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煤矿机械》2015,(10):100-103
介绍了一种装载机工作机构液压节能系统,分别建立了工作机构的实体模型与液压节能系统模型,利用AMEsim和ADAMS进行了联合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证明了此液压节能系统运行良好,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海艳  逯振国  车霞 《煤矿机械》2014,35(6):144-145
综述了矿用小型滑移式装载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机构组成,研究分析了矿用滑移式装载机的全液压驱动。对滑移式装载机的行走-转向液压系统、工作回路液压系统、控制液压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对矿用滑移式装载机性能的改进和完善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ADAMS和AMEsim的装载机联合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ZL50型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节能改造,建立机械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在ADAMS中构造ZL50型装载机的机械模型,添加约束副。在AMEsim中构造出ZL50型装载机改造后的液压系统,最终实现液压和机械系统的联合仿真,准确地模拟出ZL50型装载机的真实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4.
黄历  蒲显坤 《煤矿机械》2013,34(9):94-96
探讨了轮式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并结合直驱液压设计了新型线控转向系统。该线控转向系统用液压马达代替转向缸,以伺服电动机作为原动机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载一定变化范围内,方向盘的转速可直接控制转向缸的转速,从而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侯鹏飞 《煤矿机械》2014,35(5):175-176
详细介绍了山西平朔煤矸石电厂将柴油装载机改造为变频电动装载机的设计方案。改造后,驾驶员可以通过脚踏开关有效地控制装载机的行车速度,使其完成各项任务。电动装载机配备的卷缆机构实现了对电缆的同步收放功能。经过测试,变频电动装载机不仅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而且节能效果比较明显,满足了当前最新环保指标下节能减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滚耙装载机负载敏感压力补偿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AMESim仿真软件建立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滚耙装载机几个典型工况的仿真分析,验证液压系统中负载敏感变量泵的控制特性和压力补偿回路的工作特性。仿真研究方法对液压系统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最新技术进行了论述,着重阐明了执行元件为液压缸的半闭式变量系统,用压力可调式轴向柱塞泵的节能系统,电—液遥控技术和负荷传感系统等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特点。这些技术对提高轮式装载机的工作性能、节省发动机功率和燃料、改善操纵条件、增加新机能等极为有益,是使轮式装载机向高效率、低能耗、自动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全液压钻机节能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分析了液压钻机液压系统的构成,论述了进行液压钻机节能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非电控制及电子控制节能装置,指出了国外液压钻机各种节能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及该设备节能研究的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梦熊 《矿山机械》2005,33(2):22-25
液压转向系统是地下装载机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与设备的安全、地下装载机性能的改善以及地下装载机使用寿命的提高。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地下装载机制造厂都十分重视液压转向系统回路的设计与改进。  相似文献   

10.
关于采用轮式装载机和自卸汽车进行装卸作业自动化的基础研究讨论关于采用轮式装载机和自卸汽车自动进行砂石装卸作业的控制程序。为了实现该作业的自动化、装载机必须能确认自身相对于自卸车的位置。为此,在装载机上设置摄像机,通过对摄像机的图像处理得似确认这个位置关系。控制程度即据此而控制装载机自动行走、装载作业。利用该研究课题所建立的装载机、自卸车模型及控制程序、进行砂石自动装载作业的试验。确认了该控制程序的有效性。高桥弘。土木学会论文集(日),1997(581)闭式液压回路采用集中驱动方式的小型挖掘机的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11.
在掘进机截割部的液压控制系统中引入流量再生回路,对不同供油条件下的升降缸有杆腔和无杆腔进行压力检测,结果表明,流量再生条件下的无杆腔平均压力降低了18.8%,节能效果显著,而且压力波动小,稳定性好。为确保截割头具有高可靠性的运动行程,采用PID控制,以截割头的位置偏差作为反馈控制信号实现自动掘进,实验测试表明,截割头运动坐标的测量值与目标值匹配性良好,高度方向的最大偏差为1.7%,水平方向的最大偏差为1.4%,有效地保证了掘进机截割部的运动行程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液压机械手流量和压力分配以及负载变化,对流量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一种节能控制的方法——负载敏感控制。阐述了负载敏感液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负载敏感多路阀、负载敏感泵和机械手液压系统的AMESim模型。通过对系统的仿真研究证明,机械手在连续轨迹动作时,5个回路之间的流量不受影响,同时也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系统压力和回路中最大压力的压差保持不变,且系统有明显的节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综采液压支架发展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工作面支护问题始终是围绕煤矿安全、质量、效率的重要问题。综合概括了国内外液压支架的发展进程及生产使用现状 ,并重点介绍了电液控制液压支架的使用情况 ,指出了液压支架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不仅在高科技领域,而 且它已进入机电产品的各个角落,在液压传动中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液压系统的控制 精度和运行可靠性,也是今后液压传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就摩擦力对液压支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认为液压支架的支承力与顶板对顶梁的摩擦力方向并无关系 ,液压支架的支承力由于该摩擦力的存在而提高 ;摩擦力方向对液压支架的稳定性、顶板的管理及支架对底板间的比压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博  李海燕 《中州煤炭》2016,(9):95-97,111
液压传动与机械制造、自动化智能控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程度的重要标准。为了促进液压传动技术在我国工业中的应用,采用归纳总结法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了液压传动技术的现状、优缺点以及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我国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阀泵联合大功率液压调速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海港  赵继云  李广洲 《煤炭学报》2013,38(9):1703-1709
为进一步提高其控制性能,在对比分析目前阀泵串联、并联控制方案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阀泵并联分时变结构调速方案-控制结构依调速要求而变、阀控与泵控分时参与、协调控制,并分为补油式与泄油式两种形式,应用于煤矿液压提升机,可形成补油式/泄油式阀泵并联分时变结构液压提升机,同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形式各自的特点。阀泵并联分时变结构调速方案,建立了调速方式依调速要求而变的灵活的控制机制,将丰富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有望解决大功率液压调速系统中效率与响应的矛盾,并兼顾系统的低速稳定性和加减速平稳性。  相似文献   

18.
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功能及研制过程,并对支架控制器、隔离耦合器、传感器、电磁先导阀、整体式多功能换向阀和监控主机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说明.该电液控制系统通过了井下工业性试验,在工作面的应用效果良好,满足国内煤矿的生产要求.最后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该支架可通过调向装置实现纠偏与调向,支架之间可通过联接块将基本悬移支架单元体联成整体,构成可调向悬移顶梁组合支架,极大地提高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进一步发挥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性能,充分展示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优势,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及目前影响和制约国产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使用和性能发挥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制定电液控制系统相关元部件生产制造统一标准、统一过滤元件行业标准及建立电液控制系统工作面主动预防与被动过滤防护相结合的清洁度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过滤防护体系,进一步发挥国产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