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膜癌病(MC)是肿瘤细胞广泛转移并浸润软脑膜、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恶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颅高压、脑膜刺激征和(或)精神障碍等非特异性的症状,因此临床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脑脊液细胞学确认为MC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早期临床误诊原因以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脑膜癌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确诊依据。方法:对24例确诊为脑膜癌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都有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头颅CT平扫及MRI阳性率低,且不具有特异性,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生化类似感染性改变,早期容易误诊。结论:早期反复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最重要依据,少部分病例尚需尸检确诊。  相似文献   

3.
12例脑膜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神经内科2000年3月~12月收治的12例脑膜癌病.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11~75岁,平均5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者11例,精神症状1例,合并意识障碍3例,颅神经损害3例,抽搐1例。本组无脊神经受累症状。视乳头水肿者4例,有病理征2例,全部病例均有颈抵抗。 1.2 腰穿结果 全部患者住院后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生化检查,另取脑脊液2ml.以粟氏简易细胞沉淀仪收集标本,瑞-姬染色,光学显微镜行细胞学检查。颅内压增高10例,生化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及诊断。方法 对1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脑脊液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膜癌病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颅高压及脑膜刺激症,增强MRI有脑膜增强效果,脑脊液细胞学查见癌细胞。结论 脑膜癌病起病形式多样,增强MRI检查有一定指导意义,脑脊液细胞学查见癌细胞系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脑膜癌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症的认识。方法 系统分析我院1991~2000年12例脑膜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有头痛、呕吐等高颅压表现.且测颅压均增高。10例有脑膜刺激症、CSF蛋白-细胞分离现象、CSF氯化物降低,9例CSF糖降低,7例头CT和/或头MRI有异常。结论 依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可早期明确脑膜癌病诊断。  相似文献   

7.
脑膜癌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描述了1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确诊依据。结果12例脑膜癌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颅脑CT和MRI多正常。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异常细胞成簇排列,其胞体形态多变,核浆比例增大,胞浆呈嗜碱性,胞核形态不规则,核仁增多,核染色质浓染。常见有丝分裂等恶性肿瘤细胞固有特点。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是脑膜癌病唯一生前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MC)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MC的认识。方法对5例住院治疗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C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多以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部分存在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性发作等大脑半球受累症状;脑脊液压力均不同程度增高,但肿瘤细胞检出阳性率偏低。头颅MRI增强扫描可见脑膜线样或结节样强化。脑室-腹腔引流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结论 MC的诊断应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及原发肿瘤依据。脑室-腹腔引流术是改善临床症状等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9岁,以“生气后持续性头痛5d”为主诉入院,以头顶部胀痛为主,伴恶心,不伴呕吐及发烧,头痛与体位无关,似与情绪有关,平素失眠。既往有“神经性头痛”病史。近期无口服特殊药物史。入院后内科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无明确定位体征,脑膜刺激征阴性。入院后脑CT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等均无异常,心电图及胸片正常。给予神经营养及对症治疗后,自觉病情略缓解。诊断:神经性头痛?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入院第4天做第一次腰穿检查,测脑脊液压力400mmH2O(1mmH2O=0.0098kPa),脑脊液中新鲜红细胞90+/mm^3,糖、氯化物正常,蛋白定量644g/L,脑脊液未查到一般细菌、结核菌及新型隐球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无异常。诊断:颅高压原因待查。给予患者降颅压治疗并积极查找高颅压的病因。眼底检查:左眼底出血,视乳头无水肿。颅底平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脑膜癌病1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膜癌病(MeIlingealCarcinomatosis,MC)是指实体肿瘤弥漫性或多灶性转移到庙膜和脊髓膜,是颅内转移瘤的一种表现形式.因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缺少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现将1995-01~2002-01在院内外误诊的10例MC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脊液检查对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22例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脑膜癌病患者中男15例,女7例,45岁以下6例,平均年龄(53.21±8.67)岁,临术及病理学诊断11例为肺癌,3例为胃癌,2例乳腺癌,1例为恶性淋巴瘤,5例来源未明。结论脑膜癌病为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特殊形式,多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金标准,多次复查细胞学有助于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改变特点,评价其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及脑脊液检查资料,总结其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葡萄糖、蛋白和氯化物含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者95.60%,主要表现为糖降低(73.03%),其中≤1.0 mmol/L者占14.61%;其次为颅内压升高(71.76%),最高可达400cmH2O,其中300cmH2O者占18.82%;蛋白升高(70.79%),其中1g/L者占39.33%;氯化物降低(52.81%),均未低于100mmol/L;WBC升高不明显,54例(6136%)患者WBC≤10×106/L,其余34例WBC升高的患者中,29例(85.29%)WBC≤100×106/L。结论脑膜癌病患者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率高,颅内压及蛋白不同程度显著升高,葡萄糖降低,白细胞升高和氯化物降低不明显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膜癌瘤病(MC)的临床、磁共振(MRI)和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临床最常见的三种症状依次为:头痛26例(78.8%)、呕吐24例(72.7%),头晕16例(48.5%);体征依次为脑神经(多累及第Ⅱ、Ⅲ、Ⅳ、Ⅵ、Ⅶ、Ⅷ)受累25例(75.8%),腑膜刺激征阳性24例(72.7%),视乳头水肿16例(48.5%);头部MRI可见脑膜强化和不同程度腩积水;腰穿压力增高,脑脊液(CSF)检查可有细胞数高、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29例(87.9%)经CSF细胞学检查发现了癌细胞.结论 脑膜癌瘤病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反复多次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并结合MRI结果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2例肺癌致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2例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肺癌致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多为头痛、呕吐,头颅CT或MRI检查多无异常发现,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脑脊液生化检查蛋白升高者多见,细胞学检查均见癌细胞,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经治疗后25%的患者获得缓解.结论 对以头痛、呕吐发病,伴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且CT及MRI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应高度警惕脑膜癌病的可能,鞘内注射加全身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脑膜癌病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确诊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脑脊液资料。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为头痛、背痛31例,脑神经损害18例,脑膜刺激征25例。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软脑膜弥漫性异常增强3例:脑脊液压力增高32例,细胞数增多41例,以激活型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44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5例为颅内原发肿瘤,其余39例颅外转移肿瘤细胞学分类为腺癌33例、恶性淋巴瘤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及鳞癌1例:结论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脑膜癌病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MC)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45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MC以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头CT及MRI平扫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头MRI增强扫描可有阳性发现.结论 M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头MRI增强扫描对诊断MC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反复脑脊液检查找到癌细胞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中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7例;临床表现为头痛24例,恶心呕吐21例,意识障碍及四肢无力各6例,癫痫发作、精神症状及视力减退各5例等;脑膜刺激征阳性20例,视乳头水肿12例.CSF压力升高13例,蛋白升高16例,糖、氯化物降低14例;23例CSF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型细胞,17例CSF细胞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头颅MRI平扫均未发现脑膜异常信号,5例头颅MRI增强扫描2例出现脑膜强化.结论 脑膜癌病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升高症候群为主,CSF细胞学及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确诊并发现癌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室管膜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测方法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4例室管膜型PCNSL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结果 4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 d~5个月。临床表现为头痛、脑膜刺激征,分别伴有脊神经根征(2例)、多组脑神经麻痹(1例)和偏瘫(1例);病程中有间断低热(3例)。其中2例于发病2和4个月时死于脑疝。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2例)、白细胞计数(4例)和蛋白定量(4例)升高,葡萄糖降低(3例)。4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均发现淋巴瘤细胞或异形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大多数细胞呈现B细胞标记物阳性。头部MRI增强扫描第三和第四脑室、侧脑室壁异常强化,合并脑室周围强化病灶(2例)和鞍区病变(1例)。PET扫描和骨髓穿刺检查未发现颅外或脊髓受累证据。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是诊断室管膜型PCNSL的重要方法。室管膜及脑室周围病变应考虑PCNSL的可能,尤其MRI增强扫描发现结节样强化者更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联合检测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以小鼠抗人单克隆上皮膜抗原(EMA)标记脑膜癌细胞及对照组脑脊液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获得脑膜癌细胞扫描图像并定量检测上皮膜抗原相对荧光强度。结果上皮膜抗原主要表达于脑膜癌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着红色荧光,相对荧光强度为(44.84±1 3.05),与对照组(3.98±1.5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54,P=0.001)。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上皮膜抗原的检测阳性率为90%(1 8/20),高于常规MGG染色法[60%(12/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00,P=0.010)。结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联合检测脑脊液细胞上皮膜抗原表达变化,可为脑膜癌病的诊断、组织来源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联合检测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以小鼠抗人单克隆上皮膜抗原(EMA)标记脑膜癌细胞及对照组脑脊液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获得脑膜癌细胞扫描图像并定量检测上皮膜抗原相对荧光强度。结果上皮膜抗原主要表达于脑膜癌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着红色荧光,相对荧光强度为(44.84±13.05),与对照组(3.98±1.5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54,P=0.001)。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上皮膜抗原的检测阳性率为90%(18/20),高于常规MGG染色法[60%(12/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10)。结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联合检测脑脊液细胞上皮膜抗原表达变化,可为脑膜癌病的诊断、组织来源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