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D44v6,MMP-9和TIMP-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 CD44 v6、MMP- 9和 TIMP- 1的表达情况 ,探讨它们与骨肉瘤侵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CD44 v6、MMP- 9和 TIMP- 1在 70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和 15例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分析它们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 6 0例病例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 ;采用 Cox风险模型对 13项可能对骨肉瘤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1) CD44 v6在骨肉瘤中呈普遍阳性表达 ,明显高于骨软骨瘤及正常骨组织 ,可作为恶性骨肿瘤尤其是骨肉瘤诊断的辅助指标。(2 )骨肉瘤组织中 ,M…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中CD44、CD44V3、CD44V6及PC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中CD44、CD44V3、CD44V6及PC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骨肉瘤中CD44、CD44V3、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②骨肉瘤中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D44、CD44V3。③骨肉瘤组织中CD44V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类型无关,与预后无关。④CD44及CD44V6的表达与PCNA的关系密切,尤以CD44V6更能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结论 CD44V6可作为骨肿瘤恶性表型的标志,但与预后的关系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P-糖蛋白在骨肉瘤、骨软骨瘤、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3例原发性骨肉瘤、1例人骨瘤、17例正常骨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骨肉瘤中GST-π、P-糖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骨组织和骨软骨瘤,骨肉加P-糖蛋白表达与术前有无化疗明显相关,在骨肉瘤、骨软骨瘤和正常骨组织中P-糖蛋白的表达与术前有无化疗明显相关,在骨肉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P-糖蛋白在骨肉瘤、骨软骨瘤、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53例原发性骨肉瘤、15 例骨软骨瘤、17 例正常骨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在骨肉瘤中GST-π、P-糖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骨组织和骨软骨瘤,骨肉瘤中P-糖蛋白的表达与术前有无化疗明显相关,在骨肉瘤、骨软骨瘤和正常骨组织中P-糖蛋白与GST-π共同表达率分别为52.8% , 13.3% 和0。 结论 (1)骨肉瘤患者化疗不敏感可能与肿瘤组织中自发性存在P-糖蛋白和GST-π过表达有关;(2)术前化疗能明显提高P-糖蛋白的表达,提示骨肉瘤患者预后差可能与自发性和获得性P-糖蛋白的过表达有关;(3)联合检测GST-π、P-糖蛋白可作为鉴别良恶性骨肿瘤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5.
人骨肉瘤中P27、cyclinE和ki-67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2 7、cyclinE和ki 67蛋白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其在人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了 3 0例骨肉瘤和 10例骨软骨瘤中P2 7、cyclinE和ki_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2 7蛋白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3 3 3 %和 80 0 0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P2 7蛋白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表达强度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cyclinE蛋白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3 3 3 %和 3 0 0 0 % ,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cyclinE蛋白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表达强度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ki 67蛋白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 67%和 10 0 0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ki 67蛋白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表达强度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2 7和cyclinE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强度呈显著负相关 (rs=-0 43 2 ,P <0 0 5 )。P2 7蛋白表达强度与ki 67表达强度之间无相关性 (rs=-0 0 3 4,P >0 0 5 )。cyclinE蛋白表达强度与ki_67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s=0 64l,P <0 0 1)。结论 :P2 7蛋白在骨肉瘤中呈低表达 ,cyclinE和ki 67蛋白在骨肉瘤中均为高表达 ,三者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密  相似文献   

6.
人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和ki-67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和ki 6 7蛋白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30例骨肉瘤和1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cyclinE和ki 6 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及ki 6 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3.33%和 6 6 .6 7% ,骨软骨瘤中分别为 30 %和 10 % ,2者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cyclinE蛋白表达强度与ki 6 7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正相关 (rs=0 .6 4 1,P <0 .0 1)。结论 :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和ki 6 7蛋白均为高表达 ,它们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人正常骨组织及良恶性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2例骨肉瘤、10例骨软骨瘤及10例正常骨组织标本中Glut-1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Blot检测3例新鲜骨肉瘤标本及正常骨组织中Glut-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验32例骨肉瘤标本阳性和强阳性31例(96.9%),其中强阳性20例(62.5%),仅有1例呈弱阳性;骨软骨瘤标本除1例为弱阳性其余都为阴性,正常骨组织中未见Glut-1阳性表达。West-blot显示3例新鲜骨肉瘤标本灰度比较正常骨组织明显增大(P<0.05)。结论 Glut-1在骨肉瘤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可作为判断骨肉瘤恶性程度参考及可能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CD44v6、ki-67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6、Ki-6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CD44v6、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CD44v6的着色部位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质;而Ki067主要在胞核。CD44v6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原位癌和宫颈浸润癌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1)。CD44v6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的表达情况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间质浸润和癌灶大小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过表达者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低表达者。结论:CD44v6的阳性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癌细胞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非唯一决定因素。CD44v6的检测对于了解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上皮型钙粘连素和CD44v6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上皮型钙粘连素(E-cadherin)和CD44v6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人HCC组织中E-cadherin和CD44V6表达。结果:人HCC中E-cadherin和CD44V6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2.4%和39.4%,且E-cadherin表达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呈负相关(P<0.01),与患者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1);而CD44V6表达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呈正相关(P<0.01),与患者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和CD44V6均与肝癌侵袭转移倾向有关,检测E-cadherin和CD44V6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肝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4V6在宫颈癌中表达与局部肿瘤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上皮(NCE)、1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75例宫颈癌(ICC)中CD44V6蛋白、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标记)及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在NCE、CIN和I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55.56%和69.33%,从NCE到CIN再到ICC,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CD44V6在宫颈癌中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表达有关(P<0.05),而与年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间质浸润和MVD无关.有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高度表达者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中度以内表达者.结论CD44V6阳性表达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宫颈癌中CD44V6表达对于了解其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D44v6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11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比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的表达率明显增高;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不同临床分期及盆腔淋巴结的转移,明显升高(P<0.05).结论 CD44v6可能与卵巢上皮癌的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CD44v6在涎腺肿瘤性上皮细胞的表达特点及其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CD44v6在正常涎腺、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等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44v6在闰管储备细胞分化的肿瘤性上皮细胞表达 ,而在排泄管储备细胞分化的肿瘤性上皮细胞阴性表达。【结论】CD44v6有助于了解涎腺肿瘤细胞的组织学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 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4 年7 月—2016 年7 月青海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 例乳腺癌患者,采 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及其癌旁组织中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MMP-3 的表达 水平,观察其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的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 MMP-3 总阳性率较癌旁组织高(P <0.05)。乳腺癌组织中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MMP-3 的表达与淋 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 <0.05),而与患者的年龄、绝经情况无相关性(P >0.05);CD15 抗 原、CD44v6 蛋白及MMP-3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 CD15 抗原、CD44v6 蛋白 及MMP-3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联合检测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MMP-3 的表达水平,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伟容 《医学综述》2011,17(2):221-223
CD44是黏附分子的一大类型,有CD44s和CD44v两种亚型,主要参与细胞-细胞、细胞-基质的黏附,而后者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CD44v可能是增强肿瘤细胞的黏附与移出原位病灶的重要分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以检测CD44v6蛋白。有关子宫内膜癌研究中,多数研究均提示CD44v6蛋白在癌组织中出现率增高,并提示与内膜癌的浸润、转移和临床预后关系密切。现就CD44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CD44v6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中CD4 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 2 2例RB及 6例正常视网膜组织中CD4 4v6的表达 .结果 :6例正常视网膜组织中CD4 4v6有 1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1 6 .6 % (1 /6 ) ;2 2例RB中有 1 6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72 .7% (1 6 /2 2 ) (P <0 .0 5 ) .分化型RB (1 4例 )组织中CD4 4v6表达低于未分化型 (8例 ) (P >0 .0 5 ) .视神经浸润组 (1 3例 )中CD4 4v6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视神经未浸润组 (9例 ) (P <0 .0 5 ) .结论 :CD4 4v6表达率在RB恶性程度高及转移病例逐渐增加 .CD4 4v6可能成为判断RB恶性程度、浸润及转移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CD44v6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 CD4 4 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 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了 72例上皮性卵巢肿瘤中 CD4 4 v6的表达状况 .结果 恶性卵巢肿瘤、交界性肿瘤及良性肿瘤中 CD4 4 v6的表达分别为 4 4 .4 % ,2 0 .0 %和 11.8% .恶性卵巢肿瘤中 CD4 4 v6的表达较良性肿瘤明显增高 (P <0 . 0 5 ) ,恶性肿瘤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CD4 4 v6表达 (6 7.0 % )与无淋巴结转移者 (33.0 % )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 . CD4 4 v6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缩短 .在恶性卵巢肿瘤不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间 CD4 4 v6表达无明显差异 (P>0 .0 5 ) .结论 CD4 4 v6在上皮性恶性卵巢肿瘤中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并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CD44在脑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及脑转移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曹卫东  章翔  刘卫平  刘飞  刘先珍  王占祥 《医学争鸣》2000,21(10):1292-1294
目的 研究 CD44粘附分子在脑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中的表达及其在瘤细胞转移、侵袭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脑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各 2 0例及 10例正常脑组织中 CD44 s,CD44 v3,CD44 v6和 CD44 v3- 10的表达 .结果  1CD44 s在脑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5 % ,10 0 %和 90 % ,其表达在前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2 CD44 v3,CD44 v6和 CD44 v3- 10在脑膜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无阳性表达 ,在脑转移瘤中表达率分别为40 % ,5 0 %和 75 % (P<0 .0 1) ;3CD44 s,CD44 v3,CD44 v6和CD44 v3- 10在正常脑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 .结论  1CD44 s蛋白可能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脑内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 CD44 v蛋白可能在部分脑转移瘤向颅内转移的过程中起作用 ,且有可能成为脑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VEGF、CD 44s和CD 44v6抗原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枸橼酸缓冲液(MW-CA)、EDTA修复抗原,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D 44s和CD 44v6基因蛋白在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30例颅内转移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25%(5/20),CD 44s和CD 44v6表达均为阴性;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VEGF、CD 44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29/35)和100%(35/35),CD 44v6表达为阴性;30例颅内转移瘤中VEGF、CD 44s和CD 44v6性表达率分别为90.0%(27/30)、86.7%(26/30)和66.7%(20/30)。VEGF、CD 44s和CD 44v6在正常脑组织、脑胶质母细胞瘤和颅内转移瘤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颅内转移瘤及脑胶质母细胞瘤与CD 44v6表达差异有显著性,但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有助于脑胶质母细胞瘤、颅内转移瘤与正常脑组织的鉴别,而CD 44s在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CD 44v6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VEGF和CD 44v6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转移相关粘附分子拼接变异体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52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urvivin和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73.1%,正常胃粘膜组织呈阴性表达;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1.5%,正常胃粘膜组织无阳性表达;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患者生存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浸润程度不相关;CD44v6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和患者生存期在统计学上均差异显著(P〈0.05),而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Survivin与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