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层间的剪应力状态,建立了层间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层间状态、超重载、加铺层模量、加铺层厚度及应力吸收层模量对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发现层间完全连续、完全光滑时,最大剪应力分别为0.41MPa,0.43MPa;当轮胎压强从0.7MPa提高到1.2MPa时,层间最大剪应力增加了70%以上,达到0.7MPa;当应力吸收层模量为400MPa时,层间最大剪应力达到最小值,然后随着应力吸收层模量的增加剪应力也相应增加,当模量达到1000MPa时层间剪应力达到最大值. 结果表明,层间完全连续时剪应力较小,层间剪应力随轮胎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应力吸收层模量400MPa时应力削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反向裂缝,在旧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铺设土工布防裂层,土工布的加铺对层间粘结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用压剪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工布及其浸油量、旧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粘结材料种类等因素对旧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面层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增加旧水泥路面粗糙度、提高路面压实度可明显改善旧水泥路面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的粘结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出现反射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基层处理,加铺传力层,分解剪应力,优化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提出减少了反射裂缝的技术方案,取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京-连云港高速公路南京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弹性和粘弹性理论分析了加铺层结构为4cmSMA13+8cmSUPERPAVE25+10cm的沥青稳定碎石LSM25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受力特性。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粘弹性性质对加铺层表面的竖向位移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深度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粘弹性性质对加铺层不同深度处的竖向应力的影响较小;高温稳定性是沥青稳定碎石LSM25层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的重点;SUPERPAVE25混合料设计的重点是控制材料的疲劳性能;加铺层厚度h=19cm时,SUPERPAVE25层底拉应变最大,增加和减小加铺层厚度,SUPERPAVE25层底拉应变呈现减小趋势;随着沥青稳定碎石模量的提高,加铺层中各深度处的竖向压应变和水平方向应变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夹层、裂缝、加载方式对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结构沥青层底受力的影响,制作无裂缝有夹层、有裂缝无夹层、有裂缝有夹层3种试件,采用反力架装置和千斤顶施加荷载,在沥青层底粘贴应变片,通过电阻应变仪和电脑自动记录沥青层底的受力.针对各种工况,绘制了沥青层底的应力与外加荷载关系曲线,拟合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求出了一些关键的沥青层底拉应力.研究表明:外荷载小于0.8 MPa时沥青层底受力状态较好;无缝有夹层的罩面结构沥青层底拉应力最小,加载至1.4 MPa时,层底拉应力仍然低于容许应力;当施加1.4 MPa的荷载时,夹层能减小沥青层底应力40.54%,裂缝能增加沥青层底应力46.67%,偏载能增加沥青层底应力100%.因此,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罩面工程,需要填补既有裂缝、设置防裂夹层、避免偏向受力、车辆荷载最好控制在0.8 MPa以下,才能降低沥青层底拉应力,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国毅  廖凌 《科技信息》2012,(24):404-405
目前工程中有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来减少旧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时反射裂缝的方法,但相关技术尚不成熟。本文结合国内某路的改造工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从原材料制备、施工前准备和施工中控制三方面进行控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宋爱明  龙凯  韩风雷 《科技信息》2013,(24):374-374
加铺沥青层后的旧水泥路面安全性和舒适度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本文采用ANSYS三维有限元软件对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进行剪应力计算,分析了最大剪应力、剪应力分量等指标随荷载位置及水平荷载系数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反向裂缝,在旧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铺设土工布防裂层,土工布的加铺对层间粘结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用压剪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工布及其浸油量、旧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粘结材料种类等因素对旧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面层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增加旧水泥路面粗糙度、提高路面压实度可明显改善旧水泥路面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的粘结 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采用平面有限元方法,根据Goodman力学模型建立旧路面与加铺层层间结合条件,计算分析了具有接缝(或裂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在行车荷载和温度变化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状况,分析了反射裂缝产生发展的原因,以及加铺层厚度和应力消散夹层防治反射裂缝的作用,为合理地设计加铺层提供依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使用寿命的原因,很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达不到当初所设计的使用性能要求,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加铺沥青层的技术改造措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加铺沥青层施工中,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荷载作用所引起的剪切破坏是旧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AC)结构产生反射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有限元法对旧混凝土路面上AC层进行了力学分析,重点考察了车辆荷载作用下接缝处AC层的剪应力与弯沉差,分析了临界荷位及计算参数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可用于生产设计的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12.
姚海波 《江西科学》2009,27(3):431-434
根据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层的工程实施,介绍了如何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接缝的施工工艺,提出预防沥青反射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混泥土路面的维护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在破碎的混泥土上铺上一层沥青以加固路面的强度,恢复道路的正常运行。在经过现场的一系列试验及理论的分析计算,得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施工的重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维护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方法。加铺层的设计要合理化、经济化,结构设计要切合实际,满足道路负载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用沥青砼罩面的碾压砼路面板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用沥青混凝土罩面的碾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温度场分析结果,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用沥青混凝土砼罩面的碾压混凝土路面板温度应力,探讨沥青混凝土罩面层厚度,碾压混凝土线胀缩系数,板长和板厚对温度应力的影响。文中最后给出了用沥青混凝土罩面的碾压混凝土板温度翘曲应力系数,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旧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的抗反射裂缝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沥青加铺层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 .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结构是旧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抵抗反射裂缝能力的决定因素 .文中还分别讨论了骨料级配、沥青、矿粉、纤维对抗反射裂缝能力的影响 ,为按功能设计沥青混合料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16.
制作电热沥青混凝土EAC(Electrothermal Asphalt Concrete)-PCC(Portland Cement Concrete)复合结构试块,在EAC-PCC的层间埋设应变片,通过试验检测EAC-PCC的层间温度应力;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温度、电压、风速对复合结构层间温度应力的影响.试验表明:温度应力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同一时刻不同检测点的温度应力不同;通电240 min时,中心点层间温度应力为0.37 MPa,温度上升了4.6℃.数值模拟表明:通电240 min,中心点层间温度应力为0.41 MPa,温度升高了5.2℃;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层间温度应力逐渐增大,负温时层间温度应力快速增大,正温时层间温度应力较小;与环境温度0℃相比,通电240 min时,-10℃、-20℃时层间温度应力分别增加了94.25%、126.72%,而10℃时层间温度应力减少了76.44%;随着通电电压增加,层间温度应力增加的速率变大;随着风速的增加层间温度应力在减小,与风速为0时相比,通电240 min时,风速为1、2、3 m/s的层间温度应力分别减少了15.59%、24.21%、29.66%.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的病害很多,也有很多处理方法处,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加铺沥青前,针对旧砼路面出现的脱空、断板、角隅断裂、传荷能力差等不同破坏情况,提出了对应的修补措施.  相似文献   

18.
路面板断裂尺寸对沥青加铺层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冲压技术断裂稳固路面板,再加铺沥青面层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改造的方法之一。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断裂尺寸与沥青加铺层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耦合应力及基层顶面的压应力之间的关系,并在试验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合理的断裂尺寸。研究表明,路面板的断裂尺寸选择在80~100cm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