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彦中  韩文周  候良宝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3):566-566,587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1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Ⅱ、Ⅲ期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综合治疗组308例,N0期采用5-FU+DDP方案化疗,N1期进行同步放化疗,对照组206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5年生存率综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血性转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Ⅱ、Ⅲ期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区域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根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1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Ⅱ、Ⅲ期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综合治疗组308例,N0期采用5-FU+DDP方案化疗,N1期进行同步放化疗,对照组206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5年生存率综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血性转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Ⅱ、Ⅲ期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区域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分析5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3~20)个月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转移灶直径〈2cm10例,(2—3)cm30例,〉3cm16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6例。56例均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4.0Gy/次,3次/周,照射总剂量(56-60)Gy。结果:治疗后1个月复查,病灶达CR者27例,病灶达PR者29例,无进展病例。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51.8%、16.0%。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张雨洁  朱烨 《中原医刊》2004,31(20):53-5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用电子直线加速器6MV-X线进行外照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用6MV-X线和9MeV—E线的混合线束照射治疗,总肿瘤荆量6000~7000cGy。结果:放疗结束时转移淋巴结均有所缩小,但未完全消退,1~3个月消退1例,4~6个月消退1例,7-12个月消退2例,其余病例在随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残留。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3%(8/11)、60.00%(6/10)、57.14%(4/7),其中4例已生存6年以上占36.36%(4/11)。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进行放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是十分有效且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MTA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3年生存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病理科收集的96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理标本、符合纳入标准的癌旁组织标本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MTA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73.9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2.50%(P<0.05);食管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主要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o.05);食管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33.80%)显著低于阴性患者(60.00%)(P<0.05);食管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与TNM分期、MTA1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关系(OR=1.638、1.433,P<0.05).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MTA1蛋白高表达,并且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MTA1蛋白高表达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患者均经胸部CT检查确诊为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者。全部行^60Co放疗,首先行前“T”型野放疗,然后避开脊髓放疗至50~66Gy,5~6.6周,25~28次。结果: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经放射治疗后,近期缓解率达91.3%(42/46),完全缓解32.6%(15/46),对声音嘶哑、气管受压亦有一定改善。但远期效果不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局部未控制和远处转移,占78.3%(36/46)。站论:食管癌术后出现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放疗是主要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Ⅰ及Ⅱ期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收治103例术后病理确诊为Ⅰ~Ⅱ期的食管癌,单纯手术72例,加术后放疗31例,放射剂量50~60Gy.结果随访5年以上,47例复发,复发与TNM分期有关,区域淋巴结和食管瘤床失败与食管原发部位有显著关系。手术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9.4%、41.7%,术后放疗组1、3、5年生存率为90.3%、83.9%、74.2%。结论术后放疗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术后放疗组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Ⅰ及Ⅱ期食管癌术后常规放疗可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胸外科142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分为低PLR组(PLR<250)和高PLR组(PLR≥250),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的PLR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低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高PLR组(68.6% vs.46.7%;P=0.031);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低PLR组5年生存率高于高PLR组(47.4% vs.25.1%,P=0.016),而早期食管癌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术前PLR对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PLR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2.214;95% CI:1.006~4.862;P=0.047).结论 术前PLR对食管癌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可能作为一项食管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食管胸下段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清扫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胸下段癌淋巴结转移规律,评价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根据淋巴结清扫术范围分为2组,三野组:45例,经右胸后外侧切口,颈一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二野组:42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隆凸水平之下胸一腹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对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CT检查结果及3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野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9%)高于二野组(9.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野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1%,颈、胸、腹野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44%和58%;二野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4%,胸、腹野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与60%。三野组的3年生存率(55.2%)高于二野组(46.3%)(X^2=6.73,P〈0.05)。但二野组中下颈部及上纵隔CT检查显示阴性者淋巴结转移率为58%,其3年生存率(54.6%)与三野组相比无明显差异(X^2=3.24,P〉0.05)。结论食管胸下段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呈区域性和上、下双向转移,三野组预后较二野组好。但若中下颈部、上纵隔CT检查显示阴性,选择经左胸径路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因素的 Cox 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07~2008年期间104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随访3年。采用 Life Tables 、Kaplan-Meier 、Cox 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3年内累积死亡61例,中位生存时间35.23个月,术后第1、2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62%和48%,以术后第24个月死亡风险最高;(2)单因素分析:饮酒、TNM 分期、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因素;(3)多因素分析:淋巴结状态(RR =2.399,P=0.002,95% CI :1.385~4.154),饮酒(RR =0.470,P=0.008,95% CI :0.269~0.882),消化道重建方式(RR =1.910, P=0.018,95% CI :1.118~3.262)是影响预后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患者预后仍不理想,而淋巴结状态、消化道重建方式和饮酒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程惠华  林贵山  李东石  赖红斌 《医学争鸣》2003,24(22):2100-2103
目的 :评价前程加用化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道癌的疗效与毒性 .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 1 0 0例病例 ,随机分为单放组 5 0例和化放组 5 0例 .单放组前程常规分割放射 30Gy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 30Gy ,每次 1 .5Gy ,每天 2次 ,间隔 6h以上 .化放组前程在单放组放射治疗基础上每周六静脉输注顺铂 5 0mg ,5氟脲嘧啶 5 0 0mg ,共 3wk ,后程同单放组 .结果 :化放组和单放组的 1 ,2a生存率分别为86 .0 % ,78.0 % ,78.0 %和 6 6 .0 %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肿瘤局部控制率加用化疗后提高 ,化放组和单放组 1 ,2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82 .0 % ,72 .0 %和 6 0 .0 % ,4 0 .0 % ,两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毒副反应化放组较单放组高 ,但患者一般均能耐受 ,未见心、肝、肾的功能损害 .结论 :前程加化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能明显提高食道癌的局部控制率 ,远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同步化疗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永建  唐文春  韩晓莉  王志伟 《医学争鸣》2007,28(18):1690-1692
目的: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顺铂、氟尿嘧啶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的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1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后超组)58例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顺铂、氟尿嘧啶同步化疗组(综合组)57例.后超组前2/3疗程为常规分割(2Gy/次,5次/wk)照射36~40 Gy后缩野改加速超分割(1.5Gy/次,2次/d)照射27~30 Gy.综合组在后超组的基础上静脉内输注顺铂20 mg/d,氟尿嘧啶500 mg/d,连用5 d为1周期.分别在第1,4 wk实施,共2个周期.结果:综合组1,3和5 a生存率(分别为80.7%,50.9%和40.4%)稍优于后超组(分别为74.1%,34.5%和25.9%),但差异无显著性(χ2=3.392,P=0.070).两组晚期放射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主要为放射性食管狭窄和肺纤维化.结论:与单纯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相比,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顺铂、氟尿嘧啶同步化疗有提高食管癌5 a生存率的趋势,但并不增加晚期放射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放疗是否有助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或生活质量的提高。方法: 对11例食管癌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姑息放疗患者,与同期8例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未放疗者进行对比。放疗经模拟机定位,15MVX线三野同中心照射,照射野长度包括食管支架全长及上下各放1~1.5cm,野宽6cm,常规分割,放疗总剂量为50~55Gy。结果: 放疗者有明显不适的感觉(P=0.020),生存期或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其它观察指标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前低营养状态不宜使用食管支架置入;对处于恶液质状态不宜放疗的患者,食管支架置入有姑息治疗价值,支架置入后不宜再行放疗。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0年5月~1995年5月,15年间共施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25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发生率为43%,其中死亡3例,其瘘死亡率为273%。本文重点讨论了此并发症发生的有关因素,提出了治疗方法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1985~1995年共为121例食管癌患者施行了外科手术,其中食管切除术100例,转流术12例,单纯探查9例。切除组中食管次全切除、胃(83/100)或结肠(2/100)_残食管颈部吻合术85例;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15例(弓上7例、弓下8例)。82%(7/85)伴发颈部吻合口瘘,均行保守治疗治愈。15例胸内吻合者术后均有消化道症状,而颈部吻合者只有247%(21/85)有消化道症状。作者认为:食管次全切除、颈部食管重建更符合肿瘤广泛切除的治疗原则,也接近食管的生理功能与解剖要求,减轻了术后以反流为主的消化道症状。手术操作方便,便于处理与吻合口有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放射治疗反应。方法:75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CF组)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3DCRT组)。其中CF组40例,3DCRT组35例。CF组:2GY/次,5次/周,总剂量60-66Gy.7周内完成;3DCRT组:先常规放疗20GY,方法同CF组.然后改用三维适形放疗,2Gy/次,5次/周,总剂量60-66Gy,7周内完成。以放疗结束时临床症状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的食管钡餐片作为评价依据。结果:CF组和3DCRT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85%、100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两组比较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0,P>0.05),两组比较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4,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明显提高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放射性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顺铂、氟尿嘧啶同步化疗的疗效和毒性 .方法 :9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顺铂、氟尿嘧啶同步化疗组 (综合组 )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 (后超组 ) .后超组 (4 7例 )前 2 / 3疗程为常规分割 (2Gy/次 ,5次·wk-1 )照射 36~ 4 0Gy后缩野改加速超分割 (1 .5Gy/次 ,2 次·d-1 )照射 2 7~ 30Gy .综合组 (4 8例 )在后超组的基础上静脉内输注顺铂 2 0mg·d-1 ,氟尿嘧啶 5 0 0mg·d-1 ,连用 5d为 1周期 .分别在第 1 ,4周实施 ,共 2个周期 .结果 :1 ,2和 3a生存率 ,综合组分别为 83.3% ,6 4 .6 %和 5 6 .3% ,后超组分别为76 .5 % ,5 1 .1 %和 34.0 % (χ2 =4 .1 6 4 ,P =0 .0 4 1 3) .1 ,2和 3a局部控制率 ,综合组分别为 87.5 % ,77.1 %和 6 6 .7% ;后超组分别为 80 .9% ,6 1 .7%和 4 2 .5 % (χ2 =5 .4 1 9,P =0 .0 2 0 ) .综合组Ⅰ~Ⅲ度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分别为 2 0 .8% ,1 2 .5 % ,4 .2 % ;后超组分别为 1 9.2 % ,1 0 .6 % ,2 .1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2 0 6 ,P >0 .0 5 ) .综合组Ⅰ~Ⅳ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2 9.2 % ,35 .4 % ,8.3%和 2 .1 % ;后超组分别为 2 5 .5 % ,31 .9% ,6 .4 %和 0 .两组差异无显著  相似文献   

18.
探讨体表超声对中段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扇形扫描探头,以心脏为声窗,对55例中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体表超声探测,观察病灶部位,长度,壁厚度,僵硬感,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以及淋结转移情况,并与吞钡X线摄片及手术结果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326例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月间手术治疗326例胸段食管癌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食管胸上段32例、胸中段213例、胸下段81例。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79例,三切口食管结肠吻合术5例,左颈、左胸二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156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53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下吻合33例。结果手术病死率为1.23%(4/326),术后5年生存率为35.3%。结论胸段食管癌应提倡食管次全切除加彻底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胸导管结扎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寻找减少或消除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 45例 (A组 )食管癌患者 ,在食管癌切除加胃 食管残端吻合时 ,一期行预防性低位胸导管结扎术 (第 8胸椎水平以下 ) ;另 92例 (B组 )作对照组 ,仅做食管癌切除加胃 -食管残端吻合术。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乳糜胸发生率 (A :1/ 45 ;B :9/ 92 ,P =0 0 3)、术后 48h胸腔引流量〔第 1个 2 4h :A :(2 5 4 33± 45 15 )ml,B :(4 93 6 1± 76 6 7)ml;第 2个 2 4h :A :(141 11± 2 5 5 3)ml,B :(32 3 39± 5 8 17)ml;P <0 0 5 )〕、3天内拨管率 (A :94 78% ;B :6 2 2 1% ,P =0 0 0 1)、并发症 (A :3/ 45 ,B :0 / 92 ,P =0 0 34)以及随访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A :0 / 45 ,B :9/ 92 ,P =0 0 3)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行预防性低位胸导管结扎术可明显减少甚至消除食管癌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