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中针对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入变电站信号的调试方法和维护手段的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电网调度模拟主站环境构建及应用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厂站模型版本管理,量测点表固化,应用验证等多种手段构建了一种可移动的电网调度模拟主站测试环境。构建的调度主站模拟测试环境,不依赖主站与变电站的通讯状况,能够简化调度自动化主站接入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调试流程及步骤,模拟验证所接入变电站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厂站新设备投运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配电网的信息交叠浪费、数据孤岛以及软硬件平台异构导致的信息无法交互问题,提出配电网异构信息模型融合,将配电网各应用服务系统及软件进行模型融合,搭建了虚拟化模型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协调配电网各应用系统服务,构建了基于模型中心与云计算的统一数据模型应用平台,将配电网主要应用服务系统进行整合并将其部署在云平台上。与传统分散式配电网服务系统相比,智能配电网统一模型云与应用服务系统大幅提高了信息交互共享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智能电网规模与复杂性的不断增加,针对未来态电网模型的应用需求日益强烈,现阶段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于未来态建模缺乏快速高效的建模手段,缺乏上下级调度系统间未来模型的协调融合机制。通过研究电网未来模型管理体系架构,在不影响实时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通过数据分片技术、分布式文件数据库的应用,通过基于消息中间件数据交互技术和以厂站为粒度的未来模型融合方法,实现模型未来版本维护环境的快速构建,实现网省一体化的未来模型融合的高效管理,满足不同应用对未来图模多版本维护的需求并为应用计算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它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和传统电网调度自动化在智能处理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区别,提出了SCADA面向设备建模,调度与变电站模型的源端维护方法,分析了子站SCD与主站CIM模型及其映射关系。为今后智能电网调度能充分实现信息交互、需求交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对独立建设模式,提出一种基于服务架构的主厂站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考虑现阶段主厂站间的通信体系,分别从通信协议、变电站基础平台、模型和数据3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采用基于服务的交互协议,实现主站与变电站间的服务化交互;通过构建开放的变电站基础平台,实现主站对变电站模型、数据和文件的按需调阅;针对主厂站间交互模型和数据的标准化问题,梳理已颁布的模型和数据技术规范,提出分类业务模型转换与规范化数据接入框架,以利于主厂站间更加灵活的交互。最后给出了主厂站一体化整体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6.
智能调度离线模型管理技术的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离线模型管理技术日趋成熟,在智能调度系统中的运用也日趋广泛,但其关键技术仍需不断改进:模型拼接对设备拓扑关系过于依赖,导致合并模型出现错误放大的现象;模型版本管理技术还不太完善。为此,分析了智能调度离线电网模型维护和管理的特点,提出了更为完善的离线模型拼接策略。根据模型中厂站的边界特性,对模型拆分和拼接采用2种粒度的分析和处理。边界厂站基于设备拓扑粒度,内、外网厂站基于厂站粒度。该拼接策略简化了模型拼接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合并模型的质量;基于IEC 61970标准研究了多维模型版本管理,定义了其基本功能模块,并展现了各模块的实现方式。多维模型版本管理可以满足公共信息模型和应用私有模型的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CIM标准和SVG的分散式图模合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电力系统调度一般采用分级电网监控方式,各级调度系统的电网模型及采集信息相对独立,存在一定的信息孤岛问题。基于公用信息模型(CIM)标准和可缩放矢量图形(SVG)画面格式,提出了分散式图模合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上下级调度系统之间的关口电网,对分散在各调度系统的电网模型和厂站画面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完整、详细的电网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一个分散式调度图模合成的在线系统,实现全网分散维护、合并建模、统一监视。测试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各级调度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中变电站告警直传信息无法分区分流、进行告警抑制以及上下级调度系统、主-备调等异构系统中信息共享和交互困难的问题,通过对告警直传的研究,采用基于模型匹配策略和基于人工干预按需屏蔽策略实现了告警直传信息按需屏蔽。并对告警直传信息进行分区分流、统计分析,实现异构系统间数据信息交互,解决了数据交互的难题,为省级-地区级调度系统、网调-省级调度系统、主-备调系统间信息共享和信息交互提供了解决方法。在多个调度系统中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电网模型的统一维护和一致性共享,提出了基于监控中心公共信息平台的“源端维护、全网共享”的纵向一体化概念,即变电站站端和监控(调度)中心之间的模型一体化.对于电网模型的描述涉及诸多环节和系统,而以变电站综自(子站)系统为模型源端,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唯一描述和最优化的维护模式.文中阐述了实现变电站子站(或综自)系统与监控(或调度)中心之间模型和图形等信息的共享架构,此架构中共享的模型不仅包括一次电网模型、二次装置模型,还有变电站综自系统与监控(调度)主站通信所需的通信模型.本文提出的统一模型维护的架构也可满足智能变电站以及IEC61850变电站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调度自动化混合仿真系统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IEC60870-5-104规约的调度自动化混仿仿真培训系统的模拟厂站远动终端通信解决方案。系统主要分为:核心电网仿真模块、通信模块、真实调度主站系统3部分。采用共享内存方式实现核心电网仿真模块与通信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并使用多线程方式与真实调度自动化主站通信,不同厂站使用不同端口号作为识别,采用同一网口与调度主站前置建立物理链接。经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案切实有效,保证了多个厂站运动终端模拟的实时性、高效性;同时接线、操作简单易行、维护方便,满足调度自动化混合仿真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目前变电站集控中心运维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变电站建设告警直传图形浏览系统,从技术上解决变电站集控中心运维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变电站站端资源潜力的最大利用,有效提高集控中心监控及系统维护效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以及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电网模型维护与共享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特高压互联大电网环境下各类分析应用对电网模型质量的要求。文中提出面向服务的电网调控模型中心体系架构,设计了模型中心架构下的模型维护流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源端透明维护、一致性提交、维护权限控制、模型按需定制等关键技术,实现电网模型源端分责维护、云端统一存储和全网按需共享。所开发电网调控模型中心系统已在多个省级电网调控中心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提高多级调控机构之间模型参数的一致性、准确性和模型交互共享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IEC 61850标准作为变电站出站远动协议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建设一体化电网运行系统以及调度中心与变电站之间上下数据贯通的必要性,分析了上下贯通所面临的数据模型、图形(接线图)、传输协议、源端维护与订阅/发布等问题,提出了采用IEC 61850标准作为出站协议的基本原则、建模方法、服务实现细节,在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出站协议的基础上叙述了IEC 61850标准与公共信息模型(CIM)之间的转换规则以及源端维护和订阅/发布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雯  张昊 《华北电力技术》2013,(11):25-27,70
状态估计软件运行维护是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的一项基础工作,国家电网调度中心对各省调状态估计合格率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介绍了在冀北D5000系统上采用的状态估计调试与日常运行维护方法,从电网模型、参数和量测数据等方面提出了维护时的注意事项.在冀北电网的实践证明,本文的调试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CIM/E的电网调度系统数据质量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电力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主站系统与变电站部分不良数据等数据质量问题,在分析现有电网调度系统数据质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提升电网调度系统数据质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的高速模型交换格式CIM/E文本为载体的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校验技术,采用改进的多源数据筛选较优质量数据的手段,以及根据主站状态估计对现场数据进行反馈的方法,提高了电网调度系统的整体数据质量。对比过去仅仅使用人工远程对点的方法,新的数据质量优化方式不仅提升了数据核对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节省了电力SCADA主站系统维护时间,同时减少主站系统与变电站部分不良数据的产生,整体数据质量优于从前。实践证明,这种提升电网调度系统数据质量的优化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电网调度系统的数据质量,从而保证电网调度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陈媛莉 《广东电力》2010,23(8):10-13
在现有变电站规划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电网规划技术导则,将供电容量约束、容载比要求、最大供电线路距离等约束条件转化为罚函数,与变电站建设总投资费用组成规划模型目标函数。根据改进后的变电站规划模型特点,选择适于求解大型复杂优化问题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通过实际算例验证改进模型的有效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