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电站锅炉风速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基于单片机的电钻锅炉风速在线监测系统的一种设计方法,它可用于监测锅炉燃烧,有助于司炉精确调节风量和煤粉浓度,并依据一次风管内风速的在大小来确定风管内煤粉浓度的相对大小,实现锅炉一、二次风速实时,准确的测量,为电站锅炉的燃烧调整,提供科学的手段,结果显示这个系统将取得稳定燃烧和防止堵管的目的,系统设计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如差压变送器量程,并风温度,一次仪表结构和管道等参数的影响,并在设计时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系统具有很大灵活性,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2.
针对丝杆导程精度动态检测的需要,研制了一套高速同步采集模拟信号及光栅信号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利用FPGA作为核心器件实现数据采集,通过PCI总线完成硬件电路与计算机的通信,最终由计算机通过动态采集技术获得评价数据。数据采集系统可采集20 kHz的光栅尺输出信号,已经成功应用于某型号丝杆导程精度动态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最高可测量4级丝杆,实现了预期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ADS8568的八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某惯性测量单元的精度,需对其输出信号进行大量采集以建立误差模型.该惯性测量单元不仅包含6路惯性传感器信号(3路陀螺和3路加速度计),还包括两路温度传感器输出以提供温度补偿,所以设计了基于ADS8568的八路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AD芯片ADS8568,实现8路模拟信号的同步采集;以FPGA为主控芯片,控制信号的采集存储;以8G bit FLASH为存储芯片,实现大容量数据的实时存储.经实验验证,该采集系统可以正确采集传感器输出数据,采集到的数据正确有效,可用于误差建模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毛川  杨策  王鹏  石照耀 《测控技术》2021,40(12):70-76
塑料齿轮传动误差试验机是一种新型齿轮测量仪器,针对塑料齿轮传动误差试验机对数据采集系统高速度、多种类、并行采集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款基于Zynq7000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Zynq7000的PL部分实现多路光栅信号的同步采集,设计状态机驱动一个16位精度的ADC芯片ADS8584S采集模拟信号,把采集到的结果写入FIFO中,通过AXI和DMA控制器把数据存储到DDR3中,利用LWIP协议栈实现了数据采集系统和上位机之间以太网通信。经初步验证,该系统可以实现光栅信号和模拟信号采集、电机控制和频率测量等功能,光栅信号采集频率可以达到10 MHz,模信号采集精度可以达到0.06%。系统能够满足试验机数据采集要求,也可以用于其他仪器光栅信号高速采集,采用网络通信,为以后仪器智能测量、远程测量奠定了基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 USB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难度和复杂度,本文利用单一DSC(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设计了一款 USB四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软件编程DSC内设的 ADC、定时器和 USB2.0通信模块等,实现同步采集并实时上传采集数据到 LabVIEW上位机。本文结合三相有功功率测量实例,详细介绍了该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过程,为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6.
轨道检测方法涉及到陀螺仪、倾角仪、加速度计等多个传感器,如何实现多传感数据同步采集是实现轨道检测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多传感数据同步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正交编码采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及同步触发电路构成,采用基于μC/OS-Ⅱ嵌入式编程方法,实现了陀螺仪、倾角仪、加速度计的同步采集.通过利用多传感数据同步采集系统设计了轨道检测小车,实验验证了该系统不仅可以精确实现多种传感器的同步采集,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其综合测量精度小于0.5 mm.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基于PCI总线、附有GPS同步时钟信息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阐明了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着重介绍PCI总线技术应用,以及GPS同步时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该采集系统实现了96路模拟量和192路开关量数据的同步采集和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监测通道多、采样频率高、数据容量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地面气象数据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能采集温、压、湿、风、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并预留了大量的数据采集通道供采集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使用。整个数据采集系统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扩展方便。  相似文献   

9.
多路并行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两种实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多路并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A/D采集的同步性和实时性,对于观察某瞬态时刻各路采集信号的状态很有意义。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两种实现方法,合理地解决了限制采集路数和采样速率的问题,具有高速、高精度、多路同步采集及实时处理等特点,可广泛用于风洞吹风、发动机实验等诸多数据测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数据采集应用中系统远距离控制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满足多路信号接口的切换与并行数据采集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和TCP/IP的多路采集与切换系统。该系统以Xilinx Spartan-6系列的FPGA为主控芯片,可满足8组×13路通道的切换,及16路模拟信号的同步采集与实时传输,采用FPGA+TOE架构实现TCP/IP协议通信,并配备监测上位机。通过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进行多路通道切换及高速采集与实时传输,使用便捷、可靠性高,在分布式采集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提出一种通过基准电压来减小延时的IO 设计方法,设计出具高速特性的IO 模块,从而满足高速 SRAM产品的使用需求。该模块主要的设计思路为:通过基准电压提供一个中间态电压,通过中间态电压快速响应,减小IO 的延时。通过HSPICE仿真表明,这款电路能满足200Mhz SRAM 需求,并通过流片,验证此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3种配方快速镍刷镀液电压与沉积速度、电极相对速度与沉积速度关系的回归方程和回归曲线,揭示了其中的规律,对机械零件的刷镀修复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科学计算软件MATLAB的几则使用技巧,对加快启动速度和提高运行速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磁电式双转速传感器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喜玲  孙运强 《传感器世界》2007,13(11):29-31,35
本文通过分析瞬时转速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精确测量发动机飞轮瞬时转速的方法--双传感器法,并进行了模拟试验,与传统转速测量方法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传感器法可以消除齿圈加工及磨损造成的角度误差,并同时使圆周齿数相对增加一倍,提高了瞬时转速测量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交流电机比直流电机经济耐用得多,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实际应用场合,往往要求交流电机能随意调节转速,以便获得满意的使用效果,但它在这方面比起直流电机而言就要逊色地多,于是不得不借助其它手段达到调速目的。本文通过食品输送带的变频控制方案来了解变频器的最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转炉倾动变频器在生产中出现通讯故障现象进行了问题分析和改进,经过现场一年多的生产实践表明,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改造方案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数控机床工件恒线速加工时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变频调速系统的恒线速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直径变化而自动调整主轴电机转速,以达到恒线速加工的目的,并使用PID算法来实现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该控制器具有简单、快速、稳定的特点。将此控制器应用于变频数控机床,明显改善了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以较低的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使用普通RAM芯片与高速A/D采集芯片和计算机的接口技术,完成高速数据采集的技术与实现。  相似文献   

19.
瞬态转速是反映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传统转速测量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瞬态转速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CCD摄像机采集转子转动过程的图像信息,并对采集的样本图像序列进行图像预处理,在分析标准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以及现有的一些改进算法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并利用此算法获取图像中特征直线的倾斜角,然后通过对图像序列运动分析获得转子的瞬态转速;通过对不同采样频率下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采样频率为300fps时,有较小的相对误差,同时拟合的运动曲线能够反映转轴的瞬态转速。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直流电动机的风力机特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琦玮  蔡旭 《计算机仿真》2007,24(10):276-280,344
首先分析了风力机吸收风能原理.以此建立了风力机运行特性的数学模型,给出了风力机运行的功率特性和转矩特性,并利用Matlab/Simulink实现仿真.采用直流电动机模拟风力机特性以满足实验室风力发电研究的需要,通过风力机与直流电动机的模型,对比研究了风力机与直流电动机运行特性的异同,制定了实现简单、特性优良的转矩模拟方案,通过控制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电流来实现风力机转矩特性的模拟.以此为基础在Matlab环境中组建了风力机特性的模拟系统.对风速变化及机组转速变化两种典型运行条件下的风力机运行特性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理论数据达到了高度的吻合.基于转矩模拟算法的风力机特性模拟方案,可方便地应用于实验室条件下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