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夏季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发季节.近一殴时间,本刊编辑部不断接到读者来信、来电咨询,为患上了泌尿系结石而担忧,同时询问泌尿系结石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针对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二六四医院泌尿外科冯威福主任.  相似文献   

2.
一读者来信询问一个治疗脑中风的偏方是否有科学依据,这个偏方是给脑中风患者十指放血。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王麟鹏。王主任说,时间对于脑中风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患者出现中风迹象时,一定要及时联系急救中心,请专业人员将患者送往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3.
通过前几期的介绍,读者可能对阿片类毒品成瘾的脱毒治疗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注意到,许多经过强制戒毒的吸毒者不久又重新吸毒,甚至从戒毒所几进几出,最终仍不免走上毁灭之路,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令各国科研人员分外头痛的复吸问题,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陆苏南女士。记者:为什么吸毒者经强制戒毒后,仍会  相似文献   

4.
许多吸毒者没有决心去戒毒,是恐惧戒毒的痛苦。因为他们深知戒毒症状的滋味,还有电影中霍元甲、张学良戒毒的痛苦阴影在作怪,以致陷入魔窟便不能自拔。其实今天的戒毒与以往完全不同,这有赖于一批新型戒毒药的出现,才使“替代疗法”取代了以往的“冬眠疗法”,给戒毒者大大的减轻了痛苦。目前可用于“替代疗法”的戒毒药物有: 丁丙诺啡 丁丙诺啡是一种强力镇痛剂,用于戒毒有极好的疗效。深圳戒毒所单独应用丁丙诺啡注射剂(7日递减法)治疗海洛因依赖者1000例,取得  相似文献   

5.
吸毒者反复戒毒治疗对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吸毒者反复多次地接受戒毒治疗后是否能改变感染艾滋病的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方法于2003~2004年在安徽省合肥市两个戒毒所的吸毒者中开展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312名吸毒者受邀请并同意参加调查。77%曾接受过2次及以上的戒毒治疗。戒毒治疗的中位数是3次。72%的吸毒者注射过毒品;19%在最近30d共用针管或注射器;40%在过去1年既有固定性伴侣也有商业性伴侣。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接受戒毒治疗的频率和感染艾滋病的吸毒行为(注射吸毒或共用注射器具)和性行为(使用避孕套)没有关系。结论反复多次地接受戒毒治疗并不能改变吸毒者感染艾滋病的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有效的行为干预和替代维持治疗应该成为戒毒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自愿戒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综合干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对自愿戒毒人群艾滋病知识改变情况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某自愿戒毒所277名自愿戒毒者进行艾滋病知识及知识途径调查,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收看光盘、集中座谈等形式普及艾滋病知识,随访知识改变情况并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自愿戒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45.8%-99.3%之间,干预后升高到70.4%~99.6%之间,除“感染艾滋病从外表看不出来”、“接受血或血液制品能感染艾滋病”、“共用注射器或针头能感染艾滋病”外,其他项目干预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自愿戒毒所对自愿戒毒人员进行短期的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应重视和全面开展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社区吸毒以及强制戒毒状态下,吸毒成瘾者生活质量。方法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生活质量量表,采用调查对象自填问卷的形式,调查吸毒成瘾者的生活质量。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前进法,α=0.05水平)比较三种状态下吸毒成瘾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在四川省西昌市和乐山市美沙酮门诊、社区和强制戒毒所分别调查吸毒成瘾者211、143和171人,三组调查对象生活质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的生活质量最高,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次之,社区吸毒者的生活质量最低。对生活质量各维度比较的结果显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在心理状况、家庭关系与社会支持、日常生活与经济状况、生活满意度四个方面优于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此外,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和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在生活质量的各构成维度上,均优于社区吸毒者。结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和强制戒毒对于改善吸毒成瘾者的生活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其中前者的效果更为明显。建议加快推进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8.
美沙酮维持治疗与强制戒毒的成本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与强制戒毒的投入与产出。方法:通过对8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简称"门诊")以及3家强制戒毒所(简称"强戒所")的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运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无论是总成本还是例均成本,3个强戒所均高于当地美沙酮门诊;在降低吸毒量方面,门诊和强戒所的效益/成本比值分别为8∶1~26∶1和6∶1~20∶1;在恢复病人重返工作岗位等社会功能方面,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建议:在吸毒人员较多且艾滋病相对高流行的地区,积极开展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是控制吸毒人员艾滋病流行的一种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法;美沙酮维持治疗和强制戒毒具有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肾脏疾病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都比较复杂,治疗中及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也很多。近期,本刊接到许多读者来信,询问有关这方面问题,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医科大学及北京协和医院,请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专家们谈一下肾脏疾病治疗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肝病患者的希望之光近来,有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询问有关肝病治疗问题。现向读者介绍一位攻克肝病卓有成效的医师──郑州市商城路管城东街20号河南省医学会疑难病医院肝病科主任刘仲.刘仲大夫毕业干医科大学后,即从事肝病的研究和实验,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他将西...  相似文献   

11.
所谓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是指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自由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避孕方法。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不就是避孕吗?其实并不尽然。在大量的读者来信中可以看出,有些育龄夫妇结婚多年施行避孕却常常失败;有些由于避孕方法不当,常引起某种不适;更多读者来信询问有什么更简便,更保险、更适合自身使用的新的避孕方法。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人类生殖健康培训中心吴尚纯主任。 吴主任曾获中国医学科学院计划生育专业医学硕士学位,并先后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妇产科和瑞典大学妇产科进修。她从事计划生育工作20余年,对避孕方法有着颇深的研究,曾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口基  相似文献   

12.
因我国吸毒问题不断恶化,禁毒、戒毒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严肃课题。我院于1994年成立了药物依赖治疗科,4年多来共收治戒毒病人2500多例。在自愿戒毒管理上,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严把收容关是戒毒管理的首要环节把好门诊收容关,对病人入院后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对此,我们在门诊专门安排1名高级职称、医疗经验丰富、政策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医生负责,并在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把关:1.严格体检:包括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乙肝5项、丙肝检查,心电图、胸片检查,梅毒及艾滋病血清筛查,尿…  相似文献   

13.
韩少娟 《现代医院》2007,7(Z2):67-68
吸毒是一种自我毁灭性的严重社会适应不良行为,给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采用SCL-90测量表对39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病人急性脱毒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 海洛因依赖病人在戒毒早期有明显的抑郁、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焦虑、恐怖、偏执、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等不良心理和行为.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行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轻病人在戒毒早期所产生的戒断症状,改善病人的对抗心理,改善医患关系,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增强病人戒除生理性和心理性毒瘾的信心和决心,顺利渡过戒毒期,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福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治疗前药物滥用及戒毒治疗情况,为维持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福州市MMT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CV抗体检测。结果 266例调查对象多药滥用比例为43.98%。滥用药物原因主要是出于好奇(53.01%)和受同伴朋友影响(52.26%)。73.68%患者有过自愿或强制戒毒史,前次戒毒后分别有35.71%和28.06%的患者在1个月内和1~3个月内复吸;复吸的原因主要是朋友引诱(43.37%)、吸毒环境影响(41.33%)和对药物渴求(39.80%)。87.97%的患者认为MMT门诊最适合戒毒治疗;在戒毒治疗时间上,有44.40%的患者认为1~3个月较为合适。HIV、HCV感染率分别为2.78%和53.17%。结论 MMT门诊患者治疗前多药滥用现象较为普遍,传统的自愿戒毒和强制戒毒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近期本刊收到几位读者和肝癌患者的来信,询问关于“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问题。为此,我们特意请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超声中心主任王学梅博士与周旭教授,结合该院的临床经验,对此疗法做一介绍。肝癌新疗法———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超...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以及生活经验的改变,在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乳腺痛的发病率大幅度增加。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乳腺癌学术组常务副组长、北京医院普外科主任王在同教授。 记者:王主任,您能谈一谈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吗? 王主任:我国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妇女中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乳腺癌过去多发生在40~60岁的妇女,但现在20多岁妇女也多有发生,发病巳趋于年轻化。  相似文献   

17.
尹学兵 《自我保健》2008,(12):49-49
最近,编辑部接到不少读者来信,说是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被发现“小三阳”,很是担心。有的人说“小三阳”需要接受治疗,及时将阳性转阴,否则延误时间会发生更严重的后果。也有人说,“小三阳”不需要接受治疗,不是什么大事。那么,乙肝小三阳到底需要不需要接受治疗呢?它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接受治疗?带着上述问题,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上海肝病研究中心主任瞿瑶教授。  相似文献   

18.
68岁的张大妈,患了一种羞于启齿的病,就是经常尿裤子。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用力时,尿液常常会个自觉地排出。晚上睡在床上,小便出常常弄湿被褥。这给她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她整天忧心忡忡,愁眉苦脸。前些日子,她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求治,泌尿科王主任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认真检查后,告诉她所患的  相似文献   

19.
马皑 《健康》2001,(10)
走出戒毒所绝不意味着吸毒者就此告别了毒品。在药物治疗和自由相对剥夺的戒毒期间,吸毒者生理上的毒瘾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面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心瘾)却仍然相当顽固。由于吸毒为法律和社会道德所不齿,因此,走出戒毒所的吸毒人员尤其是青少年,往往背负着一定的罪恶感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特别需要社会和亲朋好友的帮助。我们对他们的态度,影响到他们最终是否可能完全戒断毒瘾的决心。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戒毒、被收容教育人员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北省戒毒和被收容教育的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省内戒毒所和收容教育所中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各 60名。结果 ①被调查人员中对艾滋病经性传播知晓率最高 ,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分别达到 95 0 %和 80 0 % ,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 ,戒毒人员、被收容教育人员分别为 60 0 %和 3 8 3 % ;②被收容教育人员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较差 ;③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对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均存在歧视 ;④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中一部分人承认有与传播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史 ,67 7%的未婚吸毒者承认他们有过性行为。结论 ①注意采取减少每次健康教育的信息量、增加健康教育次数等方法 ,使目标人群均衡、全面地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 ;②消除这部分特殊人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 ,应是对他们进行的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