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栀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栀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对12份栀子种质资源进行ISSR分析。利用POPGENE32软件分析遗传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12个引物共扩增出12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92个,多态带百分率(PPB)73.02%;观测等住基因数(Na)1.7302,有效等位基因数(Ne_1.4643;Nei’s基因多样性(He)27.09%;Shannon’s信息指数(I)0.4027。UPGMA聚类分析可将所有样品分为4类。聚类结果显示栀子种质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结论栀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种质问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中药白芷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对4大类商品白芷及白芷近缘野生种兴安白芷共20个居群的白芷种质进行ISSR分析,利用NTSYS2.1e软件分析遗传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 9条引物共得到97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7条,占38%;20个居群的样品聚为两大类。结论 不同产地栽培白芷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种质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兴安白芷与4大类商品白芷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DNA水平上对仙茅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 对我国25个主要分布区的仙茅进行ISSR-PCR扩增与检测。扩增结果转化为“0”、“1”矩阵后,利用Treeconw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并采用UPGMA聚类法构建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 14条引物共得到176条清晰可辨的扩增条带,其中有151条呈现多态性,占85.8%。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177 2~0.403 0。25份样品分为两大类,聚类较为复杂,大多种质不具明显地理相关性,仅在小分支中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结论 我国仙茅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筛选优质种质资源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广西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草珊瑚及其他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亲缘关系研究、品种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 利用AFLP标记对来自广西不同产地的18份草珊瑚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和主坐标分析。结果 从64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用于扩增,共获得319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51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8.68%。聚类和主坐标分析表明广西草珊瑚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存在一定的多样性,但遗传相似性系数(0.630 3~0.836 6)较大,遗传距离较近。结论 广西草珊瑚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偏低,应该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对草珊瑚资源进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不同产地牛膝的遗传相似性。方法:以采自牛膝主产区的39份样品为试材,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从50对引物中筛选出16对反应体系较稳定、扩增条带较清晰且多态性较多的引物,16对引物在39份样品中共扩增出251条带,多态性条带中有效条带数为233条,有效条带数占总条带数92.83%;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为78.0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170,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376,遗传分化系数为0.4003,种群间的基因流为0.7492,牛膝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为40.03%;牛膝各产地之间遗传一致度为0.7891~0.9506,遗传距离为0.0507~0.2369。根据遗传相似系数对牛膝产地进行聚类分析,在0.87处将牛膝聚为2类;同时对39份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5处划分为2类,个体聚类与产地聚类结果相似。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不同产地牛膝的遗传相似度,为牛膝亲缘关系鉴定、规范化种植、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从100条引物中挑选出12条合适的引物对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2条引物一共扩增出353条带,用SPSS16.0软件分析,建立了Jaccard相关系数矩阵,构建了遗传树状图,从该图中可知各产地大戟科狼毒的相似系数在0.258~0.845;大戟科狼毒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呈现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ISSR标记适合于大戟科狼毒基因组DNA多样性分析;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于大戟科狼毒种质资源划分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ISSR标记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 :从100条引物中挑选出12条合适的引物对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2条引物一共扩增出353条带,用SPSS16.0软件分析,建立了Jaccard相关系数矩阵,构建了遗传树状图,从该图中可知各产地大戟科狼毒的相似系数在0.258~0.845;大戟科狼毒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呈现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ISSR标记适合于大戟科狼毒基因组DNA多样性分析;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于大戟科狼毒种质资源划分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酢浆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酢浆草遗传差异的评定及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分子水平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酢浆草18个居群36个样本及红花酢浆草2个居群4个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从59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89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8条,占87.6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的数目为8.9条.利用POPGENE1.32和NTSYS-pc软件分析得出40个样本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88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93,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2252;UPGMA聚类结果,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6558处把供试的40个样本分为4大类.结论 本研究选用的酢浆草样本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酢浆草与红花酢浆草的ISSR遗传多样性差异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阳翠  刘萍  刘姣蓉  郭蒙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10):1323-1327
目的 通过对产自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内蒙的苦豆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为野生苦豆子资源的驯化和保护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2个苦豆子居群的DNA进行扩增,对其扩增条带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所得遗传距离的基础上进行UPGMA聚类和主成分分析(PCA),并绘制亲缘关系树状聚类图。结果 51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433个位点,每条引物5~12个,平均8.49个;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93.30%;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35 1、0.499 8;遗传距离变幅范围0.173 6~0.650 2。结论 22个苦豆子居群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石蒜属13种(含2变种)植物的种间亲缘关系和同种不同采集地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分子佐证。方法 采用扩增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对石蒜属植物20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种间亲缘关系研究。结果 从33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共扩增得到330条清晰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20条,占总带数的96.8%;AFLP分子标记检测到石蒜属20份材料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38~0.89;AFLP分子标记聚类结果显示同一采集地的材料亲缘关系更近;石蒜属植物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AFLP分子标记能有效区分石蒜属植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6.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