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肾脏代谢组学技术基础上,探讨黄芩-白芍药对对2型糖尿病(T2DM)的防治机制,并通过寻找内源性潜在生物标志物,寻找其相关代谢通路。方法:非糖尿病健康同窝出生仔畜(db/m小鼠)为空白组,同时选择血糖值高于11.1 mol/L的糖尿病瘦素受体基因缺陷(db/db)小鼠进行分组,分为模型组、黄芩-白芍组(5.625 g/kg)、阳性药组(二甲双胍250 mg/kg),给药体积为7.5 mL/kg,1次/d,连续8周,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MS)法进行小鼠肾脏代谢组学分析,探寻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联合人类代谢组学数据库(HMDB)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找出相关代谢通路。结果:黄芩-白芍组可改善T2DM模型小鼠代谢轨迹的偏离,同时,寻找出与DN模型及给予黄芩汤干预后具有共同差异的生物标志物14个,涉及8条相关代谢通路,应用相关代谢通路分析方法发现,影响最为广泛的代谢通路可能是甘油磷脂代谢、嘌呤代谢和嘧啶代谢。结论:黄芩-白芍药对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能量代谢等多条代谢通路,改善内源性代谢物的水平,恢复机体正常代谢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肾苏Ⅱ干预阿霉素肾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浆代谢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干预的代谢途径和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小鼠肾病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对血浆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筛选并鉴定与肾损伤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并富集代谢通路,探讨肾苏Ⅱ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肾苏Ⅱ可明显改善注射阿霉素导致肾病小鼠肾组织病理变化;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到1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脂质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嘌呤代谢等过程。[结论]肾苏Ⅱ能够有效改善阿霉素肾病小鼠损伤,可能通过影响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及嘌呤代谢等相关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韩彦琪  姚鹏飞  卜睿臻  许浚  王磊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23,54(23):7662-7672
目的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II型胶原蛋白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模型,并进行痹祺胶囊给药干预,取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大鼠血清,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结合人类代谢组学数据库(human metabolomics database,HMDB)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database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相关代谢通路并分析痹祺胶囊对生物标记物的干预作用,进而解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到18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及苯丙氨酸代谢、醚脂代谢、组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精氨酸生物合成等11条代谢通路;痹祺胶囊可改善模型大鼠代谢轨迹的偏离。结论 痹祺胶囊主要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及能量代谢等多条代谢通路,改善内源性代谢物的水平,在机体供能、抗炎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树民  张宁  于栋华  王宇  周琦  卢芳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0):1971-1978
该研究通过肝脏代谢组学研究从肝论治痛风的科学性以及穿山龙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找到其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相关代谢通路。课题组采用尿酸钠(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并运用UPLC-TOF-MS结合模式识别方法探讨穿山龙提取物干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代谢通路。鉴别出了11个共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穿山龙对正常大鼠的潜在干预靶点中,4个上调,4个下调;穿山龙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潜在干预靶点中,5个代谢物在MSU诱导下被上调,5个代谢物被下调,而穿山龙提取物表现出纠正磷酸腺苷、5-甲基四氢叶酸、氧化型谷胱甘肽、次黄嘌呤、二十二碳六烯酸、谷胱甘肽、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肌苷这8个代谢物异常表达的趋势,其相关性最强的代谢通路是谷胱甘肽代谢、淀粉与蔗糖代谢和嘌呤代谢。故推测穿山龙可以通过干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状态下和生理状态下肝脏中内源性代谢产物变化,实现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特征表现为肾功能不全,但在疾病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因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使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复杂化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代谢组学在促进临床诊断、发现疾病治疗新靶点、探索潜在疾病机制等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大的潜力。慢性肾病相关代谢组学研究表明,慢性肾病与许多代谢物的失调密切相关,如氨基酸、脂质,可被用作潜在生物标记进行开发。该综述从慢性肾病临床诊断研究现状、代谢组学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慢性肾病相关代谢物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灵芝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其代谢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灵芝多糖组(给药剂量96 mg·kg^-1),每组10只,前两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在第7天灌胃后2 h,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灵芝多糖组小鼠以X射线进行全身照射。利用UPLC-Q-TOF-MS检测胸腺组织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比较正常组、模型组以及灵芝多糖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鉴定出3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与模型组相比,发现灵芝多糖组对L-谷氨酸、牛磺酸、磷脂酰胆碱(PC)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 PC)等均具有显著的逆转趋势,分别参与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结论:灵芝多糖可能通过改善辐射模型小鼠胸腺中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表达及其相关代谢通路来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实验采用血清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玄参在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利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寻找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内源性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此探寻其相关代谢通路。方法:研究采用高脂饲料饮食诱导的方式对大鼠进行造模并对血清蛋白、胃泌素、胃排空率及水负荷等利水相关药效学指标进行检测,应用UPLC-Q-TOF-MS技术对空白组、模型组与玄参组大鼠血清进行分析,探求其潜在的关键性生物标志物及对应的相关性代谢通路。结果:玄参可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相关的药效学指标,同时寻找出与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及给予玄参干预后具有共同差异的生物标志物29个,涉及13条相关的代谢通路,应用相关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影响最为广泛的4条代谢通路可能是原发性胆汁酸生物合成、鞘脂类代谢、叶酸合成及甘油磷脂代谢。结论:故推测玄参对脾虚水湿不化状态下血清代谢产物具有调节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对玄参利水功效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和生物网络分析整合策略研究益肾固络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关键代谢途径和潜在靶点。方法:建立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的CGN大鼠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代谢组学筛选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尿液内源性代谢标志物和代谢途径。整合生物网络分析工具对益肾固络合剂调节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网络分析,挖掘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生物功能和潜在靶点。结果:基于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花生四烯酸等20个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内源性代谢标志物。对益肾固络合剂调控的关键内源性代谢物生物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花生四烯酸代谢是益肾固络合剂发挥治疗CGN作用的潜在关键通路,其代谢途径上的细胞色素P450 4A11(CYP4A11)等10个靶点为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潜在靶点。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作用机制,为益肾固络合剂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给予穿山龙提取物后的尿液代谢组学进行研究,寻找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方法:采用尿酸钠(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穿山龙提取物组、模型组、穿山龙提取物干预组,每组10只。给药组灌胃给予穿山龙提取物,给药剂量0. 48 g·kg~(-1),每天1次,连续5 d,于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尿液,运用UPLC-Q-TOF/MS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分析,采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电喷雾离子源,数据采集范围m/z 100~1 500,采用全扫描方式。结果:鉴别出了12个共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分别为肌氨酸,二甲基甘氨酸,脱氧胞苷,尿酸,5-HT,L-胱硫醚,4-吡哆酸,脱氧尿苷,褪黑激素,5-甲氧基色胺,富马酸和胞苷。与空白组比较,穿山龙提取物组中这1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均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在穿山龙提取物干预组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中,有10个上调,2个下调,穿山龙提取物对肌氨酸,尿酸,L-胱硫醚,4-吡哆酸,脱氧尿苷,5-甲氧基色胺,胞苷,二甲基甘氨酸,褪黑激素,富马酸这10个标志物均表现出了纠正异常表达的趋势;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相关性最强的代谢通路为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结论:穿山龙提取物可能是通过促进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中胱硫醚向半胱氨酸的转化水平,上调色氨酸代谢中褪黑激素,实现对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情况,找出其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检测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非靶向法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其异常代谢物及代谢产物。结果:共纳入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样本进行检测,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患者与健康人的显著差异代谢物32种,关键代谢通路共4条;蕨内酰胺、烟酰胺、次黄嘌呤、乙酰肼、7-甲基鸟嘌呤、苯丙氨酸、三丙酸甘油酯、左旋缬氨酸、左旋正亮氨酸、谷氨酸、乙醇酸、花生四烯酸、α-D-葡萄糖及肌酐等代谢物可作为鉴别二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的关键通路包括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嘧啶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代谢组分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组学相关研究对探求其生物学本质以及中医“证”的实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1H NMR代谢组学方法探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血清代谢组学的相关代谢机制。方法:将单纯性肥胖志愿受试者纳入治疗组,健康人群纳入空白组,治疗组采用壮医经筋推拿、针刺及拔罐治疗,空白组不采取任何治疗,于治疗前后采集治疗组血清及空白组血清,应用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各组受试者的血清代谢组进行分析,寻找各组间的差异代谢标志物。结果:采用正交投影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以变异权重系数(VIP)>1、P<0.05和FC>2为限定条件对所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共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11种,分别为异亮氨酸、脯氨酸、牛磺酸、半乳糖、缬氨酸、柠檬酸盐、苹果酸盐、半胱氨酸、甘露醇、葡萄糖醇和丙氨酸。采用MetaboAnalyst 5.0对标志物涉及的代谢通路进行归属注释和富集分析,得到与疾病相关的关键代谢通路为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通路及三羧酸循环。结论:壮医经筋疗法可能通过调节异亮氨酸、脯氨酸、牛磺酸、半乳糖、缬氨酸、柠檬酸盐、苹果酸盐、半胱氨酸、甘露醇、葡萄糖醇和丙氨酸等物质,改善牛磺酸...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旨在通过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内源性物质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发现APP/PS1小鼠模型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寻找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作用靶点并阐明其作用机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MS)技术分析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代谢质谱,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比分析正常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小檗碱组的代谢数据,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借助KEGG数据库分析构建相关代谢通路。共筛选鉴定出脑内13种、血清35种,共计45种潜在内源性代谢物,其中白三烯B4、酪氨酸和腺苷有望成为与认知功能关联的差异性代谢物。黄连解毒汤可以回调22种差异性代谢物,涉及的主要代谢通路有氨酰-tRNA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这些通路主要提示了黄连解毒汤干预AD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中枢和外周炎症,调节能量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黄连解毒汤对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疗效,可通过回调内源性差异代谢物来调控相关通路,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发现AD的生物标志物和阐明黄连解毒汤治疗AD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灶心土对脾阳虚泄泻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灶心土组。模型组和灶心土组小鼠采用"饮食失节+苦寒泻下"的方法制备脾阳虚泄泻模型, 造模成功后灶心土组灌胃灶心土水煎液12.0 g/kg, 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d, 连续给药7 d。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MS)技术分析和鉴定小鼠血清代谢物, 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差异代谢物进行表征, 筛选潜在的差异代谢物, 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筛选出110个差异代谢物。灶心土可有效逆转脾阳虚泄泻小鼠的血清代谢紊乱, 并可回调12个与脾阳虚泄泻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水平。KEGG通路富集主要涉及HIF-1信号通路、抗坏血酸和醛糖酸盐代谢通路、血小板激活通路等。结论灶心土可通过下调L-抗坏血酸水平影响HIF-1信号通路、抗坏血酸和醛糖酸盐代谢通路、维生素消化吸收等通路, 上调前列腺素G2、H2水平影响血小板激活通路, 下调茉莉酸影响α亚麻酸代谢通路, 发挥温脾止泻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胆木糖浆干预H1N1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相关代谢网络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ICR小鼠分成四组:正常组、H1N1肺炎模型组、阳性药达菲组、胆木糖浆组。模型组以HIN1病毒滴鼻造模,给药组以胆木糖浆灌胃治疗,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实验结束后取肺组织样本,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小鼠肺组织中的差异性代谢产物(FDR<0.05,Fold Change>1.5)并寻找其潜在的代谢通路。结果 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各组间小鼠肺组织的代谢轮廓可明显区分,筛选出21种潜在差异性代谢产物在模型组出现不同趋势改变,胆木糖浆组具有明显回调作用。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提示胆木糖浆主要影响了嘌呤、嘧啶及磷酸戊糖途径等代谢相关通路发挥治疗HIN1肺炎的作用。结论 胆木糖浆主要可通过调节机体嘌呤、嘧啶及磷酸戊糖代谢途径及其相关的代谢产物发挥治疗H1N1肺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生物组学结合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尿毒清颗粒干预SD大鼠慢性肾脏疾病的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采用腺嘌呤诱导的方法制备SD大鼠慢性肾脏疾病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尿毒清颗粒处理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给药4周后,分别收取动物粪便及血清,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丰度、多样性以及功能预测;采用LC-MS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动物血清代谢物;利用MetPA数据库筛选出慢性肾脏疾病大鼠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并进行代谢通路的富集分析。Spearman法分析2个组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尿毒清颗粒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脏疾病大鼠体质量减轻、肾脏功能相关生化及外观指标。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尿毒清颗粒可调节慢性肾脏疾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肠道微菌群的改变,影响了氨基酸生物合成和代谢、脂类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等功能代谢途径。LC-MS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阴性对照组,尿毒清颗粒处理组动物有15种代谢物发生逆转,其中有11种潜在标志代谢物显著上调,有4种潜在标志代谢物显著下调;主要涉及5条氨基酸代谢通路,且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具有显著相关性。尿毒清...  相似文献   

16.
杜晨晖  裴香萍  张敏  闫艳  秦雪梅 《中草药》2019,50(10):2405-2412
目的利用氢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酸枣仁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探讨酸枣仁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ipPCPA溶液(400mg/kg)制备失眠模型,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以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为手段,对各组大鼠血清代谢物进行分析,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借助MatPA分析构建潜在靶标代谢通路和代谢网络。结果 1H-NMR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共筛选11种与失眠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MatPA分析得到8条潜在靶标代谢通路,包括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色氨酸代谢,三羧酸(TCA)循环。酸枣仁中剂量(15 g/kg)和高剂量(30 g/kg)均可显著回调11种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酸枣仁可通过调控失眠大鼠的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使大鼠内源性代谢物趋近正常水平,为进一步阐明酸枣仁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阐明荆防颗粒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并考察荆防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粪便内源性代谢物代谢紊乱和肠道菌群稳态的调控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荆防颗粒组,造模后持续给药6 d。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HPLC-HESI-QE-Orbitrap-MS/MS)代谢组学技术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小鼠肠道中内源性小分子物质和肠道菌群的变化,并寻找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荆防颗粒可以对11个生物标志物L-谷氨酸、琥珀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亚麻酸、苯丙氨酸、鞘氨醇、丁酸、丙酮酸、色氨酸、棕榈酸进行调控。对这11个生物标志物通过在线软件MetaboAnalyst进行代谢通路分析,得到潜在的主要代谢通路,其中共有10条代谢通路与荆防颗粒治疗急性肺损伤密切相关,包括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氨基酰基tRNA生物合成,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及二羧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亚油酸和亚麻酸代谢,氮代谢,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肠道菌群结果显示显著性差异菌主要有Bacteroid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寻 找与湿困脾胃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湿困脾胃证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综合物理 造模方法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大鼠体质量、体长、尾长、腹围指数与自主活动次数;利用UPLCQTOF- MS 方法对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分析,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寻找藿香正气口 服液治疗湿困脾胃证大鼠后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 的体质量、体长、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01),腹围指数明显升高(P<0.001);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 分别鉴定了与湿困脾胃证相关的15、10 个血清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磷脂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 9 条代谢通路。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湿困脾胃证模型大鼠的血清代谢表型能产生有效的干预,并使14 个潜在生 物标志物产生显著回调(P<0.05)。结论藿香正气口服液对大鼠湿困脾胃证的干预作用可能与调节磷脂代 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青蒿鳖甲汤对肝细胞癌模型小鼠血浆代谢物的影响,由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来探究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注射鼠源肝癌细胞株H22细胞对小鼠进行造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青蒿鳖甲汤组,运用UHPLC-Q-Exactive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中的代谢物变化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筛选出差异性代谢物及对应的相关代谢通路。结果 多元分析结果显示,3组的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寻找出肝癌模型组及给予青蒿鳖甲汤干预后模型小鼠的差异代谢物15个,涉及31条相关的代谢通路,经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重要性得分在前三的代谢通路分别是胆汁分泌、鞘脂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结论 青蒿鳖甲汤能有效改善部分紊乱的代谢物水平,为进一步对青蒿鳖甲汤改善肝癌及后期发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NMR技术,寻找IgA肾病幼龄大鼠湿热证模型的标志性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为进一步药物干预寻找最佳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2只3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6只。构建大鼠IgA肾病模型。观察12周,每周大鼠称重并收集尿液,进行尿常规、代谢组学检测;第4、6、8、10、12各周采血进行生化指标、细胞因子、肾组织病理检测;代谢组学采用模式识别及多元变量统计学分析,筛选出可能的大鼠血尿湿热证标志物并建立相关代谢通路,比较一般情况、生化指标、细胞因子、肾组织病理等,探寻其时间变化规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第5周起体质量增长速度放缓且出现湿热证候;尿检示第6周出现血尿,第8周出现蛋白尿;生化指标示TG、Chol、Scr均增高;肾组织病理示肾小球系膜区增殖性改变,实验第8、10、12周逐渐加重;免疫荧光可见IgA沉积;胞因子示核因子κB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分别自第6周、第10周起显著增高,与肾组织病理改变相对应;代谢组学判别出潜在的标志物14个,主要代谢路径6条,且随时间呈现一定的改变规律。结论:本实验初步探索出与中医血尿“湿热证”相关联的尿代谢组学的标志物及相应代谢通路,并提示尿代谢组学的改变早于生化、细胞因子、肾病理组织等其他微观层面,为进一步准确把握本病的干预时间点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