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多赛平抗抑郁和焦虑共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同时符合抑郁症和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西酞普兰和多赛平治疗6周,用汉密斯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斯顿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的减分率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2、4周HAMD和HAMA减分率两组有显著差异(P均0.05),尤以第1周更为明显(P0.01),6周后两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t=0.96和0.81,P均0.05),西酞普兰组的临床治愈率高于多赛平组,两组有显著差异(χ2=4.37,P0.05),而临床有效率则无显著差异(χ2=0.49,P0.05)。多赛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西酞普兰组。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疗效优于多赛平,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2.
奥氮平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了解抗抑郁药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且临床判断属于难治性患者,在原抗抑郁剂不变的基础上合并奥氮平治疗,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末时,HAMD减分率显示临床痊愈或显著有效率者6.3%(2例),进步率34.4%(11例);4周末时,总有效率75%,显著效率为53.1%(17例)。副反应较轻。结论对于抗抑郁药治疗反应不佳的难治性抑郁症合并奥氮平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坦度螺酮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服用坦度螺酮30-60mg/天治疗,在治疗的6周内给予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疗效.采用心电图、血生化等测试评估其不良事件.结果 汉密顿焦虑量表分数在治疗的第1周、2周、4周及第6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与基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治疗的第2周显示出明显疗效(HAMA减分率为41.1%),治疗的第6周焦虑症状消失(HAMA 4.32±3.45,减分率为83.5%).汉密顿抑郁量表在治疗第6周较治疗初期的也显著下降,差异显著(t=11.47,P<0.01).结论 坦度螺酮对广泛性焦虑症的焦虑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丙戊酸钠与地西泮治疗酒清戒断反应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酒精戒断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61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丙戊酸钠(31例)与地西泮(30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1周,采用戒断症状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有关实验室等检查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丙戊酸钠与地西泮疗效相近(P>0.05).治疗前后戒断症状量表、HAMA量表总分减分率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HAMA的精神性焦虑因子减分率丙戊酸钠组大于地西泮组(P<0.05).两组副反应均很少且轻微.结论丙戊酸钠与地西泮对酒精戒断反应均有良好疗效,但丙戊酸钠一般不会造成滥用和成瘾.  相似文献   

5.
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其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50例抑郁障碍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45.3%的抑郁障碍患者共病焦虑障碍,共病以广泛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为最多(分别为22.0%、13.3%);入组时及3个月末,共病组HAMD、HAMA、CGI及SDSS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0.05),3个月末共病组HAMA减分率显著低于抑郁组(P<0.05),HAMD减分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发生率高,具有抑郁及焦虑症状重、社会功能损害重,焦虑症状不易缓解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以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为量化指标,对98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教育前后结果作比较。结果 经t检查,教育前后评定结果相比较,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总分及6个因子减分值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万拉法新联合阿普唑仑和单独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 6 2例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万拉法新联合阿普唑仑和单独氟西汀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1、2、4、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HAMD减分率第 1、2周末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和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HAMA减分率第 1、2、4周末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和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GI评定第 1周末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万拉法新联合阿普唑仑是一种疗效好、起效快而安全的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用药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文拉法辛组50例,多塞平组46例,疗程6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进行修改后的Hamilton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以HAMA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文拉法辛组与多塞平组对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相仿.文拉法辛组见效较快,治疗结束时,文拉法辛组在焦虑心境、紧张、害怕、肌肉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症状及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多塞平组,不良反应显著较少.结论:文拉法辛对躯体化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交流技巧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行腹腔镜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交流技巧,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汉米顿焦虑量表(HAMA)、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睡眠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流技巧能有效改善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符合CCMD - 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并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 >14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5 8例 ,随机分为两组 ,为期 6周的治疗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1、2、4、6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疗效 ,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观察副作用。结果 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显效率分别为 85 19%和 81 4 8% ,无显著差异。两组的HAMD减分率亦相当 (P >0 0 5 )。两组的HAMA减分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的副反应相当 ,且均较轻。结论 帕罗西汀和氟西汀对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均显著 ,抗抑郁效果两药相当 ,抗焦虑效果前者优于后者。两者副反应均较轻。  相似文献   

11.
精神科护士心身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估精神科护士心身健康状况,为护理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52名精神科护士和52名非精神科护士进行SCL-90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测评,并进行健康体检,对其结果进行评定及分析。结果 精神科护士SCL-90焦虑、恐怖、抑郁、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因子明显高于非精神科护士,心理幸福感量表六项因子明显低于非精神科护士;心身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精神科护士。结论 精神科护士存在明显的心身问题,应该受到密切关注,制订切实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焦虑障碍患者早期症状的改善能否预测最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0例2017年7月-2019年11月本院焦虑障碍患者进行rTMS治疗,早期症状改善的界限值定义为治疗1或2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减分率15%~40%,分别计算其预测治疗4周后最终临床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报值、阴性预报值,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62.5%; 以rTMS治疗1周后HAMA减分率15%及20%或治疗2周后HAMA减分率15%、20%、25%、30%及35%为界限值预测临床疗效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报值; 以rTMS治疗1周后HAMA减分率30%、35%及40%或治疗2周后HAMA减分率35%及40%为界限值预测临床疗效有相对较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报值; 以治疗1和2周后HAMA减分率预测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2(P<0.05)和0.856(P<0.01)。结论 rTMS治疗焦虑障碍早期症状改善可有效预测最终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急性期门诊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所医院的217例抑郁症急性期门诊患者予以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75mg/d,疗程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观察疗效,以及观察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急性期门诊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4%和89.4%,HAMD和HAMA治疗前后的减分率分别为76.7%和77.1%;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7.2%,其中89.6%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在疗程结束时消失。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剂能有效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对大多数门诊抑郁症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能达到临床治愈,并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护理人员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所省级医院275名护士进行了焦虑情绪调查。结果发现20%的护士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且精神护士现患率显著高于综合医院搞坏逐步回归分析揭示,影响护士焦虑发生的主要因素为状况,年龄,不喜欢现职和文化程度。作者针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曲唑酮与地西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曲唑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临床症疗效副反应。方法 对56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应用曲唑酮(28例),地西泮(28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4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曲唑酮与地西泮的疗效相似(P>0.05)。治疗第4周末SAS,HAMA以及HAMA因子的减分率两组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副反应两药相似,曲唑酮的主要副反应为困倦和嗜睡。结论 曲唑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有效,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和单用帕罗西汀组,每组各40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末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研究组HAMD减分率于2、4周末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A减分率自第1周末起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副反应评分无显著差异,均无严重副反应。结论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副作用较轻,特别适于伴有明显焦虑的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氟西汀与氯硝西泮对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方法 氟西汀20 mg晨顿服,氯硝西泮2~4mg睡前服,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依据作疗效评定。结果 显效时间(11.56±4.35)天,总有效率93.5%,SAS、SDS减分率分别为40%及38%。结论 氟西汀与氯硝西泮合用治疗抑郁神经症起效早、可明显减少自杀率,避免抑郁症状向焦虑和躁狂现象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54例符合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归纳临床症状并进行统计分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对比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并以HAMA和HAMD减分率判定疗效.结果 老年焦虑障碍多与抑郁共病,躯体主诉多为其主要特点.治疗后第2周末开始起效,疗效随时间延长同步上升,治疗后第2、4、8周末HAMA、HAMD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药物及心理治疗的总有效率90.75%.结论 老年焦虑障碍多与抑郁共病,及时干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与内科护士焦虑和抑郁的差异情况。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精神病院精神科与综合医院内科各3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作比较研究。结果精神科护士与内科护士焦虑分和抑郁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科护士焦虑分和抑郁分均低于内科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多会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内科护士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83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95例,给予齐拉西酮治疗,B组88例,给予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1周、2周、6周末时采用HAMD量表和HAMA量表对2组抑郁及焦虑程度进行评价,计算两项指标减分率,评价2组治疗效果;采用TESS量表对2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周、2周和6周末2组HAMD减分率、HAMA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痊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和6周末2组TES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别,但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更小,可作为首选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