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生儿听力筛查前全面做好宣教工作,操作过程中详细解答家长关于听力筛查的各种疑问,出院前做好健康指导工作,并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有利于促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对经济落后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率的影响,提出干预措施,提高新生儿听力复筛率。方法分析2009年至2011年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采用美国伟伦GSI-70型耳声发射(OAE)筛查仪对其进行早期筛查和对新生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资料,对比2011年与2009年复筛率情况。结果2009年实际复筛率为61.34%。2010年实际复筛率为88.05%,复筛查未通过45例,需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听力学和医学评价,经上级医院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为3例。2011年实际复筛率为90.91%,未通过91例,需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听力学和医学评价。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为1例。2011年复筛率与2009年复筛率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我院新生儿听力复筛率在逐年上升,上升的因素除与我们严格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加大《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的实施力度,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目标管理,完善三级转诊,做好聋儿的确诊、治疗和康复工作有密切关系外,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危新生儿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护理配合。方法在本院新生儿监护室(NICU)住院的104例高危新生儿待病情相对平稳后给予耳声发射法听力筛查,检查前做好患儿、环境及耳声发射测拭仪准备,检查中安抚患儿使其保持安静。结果所有受检患儿检查过程顺利,检查后均未发生感染及其他病情变化。结论做好高危新生儿耳声发射法听力筛查前后的护理配合工作,使听力筛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陈兆华 《中国医药》2009,4(9):718-719
目的总结新生儿听力评估中护理干预行为的经验。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08年8月来我科就诊的603例新生儿在听力评估筛查进行护理配合。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中的配合及测试后就测试结果对家长的指导等。结果578例新生儿在第一轮通过筛查。在42d后对未通过的25例新生儿进行第二次测试,结果20例通过,5例未通过。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配合新生儿听力评估的顺利进行,对提高新生儿听力跟踪随访的依从性,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耳道发射听力筛查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我院2009年07月至2010年12月出生的100名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进行听力筛查。检查前做好环境和检查器材的准备,检查过程中使新生儿保持安静,平稳的呼吸,减少噪声,确保检测的准确性。结果操作前和操作中实施合理护理的新生儿,在进行耳声发射的听力筛查检测时,假阳性率明显降低(12.0%vs2.0%),显著提高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论新生儿耳声发射听力筛查时要做好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内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00例新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听力筛查护理,并对两组患儿听力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患儿初次筛查、监护42 d、监护90 d时单耳及双耳未通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患儿初次筛选通过率、护理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患儿复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内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法与听性脑干反应(ABR)联合应用,初步探讨该法在我院推广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法对3389名新生儿,分别于出生的1~5d及5d~1个月(提前出院而延筛)进行听力筛查,经3次筛查不通过的新生儿联合应用GSI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查,作出听力损伤的结论。结果对3389例新生儿进行DPOAE听力筛选,经1~3次DPOAE筛查通过,通过率为99.93%,复筛未通过者由ABR确诊,共检出听力障碍儿4例,发病率为1.18‰,其中正常新生儿1例,发病率为0.46‰,高危新生儿3例,发病率为19.86‰。结论DPOAE测试具有方便、快速、无创、客观等优点,但其只能反映耳蜗功能,不能用来诊断听神经或中枢听觉通路病损,同时由于假阳性率较高,对未通过DPOAE筛查者不能立即作出听力损伤的结论。ABR测试为比较可靠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具,联合DPOAE和ABR听力筛查技术,使其相互补充,能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精确性、可靠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成都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监测网络,获得准确、可靠并能反映全市水平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为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服务。方法:利用成都市妇幼监测网作为平台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监测工作;按照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全市统一的基础数据和质量控制标准;利用每季度统计报表的形式逐级上报到成都市妇幼信息科;获得的相关数据,由成都市听力筛查办公室进行质控、分析、反馈。结果:快速、经济、有效地建立了成都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三级监测网络,准确和及时地监测到全市产科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情况。对2007年1~9月出生的29 128名新生儿进行监测,并追踪到2007年12月31日。其中转诊进行听力评估的463例(1.59%),现已确诊有听力障碍的婴儿61例,检出率0.21%。结论:利用妇幼保健监测系统的平台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监测系统,得到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各类数据,达到真实、可靠、准确和经济地获取信息的目的,及时掌握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情况以及为政府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伟红  凌慧 《医药世界》2010,(11):1407-1407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它可以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近年来,发现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在较低水平时即可引起听力及神经通道功能损害。为了确切地了解新生儿黄疸听力筛查结果的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听力损害,及时给予干预措施。笔者从事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对200例有黄疸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全自动听觉脑干反应(AABR)系统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时间对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用AABR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1821例进行听力初筛,其中有时间记录完整的1663例,占已筛查的91.32%。结果1663例新生儿,分别在≤24h、≤48h、≤72h、≤96h进行初筛,其通过率分别为181例,占61.77%;536例,占72.04%;344例,占84.11%;189例,占87.10%。初筛时间主要集中在48~72h之间,占69.33%。初筛共1821例新生儿,未通过439例,接受复筛284例,通过275例,占96.83%。随着时间的向后推移,听力筛查通过率逐渐提高。结论听力筛查的时机选择,至少应在新生儿出生72h以后进行,或在42d进行初筛,可减少假阳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听力筛查2339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力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外报道正常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0.1%~0.3%,国内报道为0.3%~0.5%^[1]。良好的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前提,早期发现婴幼儿听力损害并进行早期干预,对语言、认知和情感的发育至关重要。我院产科自2006年开始,常规对新生儿在出院前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进行听力筛查,现将筛查结果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耳声发射( 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可以客观测定耳蜗功能,现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工作中[1]。该检测具有经济、快速、无创、简便易行等特点,且其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中耳和外耳状态的影响,故对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以及高危新生儿后续的听力损伤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536例高危新生儿应用耳声发射进行了听力筛查及听力的后续追踪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依托医疗保健机构建立河北省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听力筛查工作已引起全世界广泛重视,西方国家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筛查方案,但我国目前还缺乏此类方案[1].1999年卫生部、中残联等十部委在确定全国"爱耳日"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关于筛查方案的确立涉及筛查专业组织的组建、听力普遍筛查模式的建立、听力筛查的标准和质量指标设立,国内尚无系统和完整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也无严格的规范和质量,此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入.因此,制定一套适合我省省情、切实可行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案,已成为听力学者、耳鼻喉科医生及儿童保健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和重要任务.河北省人民医院从2003年10月开始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对院内出生和新生儿室的患儿1 802例完成了听力筛查工作,筛查率达95%,确定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达0.53%,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运行管理模式,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方法、筛查程序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为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奠定了一点基础.现结合我省省情,提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步构架.  相似文献   

14.
闻渊 《中国医药指南》2012,(30):332-333
目的研究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听力筛查结果。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402例,其中监护病房的新生儿201例,记为研究组,身体健康的正常新生儿201例,记为对照组,比较组别间早产儿听力筛查结果。结果 42d后和3个月后听力筛查结果上,研究组新生儿单、双耳未通过率和总未通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3个月后听力筛查结果中,单、双耳未通过率和总未通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损伤或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因此,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贵港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对2011-2012年贵港市辖区内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9655例,筛查阳性1116例,阳性率为11.56%。其中,2011年新生儿听力筛查4652例,筛查阳性407例,阳性率为8.75%;2012年新生儿听力筛查5003例,筛查阳性709例,阳性率为14.17%。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为早期干预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影响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沈琦  潘枫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581-1582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首次筛查通过率与筛查时间相关性。方法选择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新生儿326例,其中男172例,女154例;采用丹麦国际听力设备公司生产的瞬态声耳声发射测试仪OtoRead TEOAE在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48 h( A)、49~60 h( B)、61~72 h( C)、72 h( D)以上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以D类新生儿为对照组,与A、B、C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6例新生儿A类、B类、C类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分别为46.9%、65.9%及77.3%,均显著低于D类新生儿的98.2%(χ^2=13.2、11.4、10.9,均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首次筛查时间至关重要,尽早筛查出听力有障碍的新生儿,及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进行治疗及干预,能够使这部分新生儿语言发育不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8例新生儿,对其展开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查,对于首次检查没有通过者改进措施后进行第二次检查,通过者视为假阳性,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首次筛查通过率为49.61%,改进措施后筛查通过率为39.49%。影响因素主要为新生儿状态、环境噪声、耳道、检测仪器等。结论对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在筛查工作中应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降低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听力损失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先天性耳聋对婴幼儿的语言、情感、心理和交流等均有严重影响,对家庭及社会也会带来一些压力和负担.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病因比较复杂,但部分听力损失是可以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来预防.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听力障碍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干预有着重要作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和文化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童听力和言语残疾的发生.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损伤的手段之一,开展新生儿筛查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地发现听损伤患儿,并且尽可能早的对其实施干预,以使其语言、智力发育水平与同龄人相当,从而改善聋儿在社会交往、受教育和就业机会等方面所处的弱势地位.本次筛查将4 320例在我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并进行听力筛查,研究新生儿耳道及鼻腔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贵州省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服务与管理情况,分析听力筛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方法 对2018年贵州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信函调查的方式对贵州省9个市州及两个省直管市县(仁怀市、威宁县)各级已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医疗保健机构从机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与房屋设备情况、新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抚触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32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听力筛查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国际上通用的抚触法给予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筛查通过率、筛查时间及筛查状态。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初筛通过率、筛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筛查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测试状况良好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9.4%。结论抚触利于新生儿处于安静状态,缩短听力筛查时间,提高筛查通过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