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欧盟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蕾 《环境保护》2005,(3):72-74,32
欧盟绿色壁垒虽然从客观上促使我国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但也严重限制了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对欧贸易。“绿色”外衣下掩盖的是贸易保护的实质。我国惟有努力提高环保标准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环境竞争力,才能有效突破绿色壁垒,力争贸易与环保双赢。  相似文献   

2.
绿色壁垒制度的正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梅  童霞  吴林海 《环境保护》2006,(16):76-78
编者按:绿色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对发展中国家产品限制进口的措施和手段.绿色壁垒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我国每年约有100亿美元的产品因遭遇绿色壁垒而无法出口,因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占贸易壁垒总和的比重由原来的20%上升到80%,所产生的挤压效应呈日趋扩大的趋势,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发展中所必须破解的重大难题.如果发展中国家能恰当地运用绿色壁垒制度,就会促进其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基于环境保护等所形成的各种规定而逐步演化形成的贸易壁垒,虽然具有贸易保护的功能,但其确实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因而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正面效应正倍受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本文对绿色壁垒制度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展开简要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绿色壁垒”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绿色壁垒”以在贸易中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其基本特征, 必须对它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环境管理是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而有些发达国家确实谋求以此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绿色壁垒”还具有隐蔽性、相对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我国将更广泛的参与全球经济贸易的大潮中,贸易与环境问题更为突出,由发达国家人为设置的“绿色壁垒”已给我国出口产品造成近2000亿元的经济损失,面对机遇与挑战,环境保护工作只有推行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才能击破那些人为的“绿色壁垒”,融入世界绿色的大潮之中。  相似文献   

5.
钟伟青 《环境》1997,(4):20-21
当今世界,环境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力度正在不断增强。由于各国执行的环境标准存在差异,因而环境标准最容易被用作贸易的“绿色壁垒”,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在国际贸易中有关环境标准问题的争论也是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6.
绿色壁垒的法律依据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贸易壁垒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限制措施,并且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鼓励和保护,原因是一系列的法律依据成为其合法存在的有力保障。本文主要从绿色壁垒产生的法律依据及其特点的角度对这种贸易限制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为我国农业从产业化走向国际化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然而,由于屡受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阻碍和影响,农业标准化问题由此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而解决农业标准化问题的“良方灵药”———农业环保产业化也随之在农业国际化的大潮中呼之欲出。农业环保产业潜在商机无限农业环保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它是按照农业标准和产业要求,以防止农业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绿色品质、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产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它是体现和反映农业绿色品味和农产…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最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屡遭重创,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日益下降。而国际贸易中日趋凸显的“绿色壁垒”和我国农业环保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则是导致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中关税的保护作用日益下降,但诸如“绿色壁垒”一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显现出其作用和重要性。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成员,显然对此还不是十分适应。在农产品出口方面的表…  相似文献   

9.
绿色壁垒:贸易保护的工具与环境保护的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协议并没有使用"绿色壁垒"的提法.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中,相应的提法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或"技术性贸易措施"(简称TBT措施);在《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中,相应的提法是"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简称SPS措施).而我国学术界首创的"绿色壁垒"这一提法则比较生动、明确、简练,更容易被非专业人士所理解.WTO《TBT协议》和《SPS协议》所指的与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生命与健康有关的TBT措施或SPS措施也是绿色壁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环境壁垒     
《环境》1999,(2)
世界贸易步入了环保时代,环境保护也走进了全球贸易的范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国际化、经济化和政治化,加之各国的经济、技术和环境因素的差异,贸易中产生了“环境壁垒”。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环境,通过贸易手段使一些保护措施的实施得到保证。但是,某些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设置的环境壁垒过于强调本国的环境质量,使得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和贸易方面将蒙受较大的损害。贸易和环境挂钩,原来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控制乃至禁止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及产品生产设备和工艺来减轻其对进口国的压力。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受资金和技术的限  相似文献   

11.
"两高一资"产业调控:绿色壁垒综合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昌举  潘峰 《环境保护》2007,(22):12-15
"两高一资"产业政策的调整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为了实现环境、贸易和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可以运用绿色壁垒综合决策机制来考量各种政策和措施的综合效益.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绿色壁垒层次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方法作了分析,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综合决策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关税的降低以及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一些发达国家利用WTO环境议题的漏洞,开始在国际贸易中推行"绿色壁垒"这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文章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了应对"绿色壁垒"的环保对策.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是2005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如同“知识经济”一样,已跻身于中国主流的经济概念,并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消耗过快和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削弱,而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对企业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本文以长虹公司实施循环经济的具体实例,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陈颖 《环境保护》2012,(5):59-61
开展绿色贸易是国际上绿色壁垒日益盛行的直接结果,而绿色壁垒的使用是以国际上和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技术标准、法规、标志等作为依托和手段的.因此,建立纺织服装企业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必须以这些国际通用的及我国纺织服装产品主要输出的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标准法规为依据,才能使指标体系的建立更有针对性、目的性.而且应注意到,要使出口产品达到国际标准法规等量化指标,必须通过生产和经营管理,建立科学的生产、营销策略和理念,因此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
1ISO14000简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分别于1996年9、10月发布了ISO14000环保国际标准,这是一套关于环境管理系列国际标准。包括了环境基本管理体系、环境审计、环境评价、产品生态标准、产品寿命周期评价和对产品具体环境要求等各方面,内容具体、广泛。其中还要求企业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认证,如若违反该标准,任何国家都可以拒绝进口该种产品。如果这样,则ISO14000是以环境设置的绿色壁垒,是一道新的非常广泛而深层次的贸易屏障,这一绿色壁垒会演化出种种障碍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而通过I…  相似文献   

16.
杨高 《环境》2001,(11):8-9
近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国内市场,限制外国商品进入,借助绿色革命全球化的大趋势,构筑新型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一些国家规定,对无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的产品,在进口时要在数量和价格等方面予以限制。我国企业欲提高自身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尤其是进军海外市场,冲破绿色壁垒,就必须积极开展绿色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7.
1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WTO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WTO多边谈判的又一个争论焦点。根据目前WTO协议原则,发达国家可也依据卫生、安全和环保方面的要求,提高对进口商品的限制,从而形成“绿色壁垒”,降低了发展中国家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面对“绿色壁垒”和国际市场对“绿色商品”的需求,我们应当加快发展我国的绿色产业,从而促进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随着中美两国政府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双边谈判达成协议,中国加入WTO的最大障碍已经扫清。作为WTO的成员国,关税壁垒将会逐渐下降,而…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际贸易中的绿争贸易争端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我国即将加入WTO,作者基于这一现实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加入WTO后冲破绿色壁垒的七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昌举  许良 《环境保护》2007,(8A):19-21
WTO协议并没有使用“绿色壁垒”的提法。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中,相应的提法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或“技术性贸易措施”(简称TBT措施);在《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中,相应的提法是“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简称SPS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贸易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着巨大的动力,但快速的贸易发展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初步研究表明,我国贸易价值量顺差但资源环境却在产生“逆差”。对此,应充分把握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难得机遇,以制定绿色贸易政策为切入点,以绿色贸易措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以绿色贸易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