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城市内河特点以细河为例,统一考虑水质和水量等相关因素,应用水质模拟法对细河生态需水量进行估算,合理确定满足功能区水质目标情况下的细河生态需水量。研究成果对合理确定城市内河河道生态需水量,实施城市内河水污染治理与水量调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默 《陕西水利》2017,(2):42-43
阜新市是国家著名的煤炭产业基地,依细河而建,细河及支流两岸存在着大量的煤矿,煤矿排水、洗煤水及河道内的市政截污管道溢流直接排入河道,造成细河水质污染,氨氮、生化需氧量、总磷、氟化物、悬浮物等严重超标。结合河道污染现状,提出新建污水处理厂、化工厂搬迁、市政截污管整治、河道采砂整治、限制排污、矿区范围治理、河道管理及保护范围综合治理等措施,有效遏制多渠道污染,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同时发力,使细河水质得到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3.
细河丘陵区河流,在阜新城区段全长27.2km,按阜新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细河城市段在满足城区防洪除涝要求的条件下,还应达到美化城区,净化城市环境的功能.细河城市段属丘陵区多泥沙河流,比降大、水流急、含沙量大.通过细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城区美化工程,在城区河道内建梯级橡胶坝群,形成城区带状连续水面,起到了城市防洪、美化城区的综合作用.该工程的建成运行,为丘陵区城市多泥沙河道综合整治美化城区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积累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以细河县城中心段河道治理工程为例,在河道水体水质污染现状及污染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污染水体生物-生态修复系统的构建和具体实施阶段的分析,并对生态修复后水质指标及浮游动植物种群多样性变化进行对比。细河县城中心段河道污染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治理后,总磷、总氮及COD质量浓度显著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修复后水质达国家地表水环境Ⅲ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阜蒙县细河段生态治理工程为例,结合水污染机理以及河流水质现状,探究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要点,通过对比水生动植物群落和水质指标在修复前、后的变化,科学评价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明显降低了河流的COD、总氮、总磷质量浓度,极大的增大了水体透明度,修复后阜蒙县细河段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大凌河下游左侧支流细河阜新市区段修建了12道橡胶坝,形成了生态与文化并举的城市带状水景观长廊。针对细河橡胶坝群蓄水景观与中心城区防洪安全的矛盾,分析了细河橡胶坝群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汛期橡胶坝群防洪调度原则及方法、步骤、存在风险,在保障阜新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突出发挥细河橡胶坝群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合流制改造及溢流污染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车伍  唐磊 《给水排水》2012,48(3):1-5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但是城市水环境质量却没有显著改善.例如北京城区污水处理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20%提高到2009年的94%,但是从近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所公布的水质数据看,城市河湖水体的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水质较差的水体所占比例甚至有升高的趋势.上海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但城市河网水质仍不能达到水功能区划的要求.换言之,包括合流制溢流(CSO)污染在内的雨水径流污染是我国城市水环境的巨大遗患,因此,我国发达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必将发生战略转移,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将成为未来水环境治理的重点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浑河沈阳城区段生态环境,提出了南部污水排放截流工程,即将市区南部排水系统的污水全部截流至下游凌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放,本文采用一维水质模拟模型对污水截流后浑河沈阳城区段水质变化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9.
小清河是济南北部污水排放的唯一受纳水体,河水污染极为严重,生物净化功能已完全丧失。建立污水处理厂是治理小清河水污染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今后五年。济南市将投资6.3亿元在小清河济南段新建5座污水处理厂,应对东、西部城区发展对小清河的影响。首批已投资3.3亿元新建东部董家、孙村和章丘3个污水处理厂.增加20万m3/d污水处理能力。2010年前,将投资3亿元新建处理能力25万m3/d的济南水质净化三厂和处理能力2万m3/d的大金庄污水处理厂。届时,济南西部城区生活污水将全部得到处理;东部城区沿河直排口不能稳定达标污水将进入水质净化三厂。(泓玥)  相似文献   

10.
太湖流域独特的平原河网特性决定了其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的复杂性,为探究生态补水对平原水网中心城区河道流速和水质改善效果,以苏州市古城区为例,基于MIKE模型构建生态补水模型,并模拟3种不同生态补水方案对研究片区水动力和水质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通过新增补水水源、提升补水水量、增设生态堰坝等生态措施,可优化中心城区多源补水格局,完善补水体系,提升活水保证率,古城区重点河道断面水质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大部分提升至Ⅲ类及以上水平,可为改善平原水网中心城区河道水动力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而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河流水质日趋恶化。文章以驻马店为例,分析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提出河道水质控制遵循"区域减源、系统截流、水系调控、水域净化、生态修复"的理念,以控污减排为前提、水功能区划为基础、限制排污总量为依据、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为手段,使河道水质达到水功能区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恢复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杜卫平 《中国水利》2004,(15):57-58
改善官厅水库水质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对官厅水库上游流域重点企业实施治理,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在城镇污水集中地区建污水处理厂,使流入河道的水体得到净化,在水库及周边地区采取工程技术与生物生态技术相结合的措施.尽快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曲阜市水环境 ,净化市容 ,曲阜市投资 1 18亿元在市南部兴建污水处理厂。该厂占地 72亩 ,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 4万m3 /d。目前 ,城区内截污管网已铺设完毕 ,工程施工进入尾声 ,预计今年 7月即可竣工投产。届时 ,长期困扰古城曲阜城区内的水污染问题将会得到根本解决。同时 ,原排入大沂河的污水已经处理 ,因而城区老护城河的水质也会得到彻底改变曲阜污水处理厂即将竣工投产@张汉俊  相似文献   

14.
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为首都经济建设再做新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官厅水库水质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对官厅水库上游流域重点企业实施治理,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在城镇污水集中地区建污水处理厂,使流入河道的水体得到净化;在水库及周边地区采取工程技术与生物生态技术相结合的措施.尽快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状况.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陵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需要通过建设中水回用压力管将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的中水提升至后港河人工湿地深度净化后补给市桥河,经过生态湿地和湿地公园处理后水质考核指标需达到地表水准V类,以满足城区市桥河、古亭河生态用水要求,达到补水活水效果。为此选择了后港河人工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串联加上人工浮岛湿地组合工艺来对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经过实验测试,得出的结果是:出水COD浓度低于40 mg/L,符合GB 3838-2002标准中V类水质的要求;NH3-N浓度低于2mg/L,达到GB 3838-2002标准中V类水质的要求,这意味着它满足了设计要求。同时,该人工湿地NH3-N去除率为77.50%,COD去除率为51.76%。  相似文献   

16.
对胶州市城区排放的污水总量、主要污染物种类及浓度进行监测分析,采用相关模型进行计算和评价,论证排污口所在水域水质现状、接纳污水后水域水质变化情况及可能对大沽河下游的水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污口水质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杨洋 《吉林水利》2016,(3):48-50
水质全自动可视化管理系统包含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将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水利行业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在线监测、 采样、 预处理、 通信、 控制与管理等多项技术,相信全自动、 可视化水质在线监测及管理系统未来将全面在水资源管理、 水质生态安全、 污水治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胡军  闵聃 《江西水利科技》2019,45(2):98-103
根据赣江下游外洲水文站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赣江南昌市河段来水情况和南昌市城区居民用水水源水量保障基本条件,表明赣江南昌市河段地表水可以在保证南昌市城区居民用水的前提下,基本可以满足河流生态用水需求;依据近几年南昌市水资源公报和水资源质量月报,分析赣江南昌市河段水质状况和水源水质保障状况,表明南昌市城区居民用水水源水质保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深圳河湾水系生态需水的污水资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河湾水系为例,探讨以污水资源化再生水满足城市水系生态需水的方法。该方法统一考虑河流的水量水质需求,计算不同截污率和补水水质条件下河流的生态需水量;根据生态用水的供需平衡情况,确定污水资源化规模与水质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污水资源化的处理工艺以及再生水厂等的分布;并通过数学模型预测补水方案对水环境改善的效果。本研究为面向城市水系生态补水的污水资源化工程规划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两个污水治理与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方案的治理,北京市中心城区排水及再生水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旱季污水不入河,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受合(混)流溢流污染影响,汛期雨后河流水质达标率低,溢流/面源污染治理已成为河流水环境改善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