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与自然是矛盾统一体,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就没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但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资源和环境整体和谐发展。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的矛盾问题,解决好人类对环境利益的公平分享问题,这需要在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条件下正确处理资本、体制、文化、民生等制度的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6,(6):18-25
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进行生态学批判,无疑是马尔库塞批判理论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马尔库塞认为,要克服资本主义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进行生态革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他主张通过引导技术发展新方向和推动社会关系变革的双重路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创了资本主义批判的新视角,为重新建构当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其理想状态是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涵了三层关系,这三层关系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而被逐渐展开.第一层关系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其核心是合理定位人类在自然世界中的位置,强调人类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依赖自然世界,人类应恢复对自然的敬畏,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开展生产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李明华 《学术研究》2004,20(11):5-9
大规模的、全球性的、威胁着整个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 ,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产生于工业时代的“征服自然”的文明观 ,使人类本质在对象化过程中发生异化 ,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也毁灭了人们竭力追求美好理想社会的梦想。真正的和谐社会 ,是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本质的统一。社会和谐寓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中。因此 ,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 ,我们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 ,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对现代化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在生态文明领域的高度自觉。这是世界现代化的中国式表达。“现实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确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转变。为此,需要坚持自然理性与人文理性、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的统一,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生态伦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 ,它涉及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以人为本 ,通过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基本目标和最终理想。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和谐协调的发展。人与自然相互对立和役使的时代理应终结 ,和谐融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成为人类共同的理想 ,而生态伦理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新的理论和价值观支点。  相似文献   

7.
低碳伦理问题是在生态文明共生观念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兴伦理问题。它将人纳入到全人类、整个生态系统的共生关系中,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价值归依,以环境正义作为处理人类内部矛盾、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原则,实现人类向真实生活的复归,达到人类"类德性"普遍提升和个体幸福和谐的至善境界。  相似文献   

8.
生态福利是社会安全与发展的内在文化秩序,其文化价值逻辑及公共性追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精神活力的源泉。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生态危机、生境丧失、生态环境恶化等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生存情景。在澄明生态福利的公共性本质的基础上,对生态福利的内在认知结构和文化伦理价值逻辑的追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维度。以生态福利的文化价值为公共性追寻的"美丽中国"的实践,必能造就一个人与社会共享生态福利的优雅、健全、可持续生存的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32-35
文化作为一种力量与生态相辅相成。文化与生态共生于人类实践活动,文化价值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是二者关系的理想图式,超越"经济理性"和"自然理性"的"文化理性"是人类实现这一图式的积极应对。奥康纳和萨卡的相关研究在这方面有一定启示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文化与生态共生图式的生动展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方面来揭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一方面强调自然的优先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人在劳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还通过对物质变换裂缝的深刻批判来考察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马克思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的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其生态批判至今仍具有生命力,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关系的走向决定着未来人类是否能够走出生态困境。从系统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进行分析后得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系统整体性、双向互动性、动态平衡性及演化性等特征。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启示在于: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不断完善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道德危机的症结在于人类理性的过度张扬,这种理性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人类中心主义,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个人主义。前者引发生态伦理的兴起,后者引发对道德共识的强烈诉求。对现代性道德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对人类理性的彻底否定,而是要对现代性道德进行重构,这种重构得以发生的基础是实践理性。其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旨归,从自然之维、社会之维等方面来推进现代性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思潮。面对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和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原因,提出了在平等生命互动的基础上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推动人与自然依存关系的整体性与协同进化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语境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类要重新审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系统,改变和调整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手段,进化人类的思想特别是价值观念,反思自身行为、后果及影响,探索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的协同进化规律,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抑制“科技异化”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技异化,是指科技这种人的创造物变成了统治人、压抑人的一种异已性力量.分析科技异化,关键不是分析科技本身,而是从分析使用科技的人类为契机,才有可能真正认识科技异化、分析科技异化、寻找科技异化的根源及救治方法.现代,在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异化现象愈演愈烈的前提下,探索抑制科技异化的途径是:矫正现代性的理性偏向,整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救治"科技异化"的关键;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规定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方式,为人类走出科技异化的困境指明了方向;"和谐"思想最终既能达到加速科技发展和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又能消除自然环境中科技异化后果的目的,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克制科技异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精华,都对救治"科技异化"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人类自身,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在人类自身。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对于人来说,既是客体,也是主体;既有工具性价值,又有目的性价值;人类对待自然,既要合理利用,更要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
生态危机的根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欢 《晋阳学刊》2009,(1):75-78
当下生态危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现实。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危机是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了,处于异化状态。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的根源说到底就是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前者是后者的突出表现。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的生产方式和异化劳动带来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使人类与自然重新恢复到友好和谐状态,就要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的生产方式和异化劳动。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独到价值不仅在批判西方人与自然分裂的现代化中显现,还在与西方批判现代化的三大进路的比较中凸显出来。无论是回到前现代,还是进入后现代,抑或是走生态改良的三大人类文明进路,都未能从根本上化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矛盾。我国站在对人类文明赓续负责的高度,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打破了人与自然“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性,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动力发展现代化,超越了对现代化的三大拷问,形成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本区别于前现代的农业文明,也不是现代的工业文明,更不是“怎么都行”的后现代文明。其不仅对中国现代化具有指导意义,还为走出现代性人类文明困境提供了普遍性认知及实践对策,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人类步入21世纪时,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全新的浪潮席卷而来,同时出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对立,现代性走入了自己的困境,这表明自启蒙以来所开辟的主体性理念范式遇到了挑战,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洞察到了资本主义潜在的弊端,他的哲学观一开始就是批判资本主义文明范式的新的哲学观,即共生——共同生成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认为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是一个共生的实践过程,个体的生命从审美出发进行实践达到与自身同一并获得幸福,人在实现与自身的统一之后才能在实践中实现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统一共生,人也只有实现这个统一共生之后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发展,即这个实践过程是一个共同生成的过程。马克思从这个角度审视人类社会历史,提出共产主义的理想不仅仅是财产的公有和物质的极大丰富,而是人的生存样态的全面转变,人将在审美实践中全面实现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完全统一共生。马克思的共生——共同生成哲学思想是哲学的一场革命,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于后工业社会全球化条件下走出现代性困境无疑指出了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生活世界视域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祥美 《学术论坛》2008,31(1):14-17
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想,为我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与自然之间对象性关系确立的方式是多元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真正原因;共产主义才是人与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