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采取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急诊收治危重孕产妇187例患者,其中76例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急诊剖宫产组),收入专科病房治疗后择期剖宫产111例(择期剖宫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孕龄、孕次、产次、产前规律检查、既往史、居住地)、急诊就诊和疾病种类、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急诊就诊时的各种检查结果[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氧合指数(PaO2/FiO2)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居住地、产前检查、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SCr、INR、PaO2/FiO2、HELLP综合征、妊娠急性脂肪肝、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和S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妊娠相关性高血压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危重孕产妇急诊剖官产终止妊娠的危险因素分析,提出了救治危重孕产妇时采取急诊剖宫产手术紧急终止妊娠的一些指征,为有效规范救治危重孕产妇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探讨化解风险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抢救室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留观老年危重患者82例,对医疗纠纷或事故的发生过程进行整理,分别统计不同级别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发生的护理因素。结果三级医疗事故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发生比例最大。专业技能不强、责任心欠缺是导致一级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护士疲劳、沟通能力欠缺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其专业技能及沟通能力,是降低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急诊科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高风险科室,为了避免急诊患者由于危重护理记录单的不完善,而引发医疗纠纷,针对危重护理记录中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告知缺失签名和医护记录不一致的缺陷问题,分析由于法律观念淡漠、业务不熟练、医护沟通不足和护士人力资源缺乏等原因而采取相应对策,要求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定期培训,加强护理记录质量监控,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加强医护沟通和合作,创新护理文书,为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转运制度及流程对197例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各类不良事件82起,其中35起(42.68%)是患者本身相关的不良事件,47起(57.32%)是由于仪器设备引起的相关不良事件,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改进,降低了患者转运途中风险的发生,确保了转运患者的安全。结论:加强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专业知识,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是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疗质量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5.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护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护送中的运用。方法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制定护理风险管理预案;培训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结果患者护送安全,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患者护送中的安全隐患,减少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诊科抢救区危重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11年急诊科抢救区2987例危重患者的年龄、性别、入科及转归时间分布、疾病谱和病死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是急诊科的前3位危重病;男性多于女性;60~79岁老年组抢救人数最多;病死率由高到低前3位疾病是院前猝死、血液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急诊抢救患者全年出现2个就诊高峰,分别为4月及12月,全天就诊高峰在16:00~20:00。结论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是急诊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及时解除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并尽快分流;抢救对象主要为老年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应根据急诊抢救患者的分布特点合理安排人员及物资;建立病死率较高的几种急性单病种的绿色通道,建立院内合作团队,提高抢救成功率;做好相关的健康宣教工作,普及高危人群的急救知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管理状况以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健康信念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医院急诊内科观察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298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糖尿病患者行为评价体系量表-危险因素管理分量表、社会支持问卷、糖尿病健康信念问卷对其进行问卷测评,并分析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管理各维度的分值分别为:烟酒控制为(4.50±0.82)分、门诊复查为(4.51±0.23)分、血糖监测为(4.37±0.26)分、血脂监测为(4.10±0.42)分、尿蛋白监测为(4.31±0.51)分、眼底监测为(4.40±0.82)分、足部监测为(4.10±0.56)分。危险因素管理分值与健康信念、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分值之间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分值之间呈负相关(r=0.329、0.011、0.255、-0.149,均P0.05)。路径分析显示,健康信念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危险因素管理的影响中起到不完全中介效应(β=0.434),模型的拟合指数为χ2/df=1.24、P=0.321、RMSEA=0.008、NFI=0.982、RFI=0.969、IFI=0.976、TLI=0.959、CFI=0.952。结论急诊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健康信念之间有相互作用,并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管理水平。护士可依据急诊患者的特点,加强对患者有关糖尿病防治知识和必要性的认知教育,以提高个体对危险因素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留观室留院观察60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办法,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普通的护理办法。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采用急诊留观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危重症患者显效215例,有效62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中出现无效的例数为117例,护理人员因素35例,科室硬件导致20例,管理制度导致15例,感染因素导致17例,患者因素导致30例。结论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办法,能够显著提高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黄艳 《中国临床护理》2011,3(6):519-520
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转运前的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急救器械和药品的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转运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方法是否正确、抢救预案是否有效实施及严格交接班等。  相似文献   

10.
房翠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2):2878-2879
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抢救护理程序,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士的满意度。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士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患者护士满意度,降低危重患者的治疗危险。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315-3316
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全程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选择我院急诊收治的危重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服务;试验组实施全程综合护理模式。试验组在接受急诊救治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危重疾病急诊救治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全程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对危重急诊手术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科2001年内45例危重急诊手术患者亲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将其分为三种心理形态。对这三种心理形态分别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及亲属的精神痛苦,促进了医护患的合作,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甚至为减少医疗纠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急诊危重病患者抢救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抢救中要迅速、判断准确,这样才能保证抢救成功率,现将我们在临床中遇到的和容易发生的并发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谭菊开  刘海华 《护理学报》2004,11(10):39-40
通过与患者或其家属面谈,了解中青年急诊患者的就诊因素。每一种疾病的发生都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生活现状有关。青年以自发性行为导致就医和意外为主,中年以生理疾患,如胸闷、脑溢血、心肌梗死等为主。通过对就诊因素分析,了解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引起疾病的社会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危重患者在转院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300例急诊危重需要转院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其进行早期预警评分,根据评分指导患者转院过程中的急救和护理;另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300例急诊危重需要转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转院急救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恶化率、死亡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转院过程中的病情恶化率为11%,死亡率为2%,患者满意度为97%;对照组患者在转院过程中的病情恶化率为32%,死亡率为8%,患者满意度为84.67%,两组上述结果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早期预警评分,根据评分指导患者转院过程中的急救和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率和死亡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制定急诊危重患者因侵入性操作而发生感染的消毒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3~12月急诊危重并接受侵入操作的患者746例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试图探讨并初步建立本病患者侵入性操作的消毒防控流程。结果在423例患者中,104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4.59%;在所有侵入性操作发生感染的患者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肠道方面的感染;而所有感染的患者中,侵入性操作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气管插管术、留置导尿术、插管洗胃术;急诊危重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12%,其中使用频率最多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其次为大环内酯类。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实施侵入性操作时,重点要针对侵入性操作种类情况,尤其是加强各种插管留置和无菌操作过程的消毒护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提高医院急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分流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的分流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的分流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2010年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的信息,分析患者分流的整体状况,并比较不同主诊科室、不同去向患者的分流状况,比较工作日与周末分流患者的特征,以及一天内不同时段分流患者的特征.结果 (1) 7966例危重患者从抢救室分流所需的中位数时间为11h,超过57.9%的患者分流所需的时间大于6h,23.1%的患者分流时间大于24h.(2)不同主诊科室患者的分流速度有差异,由快到慢依次为其他科室、急诊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普通内科.(3)不同分流去向患者的分流速度有差异,其中直接住院和自动出院患者分流所需的时间最长,接受急诊手术且收住ICU的患者分流最快.(4)工作日与周末及一天内不同时段分流的危重患者在科室构成、分流去向、分流所需的时间上均存在差异.结论 该家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室的危重患者分流状况不够理想,影响的因素包括主诊科室不同、分流去向、病情的急迫程度、时间段以及医院住院患者的出院方式等,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危重患者腹泻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泻在危重患者中的发生率、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ICU收治患者369例,将发生腹泻的89例患者列入病例组,未发生腹泻的280例患者列入对照组,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t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处理资料。结果入选病例的腹泻发生率为24.12%(89/369)。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APAc}Ⅱ叫I评分、住ICU时间、长期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胃肠动力药为发生腹泻的影响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ACHEⅡ评分、年龄、住ICU时间为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例组病死率为42.70%,对照组为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的腹泻发生率较高,年龄、APAcHEⅡ评分、住ICU时间、抗生素和胃肠动力药的使用为发生腹泻的影响因素.腹泻可使危重患者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7-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274例危重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235例危重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流程对患者进行抢救,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的模式对患者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患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及护患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患满意度,降低医疗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需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2年1~8月需院内转运的72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转运患者,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需院内转运的76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转运时间,并对两组患者转运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转运时间、坠床、氧气中断、管道脱落或打折等意外情况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诊危重院内转运患者,及时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缩短转运时间和降低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