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晒红烟陈化过程中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照新植二烯、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5类对陈化过程中凤凰晒红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陈化过程中三个等级晒红烟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上中三级和下一级5类中性香气物质均呈增加的趋势.上中二级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有减少的趋势,其他4类香气物质均是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弱光胁迫对烤烟化学成分及中性挥发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设置全光照与遮光处理(透光率分别为80%、50%、20%),研究了弱光胁迫对烤烟中部叶化学成分和主要挥发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降低了淀粉、还原糖、水溶性总糖的含量,增加了总氮,钾含量;弱光提高了中性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其中新植二烯含量随光照的减弱而显著提高,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所占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来自14个省份的2000~2005年度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库存的烤烟为材料,研究了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统计学关系.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平均值为(21.30±4.40)%,有41.30%的样品还原精含量落在16.00%~22.00%之间,与巴西优质烤烟还原糖含量(10.04%~22.50%)的符合程度为57.7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低糖类烟叶样品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明显高于中糖类和高糖类烟叶样品,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在类群间的差异不显著;当烤烟还原糖含量在12.00%~32.00%的范围内,还原糖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浓度、灰色和评吸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同归关系,但是还原糖含量与劲头和燃烧性的回归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了不同变黄温度对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香气物质、氨基酸含量及烤后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在烘烤过程中最高,40℃变黄处理次之,38℃变黄处理最低;变黄末期和烘烤末期,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除新植二烯和总中性香气物质含量最高;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以38℃变黄处理最高。变黄末期至烘烤结束及烤后烟叶,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氨基酸总量高于其他处理。烤后Amadori有关的氨基酸含量除精氨酸外,均表现为阶梯升温变黄处理最高,40℃变黄处理次之,38℃变黄处理最低。阶梯升温变黄处理评吸质量最好,可以提高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改善余味,减轻杂气。总之,阶梯升温变黄处理有利于大部分种类香气物质和氨基酸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Agri土壤调理剂不同用量(0,3.75,7.50,11.25,15.00 kg/hm2)对烟叶香味物质、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调理剂用量的增加,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总香味物质含量和香气质量提高,烟叶产量增加,烟叶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先提高再降低。土壤调理剂用量11.25 kg/hm2时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总香味物质含量、香气质量得分和产量较高,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素形态和用量对烤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和用量对烤烟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鲜烟叶硝酸盐含量随硝态氮比例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含量相应低于烤后烟叶,并与烤后烟叶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烤后烟叶硝态氮含量与硝态氮比例和施氮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在不同部位的烟叶间表现一致,二者之间的相关也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中部叶的硝态氮含量明显高于上部叶.此外,烤后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与施氮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硝态氮比例的相关则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氮水平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50种中性致香物质中,21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和10种Maillard反应产物总量表现为明显上升的趋势;4种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总量、1种西柏烷类致香物质和其它14种致香物质总量,以及50种中性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测定的50种中性致香物质中,有42种致香物质含量,以及50种致香物质总量与施氮量之间呈二元二次曲线变化,相关关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生产上可通过调整氮素养分管理方式改善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配施芝麻饼肥对烤后烟叶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芝麻饼肥对烤烟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芝麻饼肥后,烟叶的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代谢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含量和美拉德反应产物在烟叶各部位间的平均含量,比施纯化肥的烟叶依次增加了27.54%,12.72%,30.54%,65.47%和6.01%.  相似文献   

9.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有机无机肥6种不同配施比例作用的烤烟各部位烟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测定,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75%无机肥+25%芝麻饼肥处理的烟株下部叶新植二烯含量(1068 μg•g-1)最高,施用50%无机肥+50%芝麻饼肥的处理中、上部叶的新植二烯含量(分别为1066 μg•g-1,971.5486 μg•g-1)最高,且各部位烟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也最高,其中β-大马酮、法尼基丙酮、4种巨豆三烯酮异构体的含量也较高;施用50%无机肥+50%芝麻饼肥的处理各部位烟叶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总量都较高,且上部叶的类西柏烷降解产物总量(35.1568 μg•g-1)也较高,但下、中部叶总含量(分别为31.7479 μg•g-1,20.5705 μg•g-1)较低。综合各种香气物质含量、比例是否协调来看,施用50%无机肥+50%芝麻饼肥比纯施用无机肥更能够显著提高各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比例的协调性,更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气候因子对烤烟香气物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因子是决定烤烟品质的重要因素,主要影响烤烟香气物质的含量和组成比例,进而主导烤烟的香气风格。笔者综述了国内外气候因子对烤烟香气物质影响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对包括烟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西柏烷类及其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酚类化合物及其降解产物、生物碱及其降解产物、脂类化合物及其降解产物6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烤烟生态条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葡萄糖、果糖、木糖和脱氧核糖4种糖类和20种氨基酸为原料,在维持碱性的条件下制备美拉德反应产物,并通过气相质谱(GC/MS)进行检测,分析杂环类、芳香族类和烯酮(醛)类三类官能团化合物作为美拉德反应产物中的关键组分,并获得其质量分布。通过感官评价描述了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主体香气特征,并对其主体香气进行评分。结果表明:不同糖类美拉德反应产物中,三类官能团化合物总质量的顺序依次为果糖、木糖、葡萄糖和脱氧核糖美拉德反应产物。不同氨基酸美拉德反应产物中,亮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三类官能团化合物总质量较高且主体香气评分也较高。大多数美拉德反应产物中三类官能团化合物的总质量对主体香气评分具有较好的关联度。但含硫氨基酸美拉德反应产物比较独特,其主体香气评分与产物中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形态密切相关。通过对美拉德反应产物中三类官能团化合物的质量分布和主体香气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美拉德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12.
施氮量对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60 kg/hm2的烟叶经济性状较好,糖碱比和氮碱比均较适宜,蛋白质含量较低,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棕色化产物类、类西柏烷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综合品质有较大的改善,表现为香气量较足、杂气较少、刺激性较低、余味舒适、烟气浓度大、燃烧性好、总得分最高。表明施氮量60 kg/hm2是该地区适宜的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新型食用香精,以枫槭叶为原料对枫槭叶酶解后的酶解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美拉德反应,然后使用GC-MS分析美拉德反应样品的挥发性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温度下美拉德反应样品的差异及特征成分。结果表明:枫槭叶酶解液与枫槭叶水提取物进行美拉德反应后相比,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数和含量都有所增加。GC-MS分析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90℃的样品挥发性香味成分的种类最多,为67种,并且挥发性物质总含量最多,为235.9 μg/g。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美拉德反应90、100、110℃的样品彼此距离较远,说明其主成分差异均较大,90℃美拉德反应挥发性物质分布最多,3,4-二甲基-3-环己烯-1-甲醛、金合欢基丙酮、萜品烯、棕榈酸、丁香酚、左旋-beta-蒎烯、桃金娘烯醇、十二烷酸、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甲基庚烯酮为枫槭挥发性成分的主要特征化合物。结合上述结果,在美拉德反应温度为90℃时得到的样品具有最佳的风味和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不同烤烟品种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云南主要烟区4个主栽品种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和云烟85共计390个样品的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花大金元和K326品种上部和中部烟叶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和呋喃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云烟87和云烟85;红花大金元上部和中部烟叶的醇类和酚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K326、云烟87和云烟85,氮杂环类化合物含量则显著低于后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醇化过程中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的变化,合理指导烤烟醇化,利用气质联用仪对诸城地区烤烟醇化烟叶进行美拉德反应产物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上部叶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在醇化前18个月期间逐步提高,18个月时达到最大值50.13 μg/g,18个月之后趋于稳定;中部叶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在醇化前30个月期间缓慢增加,30~36个月期间显著提升,醇化36个月时达到最大值52.44μg/g。醇化过程中3-羟基-2-丁酮、戊醇、2-正戊基呋喃等含量是上升的,其他物质含量变化不显著。上部叶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与香气质、余味、杂气和刺激性、总分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吲哚、2-甲基四氢呋喃-3-酮、壬醛、氧化沉香醇-1、糠醇等物质对感官质量有显著或极显著正向作用;2,6-壬二烯醛、2-正戊基呋喃对感官质量有显著或极显著负向作用;中部叶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与香气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杂气和刺激性指标显著正相关;吲哚、糠醛、2-乙酰基呋喃等对感官质量有显著或极显著正向作用。因此,烟叶经过一定时间的醇化可以提高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并有利于烟叶感官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反应温度和糖种类对牦牛肉肌原纤维蛋白与糖产生美拉德反应时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将牦牛肉肌原纤维蛋白与葡萄糖或果糖于50、70、90、110、130℃下加热,在顶空瓶中直接反应或坩埚中间接反应,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顶空瓶中直接反应并检测相比在坩埚中反应再转至顶空瓶中检测的制样方式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多、相对含量高;反应温度越高,美拉德反应产物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越多、相对含量也越高;当反应温度为130℃时,葡萄糖或果糖与肌原纤维蛋白反应产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分别为40种和44种,相对含量分别为93.59%和98.72%;在130℃时,于顶空瓶中直接反应,两种糖的美拉德反应都可以产生的重要肉味挥发性化合物:壬醛、己醛、辛醛、十六醛、十八醛、2,3戊二酮和2-乙酰基呋喃。  相似文献   

17.
盆栽试验条件下,以香料烟品种云香巴斯马1号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对香料烟常规化学成分、香味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香料烟总糖、还原糖和挥发碱含量下降,而烟碱和总氮含量以土壤水分55 %±5 %处理最高,40 %±5 %处理次之,70 %±5 %处理最低。随土壤水分含量下降,中部叶(cutters)除新植二烯和乙酰吡咯外,各类香味物质含量以及香味物质总量均呈增加趋势;上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降解产物的含量提高,但增幅小于中部叶。上部叶赖百当类物质和西柏烷类物质的含量随土壤水分含量降低而减少,有机酸3项指标和酯类物质含量以土壤水分为50 %±5 %处理最高。评吸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中部叶香气质改善,香气量和浓度增加,杂气和刺激性减小,感官质量变好;上部叶感官质量以土壤水分含量为50 %~60 %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