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希碧  孙自杰 《吉林医学》2011,32(22):4686-4687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重症肝炎的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各生化指标较入院时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院时的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 将1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6例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肝炎相关生化指标(ALT,TBIL,PTA,ALB)的改变情况. 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以上临床生化指标下降明显,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病情恢复效果好. 结论 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医疗护理依从性,有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重型肝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内科综合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和肝炎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肝炎相关生化指标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心理健康状况和肝炎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能够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4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1例)和循证护理组(2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依据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评估、求证,制订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及出院前的肝功指标。结果循证护理组干预后的评分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而通过肝功指标的判断,循证护理组患者肝功恢复更佳。结论循证护理有效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20/2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9.3%(11/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是临床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重型肝炎行血浆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收治的66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显著强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重型肝炎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术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有效楼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指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以上内容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晓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13-1714
目的:观察基泰(胸腺肽α1)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2例重型肝炎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基泰1.6mg,1次/2d,皮下注射,配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内科综合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生化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的恢复程度和PTA的上升幅度均好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预后较好。结论:基泰治疗重型肝炎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重型肝炎开辟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丁滢  刘春梅 《现代医学》2013,(6):420-423
目的:通过对两种人工肝治疗方法观察和比较,为重型肝炎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将6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血浆置换(PE)组32例,成分血浆滤过透析(FPDF)组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FPDF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E组(P<0.05);FPDF组尿素氮和肌酐的清除率高于PE组(P<0.05),两组其他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DF可作为重型肝炎病人进行人工肝治疗时最佳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对88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非护理干预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人工肝治疗顺利进行,对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0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情绪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情绪状态,促进患者转归,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以供临床护理重症肝炎患者给予参考。方法选取重型肝炎患者共100例进行本次研究,利用动态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探究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重型肝炎患者实施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改善肝炎患者满意程度,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好转,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效果.方法:HTK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经护理后,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可取得较好效果,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3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作为治疗组,同期3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科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其肝功能、PTA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2.4%,疗效优于对照组28.6%(P<0.01),且治疗组肝功能、PTA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不良反应轻.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选择血浆置换 ,对 78例重型肝炎进行 382例次治疗 ,平均 3~ 4次。每次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血清电解质、胆固醇、胆碱脂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等生化指标 ,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每次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 (P<0 .0 1) ,总有效率 85 .2 9%。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临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应用肝病科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r-GT指标、TBIL指标、TBA指标、BUN指标、Cr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TA指标明显升高。但治疗后两组AST指标、ALT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疗程结束后PTA升高和r-GT、TBIL下降幅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在常规方案综合干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安全性,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黎  钟文兰  杨庆娟  周红君  方小丽 《西部医学》2021,33(10):1553-155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层高脂血症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其血脂控制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层划分为青中年组(18~59岁)240例和老年组(≥60岁)240例。两个不同年龄层组又随机分为中青年观察与对照亚组及老年观察与对照亚组,每组各120例。两个年龄层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传统护理。青中年观察组患者均联合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干预,老年观察组均联合实施指导监督个体化护理方式干预,比较各组临床效果。 结果 两组不同年龄层患者干预前相关不良生活方式、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后,不同年龄层观察亚组患者相关不良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较干预前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其对照亚组(P<0.05);各对照亚组干预前后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层高脂血症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50例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7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肖惠兰  梁健瑜 《吉林医学》2013,34(2):335-33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干预组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治疗12个月之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之前,但干预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干预12个月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