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FS法柴油精制技术在牡丹江石油化工厂的首次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柴油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新标准的要求,且该工艺具有投资少、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FS法精制催化裂化柴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行研制的FS化学精制剂和FS01络合捕集剂精制催化裂化柴油,以改善催化裂化柴油的氧化安定性。结果表明,在剂油质量比为1:350时,催化裂化柴油色度降低,碱性氮脱除率可达54.2%,实际胶质脱除率可达79.3%,总不溶物降低2mg/L,柴油收率达99.85%。精制后柴油储存安定性显著提高,储存3个月后,仍满足国家一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利用溶剂萃取法精制催化柴油以达到降低柴油氧化沉渣和生产新标准环保柴油的目的。对溶剂法精制柴油装置的开发、设计及应用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溶剂法精制柴油装置与加氢精制柴油装置进行的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溶剂法柴油精制装置适用于低硫原油生产的催化柴油的精制,为炼油厂改善提高催化柴油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洪涛  黄建 《炼油》2001,6(2):39-42
试验室和工业试验表明,催化柴油中添加0.5%的YLC-1剂,能显著降低催化柴油中的实际胶质和氧化总不溶物,胶持脱除率为54-83%,对于低硫从催化柴油,化学精制柴油经适当调合后可达到合格品甚至一级品的标准,其精制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柴油脱酸精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的柴油脱酸精制方法——微波辐射法。考察了精制过程中的最佳实验条件。在V(Diesel)=0.25、反应体系压力0.05MPa、恒压辐射时间5mm、微波辐射功率375W、静置时间25min的条件下,可将柴油的酸度由90.7mgKOH/100m1降至3.99mgKOH/100ml,达到国家标准GB252-93的优质柴油质量要求(酸度小于5mgKOH/100m1)。该精制过程对柴油性能无影响,回收率达到99.7%;同时副产环烷酸,其粗酸值为182.5mgKOH/g。中性油含量为34.2%。该精制过程省时、耗电量小,预期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6.
宦建波 《河南石油》2003,17(1):60-63
劣质柴油必须进行精制才能满足规格指标和环保要求,加氢精制是精制劣质柴油生产优质柴油馏分的理想工艺技术,但投资大和操作费用高,非加氢技术精制劣质柴油是提高柴渍产品质量满足环保要求比较经济、可行的途径。介绍了化学精制、溶剂精制、吸附精制、氧化/萃取脱硫、生物脱硫等柴油的非加氢精制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认为吸附精制是提高我国柴油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日本R&H公司开发出成本效益优良的新型生物柴油精制技术,并已向燃料生产厂提供产品。新技术是采用日本R&H公司独自开发的特殊干式聚合物“BD10DRY”的干式精制法,相比以往精制工艺它不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生物柴油的收率也有所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
高酸度柴油精制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行高酸8度柴油碱洗电精制和硫酸中法回收环烷酸间歇工艺缺点基础上,提出用TJ-1试剂或TJ-2试剂的溶液抽提精制高酸度柴油、回收环烷酸的联合工艺流程。对该方法的操作条件进行了评选,并对新方法的优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新方法不需要高压电场、油剂分相快,不腐蚀设备,无废液排放,完全克服了现行工艺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11.
在总结十多年汽柴油在线优化调合技术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围绕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了炼油厂在实践中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出建议,指出今后推广柴油在线优化调合技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柴油临氢降凝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柴油临氢降凝和加氢降凝技术及其工业应用情况,采用临氢降凝技术可以加工直馏含蜡柴油馏分油;采用加氢精制-临氢降凝一段串联工艺技术,可加工催化柴油等劣质含蜡柴油馏分,生产-35#、-20#以及-10#优质柴油。  相似文献   

13.
加氢裂化装置增产柴油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加氢裂化装置增产柴油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对于新建加氢裂化装置,通过工艺流程优化和催化剂选择,可以生产收率高达80%以上的柴油产品;对于现有加氢裂化装置,通过选用多产柴油的催化剂、调整循环油切割点、调整产品切割方案和优化装置操作条件等,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柴油产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1.4 Mt/a柴油加氢脱硫装置采用柴油液相循环加氢(SRH)技术,工业运行实践表明:处理直馏柴油和FCC柴油的混合油时,在反应器入口压力9.0~10.0 MPa、循环比1.35、反应器入口温度360~375℃等工艺条件下,可以生产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μg/g、满足国Ⅴ要求的柴油,催化剂失活速率较低,可以满足长周期运行的要求。装置标定能耗仅为267.1 MJ/t,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查催化柴油掺炼比对混合柴油加氢工艺的影响。方法针对某炼厂物料平衡的需要及柴油加氢工业装置提高催化柴油掺炼比的需求,以混合柴油的加氢工艺为研究对象,在加氢中试装置上考查催化柴油的掺炼比对加氢工艺参数(平均反应温度)、产品分布和产品性质的影响,建立加氢工艺参数等与催化柴油掺炼比的关联式。结果①随着催化柴油掺炼比的提高,原料的组成更趋重质化、劣质化,加氢难度显著增加;②所建立的精制柴油硫含量、平均反应温度与催化柴油掺炼比的关联式可在一定范围内指导工艺参数的调整;③在同等条件下,随着催化柴油掺炼比的提高,混合柴油的转化率快速降低。综合考虑催化剂寿命、多产优质重整原料的需求以及兼产3号喷气燃料的要求,将催化柴油的掺炼比调整至30%左右较为合适。当产品性质有余量时,掺炼比可适当提高,同时在工业装置上完成验证。结论明确了劣质原料掺炼比对平均反应温度等加氢工艺参数以及加氢裂化产品分布和产品性质的影响,可为同类工业加氢装置掺炼劣质原料提供工业运行实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FS化学精制剂和FS01络合捕集剂联合精制工艺在牡丹江炼油厂的工业应用。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采用FS化学精制剂和FS01络合捕集剂进行精制,考察了各项工业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在剂油比为1:500时,可有效脱除柴油中的硫、氮、氧等杂原子的化合物,显著降低柴油中实际胶质和氧化总不溶物的含量,精制后柴油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该精制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适合于没有加氢能力的中小型炼厂或加氢成本较高的大型炼厂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分离和提纯一氧化碳技术的进展,包括深冷分离法,溶液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其中深冷分离法和溶液吸收法是工业上常用的分离方法,而其它两种方法作为节能新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选择FD2G,LCO Unicracking和RLG三种催化柴油加氢裂化技术的典型数据进行技术经济对比。结果表明:催化柴油加氢裂化技术可将密度在0.90~0.97 g/cm~3、芳烃质量分数为60%~90%的催化柴油部分转化为辛烷值大于90的汽油组分,汽油组分收率达到38.5%~53.3%,柴油十六烷值可提高8~30,全厂柴汽比可降低0.1~0.5。采用每桶40美元(约1 817元/t)原油价格及相应的国内产品出厂价进行效益分析,当柴油转化率分别为64.0%,51.5%和43.8%时,催化柴油加氢裂化技术单位毛利润分别为460,437,408元/t,投资回收期小于1 a。催化柴油加氢裂化技术受氢气价格影响较大,投资较大,应根据市场柴汽比、氢源及投资选取适宜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以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哈油)与北疆原油的混合原油(质量比为9:1)生产的直馏柴油为原料,在柴油精制催化剂和反应压力为6.5 MPa条件下,通过调节进料体积空速、反应温度以及氢油比,开展直馏柴油加氢生产国V柴油的工艺条件评价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直馏柴油在反应压力恒定和所选择的柴油精制催化剂作用下,生产国V柴油产品的硫质量分数控制在10 μg/g以内时,影响国V柴油产品硫含量的主要因素是进料体积空速和反应温度.通过实验确定了在反应压力为6.5 MPa和氢油比为200的条件下,进料体积空速在1.2 ~2.0 h-1与反应温度在355 ~370℃的工艺条件下的对应关系,在硫质量分数10 μg/g基线的右下半部分区域的工艺条件范围内均能生产出硫质量分数小于10 μg/g的国V柴油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