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按污染源排放时间分,水污染有持续性污染(包括间歇性污染)和瞬时性污染。持续性污染是指长时间持续性地向水体中放排污染物造成的水体污染;瞬时性污染是指短时间大排量地向水体倾倒污染物造成的污染,这种污染会造成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国际河流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并不多见,其中莱茵河水污染事故和多瑙河水污染事故是少数之中的典型。1莱茵河水污染事故莱茵河是一条著名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项城市农村水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农村存在水污染的直接问题和造成水污染的直接原因在于化肥污染、农药污染、乡镇企业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沟渠不畅污染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已进入重特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高发期,形势十分严峻。针对这一现状,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4类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毒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溢油污染及生物性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及水利工程技术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中的关键作用进行综述,并提出应急处理后长期生态恢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指出突发性水污染的应急处理需要应急管理、预测预警及应急处理技术三者的全面建设。上述研究旨在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的五大特征,即流域污染以点源为主,有机污染严重,大城市排放集中,水污染趋势加重、冰封期问题突出和污染事故风险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识别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调控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松花江流域应当构建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过程的水质水量联合调控体系、注重水污染的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1987-2009年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统计结果表明,广东省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主要风险源为非正常排污、交通事故、生产储存,主要事故污染物为有机耗氧类、油类和有机有毒类物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主体的薄弱环节在于途经敏感地区的交通运输、污染工矿企业的生产储存和污染工矿企业的经营管理。针对以上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防治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黄河流域山西段水质污染现状,分析了不同污染因子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对流域水污染造成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严格水域纳污能力制度、大力推广生态护岸技术、广泛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和平台等水污染防治措施,为彻底根治流域水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新疆博斯腾湖近10a的水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指出: 2000—2009年期间,2000年的水污染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说明该年水污染程度是10a中最为严重的。得到结论如下:近10a的博斯腾湖水污染的综合评价得分呈下降趋势,说明水污染程度有所降低,但从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其改善幅度并不大,甚至从2005年起,水污染综合得分有趋于上升的趋势,说明目前博斯腾湖水污染问题依然严峻,水质型污染突出,其污染发展趋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1/2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本文对我国城市水污染的防治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水污染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宿鸭湖水库水污染现状和污染趋势,提出了宿鸭湖水库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地表水污染监测信息化管理是环境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有效管理水污染信息,实现水污染监测信息可视化,便于水污染信息的时空分析,大大提高管理效率.水质模型是进行地表水污染监测的关键技术,关系到水质污染浓度监测精度.主要目的是开发地表水污染监测信息系统.以喀什市河流污染情况为例,将零维水质模型与组件GIS相结合,利用MapObjects组件和Visual Basic开发软件设计开发了喀什市地表水污染监测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喀什市地表水污染情况可视化表达,为喀什市地表水污染信息管理提供科学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喀什市地表水污染监测信息系统信息可视化,使监测部门对水质状况有了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入河污染负荷削减对河网水环境改善的效果,针对台州市提出的河网水质改善需求,以浙南温黄平原河网为例,设定河网主要污染物氨氮为评价指标,建立能反映出河网水动力水质时空变化规律的模型,通过对入河污染物削减率和配水水源的调节,进行方案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长潭水库和灵江联合配水、入河污染负荷削减率达到55%时,水质改善效果最好;温黄平原整体河网平均水质达到较好的Ⅳ类水。提高入河污染物削减率虽然能够大幅度的强化内部河网的治污体系,但控制污染物排放、调水引流、加强区域内截污治污多措并举才能从根本上有利于河网水环境改善。本模型的应用研究可为台州及其他类似城市的河网水污染治理和控制提供参考,为建立有效可行的城市河网水污染防治安全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月中旬以来,黄河干流潼关—小浪底河段遭受严重污染,龙门以下河段水质均超过Ⅴ类,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污染物主要来自渭河、汾河、涑水河等支流及入黄排污口。造成这次污染的原因除黄河流量小等自然因素外,还有流域内各省(区)水污染防治不力、污染治理严重滞后等人为因素。这次污染严重影响了沿黄城市生活和生产供水。因此,建议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加强黄河水资源保护法规建设,将黄河列入全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点,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农村河道水环境评价及水利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卫  应聪慧 《人民长江》2009,40(15):16-17
在对浙江全省农村河道水环境进行调研和全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成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农村河道的水环境现状和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所评价的28 223.8 km的农村河道中(占浙江省农村河道的50%),Ⅳ~劣Ⅴ类水的河道占45.7%。对浙江省河道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污染原因,提出水行政主管部门改善和保护农村河道水环境的对策措施,为浙江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顺利完成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major findings from a recent study aiming to systematically determine suitable river sections for local domestic water supply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riverbank utilization and bank stability, accessible and stable river sections in the region were selected.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se river sections was then studied using a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flow and pollutant transport/transformation model, RBFVM-2D.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and verified against the hydrodynamic data, water quality data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river.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ollution sources along the river identified 56 main pollution point sources. The pollution zones downstream of these point sources are the main threat for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river. The model was used to compute the pollution zones. In particular,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ent of the pollution zone and the wastewater discharge rate of the associated point source. These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bined with the riverbank stability analysis to determine suitable river sections for local domestic water supply.  相似文献   

15.
对辽河及东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出发,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定出更精细、更严格的污染控制方案,以深圳市观澜河为研究对象,根据设计水文条件及水质目标,以COD为污染指标,基于控制断面法,将水环境容量进行按月分配。通过污染源调查,并根据现状污水处理能力,得到观澜河流域入河污染物总量。结果表明:观澜河水环境容量相对于污染入河量来说非常小,污染负荷量远远超过了河流水环境的最大承载能力,尤其在枯水期12月份,入河污染物总量达到水环境容量的62.2倍。在此研究基础上遵循"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提出观澜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措施,为该地区的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东南沿海平原河网区域水质水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东南沿海平原河网区域水质改善的可行方案,针对温岭市金清水系污染来源复杂的问题,开展水质水量模型研究。采取"流域分区-用户定位-排污计算"的污染负荷计算思路,建立水质水量耦合模型,以河网主要污染物氨氮为评价指标,提出重点断面的水质改善目标以及对应的污染控制方案与引水方案。结果表明:实施削减氨氮污染物入河量至1 023 t的污染控制方案与向南官河引水10 m3/s的引水方案组合可使各重点断面平均水质达到V类水标准;实施削减氨氮污染物入河量至728 t的污染控制方案与向南官河引水20 m~3/s的引水方案组合可使各重点断面平均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研究成果为温岭市金清水系面向众多污染源的精细化、精准化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为类似区域的水质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辽河流域地表水水质达标评价及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多年地表水水质监测资料,系统地对辽河流域地表水进行了水质达标评价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并确定了严重污染河流名单.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地表水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点源污染重于面源污染.水质达标率不高,地表水污染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登沙河下游的登沙河水质站1989年发生一次硫酸盐污染事件,该次污染造成了登沙河水质改型,消退过程要十几年以上的时间。本文通过对自然条件下污染消退过程的探讨,揭示了水污染事件危害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20.
依据模糊理论建立了河流水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加权评价和熵值法确定了多个监测序列指标权重,给出了5级水质污染风险等级,评价了渭河干流陕西段污染物序列风险以及区间水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渭河主干河流中下游水质污染风险较大,上游风险相对较轻。这些研究为河流水质控制与恢复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