂之分。此外,亦将梯度回波与平面回波技术同时应用在磁共振功能成像中以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功能图像上可见左侧初级运动皮层区的信号变化,而在本实验中梯度回波图像上结果为阴性。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在平面回波磁共振功能成像中磁敏感性高,稳定性好,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而梯度回波序列则较为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1H磁共振波谱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初步探讨脑部^1H磁共振波谱分析对脑梗死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2例脑梗死患者行32次常规MRI和^1H-MRS检查。MRS检查采用PRESS序列,对病变区和对侧半球相应部位进行测量。主要观察和代谢物为NAA,Cr,Cho和Lac。病灶NAA,Cr和Cho的相对值以病侧和对侧各代谢物共振峰谱线下积分面积的比值来表示。病灶Lac的相对值则以病灶Lac和对侧Cr共振峰高度的比值来表示。结果:超  相似文献   

13.
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物理治疗的有效手段现已能够对肝脏、肾脏、胰腺、前列腺、乳腺、骨骼、皮肤、子宫等部位的肿瘤进行治疗。临床上能够对其进行治疗监控与术后评价的影像学方法有超声、CT、MRI等。MRI不但能够提供优于B超和CT的软组织对比度,而且还能够检测组织的特征和功能信息。主要从MRI的温度测量、功能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弹性成像三方面介绍其对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监控及疗效评价进展。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水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水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之一。其基本方法就是使用重T2加权技术使实质器官及流动血液呈低信号,而长T2静态液体呈高信号,独立成像。它包括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磁共振泌尿系成像(MRU),磁共振椎管成像(MRM),磁共振内耳成像,磁共振涎腺管成像,磁共振泪道造影,磁共振脑室系统造影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年代早期首次报道以来,冠状动脉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对显示冠状动脉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方式。目前研究的方向集中在最佳的呼吸补偿方式、改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以及更快速地获取图像上。精确地显示狭窄并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正处在多中心的研究当中。磁共振成像技术有望成为临床心脏病学当中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MR检查已成为临床上评价胰腺疾病的常用手段.了解不同MR脉冲序列上正常胰腺的影像表现是合理应用扫描序列和识别病变的前提.介绍了胰腺MRI、磁共振波谱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检查技术,描述了正常胰腺影像解剖以及不同脉冲序列上胰腺MRI信号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物理治疗的有效手段现已能够对肝脏、肾脏、胰腺、前列腺、乳腺、骨骼、皮肤、子宫等部位的肿瘤进行治疗.临床上能够对其进行治疗监控与术后评价的影像学方法有超声、CT、MRI等.MRI不但能够提供优于B超和CT的软组织对比度,而且还能够检测组织的特征和功能信息.主要从MRI的温度测量、功能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弹性成像三方面介绍其对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监控及疗效评价进展.  相似文献   

18.
1.5T磁共振仪评估新生儿和婴儿的正常脑髓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高场MR仪研究正常小儿不同月龄段的脑髓鞘与对应MRI信号特征。材料与方法:72例正常小儿在1.5TMR仪行头部扫描。采用自旋回波(SE)和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获取T1和T2加权像。结果:⑴髓鞘形成中的MRI信号变化相对于灰质信号,未成熟的髓鞘呈短T1和长T2,在T1WI上呈高信号与灰质易区别;在T2WI上与灰质信号相近,成熟的髓鞘呈短T1和短T2,在T2WI上呈低信号,与灰质易区别。⑵髓鞘形成至成熟时间:小脑上下脚、桥脑背侧、丘脑腹外侧核和内囊后肢后部出时已成熟,小脑自出生-5个月,小脑中脚2-4个月,骨囊前肢3-7个月,胼胝体后部、膝部分别是3-5个月、4-7个月,半卵圆中心2-7个月,枕顶叶白质3-9个月,额颞叶白质4-12个月。结论:不同月龄段不同解剖部位正常脑髓鞘化具有各自MRI信号特征,有利于评判是否脑发育正常和患脑白质病,T1WI评估未成熟髓鞘较好,T2WI确定髓鞘是否成熟较好。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动态增强和脂肪抑制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了解磁共振动态增强和脂肪抑制技术在胰腺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进行了磁共振检查,采用在磁共振序列分别为:SET1WI、FSET2WI、脂肪抑制技术SET1WI和动态增强FMPSPGR等。结果 18例胰腺癌肿瘤病灶,在SET1WI上呈低信号者10例,等信号者6例,高信号者2例;FSET2WI上高信号者8例,等信号者6例,低信号者4例;脂肪抑制技术SET1WI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氢质子MRS(1H-MRS)在活体肝脏占位性病变中诊断价值.方法 对15名正常及4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1HGAAB2MRS检查,分别测量满足诊断需要的正常对照组(15名)和经病理证实的良性肝脏肿瘤组(18例)和肝细胞癌(HCC)组(23例)胆碱峰/甘油三酯亚甲基峰(Cho/Lip)比值,对结果 进行方差分析和2样本间Dunnett-t检验,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1H-MRS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正常肝脏、良性肿瘤及HCC组的Cho/Lip比值分别为0.08±0.03、0.09±0.05和0.58±0.15(F=6.65,P<0.05),HCC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肝脏肿瘤组(t值分别为3.02和2.52,P值均<0.05),正常肝脏组和良性肿瘤组Cho/Lip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H-MRS对诊断HCC有较高诊断价值,当Cho峰与Lip峰比值界值点为0.1时.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4%和62.8%.结论 肝脏占位性病变1H-MRS分析是可行的,对于HCC和良性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