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生命哲学的视阈思考新时代学校体育中的生命教育问题.结论:塑造生命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逻辑主线;人的生命存在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生命教育;尊重生命规律,回归生命本原,建构完满与整全的人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本源回归的意义所在.新时代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命哲学的视域审视学校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本质问题,反思我国学校体育与生命教育的疏离问题,探求学校体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认为:自然生命的存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逻辑起点,社会生命的塑造是学校体育教育建构人性的自觉实践,精神生命的超越是学校体育教育对生命“意义世界”的终极追求;就其本质来说,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生命的塑造;省思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疏离,实现学校体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应当确立生命关怀的学校体育的本真价值,将生命教育融合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体育实践中,建构学校体育充满张力的生命化课堂,在自然生命维度上提升人的健康素质,在社会生命维度上关注社会生命的人性建构,在精神生命维度上高扬意义世界的生命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3.
以现代生命教育的理念审视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对教育及学校体育的本质进行反思,对当前教育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剖析。研究指出:在学校体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以生命教育为价值取向的大学体育教学顺应了教育本质的回归,符合当前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国情。以人为本,树立以"现代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人"的发展的整体教育,符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走出困境的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人是由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这三重生命构成的具体而完整的生命存在.对于学校体育的改革而言,生命教育也必须立足于生命的三重属性而展开.即:以自然生命作为学校体育的逻辑起点;以精神生命作为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以社会生命作为学校体育的意义追求.  相似文献   

5.
生命安全诉求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哲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学校体育的运动教育价值。指出学校体育运动教育应该回归人类体育的本源诉求,建立"基于生命存在的安全技能教育"、"基于生命维系的生活技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运动技能教育"三维价值观,并在实践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樊启学 《精武》2013,(18):123-124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提出体育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深入挖掘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的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建生命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智慧型教师队伍以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造大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7.
轻视体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性缺陷,学校体育在教育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反思我国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认为学校体育应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性、生命自由与自主性.力图通过这种反思能促使人们去重新认识体育在培养一个完整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命化教育是一场寻求教育内在动力的自觉努力,以其视角对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生命关怀的缺失进行分析,并探寻生命化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规训的社会批判理论,探讨在学校教育中身体动与静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在破除身体规训中的价值与意义。在学校中,学校体育是对抗身体静态的教育机制,是生命动态的补救与挽回,是身体规训的主动解蔽。学校体育是平衡身体静态的方法与途径,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还是人"动与静"和谐统一且全面发展的实施渠道与路径选择。让体育回到学校教育的学科中心,就需要彰显动态生命的鲜活魅力,需要学校体育在教育时间的嵌入和教育空间的敞开,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生命的动态挽回中,学校体育对教育异化的克服,对娱乐至死的否定,对童年消逝的赎回,是让人成为自己的教育承诺。健全的人格、完整的生命,应该是身体动与静的结合,不应该有丝毫的排斥、诋毁与否定,学校教育应该寻回生命和谐发展的动静合一,学校体育是拯救完整人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生命视角下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磊 《体育学刊》2008,15(6):75-79
通过解读生命化教育的内涵,揭示生命视域中的学校体育课程观,并从生命视角的高度深刻反思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而在体育课程实践层面提出构建"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实施要在"预设"基础上注重"动态生成",构建人性化的课程评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来重构生命化的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