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讨论了基于IPv6协议的移动终端的通信.目前由于IPv4地址空间的短缺,基于IPv4的移动终端的通信效率受到了影响,限制了新业务的开展.使对基于IPv6的移动终端间的通信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首先分析了IPv6对移动终端的支持和实现机制,然后研究了移动终端在IPv6环境下的通信实现,最后讨论了移动IPv6越区切换技术和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移动IPv6是处理移动终端在GPRS和WCDMA网络中的移动性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是二层移动性管理的扩展。动IPv6能够解决多模移动终端在多接入网络环境下的移动性管理问题.同时也是一种为移动终端分配静态地址的有效方法。首先介绍了移动IP技术、移动IPv4和移动IPv6之间的比较.最后阐述了移动IPv6在WCDMA分组域移动性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主机数量的快速膨胀,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设计了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网络层协议,同时,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是互联网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移动终端对于IPv6的支持不可或缺。文章首先介绍IPv6在目前主流智能移动终端中的发展现状,然后以Android手机作为研究对象,从软件层面上深入分析研究Android平台对于IPv6的支持情况,并从终端厂商和开发者的角度阐述IPv4到IPv6的过渡方案,为手机终端厂商和应用开发者实现IPv6功能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移动IPv6的工作机制,提出一个移动IPv6和无线局域网(WLAN)集成的设计方案,以实现移动终端在无线局域网之间无缝切换,并建立实际的实验环境对移动IPv6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移动IPv6的基本原理和分级管理机制出发,结合移动终端对网络操作的主动性和阶段性,讨论了移动终端不一定必需拥有永久原籍地址,并提出了为移动IPv6终端动态配置原籍代理的新设想,以期消除网络上的大量信令开销。  相似文献   

6.
汪幸  臧伟 《信息通信》2014,(7):254-255
借助上海移动互联网IPv6应用示范项目,研究了适用于本次移动互联网IPv4向IPv6过渡的关键技术,制定了手机视频IPv6应用改造的端到端解决方案。通过在多终端类型以及多网络条件下,对改造后的手机视频应用进行一系列测试,文章得出了安卓客户端在WLAN网络下表现最佳的结论,并提出了增加手机终端对IPv6协议的支持度,以及优先在WLAN和LTE网络中推广IPv6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参加了2009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暨IPv6新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会上,华为网络产品线总工薛国锋表示,华为率先在移动分组域引入IPv6,通过市场的调节,提供丰富的基于IPv6的终端和内容服务,再借助移动网络IPv6带来的终端和内容服务优势,将固定网络向IPv6迁移,最终向泛在网络、信息化社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和移动数据业务的增长,在移动网络中引入IPv6成为大势所趋。首先介绍了移动网络中Qos的架构,其次从终端、无线接入侧、核心网和外部承载网等方面对移动网络引入IPv6后给QoS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移动网络在向IPv6演进的过程中保障QoS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方案,为在移动网络中引入IPv6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IPv6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发展。通过对移动IPv6~作原理以及其优势的研究,指出了移动用户不需要固定的IP地址,只需在终端采用移动IPv6技术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需要的数据。最后通过移动IPv6在无线局域网和4G移动通信网中的应用探讨,研究认为移动IPv6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将会给移动用户带来更多方便。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移动TPv6原理,在基于PXA270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移植了对IPv6有良好支持的 Linux操作系统及图形系统,随后在WLAN环境下采用MIPL实现移动IPv6协议,搭建了移动IPv6试验床,测试了开发的嵌入式移动IPv6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IPv6在移动终端上的实现,以及诺基亚积极推动IPv6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量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设备连接到Internet上,IPv4和IPv6间的高效过渡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简要介绍IPv6,IPv4到IPv6过渡模式和在GPRS和WCDMA移动通信网中IPv4到IPv6的转换方案。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IPv6网络视频终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以Intel XScale处理器PXA270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分析了IPv6组播与流媒体协议原理,移植了对IPv6有良好支持的Linux操作系统及Qtopia嵌入式图形系统.在此基础上,针对上述嵌入式系统移植和优化开放源代码的优秀媒体播放器MPlayer,实现了支持IPv6组播与流媒体传输的嵌入式IPv6网络视频终端.随后对该视频终端的媒体播放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搭建了移动IPv6试验床,通过与IPv6网络流媒体服务器联机验证了视频终端功能.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移动分组网向IPv6演进过渡技术,分别从技术实现方式、应用场景及对网络和终端的要求等方面探讨了IPv6过渡技术的关键问题。最后结合移动分组网发展情况,给出了分阶段向IPv6演进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IPv6的IP多媒体核心子系统(IMS)近年来日益成为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而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也成为IMS的基本控制协议。文章首先介绍了SIP协议和其网络架构,并结合移动IPv6的原理,详细分析了SIP终端(电话)在会话前和会话过程中移动的通信流程。  相似文献   

16.
张洁  赵钦  杨天乐 《通信学报》2014,35(Z1):24-128
各运营商因缺乏必要数据,无法预估升级移动网络到IPv6后对用户体验造成的影响,因此未敢轻易推进。测试了当前各主流移动终端在IPv6 Wi-Fi网络环境下的行为特性,汇总数据后分析了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点,研究了移动互联网IPv6大规模推广的可行性。同时亦说明了整个平台的搭建步骤要点。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推广移动互联网IPv6的主要障碍是高占比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对IPv6支持不完善,影响网络互通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相似文献   

17.
随着IPv6标准的成熟,在移动网络中引入IPv6已成为通信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主要研究了IPv6在3G网络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3G数据传输网络结构,接着介绍了移动终端接入基于IPv6的3G网络的情况,最后着重描述了3G网络中IPv4向IPv6的过渡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淼  唐宏  龙薇  单鹏  赵全军 《通信技术》2007,40(9):26-28
首先详细分析了移动IPv6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移动性的支持、关键技术和安全性等。在此基础上,就移动IPv6的优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最后,介绍了移动IPv6现状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IPv6网络和IPV4网络并存是目前无法回避的事实,这种情况下,实现连接在IPv4网络上的终端和连接在IPv6网络上的终端之间通信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事情,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详细讨论了通过NAT-PT实现IPv4网络和IPv6网络互连的机制,和连接在IPv4网络上的终端和连接在IPv6网络上的终端之间的通信过程.  相似文献   

20.
张荣 《电信网技术》2005,(10):57-60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移动IPv6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过程以及安全考虑等。在此基础上, 就移动IPv6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最后,介绍了移动IPv6现状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