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产生情况及耐药特点 ,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对 17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 ,并用K -B法进行 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结果 ESBLs阳性率为 33.3%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 4 0 % ,大肠埃希菌 31.3%。产ESBLs菌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高达 81.2 % - 10 0 % ,与不产ESBLs菌相比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所有试验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 ,且产ESBLs菌 (37.5 % )与不产ESBLs菌 (12 .5 % )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肺炎克雷伯菌低。结论 治疗ESBLs菌引起的感染可用亚胺培南、β -内酰胺抑制剂、复合抗生素及其它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湖南省食源和人源汤卜逊沙门菌的耐药特征。方法收集湖南省食品和食源性疾病散发病例中分离的汤卜逊沙门菌32株,经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确认后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试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结果试验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均达到71.9%;除萘啶酸(34.4%)、庆大霉素(3.1%)和亚胺培南(0%)外,对其他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测试菌株多重耐药率达81.3%,对6~9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12株,占37.5%,对10~13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11株,占34.4%,其中1株分离于扇贝的汤卜逊沙门菌对除亚胺培南以外的其他13种抗生素耐药。人源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噻污、氯霉素、阿奇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食源株,而萘啶酸则相反。结论湖南省汤卜逊沙门菌耐药严重,多重耐药明显,人源菌株的耐药情况相对食源菌株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文献报道显示 ,临床感染菌菌谱在发生改变 ,耐药性日趋严重 ,细菌感染性疾病愈加难以预防和控制[1~ 4 ] 。作者对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 1182株临床分离菌以及 10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菌株来源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细菌室收检住院及门诊患者的感染标本 ,经分离培养取得1182株细菌。其中 ,尿液标本 382株 (32 3% ) ,前列腺液标本 2 94株 (2 4 9% ) ,痰及咽拭子 2 4 8株(2 1 0 % ) ,血液及骨髓 10 4株 (8 8% ) ,伤口分泌物76株 (6 4 % ) ,脓液 32株 (2 7% ) ,胸腹水 16…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沙门氏菌在部分动物、外环境污水和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菌型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血清学方法对沙门氏菌进行分群和分型 ,采用K -B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92 4份标本检出沙门氏菌 93株 ,检出率为 10 .1% ,其菌型分布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 (8/93)、C2 群纽波特沙门菌 (72 /93)、E1群伦敦沙门菌 (7/93)以及未定型 (6 /93)。 87株沙门氏菌对新霉素和丁胺卡那敏感性最高 ,敏感率均为 10 0 % ,其次为四环素 ,敏感率为 89.7%。结论 本文实验结果可为研究我省沙门氏菌的菌型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9年贵州菌痢监测地区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省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77株菌痢标本采用WHO推荐的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规定的药敏试验(改良K-B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4个监测地区的77株菌,经血清分型,结果宋内52株占67.53%,福氏25株占32.47%。福氏亚型F3a10株占40.00%、F2a9株占36.00%、F1a3株占12.00%、福氏X变种2株占8.00%、F2b1株占4.00%。77株志贺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77株志贺菌对10种抗生素已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达6.49%~100.00%,且已产生多重耐药现象,提示贵州志贺菌耐药情况已较为严重,尤其是对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已开始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最近由空肠弯曲菌(Campyiobacter Jejuni)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集体感染事件,在世界各地不断有报告,已被引起注意。本菌首先由患腹泻的牛空肠中分离出,被归入弧菌属。后来,根据Veron及Chatelain(1973)的研究,现在把此菌列入弯曲菌属,命名为空肠弯曲菌。本菌除能由牛、狗、猫、猪、山羊、绵羊等腹泻便或正常便中分离出以外,也能由羊流产胎儿、鸡、火鸡、野鸡等肠内容物中证明。此外,可致鸡肝炎的称为肝脏弧菌(Vibrio hepaticus)的病原菌,也包括在此属。这些细菌和致人腿泻的原因菌,目前虽不能断言就是一种菌,但从人腹泻便中分离出的细菌与表1所示的空肠弯曲菌的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种类的增菌培养基对于沙门菌的增菌效果,并进行菌株分离效果的比较与分析。方法选择目前市面上较为常用的四硫磺酸盐增菌液(Tetrathionate Broth Base,TTB)、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elenite Cystine Borth,SC)、罗伯特增菌液(Rappaport-Vassiliadis Soya Broth,RVS)和亚硒酸盐煌绿增菌液(Selenite Brilliant Green Broth,SBG)4种沙门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沙门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株进行增菌培养,观察增菌效果;然后采用上述4种增菌培养基对健康人群标本和食品标本进行检测,观察和比较增菌效果。结果对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和伤寒沙门菌的24 h增菌动态观察效果表明,SBG增菌培养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使4种沙门菌达到对数生长期,且稳定期菌株的OD值均高于其它3类培养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P0.05),并且能够有效抑制大肠埃希氏菌的生长;对健康人群的肛拭子沙门菌分离率是0.2%,对食品的分离率是13.5%,均高于其它增菌液效果。结论 SBG选择性增菌培养基是目前市售的对沙门菌增菌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之一,采用高效的增菌培养基和分离培养基联合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沙门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由肺孢子菌( pneumocystis jiroveci, PC)引起的急性肺炎,为一种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严重肺部机会性感染,肺孢子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的机会性病原微生物,自然栖息地是肺,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宿主肺炎的重要病原体.肺孢子菌肺炎是艾滋病患者的一个常见死因,大约有80%的艾滋病患者至少要发生一次肺孢子菌肺炎.肺孢子菌肺炎也是对肿瘤进行化疗和器官移植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最易感染的疾病.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增多,人口老龄化以及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肺孢子菌肺炎发病率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9.
张秀岭  黄文红 《海南医学》2012,23(10):103-104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地对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67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76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比较广泛,呼吸内科(26%)、老干部病房(17.6%)、ICU(10.7%)的患者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78.1%。5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约8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保持在10%以下;对其他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我们应继续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耐药菌株的扩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深圳市健康人肠道大肠埃希菌携带的质粒与其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离健康人肠道大肠埃希菌,K-B法测定细菌对16种抗菌素的耐药性,分析细菌的质粒图谱,对耐药菌株进行质粒分子分型.结果 健康人肠道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萘啶酸、磺胺甲基异恶唑、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3.33%、49.33%、40.67%、38.67%、35.33%、35.33%,全部菌株对头孢美唑和氨曲南敏感.122株菌(81.33%)耐一种以上抗菌素,88株菌(58.67%)耐2种以上抗菌素,44株菌(29.33%)耐5种以上抗菌素,2株菌耐10种抗菌素.结论 深圳市健康人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严重,其耐药性与所携带质粒的数量和大小并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1.
党喜同 《中国医刊》1989,24(7):26-27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以下简称耶氏菌)为新近发现的人类肠道致病菌,由其引起的疾病称耶尔森氏菌病(Yensiniosis,以下简称耶氏菌病)。耶氏菌病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胃肠炎和小肠结肠炎等,因而常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等病症。自从 Carlsoon 等证实该菌对人的致病性以来,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先后报道了本病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2—2016年珠海市斯坦利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将腹泻病人的粪便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采用药敏纸片法(K-B法)进行12种抗生素的耐药试验。根据美国PulseNet实验室推荐的沙门菌PFGE分型试验方案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分离培养共获得斯坦利沙门菌108株,检出高峰期在7—10月,主要感染人群是小于1岁的幼儿(55.6%),感染病例男女比为1.84∶1。药敏试验显示本地斯坦利沙门菌对庆大霉素、三代和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及环丙沙星较为敏感,对复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为64.8%(70/108),对氨苄青霉素、萘啶酮酸、四环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呈现低水平的耐药(10.2%~16.7%),但对链霉素的中度敏感率为68.5%,有18株(16.7%)菌呈多重耐药。108株菌经PFGE分型分为6个聚类簇,共获得66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21株不等,相似值在62.4%~100%,优势带型为ST15(21株)和ST18(10株)。结论珠海市斯坦利沙门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乐观,但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比较高,也出现多重耐药株,需继续加强监测。斯坦利沙门菌遗传基因多样性,多重耐药株的型别多样,菌株来源广泛。  相似文献   

13.
李斌  丁玎 《当代医学》2007,(12):39-40
目的 研究用1:1卵黄盐水代替血液配制淋病奈瑟菌培养基,用分值计算法进行质量控制,并对该二种培养基在4℃条件下保存期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分值计算法,确定质控参数的质控分值,对培养基质量评价.结果 淋病奈瑟菌在优质对照培养基上的平均菌落直径(μ)为2 03mm,标准差(σ)为0.14,总体率(π)为99.99%,率的标准误(δ p)为2.51;合格分值为21.11.添加10%血液和10%1:1卵黄盐水的培养基,质控分值均≥21.11,无明显差异,卵黄盐水培养基可代替血液应用于淋病奈瑟菌培养.结论 培养基平板在4℃条件下保存48天,对淋病奈瑟菌的培养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斌  丁玎 《当代医学》2007,(23):39-40
目的 研究用1:1卵黄盐水代替血液配制淋病奈瑟菌培养基,用分值计算法进行质量控制,并对该二种培养基在4℃条件下保存期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分值计算法,确定质控参数的质控分值,对培养基质量评价.结果 淋病奈瑟菌在优质对照培养基上的平均菌落直径(μ)为2 03mm,标准差(σ)为0.14,总体率(π)为99.99%,率的标准误(δ p)为2.51;合格分值为21.11.添加10%血液和10%1:1卵黄盐水的培养基,质控分值均≥21.11,无明显差异,卵黄盐水培养基可代替血液应用于淋病奈瑟菌培养.结论 培养基平板在4℃条件下保存48天,对淋病奈瑟菌的培养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院志贺氏菌的耐药情况 ,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 B检测法 ,对 198份腹泻病人分离培养出的志贺氏菌进行 7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98例中检出致病菌 4 5例 ,总检出率为 2 2 .72 % ,其中志贺氏菌 4 3株 (占 2 1.72 % )沙门氏菌 2株 (占 1.0 1% )。志贺氏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最高达81.4 2 % ,其次为氨苄西林 (6 5 .73% ) ,对头孢曲松和氧氟沙星耐药性最低。结论 :志贺氏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所上升。临床上应加强对志贺氏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1994~200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五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与这些药物的年用量,探讨用药量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1994~2003年5种抗生素的年用药频度(DDD s)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增长,而且耐药率增加均大于12.5%。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对这两种药物耐药率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与该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也有相关性。结论: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的年用量不仅与铜绿假单胞菌对这两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其呈显著正相关,并且与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也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用称重法和比浊法对分枝杆菌活菌计数、对结核分枝杆菌(M TB)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药敏)结果的差异。方法:用称重法和比浊法制作非结核分枝杆菌(NTM)28株、M TB42株菌悬液,10倍梯度稀释,10-4m g/m l、10-5/m g/m l、10-6m g/m l菌悬液0.1m l接种于改良L-J培养基上作活菌计数,10-2m g/m l菌悬液0.1m l接种于含药改良L-J培养基上作绝对浓度法药敏,10-3m g/m l、10-5m g/m l菌悬液0.1m l接种于含药改良L-J培养基上作比例法药敏。结果:两种方法NTM活菌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菌计数值在2×107~8×108CFU/m l;两种方法M TB活菌计数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5×106~5×107CFU/m l。M TB称重法和比浊法菌悬液绝对浓度法药敏一致率异烟肼、利福平分别达95.2%、97.6%,与比例法比较符合率异烟肼、利福平分别达95.2%、92.8%。结论:分枝杆菌不同菌株两种方法活菌计数值有较大差异,药敏结果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18.
在广西,国内常见的猪、牛、羊、犬4种布鲁菌病(布病)除犬种布病外,其它3种布病均因无检疫或无序盲目引进牲畜种,将布鲁菌输入并传染给当地的牲畜及密切接触的人,导致动物和人发病,其教训深刻。经过长期防制后目前广西布病防治达到国家净化标准要求,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从外地引进家畜的检疫及家畜交易检测。  相似文献   

19.
当前已有40多个国家发现耶氏菌病。1970年国际细菌学分类命名委员会将耶氏菌划归肠杆菌科。现该菌属有4个种。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2.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3.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山市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分子分型特征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8—2019年中山市哨点医院以及食物中毒事件采集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15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3种优势血清型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509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4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173/509,34.0%)、鼠伤寒沙门菌(107/509,21.0%)、肠炎沙门菌(93/509,18.3%)和斯坦利沙门菌(21/509,4.1%)。179株沙门菌中耐药菌株占93.9%(168/179),多重耐药菌株占85.5%(153/179)。共产生82种耐药谱,最常见的耐药谱为AMP-AMS-TET-CHL-SXTCFZ-Sul和AMP-TET-CHL-SXT-Sul。暂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其余14种试验药物均存在耐药现象,其中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超过60%。耐受10种及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22株,占12.3%(22/179)。42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分出40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2.2%~100.0%;32株鼠伤寒沙门菌分出24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48.9%~100.0%;21株肠炎沙门菌分出9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5.5%~100.0%。结论中山市沙门菌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分子分型结果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