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在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与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电凝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两组大鼠均ig给予黄连解毒汤(10.0 g/kg),分别于给药后0.083、0.25、0.5、1、2、3、4、6、8、12、24 h眼眶取血,HPLC法测定小檗碱在大鼠血浆中的变化,绘制药-时曲线;测定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合小檗碱的药-时曲线和时-效曲线,比较相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给药后小檗碱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以及模型组给药后的药效学指标变化,评价小檗碱在黄连解毒汤治疗脑缺血疾病中的作用。结果 小檗碱在模型组大鼠体内吸收迅速、代谢快、维持时间长,表现出其体内较强的循环性特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后,对小檗碱吸收充分,血中MDA水平显著降低,时-效曲线呈现双峰现象。造模后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黄连解毒汤能提高SOD至正常水平,模型组大鼠的时-效曲线也出现双峰现象。结论 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可能与小檗碱在体内的水平有关,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与其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健康大鼠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汤,收集不同时间的含药血浆,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三种成分的血药浓度,运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时过程属于一室开放模型,栀子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时过程属于二室开放模型。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血药浓度的方法,为黄连解毒汤的合理用药提供了药代动力学数据,同时也为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AS大鼠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黄连解毒汤对AS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高脂饲料联合维生素D3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组,第10周检测大鼠血脂水平。结果黄连解毒汤能降低AS模型大鼠CHOL、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结论黄连解毒汤对AS有干预作用,通过抗脂质的过氧化而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整体和离体水平上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尼莫地平脑处置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测定大鼠单独给予尼莫地平以及尼莫地平与黄连解毒汤合用的血浆、脑组织中的尼莫地平经时过程,并在离体水平上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模型考察ig黄连解毒汤后的大鼠血清、黄连解毒汤中的指标成分黄芩苷和小檗碱对尼莫地平在血脑屏障上转运的影响。结果整体实验中,合用黄连解毒汤组,尼莫地平在血浆和脑组织中的Cmax和AUC均显著高于单独给予尼莫地平组;离体实验中,ig黄连解毒汤后的大鼠血清、黄芩苷(5μg/mL)、小檗碱(>10ng/mL)促进rBMEC对尼莫地平的摄取,小檗碱(10ng/mL)对尼莫地平的摄取没有影响。结论在合用黄连解毒汤时,尼莫地平在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药动学行为均发生改变;合用组尼莫地平在大鼠脑组织中分布增加,可能部分源于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凉膈散与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高糖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制备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设空白组、对照组、凉膈散组、黄连解毒汤组、曲格列酮组;测定治疗前后小鼠血清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血清胰岛素。结果:凉膈散与黄连解毒汤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血清胰岛素以及血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结论:清热解毒剂凉膈散与黄连解毒汤可以干预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黄连解毒汤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脂类代谢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每组16只,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它组大鼠连续喂养8周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模型建立后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AG)水平,测定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黄连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能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MDA含量,显著提高HDL-C含量和提高SOD、GSH-Px活性。结论 黄连解毒汤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提高机体抗脂质过氧化,高剂量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黄连解毒汤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建立四氧嘧啶致小鼠的糖尿病模型,研究黄连解毒汤对正常动物和模型动物血糖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能拮抗四氧嘧啶诱导的小鼠高血糖,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鼠的空腹血糖(FBG)。结论:黄连解毒汤有较好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连小檗碱对大鼠糖尿病模型中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连小檗碱对大鼠糖尿病模型血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和造模组,38只大鼠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分为阳性对照组(喂基础饲料),高、中、低剂量黄连小檗碱处理组,观察黄连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尿量的影响和对正常大鼠血糖影响。结果黄连小檗碱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降低的效果以高剂量为最佳,但对正常大鼠的血糖没有影响。结论黄连小檗碱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尿量,降糖效果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立普妥(阿托伐他汀)组和低、高剂量黄连解毒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并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活性;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和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 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A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肝脏LPL、HL活性和LDLR、PPARγ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黄连解毒汤组血脂水平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脏LPL、HL活性和LDLR、PPARγ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黄连解毒汤可能是通过提高肝脏脂代谢酶的活性,促进肝脏LDI。R和PPARγmRNA的表达来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30只)。将制作成功的30只胰岛素抵抗模型组大鼠再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模型对照组以及硫辛酸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正常对照组大鼠不采用药物干预,然后分别测定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等;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和肝脏中包括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相应的指标;观察不同药物干预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其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表现出上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其中,黄连解毒汤组大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表现出下降,而胰岛素敏感性表现出上升;在肝组织内质网标志物方面,模型组大鼠比正常对照组表现出上升,而黄连解毒汤组大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则表现出下降,所有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连解毒汤可有效地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氧化应激能力,并改善内质网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1.
钟薇  王立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1964-1966
目的:研究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分为氯氮平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治疗观察4周。每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C肽、IR均升高,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氮平组患者的甘油三脂、胆固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治疗后BMI、胰岛素、C肽、甘油三脂、胆固醇、IR的升高程度氯氮平大于利培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氮平对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大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2.
王奕  魏丽 《医学综述》2014,(22):4138-4140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4作为一种脂肪因子参与糖脂代谢和非代谢方面,包括维持内环境的平衡、伤口愈合、肿瘤发生、血管的生成等。但目前有关ANGPTL4细胞内脂解途径,体内相互作用的所有因素的全貌及细胞内信号级联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需要更广泛的研究。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针对糖脂代谢、糖尿病伤口愈合等,ANGPTL4可能作为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白晓苏  颜雯  刘京海  肖少梅  廖欢 《医学综述》2014,(10):1886-1888
目的研究匹伐他汀对绝经后女性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绝经患者纳入研究,均给予匹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检测上述患者的血脂代谢指标以及血糖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入组者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的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情况,但对血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吴亚芬  王巍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01+1247
目的:研究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氯氮平和利培酮两组,治疗观察4周。每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C肽、IR均升高,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氮平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BMI、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胆固醇、IR的升高程度氯氮平大于利培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氮平对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大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5.
花青素是一类具有多个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综述了花青素的吸收和代谢研究进展,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几个方面,为进一步认识、开发、利用花青素类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L-FABP)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依据尿蛋白/肌酐比(ACR)和血清肌酐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5例),微量蛋白尿组(36例),临床白蛋白尿组(30例),肾功能衰竭组(21例),以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尿L-FABP含量,同时检测血肌酐(Scr)、尿肌酐、肝功能、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量、尿白蛋白等指标。结果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尿L-FABP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P <0.01),亚组分析显示正常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健康组( P<0.05),微量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组( P <0.01),临床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组( P<0.01),肾功能衰竭组尿L-FABP水平高于临床白蛋白组( P <0.01);尿L-FABP水平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 )呈负相关( r =-0.812, P <0.01),尿L-FABP水平与Scr呈正相关( r =0.901, P <0.01),与HbA1c无关( P >0.05)。结论尿L-FABP水平不但可以更早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可以监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张文蔚  蒋廷云  刘磊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44-1945,1987
目的:观察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8例和阿立哌唑组40例,治疗8周。均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并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副反应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1);利培酮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阿立哌唑不良反应以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小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生育期女性切除一侧卵巢对内分泌功能、骨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 ,对 2 1例生育期切除一侧卵巢的病人 (切除组 )进行了 3年追访 ,并与对照组 (2 0例 )进行比较。结果 :切除组的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雌二醇(E2 )、促卵泡素 (FSH)等与对照组无差异 ,睾酮 (T)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 ,胆固醇 (TC)及载脂蛋白B(apoB)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 :生育期切除一侧卵巢在近期内尚不影响内分泌功能及骨代谢 ,但对脂代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外科手术对人体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对人体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定量分析法检测30例颅脑手术患者和30例非颅脑手术患者(其中胸外科手术患者8例,骨科手术患者8例,肝胆科手术患者7例,普外科患者7例)术前以及手术后72h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TSH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颅脑手术组术后72h内所测T3,FT3及TSH较术前均有下降(P<0.05),T4、FT4变化无显著性差异;2非颅脑手术组术后72h内T3、T4、FT3、FT4较术前均有下降(P<0.05);3TSH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3、FT3下降是所有手术后的共同反应;T4、FT4、TSH手术前后的变化因手术部位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和骨病控制情况.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的92例患者骨代谢指标进行调查,并与国际肾脏病基金会慢性透析患者骨代谢和骨病控制指南进行比较.结果:92例中,有84例(91.05%)血清钙浓度、42例(45.36%)磷浓度、60例(67.2%)钙磷乘积、65例(59.79%)PTH达到K/DOQI所要求的目标,但仅有20例(占21.7%)患者所有指标均达到要求目标.结论:多数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和骨病控制仍然不能达到K/DOQI要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