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正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该病多因风火之邪客于少阳、厥阴经脉,郁于肌肤;或因外受毒邪,脾经内湿致湿热内蕴,壅滞肌肤营卫而致,毒热互结,郁蒸肌肤则红肿发疱;阻遏经络,经气不通则痛~([1])。从发病来看,本病与毒邪、湿、热、风、火郁于经络,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有关,正如《圣济总录》指出:"热毒之  相似文献   

2.
张燕双 《天津中医药》2013,30(6):375-376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一种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串疮"[1],临床分热盛证、湿盛证、气滞血瘀证,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及辨证施护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疱疹灵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疱疹灵主要由三叶蛇莓根、生甘草等组成,其中三叶蛇莓根多用于治疗带状疱疹(HZ)。HZ是由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所致的疱疹性皮肤病。临床以患处有集簇状水疱及剧烈疼痛为特征。属祖国医学“缠腰火丹”、“蛇串疮”等病范畴。病机以邪毒侵袭、肝脾湿热为关键,故治疗当以清热解毒、收湿消肿、止痛生肌为法。  相似文献   

4.
周霁  陈可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2):56-56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以簇集状丘疱疹、局部刺痛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蜘蛛疮”,认为本病因为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病。临床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经郁热型、脾虚湿蕴型、气滞血瘀型。由于患处皮肤神经疼痛难忍,以夜间为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蛇串疮”。好发于胸胁、腰骶、颈背、四肢等处,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和疱疹。西医治疗多以止痛、抗病毒为主;中医辨证以泻肝火、利湿热为主。但是,临床效果都不理想。笔者用中药外敷,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为现代医学的病名,中医称为“蛇丹”、“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中医认为本病系由心、肝二经火邪湿毒蕴结而成,症见胸腹部疼痛如火灼,起疱糜烂,伴恶寒发热,苔黄,舌尖边红,脉弦数等。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通经,活络。我们用中药内服外涂治...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性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按中医辨证分型为热毒型、湿毒型、气滞血瘀型,分别给予清热除湿、凉血解毒,理气和血、通络止痛等治疗措施,其中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高晖 《山西中医》2004,20(1):54-56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袭人体后引起的皮肤感染,中医属于缠腰火丹、蛇丹、蛇串疮、蜘蛛疮等病范畴。此病多发于夏秋当令之季,以成年患者居多,其病机多为肝经郁热或脾经湿蕴兼感火热毒邪,导致湿热蕴结肌肤,气血凝滞,阻滞经络,壅塞不通而发为疼痛和疱疹。目前西医多使用抗病毒、止痛治疗,疗程较长且易伴随副作用。近年来临床广泛采用针灸治疗,方法简便而效捷,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郭墨绪 《河北中医》1999,21(4):209-209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成簇水疱沿体表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中医名为火带疮、蛇串疮、缠腰火丹,认为是由心、肝二经火邪湿毒凝结而成。近年来笔者临床运用自拟疱疹汤治疗带状疱疹6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5岁;病程4~5日36例,6~10日13例,11~15日9例,16~30日4例;诱因:感冒25例,情志不遂37例;舌苔黄52例,苔白10例,脉弦细48例,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火针加拔罐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疱疹区局部皮肤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后,用平头火针点烫疱疹点,再分次点烫和拔罐其他疱疹点区;远端配穴:外关透内关、中渚、液门、侠溪、太冲、足临泣、内庭等治疗。结果:89例病例经12d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100%。结论:治疗本病当清热利湿,解毒通经或疏风清热、解毒通经止痛。用火针"以热引热,引邪外出",能尽快地泻热解毒、疏通整个肝胆经脉,起到整体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献国 《中医杂志》2006,47(8):634-634
答:带状疱疹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属中医“蛇串疮”、“蜘蛛疮”范畴,多为肝胆火盛、外受湿热毒邪所致,当以清热疏肝、泻火解毒为治。一些中成药,对带状疱疹有良好的外治作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答: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累及神经及皮肤的急性疱疹性病毒性皮肤病,以水疱带状分布和疼痛为特点.中医认为,此病由感受毒邪、湿、热、风、火,郁于肝、心、脾、肺,致经脉瘀阻,气滞血瘀,辨证分型以肝胆湿热、脾胃湿热、气滞血瘀为主,内服药物常用龙胆泻肝汤、参苓白术散、血府逐瘀汤加减,若配以中药外治法效果更好,兹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属中医"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范畴,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疱疹性皮肤病。该病发病时疼痛剧烈,易留有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张新生、吴秀花医师从医30余载,在带状疱疹的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分期辨证诊疗"的原则及"拔毒外出、清热利湿、调气和血"的治法,临床治疗收效显著。该文介绍张新生、吴秀花医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诊疗心得及经验。  相似文献   

14.
托毒法治疗带状疱疹28例临床观察杨伟明(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529071)带状疱疹,俗称缠腰火丹、蛇串疮等。多因外受毒邪或湿热火毒内蕴而发,临床多以清热祛湿、泻火解毒等攻邪之法治疗,本人采用扶正托毒法治疗28例,并与清热解毒法治疗及西药治疗相对照,报...  相似文献   

15.
眼睑带状疱疹属于中医眼科"风赤疮痍"范畴.本病的发生多由脾经蕴热,外感风邪,内挟心火上攻眼睑,或脾胃湿热,复感风热毒邪,风、湿、热三邪相合上攻眼睑所致.笔者在临证时多采用清热除湿、祛风散毒之治法,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可发生任何部位,多见于腰部,常沿一定的神经部位分布。属祖国医学“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证范畴。本文将近年来有关带状疱疹中医文献资料,加以归纳整理,摘要综述如下:1辨证分型治疗黄氏[1]采...  相似文献   

17.
洪旗  马其南 《中医药学刊》2002,20(3):354-355
化湿法适用于湿温病,暑湿快湿证和伏暑等湿热相关的病证。是由于湿热之邪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热性病,其内因与人体正气和脾胃的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常用化湿七法,如芳香宣肺化湿法,适用于湿阻上然,湿重于热,燥湿化浊法,适用湿阻中焦,疏利湿浊,透达膜原法适用膜原证。化湿清热法,适用湿温病湿渐化热,清热化湿法,适用湿温病湿热并重;清热湿热,豁痰开窍法,适用湿热之邪阻于气分,淡渗利湿法,适用于湿阻下焦,下阻膀胱之证。  相似文献   

18.
云南白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损多呈带状分布,宛如蛇行,故中医学称之为"蛇串疮",其病机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湿热邪毒乘虚  相似文献   

19.
蛇串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中医学又将其称之为"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常伴丘疱疹、水疱、疼痛,经常会顺沿一侧经络走向对外呈现出显著的带状样分布,所以西医才将其命名为"带状疱疹",具体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炎症性皮肤病,最近几年中本病的患病人数有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中医理念逐渐和现代医学相融合,蛇串疮的中医辨证施治也在临床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将对"万病一毒论"在蛇串疮的辨证施治上作一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冯兴华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案3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宏潇 《新中医》2004,36(9):16-17
冯兴华教授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他认为治疗痹证应谨守病机,攻补有序。初期当辨风、湿、寒、热之邪,以大剂、猛剂速去其邪,法当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中期邪尽去,气阴两伤,当于祛邪药中稍加扶正之品,法当清利湿热佐以益气养阴;后期正气渐衰,脏腑受损,余邪未清,又当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佐以清热利湿。临证又须灵活变通,益气祛邪,寓泻于补,相辅相成;标本兼治,培补肾元,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