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弓蛔虫第2期幼虫作体外幼虫沉淀(LP)试验以及犬弓蛔虫幼虫表皮抗原的间接荧光抗体(IFA)试验,用猪实验感染犬弓蛔虫、猫弓蛔虫、狮弓蛔虫和马付蛔虫的抗血清作评价。用猪蛔虫,犬弓蛔虫,狮弓蛔虫和马付蛔虫的含胚虫卵孚育第2期幼虫,供作血清试验用。LP试验:调节为每0.025毫升蒸馏水中含有15~25条犬弓蛔虫第2期幼虫,保存在4C中3天内待用。试验血清先经56C灭活30分钟,将0.05毫升血清置于四玻片中,加0.025毫升幼虫悬液,覆盖玻片,置37C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在轻度感染犬弓蛔虫卵或猪蛔虫卵(0.01、0.1、1.0只虫卵/每克体重)的豚鼠体上作皮试反应,研究了犬弓蛔虫及猪蛔虫各自的成虫、幼虫和肠管外液抗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方法为:以0.5%伊文思蓝液2毫升(作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指示剂)作静脉注射后,在预先准备好的相互间隔的皮试区内注射0.1毫升抗原或盐水,30分钟后测量皮肤上蓝色染料扩散的最大直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犬弓首蛔虫卵的体外发育形态学变化,采用显微自动拍照系统对体外培养的犬弓首蛔虫卵进行了连续21 d观察和记录。结果表明,犬弓首蛔虫卵存在12个体外发育阶段,即1细胞期、 2细胞期、 3细胞期、 4细胞期、早期桑葚期、晚期桑葚期、囊胚期、肠胚期、 1期幼虫前期、 1期幼虫期、 2期幼虫前期和2期幼虫期。观察发现,虫卵在培养24 h后开始出现卵裂,形成2细胞期虫卵;虫卵第3~6天陆续发育形成3~4细胞期、桑葚期、囊胚期以及肠胚期虫卵;第7天,22.5%虫卵发育形成1期幼虫,并表现出一定趋光特性;第8天,10.67%虫卵发育形成感染性2期幼虫;第17天,感染性2期幼虫从虫卵孵出,卵壳塌陷。这些结果补充和完善了犬弓首蛔虫卵的体外发育形态变化资料。  相似文献   

4.
作者制备抗原的方法是在枭猴感染恶性疟原虫或间日疟原虫后裂殖体原虫血症达高峰时,用含有1,000单位肝素的针筒从心脏或肺静脉抽取猴血,在4℃内以1,100g离心10分钟,除去血浆,将细胞混悬于相当于原血量的冷的(4~6℃)生理盐水中,再离心,弃去盐水和血块黄色层后,继续洗2次,将细胞混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幼虫移行症动物模型,探索SD大鼠感染犬弓首线虫幼虫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犬弓首线虫感染期虫卵灌胃SD大鼠,用压片法和稀盐酸分离法观察幼虫在体内分布情况。结果幼虫早期主要分布于肝脏,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虫从肝脏又移行到肺、脑等器官。结论犬弓首线虫幼虫感染SD大鼠引起幼虫移行症。  相似文献   

6.
用低、中、高剂量的犬弓蛔虫受精卵分别感染小鼠,在感染后5,14,26天,可在小鼠的脑、肝、肺、肾和肌肉中发现犬弓蛔虫幼虫。由此可确定犬弓蛔虫幼虫的移行路径;而用相同数量的虫卵同时感染小鼠,小鼠的各器官特别是脑中的幼虫数量会出现差异。这提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贮存锡兰勾虫幼虫的脱鞘冰冻方法。采用该法保存一年的幼虫仍具有感染性,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长期保存感染期幼虫的方法。实验用的感染期幼虫是用锡兰勾虫卵阳性的犬粪和消毒土一起培养出来的。操作方法:先用0.05%氯化钠溶液把分离到的幼虫洗2次,再用二氧化碳使其脱鞘,然后把幼虫放到具有螺旋盖的玻瓶内沉淀,尽可能吸去氯化钠溶液,旋紧瓶盖,将瓶置于一种生物  相似文献   

8.
细粒棘球绦虫卵及其他绦虫卵对许多化学药物都有抵抗力。当用细粒棘球绦虫卵进行研究,实验室和器械需要严密消毒时,缺乏实用的杀卵药物。作者从实验感染的犬肠中取得细粒棘球绦虫妊娠节片,用生理盐水制成虫卵悬液,分装玻管中,每管含40,000个虫卵,倾去玻管上清液后,加入5毫升药液,并将玻管放在室温下的慢动旋转器(15转/分)中转动60分钟。对照组虫卵用0.15克分子量NaCl处理。处理后的虫卵用生理盐水洗2次,0.15毫升盐水悬液中含1,000个虫卵,用胃管饲喂21天大的雌性小白鼠。小白鼠在感染后100  相似文献   

9.
宠物传播的人兽共患病中以犬弓蛔虫引 起的内脏幼虫移行症(VLM)尤为重要。人通过摄入土壤中或手和其他污染物上的含有幼虫的卵而获感染。在组织内移行的幼虫可致儿童眼内炎症甚至失明。由于虫卵发育需要2—5周时间,因此直接接触犬、猫等宠物在传  相似文献   

10.
一、带虫者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分离法将有相当数量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粪便样本分为两份,一份用蒸馏水混悬,另一份用0.1N盐酸混悬,放置一小时后,均用林格氏溶液洗2次,而后各取少量混悬液接种于Jones培养基内,每份接种4管,其中2管每毫升培养基加2毫克链霉素和1千单位青霉素,以抑制细菌生长。在37℃内孵育3天,如阿米巴生长良好,且无人酵母菌和真菌,再用新鲜培养基进行转种。  相似文献   

11.
由于狮弓蛔线虫(Toxoscaris leonina)和牛弓蛔虫(Toxocara vitulorum)人体感染病例的诊断常会出现困难,作者对犬弓蛔虫三个不同分离株,用~(35)S-甲硫氨酸进行标记,以测定不同地域及不同宿主幼虫的体壁抗原及分泌抗原的异同。试验用的犬弓蛔虫成虫分别来自英国的狐和犬,埃及的犬;牛弓蛔虫来自埃及的牛;狮弓蛔线虫来自埃及的犬。感染性幼虫系从成虫中取出子宫,使虫卵在体外形成胚胎后  相似文献   

12.
作者用~(51)铬红细胞实验观察感染锡兰钩虫犬体内肠胃道的失血量。实验的13只犬先皮下注射Ancyloy 1~2疗程,按每磅体重0.1毫升,直至粪便内钩虫卵至少3周阴性,再用锡兰钩虫第3期幼虫分别经口感染7只犬,经肤感染6只犬。虫卵计数用司徒氏稀释虫卵计数法,实验期间用~(51)铬红细胞计算肠胃道失血量,每天测定1次,一般至感染后9~12周结束,然后解剖检出肠内的钩虫。每条虫每天引起的失血量是从最后3周的平均失血量减去感染前的失血量,除以检得的总虫数而得。血红蛋白用氰化氧血色蛋白法测定。  相似文献   

13.
弓首蛔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首蛔虫是呈世界性分布的线虫,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蛔目(Ascaridldea)弓首科(Toxocaridae)弓首属(Toxocara)。包括犬弓首蛔虫(T.canls)、猫弓首蛔虫(T.carl)、犊弓首蛔虫(T.vltulorum)、马来西亚弓首蛔虫(T.malayasiensis)、山猫弓首蛔虫(T.lyncus)等。在医学上,弓首蛔虫病是指人类在感染犬弓首蛔虫后,其幼虫引起的临床病症。犬弓首蛔虫在犬等终末宿主小肠内发育成熟,雌虫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经数天到数周的发育就成为感染性虫卵。人(特别是儿童)常因误食感染性虫卵而受到感染。因为人类并非犬弓首蛔虫的适宜宿主,所以幼虫在人的小肠内孵化出来后,它们不能发育为成虫,而是钻入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移行几个月到几年。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igram,VLM)和眼睛幼虫移行症(ocular larva migram,OLM)是人感染犬弓首蛔虫后的两种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幼虫长期在人体组织器官内移行,引起各组织和器官的损害,产生明显的病变,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人弓首蛔虫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该病在公共卫生学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犬弓首线虫(Toxocaracanis)感染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bcl-2、baxmRNA表达情况,探讨幼虫移行症对脑组织细胞影响可能机理。方法取狗小肠内犬弓首线虫成虫进行解剖,取子宫段的虫卵培养至感染期,感染小鼠后不同时间段取脑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l-2、baxmRNA表达情况。结果1.犬弓首线虫子宫段虫卵经培养有98%达感染期。2.病理切片HE染色均见感染小鼠脑组织有犬弓首线虫幼虫。3.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10d、15d、20d、25d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差别(P<0.05);各时间段原位杂交方法显示bcl-2、baxmRNA均无显著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犬弓首线虫感染小鼠早期,脑组织细胞有不同程度细胞凋亡出现。2.其细胞凋亡与凋亡基因bcl-2、bax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在肯尼亚5种不同类型的地区用利什曼抗原进行了Montenegro皮内反应试验。采用的抗原为热带利什曼原虫的培养物。培养物经以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后,去其上清液,将鞭毛体混悬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再以盐水混悬离心,如此洗涤3次。经离心浓集的鞭毛体悬液,以0.5%的石炭酸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并通过微孔滤器过滤,最后抗原的稀释液为每毫升含有鞭毛体1×10~6  相似文献   

16.
抗原的制备是用旋毛虫幼虫干粉,按1:100混悬于生理盐水中,振荡1小时,而后在-20℃内冰冻和加热融化反复10次,经20,000g离心45分钟,将上清液用蒸馏水透析,冻干。1克幼虫粉约得80毫克冻干抗原。试验血清不予灭能,亦不用绵羊红细胞吸附。鞣酸处理和致敏绵羊红细胞采用稍加改良的Stavitsky法进行,即将洗涤和沉积的绵羊红细胞在37℃内用pH7.2的缓冲盐水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肯尼亚埃及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收集49例6~16岁儿童尿液。每份10ml,经离心取上清于4℃保存,沉淀作显微镜检查,观察虫卵是否存在和虫卵周围有无沉淀。用网筛收集阳性样本的虫卵,以1.7%盐水洗涤,分成2组分别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消化比较。用胃蛋白酶处理的虫卵悬液1份与尿上清3份混合,于37℃孵育1天后,进行荧光抗体测定。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西班牙塞拉曼加省的市区和农村进行了犬弓蛔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以确定当地影响弓蛔虫病流行的因素。共收集508份犬粪,用40%硫酸锌漂浮法检查虫卵。采集泥土样本698份,其中202份取自城市的街道、公园和游乐场所;另496份取自不同的小镇和农村,用饱和硫酸锌加5%碘化钾溶液漂浮法检查虫卵,并记录在每份样本中检获的虫卵数及其发育期。于冬季  相似文献   

19.
儿童因特殊的活动方式和游乐环境易于感染土源性蠕虫。公园特别是受到犬、猫严重污染的游乐场地,成为感染的重要来源。本文旨在观察评估公共游乐场地被弓首线虫卵污染的程度、虫卵密度并确定这些地点感染性或胚胎期虫卵长期存活的适宜条件。 从土壤中收集虫卵,采用Quinn等(1980)的改良硝酸钠饱和溶液漂浮法,作者  相似文献   

20.
检测弓蛔虫感染的多种血清学试验如犬弓蛔虫成虫或第2期幼虫抗原恒冷切片的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血凝试验、皮内试验及活幼虫沉淀试验等,皆因缺乏特异性或实用性而影响其应用。据报道用幼虫抗原进行ELISA试验,血清滴度>16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达92.3%。本文作者试图用纯化的犬弓蛔虫幼虫抗原的特异组分提高ELISA试验的特异性,并用成虫粗抗原作ELISA试验、第2期幼虫恒冷切片作免疫荧光试验及完整的第2期幼虫角皮抗原作免疫荧光试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