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慢行交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交通模式,也是连接城市公共避难空间的主要通道。本文针对当前城市灾害频发、公共避难空间资源有限、可达性较差等问题,提出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避难空间整合建设的思路。为实现慢行交通空间的安全性和安全避难空间的系统性,文章从规划设计和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街区层面空间要素对于紧急疏散避难行动时空过程的影响,基于空间环境设计与防灾技术设施整合的角度,从疏散起始-建筑及其场地、疏散行进-街区疏散路径网络、停留避难-紧急避难场所3个层次,提出提升街区疏散避难能力和空间防灾安全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社会灾害形势严峻复杂,民众的安全避难需求需得到充分保障,故从中观尺度的城市避难空间出发,基于民众空间感知视角对唐山市中心城区避难场所布局进行空间量化分析.文章通过空间句法工具对设施所处城市网络空间效率进行论证,借助线段模型标准化角度整合度、标准化角度选择度指标,评估现状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感知能力在两级场所层级均有较大提升空间,需采取规划措施以提高空间效率.  相似文献   

4.
陈沂  查君 《当代建筑》2021,(12):48-51
当今城市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安全风险,为保障城市安全底线,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各大城市陆续出台的规划文件中均明确提出了要构建安全韧性城市的发展目标.然而,我国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更鲜少涉及在城市设计中的引导或应用.本文以长沙会展片区城市设计为例,探究安全韧性理念下城市设计阶段在总体格局、环境设计及公共空间营造等方面的设计重点,以期促进未来在城市空间安全格局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蕊 《新建筑》2009,(2):98-101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防灾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与避难场所在面积、空间位置等方面的比较,论证了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各类避难场所的可行性。同时根据灾时避难和救援的要求,总结出具有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园绿地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并从总体设计、元素设计和细部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金磊  周有芒 《建筑创作》2007,(9):162-169
现代化城市是一个复杂性极高的大系统,在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变量中安全要素至关重要。本文从城市应提供的安全备灾空间入手,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研究了围绕城市安全必须的避难空间、防灾公园、应急疏散途径等规划设计思路。相信对我国开展系统化城市安全备灾的空间设计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姚宇  丁川  吴昌广  马婷  姜雪 《规划师》2013,29(7):105-109
随着我国城市突发灾害的逐渐增多,城市应急避难与防灾减灾规划等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在城市内部尤其是城市高密度居住区,如何将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同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疏散行为结合起来,是一个重要课题。居民是防灾避难规划的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突发灾害条件下人的疏散避难行为选择与综合决策需求应该成为规划的依据和导向。研究从行为学视角出发,剖析了突发灾害条件下居民疏散避难决策行为的相关特性,构建了居民避难场所及疏散路径选择理论模型,其分析结果有助于指导和完善住区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以形成合理的避难空间布局及安全、可识别的应急疏散体系。  相似文献   

8.
香港九龙尖沙咀东部商业中心城市设计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城市涉及的规划道路组织、用地布局结构、空间环境设计及建筑形体设计四个方面来分析香港九龙尖沙咀东部商业中心区的规划设计。尤其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着重分析了其系统化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段德罡  戴海雁 《规划师》2010,26(2):28-33
缺乏战略思考的城市设计在立项与委托阶段、编制阶段、实施阶段均存在问题。在城市设计工作中加强战略思考,其最重要的意义是通过提升研究视角的高度及拓展研究视角广度,提高城市设计的前瞻性,更准确地把握城市空间特色,有助于城市空间与城市定位的对接。"印象凭祥"城市设计通过基础研究分析核心战略要素,以此为依据制定城市设计目标,进而从生态景观安全格局、城市风貌总体框架、重要片区设计、微观要素引导4个层面确定方案,体现了战略思考运用在总体城市设计当中对提高设计成果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避难空间是城市面对灾害时为居民提供防御场所的重要公共设施,其选址及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灾难来临时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较少从公共设施服务于居民的思路去关注避难空间体系的规划建设。为此,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共设施区位选择的理论,构建从紧急避难场所到固定避难场所再到中心避难场所的避震空间体系规划方法。该方法的运用可以高效地进行避难空间选址,其所形成的避难空间系统在灾后的不同阶段均可以满足人群的避难需求。研究结合常熟市地震避难场所规划,明确避震空间体系布局,划分各等级场所的服务范围,以期为未来的城市避震空间体系规划及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宇  杨芳 《山西建筑》2014,(5):29-30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入手,对大连市体育中心及其周边区域的城市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将体育中心周边区域作为体育主导功能的城市外延区,从而塑造整体性的城市空间景观,促进体育中心与周边地区的整体融合。  相似文献   

12.
李新海 《山西建筑》2008,34(17):70-72
结合目前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从城市广场的定义及分类出发,提出了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要点及原则,并指出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应"以人为中心",力求创造出一个与人密切联系、富有生命力的广场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iscusses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approaches to making city centres feel safer.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inter alia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the city-centre landscape and are intimately concerned with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space. Perceptions and feelings of personal safety are prerequisites for a vital and viable city centre; if a city centre is not perceived to be safe, those with choice will choose not to use it, making it less safe for those with fewer choices. This paper therefore identifies and outlines four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approaches to making city centres feel safer: the fortress, the panoptic, the regulatory and the animated.  相似文献   

14.
建筑师的城市设计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平 《山西建筑》2001,27(5):13-14
通过建筑师对城市设计认识的分析,阐述了城市设计理论及其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关系,指出城市设计是二者之间的纽带,在城市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说明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主动融入城市的设计意识,降低单体建筑城市空间的不利影响,创造良好有序空间环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王政文 《山西建筑》2009,35(21):38-39
结合高层建筑的广泛应用,指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造是通过建筑设计和规划来完成的,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两方面深入探讨了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以使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更好地融合。  相似文献   

16.
胡若文 《城市建筑》2014,(23):202-203
全球灾害的频发,使得让人们深切体会到应急救援以及建设避难场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文章就建筑中避难所的设计以及在城市安全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地介绍,包括其概念、方式、详细的设计内容及国内外建设简况等。  相似文献   

17.
何飞 《山西建筑》2008,34(6):32-33
通过对山地城市地下空间特性的分析和研究,结合这些空间特性,并通过空间设计的手段,提出了增强山地城市地下空间的品质、塑造地下活力空间的策略和方法,以达到增加地下空间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地下空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因而在防火和安全疏散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 ,提出了地下空间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并着重从概念性方面论述了非常规的疏散方法和疏散路线、防火分区与避难处、清晰易辩的空间布局、垂直疏散通道、标识与应急灯光等方面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小文 《山西建筑》2009,35(25):63-64
从科学、系统、理性的角度研究概括了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指出新时期的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地方特色""整体和谐""延续文脉"等原则,即通过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保存城市特色,美化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20.
对山地环境中建筑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山地居住建筑环境设计、空间组织、山地城市整体特征的研究,并从山地建筑设计原则、交通组织、建筑群布置与环境关系、城市轮廓与山地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希望有助于在山地建筑设计中,树立整体意识和环境意识,创造宜人的山地城市与居住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