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利用挤压法生产玉米方便面的工艺,分别考察了玉米粉添加比例、物料水分、螺杆转速和机筒温度对产品糊化度的影响规律。初步确定在玉米粉添加比例为15%时,最佳挤压参数为:物料水分30%,螺杆转速60r/min,机筒温度120℃。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80目玉米粉、糙米粉、燕麦粉、麦麸粉作为营养杂粮粉生产原料,研究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机筒温度对产品品质指标径向膨化度、糊化度和吸水性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挤压技术制备膨化营养杂粮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含水量15%、螺杆转速130r/min、机筒温度160℃,此时产品径向膨化度为3.26,糊化度为91.87%,吸水性指数为491.8%。  相似文献   

3.
低温加酶挤压玉米淀粉糊化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淀粉加酶挤压转化规律,以中温α-淀粉酶为外加酶,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对玉米淀粉进行了糊化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糊化程度的挤出物;在单因素研究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机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和酶浓度对挤出物糊化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机筒温度为71.35℃、物料水分31.81%、转速133.96r/min、酶浓度3.15u/g条件下,挤压玉米淀粉糊化度的最优值为55.31%。  相似文献   

4.
以豆渣为主要原料,复配杂粮及药食同源食材制备豆基杂粮米稀,以物料加水量、螺杆转速、Ⅲ区机筒温度为响应因素,糊化度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 8.0.6设计试验得到挤压膨化技术制备豆基杂粮米稀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物料加水量12.5%、螺杆转速330 r/min、Ⅲ区机筒温度160 ℃的条件下,制备的豆基杂粮米稀具有较高的糊化度(91.47%),冲调时口感细腻、香味浓郁、不易结块。  相似文献   

5.
以鸡肉、大米为制备犬粮的主要原料,研究机筒温度、物料水分含量、螺杆转速对挤压膨化犬粮品质指标(蛋白消化率、糊化度)的影响本研究首先以挤压参数为双螺杆挤压机的机筒温度、物料水分含量和螺杆转速进行单因素实验进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正交实验,并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研究得出的三个参数的最佳组合为:机筒温度为80-100-130-140℃;物料水分含量为26%;螺杆转速为150r/min 本研究结果对于应用双螺杆技术控制犬粮生产加工的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向碎米中添加燕麦粉、大豆粉、马铃薯淀粉,利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重组米,并考察挤压温度、物料水分含量、螺杆转速对重组米质构、感官评分以及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筒温度的升高,重组米的硬度、咀嚼性、黏聚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随着物料水分含量的增加,重组米的硬度逐渐减小,咀嚼性和黏聚性先减小后增加,弹性总体上先增大后减小;硬度、咀嚼性、黏聚性总体上均随螺杆转速的增加而增大;糊化度和感官评分随着机筒温度、物料水分含量和螺杆转速增加,总体上先增大后减小。综合分析,机筒温度80℃、物料水分含量31%、螺杆转速160 r/min为制备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7.
中试生产稳定化全脂米糠粉中淀粉糊化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试小规模生产稳定化全脂米糠粉中淀粉的糊化程度进行研究,考察了调质工段中调质机转速和物料水分、挤压工段中螺杆转速和机筒温度、微波烘干工段中功率、粉碎工段中颗粒细度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调质机转速14 r/min,物料水分22%;挤压螺杆转速210 r/min,机筒温度138℃;微波烘干功率15~30 kW;粉碎粒度100~180目.在最优条件下,稳定化全脂米糠粉中淀粉的糊化度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主要以湖南湘莲为实验材料,用DS32型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在不同加工参数条件下对莲子粉进行挤压处理,研究了在不同的物料水分含量、螺杆转速、机筒温度下挤出物淀粉糊化度及容积密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物料水分含量和螺杆转速对挤出物淀粉糊化度及容积密度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大米、荞麦和黑豆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察机筒温度、螺杆转速和水分含量3个挤压操作参数对黄酮保持率和糊化度的影响。借助Design-Expert对黄酮保持率和糊化度2个指标进行多目标优化,最终确定该配方的最优工艺参数:机筒温度160.59℃,螺杆转速169.07r/min,水分含量23.90%。在该工艺条件下测得杂粮米挤出物的平均黄酮保持率和糊化度分别为82.45%和80.57%,与响应面预测值仅差0.56%和0.46%。上述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度好,优化结果可靠。此工艺所得杂粮米制品的黄酮保持率高且糊化效果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黑豆为主料,红豆、玉米、糙米、糯米为辅料,应用线性规划设计配方,按所得配方:黑豆35%,红豆15%,玉米32%,糯米10%,糙米8%进行单因素试验,探讨机筒温度、水含量和螺杆转速等工艺条件对产品堆积密度、水含量、产品直径、色差、糊化度、吸水性指数和水溶性指数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以糊化度和感官评分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水含量20g/100g,机筒温度155℃,螺杆转速30Hz。  相似文献   

11.
双螺杆挤压生产虾饲料的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螺杆挤压机,以糊化度、耐水性、膨化度和密度为主要指标,研究物料水分质量分数、喂料速度、螺杆转速、揉和区和熟化区的机筒温度对最终产品质量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物料水分含量增加,产品糊化度增大,耐水性增强,膨化度变小,密度增大;随喂料速度和螺杆转速增加,产品糊化度和耐水性增强,膨化度变大,密度减小;随揉和区和熟化区的机筒温度升高,糊化度增大,耐水性增强,熟化区机筒温度对产品密度影响较大,温度降低则密度增大.挤压虾饲料的适宜加工工艺参数为:物料水分质量分数为26%~32%,喂料速度为30 r/min,螺杆转速为70 r/min,揉和区和熟化区机筒温度分别为130和50℃.  相似文献   

12.
以鲜猪肉、香芋粉和大米粉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技术研制一款咸味型香芋猪肉膨化食品。试验选取机筒温度(X1)、螺杆转速(X2)、物料湿度(X3)作为主要工艺参数,以断裂力、糊化度、膨化度、水分含量、感官评价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工艺条件为机筒温度150℃,螺杆转速45 Hz,物料湿度15%,挤压膨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糙米为原料,研究挤压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包括物料粒度、物料水分含量、主机螺杆转速、挤压温度对目标参数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糊化度、SDF(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目标参数,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挤压糙米的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操作参数为粒度60目,物料含水量20.4%,螺杆转速133r/min,温度164℃。在此条件下,挤出物糊化度为97.15%,SDF得率为2.556%,与理论值比较接近,说明该模型对优化挤压工艺条件可行。  相似文献   

14.
以糙米粉为原料,通过加入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和L-乳酸锌2种营养强化剂制备全谷物挤压重组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重组米的挤压工艺,并对重组米的糊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挤压温度92℃、螺杆转速180 r/min、物料水分含量28%、原料粒度0.20 mm,此条件下制备的重组米平均综合得分为80.184 2±0.531 2;重组米糊化特性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大米、留胚米和糙米;重组米中硒含量为(182.220 8±6.625 3)μg/kg,锌含量为(15.458 9±2.226 0)mg/kg。  相似文献   

15.
以碎米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谷物粉和食品添加剂以及微量营养素,对双螺杆挤压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期开发研制一种新型营养方便米饭。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机筒温度(X1)、物料水分(X2)和螺杆转速(X3)3个试验因素的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可旋转中心组合设计,综合考查X1、X2和X33个变量对糊化度(Y)的影响,推导出描述糊化度的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挤压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机筒温度127.2℃,物料水分33.8%,螺杆转速195.2r/min。  相似文献   

16.
采用DSC、布拉班德粉质仪和双螺杆挤压机研究燕麦方便面的非膨化挤压生产工艺,具体分析燕麦粉添加量、混粉水分含量、螺杆转速、机筒温度对方便面糊化度和复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膨化挤压生产燕麦方便面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燕麦粉添加量40%(燕麦粉与混粉的质量比)、混粉水分含量40%、螺杆转速210r/min,以及机筒温度Ⅱ区90~95℃、Ⅲ区110~115℃。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燕麦方便面的糊化度为94.6%、复水时间为8min。  相似文献   

17.
双螺杆挤压对膨化小米糊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小米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技术,对小米挤压糊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双螺杆挤压膨化小米糊化度的主要因素是膨化温度,其次是螺杆转速和物料含水量,物料粒度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条件是物料粒度60目、物料含水量16%、膨化温度160℃、螺杆转速425 r/min,糊化度为93.4%.  相似文献   

18.
以香菇粉和玉米粉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香菇粉添加量、物料水分含量、挤压温度和螺杆转速对香菇玉米片糊化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双螺杆挤压生产香菇玉米片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香菇粉添加量25%,螺杆转速300 r/min,挤压温度170℃,物料水分含量24%,此条件下,产品的糊化度为91.7%。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挤压工艺参数对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降解率的影响,为建立粮食产品中AFB1的挤压降解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螺杆挤压机挤压膨化污染AFB1的糙米,分析挤压温度、物料水分、喂料速率和螺杆转速对糙米中AFB1降解率的影响,并通过优化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机筒温度170 ℃时,AFB1降解率最高为37.1%;物料水分24%时,AFB1降解率最高为37.2%;喂料速率30 g/min时,AFB1降解率最高为37.8%;螺杆转速200 r/min时,AFB1降解率最高为39.2%;挤压降解糙米中AFB1正交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机筒温度180 ℃、物料水分24%、喂料速率30 g/min、螺杆转速160 r/min,其降解率为48.6%。挤压过程中机筒温度极显著影响AFB1降解,物料水分显著影响AFB1降解,喂料速率和螺杆转速对AFB1降解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挤压膨化加工能有效降解糙米中的AFB1。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产品成品率和维生素A保留率为指标,考察了套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含量和乳化剂(单甘酯)用量对微量营养素强化大米单螺杆挤压生产成形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品成品率与淀粉糊化度密切相关,淀粉糊化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挤压成形;随着淀粉糊化度的增大,强化大米产品的维生素A保留率总体呈现降低趋势;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微量营养素强化大米单螺杆挤压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套筒温度20℃、物料水分质量分数36%、螺杆转速100 r/min、单甘酯用量0.6%(w/w);在此条件下,产品成品率和维生素A保留率分别为93.5%和88.0%。本研究为碎米的综合利用以及主食营养强化提供了一条合理简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