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高、效率高,家长容易接受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门诊采血婴幼儿3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81例和对照组180例,实验组采用肘静脉采血法,对照组采用股静脉穿刺法;比较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平均时长和婴幼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婴幼儿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8,P〈0.05);两组婴幼儿采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两组婴幼儿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6,P〈0.05)。结论婴幼儿肘静脉采血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护理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护理技术(温经通络熏洗方熏洗加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0.5rag,3彬d。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实验组临床症状、腓总神经MNCV、腓肠神经SNCV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实验组血糖及HbAlc水平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应用于DPN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围性面瘫面部肌力增强训练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唐红宇  谭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2,6(5):643-643,658
目的:探讨面部肌力增强训练法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强调面部肌力增强训练,训练前后作面神经肌电图检测及用临床简易评定法和徒手肌力检查法(manual muscal test,MMT)评价患者的面瘫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简易评定训练后较训练前提高14.9分,肌力提高3级;对照组提高5.5分;肌力提高0.8级,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面神经肌电图改善程度较对照组的更显著(P<0.05)。结论:面部肌力训练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有积极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494-1495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于该院就诊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患者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共出现4例并发症(3.33%),对照组患者出现9例并发症(1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并发症低,可作为临床妇科疾病的良好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前后SSRS评分。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3.8%,对照组为79.2%,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SSR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SSRS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SS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口腔门诊患者能显著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重症脑挫裂伤的疗效。方法:52例重症脑挫裂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实验组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并迅速减量,对照组采用短程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基本相同(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短疗程地塞米松治疗重症脑挫裂伤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钙在预防肝病患者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选取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需输血的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输血前实验组给予葡萄糖酸钙,对照组给予苯海拉明,观察两组输血反应和预防用药的不良反应及低钙血症引起的症状情况。结果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实验组3.3%,对照组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5,P〉0.05);低血钙症状发生率实验组2.0%,对照组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6,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更适用于肝病患者输血前给药以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一种创伤小、方便操作的乳腺癌术后积液引流方法。方法将乳腺癌术后引流管拔除后皮下积液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实验组。对照组A采用注射器穿刺抽积液。对照组B采用重新切开置管引流。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引流。观察三组积液持续时间,患者的满意度,医护人员换药工作量有无差异。结果三组积液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B操作前恐惧、疼痛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O.05),对照组A生活不便感高于其他两组(P〈0.05),实验组换药工作量比其他两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引流,简单易行,减轻患者痛苦,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访视是否有助于患者应对手术。方法眼部局麻手术患者19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由巡回护士进行访视和回访,对照组不进行访视,只做简单的术前解释。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两组患者配合程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访视可消除或减轻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恰当的应激水平去应对手术,提高了手术配合程度,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适用于临床卧床患者床上洗头、剃头的用具,使患者感到清洁、舒适、安全,操作者节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方法研制简易洗头、剃头支架,并随机选择60例卧床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应用简易洗头、剃头支架进行洗头剃头前后的操作时间,患者舒适度及护士的费力感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操作时间为(47.46±4.55)min,实验组操作时间为(24.68±3.3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8,P〈0.01);对照组感到不舒适的38例,实验组感到不舒适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5108,P〈0.01)。结论简易洗头、剃头支架是一种适用于临床卧床患者床上洗头、剃头的用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受到护士和患者的欢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理念形成率和治疗依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28.21±2.25),健康理念形成率为85.O%,对照组分别为(23.04±4.12)分,6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4,χ2=4.27,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0%比80.0%,97.5%比85.0%,χ2分别为4.67,4.35;P〈0.05);实验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住院天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应用认知疗法早期干预脑卒中后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岩  吴坤艳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5):148-148,154
目的 观察用认知疗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1999-01/2002-1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并进行健康教育,对实验组采用认知疗法指导,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状况和认知功能。结果2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平均得分低于对照组(54.34&;#177;3.46,65.62&;#177;5.37,P〈0.05)。实验组患者轻度、中度、重度抑郁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5%,25%;5%,16%;1%,7%)。②两组患者中认知障碍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23.29&;#177;2.46,16.86&;#177;3.84,P〈0.05)。实验组患者轻度、中度认知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9%,18%;5%,16%)。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用认知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障碍,促进患者的身心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测压法对腹腔间隙综合征监测的护理效果评价及I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膀胱测压法监测病人,对照组只观察病情不监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结果实验组从明确诊断到转入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发现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和医师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膀胱测压法对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进行监测,可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提高病人和医师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鼻出血患者身心状态(如:焦虑、恐惧情绪以及再出血)影响。方法对本院接收治疗的80例鼻出血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结构式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在入院24hSAS、HAMA评分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三天,实验组SAS评分为(33.23±7.21),HAMA评分为(6.78±5.77)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率平均为(75.55±4.47)min、收缩压平均为(15.89±1.42)kPa、舒张压平均为(9.83±0.67)kPa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鼻出血病人采用结构式心理干预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烧伤患者疾病健康教育质量,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5.01,P〈0.05)。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94.0%,对照组为7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烧伤疾病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可行性,以期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达到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选取2012年1—7月我院收治的盆底重建术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2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实验组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检查费与药费未见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有显著差异(P〈0.01);在评估与患者状况符合率、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方面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措施实施率的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盆底重建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匹配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72例、实验组77例,对照组入院后按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人院至溶栓治疗时间、治疗成功率、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人院至溶栓治疗时间分别为(23±5.2)min与(66±12.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尿激酶溶栓成功率分别为62.3%与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缩短溶栓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采用不同封管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在输液完毕后,先用生理盐水3—5m1封管,再用肝素盐水3~5ml封管;对照组在输液完毕后直接用肝素盐水3~5ml封管。结果在留置时间方面实验组(5.00±0.86)d高于对照组(4.40±0.8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3,P〈0.05);在堵管、肿胀、静脉炎发生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48,0.60,0.90;均P〉0.05),在总体并发症发生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7,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宜联合应用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收住的严重创伤急诊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应用急救护理干预后,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方案后,临床救治流程针对性强,操作失误率低,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PICC两种不同角度穿刺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两种不同角度进行穿刺时的穿刺成功率。方法24例行PICC传统穿刺患者作为对照组,44例采用小于5。角进针行PICC穿刺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8.63%,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45.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穿刺时,减小穿刺角度可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