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一场学生运动。战后西方国家高速发展的经济,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和观念,是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学生运动是一次文化变革运动,从解放人性的角度上看,它在与文艺复兴对话。青年学生承载着历史的重负与未来的希望,在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完成文化变革,推进整个社会实现向后现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胡小芬 《青年探索》2016,(2):101-108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运动是一场由新闻媒体展示的、几乎完全暴露在聚光灯下的运动。青年大学生创造历史的梦幻感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众媒体的大肆渲染。新闻媒体对大学生运动的持续关注,为运动理念的传播、成员的扩募、公共影响力的增长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媒体也依据自身运作机制和价值观念,给大学生运动设置了暴力、反体制、个人崇拜的反战组织的报道框架,迫使运动不断地远离原来的理想,并通过不断地制造新闻来获得关注。这种状况加剧了美国公众对大学生运动的不安全感和恐慌情绪,使得美国社会对运动的反感逐渐加深。而当这场依赖媒体聚焦的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突然失去了媒体的关注时,其自身也迅速解体,大学生运动不仅从公共的视野中,而且也从真实的世界中消失了。  相似文献   

3.
考察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的中国社会全貌,其间经历了在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局部性变迁,体现为向建国初期社会的某些表证的复归.之后,在国民经济深入调整过程中,逐步暴露出来的党内分歧和中苏交恶等因素刺激影响下,社会停止了复归的步伐,呈现出转瞬即逝的态势,随后转化为恶性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4.
王又平 《新东方》2002,11(4):37-42
文学思潮及其基本主题是通过创作、批评、流派、运动等具体表现形态展开的,文学思潮丰富多彩的具体表现形态确证着该思潮的现实化程度。某种文学思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否具有现实性,要由它所达到的自觉性、普遍性、实践性、统一性程度予以判定,判定的依据就是看它的具体表现形态展开得是否充分,是否表现出某种共同的精神冲动、美学原则和写作常规,只要这种现象存在,即使一时还无以命名,也意味着生成了某种文学思潮。文学思潮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这些看似散乱的具体表现形态集中起来,梳理出其中的脉络,条缕清它们的共同性原则,论证这种文学思潮的现实性程度。  相似文献   

5.
6.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权利意识的觉醒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风起云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行动,以自身群体权利要求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青年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首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他们逐渐意识到自身的权利并开始提出要求,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社会变革中去.尽管所采取的实际行动方式各个不同,但都表现了在美国当时的现代化进程中所凸显出来的青年的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研究美国青年当时的权利意识,对于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青年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司新丽 《青年论坛》2009,(4):125-128
第一次启蒙文化思潮发端于洋务运动,甲午海战的惨败促成了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启蒙;而中国第一次启蒙文学思潮真正开始于1902-1903年,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与《饮冰室诗话》把第一次启蒙文学思潮推向高潮。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已经超越了启蒙影响下的政治意识觉醒进入了深层文化意识觉醒。1907年后鲁迅的启蒙侧重于社会改造,侧重于人的觉醒。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小说所诠释的启蒙意义填补了第一次启蒙文学思潮和第二次启蒙文学思潮之间的空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反文化之主流化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虽然波澜壮阔,但最终实现了主流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反文化受到了以电视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影响、商业利益的推动和主流社会的政策性接纳.从一定意义上讲,反文化本身就是美国既有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这种制度适应新的形势,创造新的保卫手段,从而增强资本主义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9.
法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马恩选集》第一卷,第602页)。今天,法国及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其政治制度仍具有典型意义(被一些转型国家复制,如俄罗斯等)。而战后法国的政治发展,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政治体制改革,既体现了法国的自身变化及对环境的适应,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后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一般特征和趋势,因此,研究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认为,"诗的创造是创造‘人’",一种"完满"的"全人格"的"人"。基于这种既非纯物性,又非纯理性的"人"的观念,对于他的艺术的自我表现、自然流露的观点(包括所谓的灵感爆发状态),不能将它理解为对感情和情绪的简单复写与自然发泄,而应理解为一种对自我情感形态进行艺术创造的发现和构型过程。他的以浪漫主义为主导,同时又交融着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方法,他的浪漫诗学所呈现出的艺术无目的与功利价值并存的矛盾结构,他的以"情绪自然消涨"为内容的无形式的形式的观点,他的主张文学批评是"发现"的主我特征等,都强化了他的人学观念,使他的以诗歌为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观点,具有开一代浪漫主义诗风、文风的重大开拓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在中华文化的逻辑发展上 ,呈现出与同时期大陆文学不同的运动轨迹与存在形态 ,形成台湾文学现代性的独特性格 ,并为台湾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和范式。而台湾的海外知识移民形成了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群 ,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收获和代表 ,深远地影响了欧美华文文学的发展。东南亚华裔青年学生到台湾留学 ,以及台湾作家到东南亚华人社会讲学、参与文学营等活动 ,扩大了台湾文学对东南亚的影响 ,形成了这一时期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中的台湾文学因素。  相似文献   

12.
艾湘涛 《湖湘论坛》2009,22(4):117-120
毛泽东诗词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诗人主体与自然、与社会现实、与时间和历史这四者的关系上。在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的是一种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勇气;在其革命生涯中,表现的是一种收拾金瓯、勇主沉浮的正气;在对历史的认识上,表现的则是一种纵横捭阖、雄视古今的大气;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表现出一种只争朝夕、跨越时空的豪气。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台湾经济态势,是陈水扁上台以来仅次于2001年的衰退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台湾内部政治社会动乱,投资环境恶化,使内外投资者投资信心不足,产业外移,以及台湾当局以“台独”意识形态处理两岸关系的结果,而不是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趋势使然。展望2006年的台湾经济,从国际经济形势、两岸关系走向和台湾内部的政经状况来看,与2005年不会有太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台湾经济的态势分析与200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民进党上台执政四年中台湾经济态势最好的一年,以当年价格计算,可达到中速经济增长。但是,这是台湾千万个企业家几十年来不断耕耘、不断改善、向上提升的结果,而不是台湾当局的政绩。当前,台湾经济仍然存在不少隐忧:政治动荡不已、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失业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偏高不易解决、股市房产市场仍然不振、外来投资仍然负增长和民众信心不足等等。这必然影响2005年的经济发展,发展速度将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是台湾集团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制造业领域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二是服务业逐步成为其最重要的经营领域;三是加速开拓海外及大陆市场,注重全球化运营。导致这种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台湾内外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而同时台湾当局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措施。集团企业的转型发展使其自身获取了新的成长空间,经济实力急剧扩张,更重要的是,对促进台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发挥了主导性或重大的作用,并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升级。  相似文献   

16.
台湾话剧从写实传统向现代主义转型是在1960年代后半期及70年代.姚一苇等戏剧家为了真实深刻地描写现实和表现人,为了给已呈衰颓迹象的台湾话剧注入活力,借鉴西方现代派戏剧并融合民族戏曲传统去求新求变,推动了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光复初期(1945—1949年)的台湾社会与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复初期(1945-1949年),台湾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动荡以及和中国大陆的迅速的整合。在这样的社会人文环境中,台湾的文学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特殊的阶段。本文探讨、论述了当时台湾社会发展变化的特点,作家们面对新的环境的所想所思以及他们各自的主张,当时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学作品等等,并对这一时期台湾文学的发展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台湾“去中国化”的文化动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当前台湾出现一股从文化上"去中国化"的思潮和动向,本文通过对其"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并以"台独"人士自身的言论来揭示这种文化动向的政治实质,指出"它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动向,其目的是通过文化上的‘去中国化'达到在政治上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目的."并就如何正确对待这一动向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日文写作在殖民地台湾新文学发展中文化想象的变异.在中文写作的对照下,日文写作经历了文学主角由悲苦的民众转变为内心焦虑的知识分子、传统从被批判的对象过渡到民族的身份标记而被肯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被迫隐退、日本想象转向复杂的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表述等变化;民族自我想象有时会通过日本想象得以实现,知识分子的精神痛苦也随着殖民社会的演进呈现不同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