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重庆地区冬季日照缺乏,学生情绪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从而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教室作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场所,良好的人工光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的提高。采用全析因实验法,在色温为4 000 K、5 000 K LED照明与照度为1 000 lx、1 500 lx、2 000 lx、3 000 lx组成的8种光环境下进行教室照明实验。实验共进行14 d,通过志愿者主观评价,结合每天实验日志,探讨不同色温、照度对疲劳程度及视觉舒适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色温时,随着照度升高,疲劳程度降低;同一色温照度环境下,时间越长,疲劳程度越高;随着照度的升高,不同色温下光环境满意度临界点不同,4 000 K色温下最适宜照度在1 500~2 000 lx之间,5 000 K色温下最适宜照度在2 000~3 000 lx之间。  相似文献   

2.
Farnsworth-Munsell 100(FM-100)色相棋实验是测试人眼视觉辨色力的经典方法,其通过在CIE标准照明体C条件下颜色均匀分布的色相棋样本排布及对应分析,实现观察者视觉辨色力的量化。然而,由于色相棋样本颜色分布均匀性受照明光源的影响,有关其它光源条件下色相棋实验的有效性尚待论证。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分别在3000 K色温,200 lx照度的6组光源照明条件以及5500 K色温、500 lx照度的5组光源照明条件下,对24名色觉正常观察者进行FM-100色相棋实验。结果显示:照明条件为5500 K、500 lx时观察者的颜色辨别力远好于3000 K、200 lx条件;同一观察者在不同照明条件实验中所表现的颜色辨别能力差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同照明条件下FM-100色相棋相邻样本色相角差分布情况较为一致。以上说明不同照明条件下利用FM-100色相棋实验表征颜色辨别力的方法具有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秋冬季节日照缺乏,导致学生情绪低落、学习效率下降,通过人工照明可以有所缓解。在实验室模拟教室照明,选取三种典型色温(4 000 K、5 000 K、6 500 K)和六种照度(500 lx、1 000 lx、1 500 lx、2 000 lx、2 500 lx、3 000 lx)组成18种光环境,分析被试在不同光环境下的学习效率和疲劳程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色温对综合脑力工作指数的变化率影响最大,其次是照明时间,然后是照度;5 000 K色温下,IMC指数的提升效果最明显;IMC指数的变化率随照度和时间的提高都先增加后减少,在2 000 lx和1.5h附近达到峰值;最佳的色温和照度组合为5 000 K和2 000 lx,最佳的照度和时间组合为2 000 lx和1.5h;色温越高,负面情绪越多;2 000 lx以内照度越高,作业效率越高,超过2 000 lx以后,作业效率降低;光照时间越长,疲劳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照明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视觉舒适度,也影响着学习效率,而同时使用VDT与纸质阅读媒体的学习模式在大学生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本研究希望通过在实验室照明环境下得到同时使用VDT与纸质阅读媒体时视觉舒适度与学习效率的变化,进而得到照明环境对视觉舒适度和学习效率的影响规律,为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1)光源色温为4 500 K,照度为500 lx时,视觉舒适度评分与作业绩效表的学习效率都达到最佳状态;(2)实验还发现,男性更适合在偏于低色温的环境下工作,女性则在偏于高色温学习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5.
直接照明和间接照明等照明方式会影响教室光环境的光分布。在教室环境中,通过设置不同色温、照度的直接照明与间接照明相组合的实验条件,探究不同照明方式对学生的视觉任务的绩效以及视觉舒适性影响。实验发现在补充了150 lx和300 lx间接照明后,视觉绩效结果与只有直接照明时相比得到显著性提升;6 500 K色温的间接照明对绩效提升效果优于3 500 K和5 000 K色温条件。得到如下实验结论:①在直接照明保持300 lx照度时,间接光提供的照度越高,视觉任务的绩效越高;②在直接照明保持5 000 K色温时,补充高色温的间接照明,会提升视觉任务的绩效;③补充间接照明会改变对当前教室环境的主观感受,使整体环境更加充满活力。实验结果可为教室光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10名(5男5女)眼部功能正常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学习效率法、视调节力测试法、生理参数法和主观评价法,研究不同的LED照明环境(相关色温Tc 分别为2700K、4500K、6500K,照度Ev 分别为300 lx、500 lx、800lx)对受试者生物节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在Ev =500 lx, Tc =4500K的照明环境下学习效率最高、视调节力最好,生理参数最稳定。另外通过主观评价测试,受试者也普遍喜欢Ev =500 lx, Tc =4500K的照明环境。综合考虑,桌面平均照度为500lx,相关色温为4500K的LED 照明环境为理想的学习和办公环境。  相似文献   

7.
不良的教室照明容易使学生疲劳、降低学习效率。通过实验室模拟教室照明,让学生在不同照度(500 lx、1000lx、1500lx、2000lx、2500lx、3000lx)和色温(4000K、5000K、 6500K)组成的LED照明环境下学习3 h,每0.5 h监测一次脑电信号(EEG),测量δ波、θ波、α波和β波节律,分析频带能量比例R值,判断脑疲劳程度和精神兴奋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照度的提高,脑疲劳先减小后增大,2000lx照度组的脑疲劳最低,说明过高的照度更容易引起脑疲劳;精神兴奋性起初变化不明显,超过1500lx后显著提高。随着色温的提高,脑疲劳逐渐增加,精神兴奋性先增加后减小;光照时间的影响与色温相似,脑疲劳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深,且速度加快;精神兴奋性随时间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步行空间照明场景的模拟实验,让被试观察正前方距离4m远处的观察点,并在三分之一秒内探测场景中不同偏离角度的障碍物情况,以获得LED光源SPD对于障碍物探测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地面平均照度为5lx、10lx和20lx的亮度环境中,LED光源的SPD对障碍物探测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且500nm以下蓝光含量更高的6500K色温LED光源对于障碍物的探测最有利,4000K次之,2700K最不利。实验还说明光源SPD对线上视觉没有影响,而对于周边视觉有影响,且随着探测角度的变大,光源SPD的影响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实验探索不同照明环境的零售空间对顾客满意度及购物行为的影响。在典型零售店实验场景中,照度(200 lx、500 lx、1000 lx、1500 lx)和相关色温(CCT)(3000 K、4500 K、6000 K)为自变量,热、声环境为控制变量。实验期间由28名被试对12种不同照明工况的光、热和声环境满意度进行主观评价,并记录购物体验时长。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照度对光环境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影响,并在1000 lx时较高;热和声环境满意度分别在照度为1000 lx和500 lx时较高,且CCT的影响不明显。购物体验行为在照度和CCT分别为1000 lx和4500 K的持续时间更长。分析表明,令人愉悦的光环境在一定程度下能提升顾客对热和声环境的满意度;同时,感受不佳的光环境会减少顾客的体验行为时长。  相似文献   

10.
深入调研了目前心内科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的光照环境,结果显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照度偏低,2)照明方式不当引起的不舒适眩光,3)灯具配光不合理,4)光源色温过高,以上原因均降低了病患与医护人员的视觉舒适。本研究以健康光照环境的视觉需求为切入点,搭建了CICU模拟空间,设计了不同光照环境实验场景,通过主观评价及生理指标监测,探讨4000K色温条件下照度、照明方式对医患满意度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1)当照度为200lx时,病患的满意度达最大值。2)在照度一定的情况下,间接照明的比例与病患的满意度成正相关。3)当照度在100、200、400lx时,照度值与医护的满意度成正相关。4)在照度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照明方式与医护的满意度并未呈现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前,室内环境的热舒适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室内建筑照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相同的热环境中,不同的室内光环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热感觉。该实验在天津大学可变建筑空间综合实验舱进行,在自然通风状态下,通过环境参数测量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实验1的平均温度是28. 14℃,在400 lx照度下研究冷、中、暖三种色温对被试者热感觉的影响;实验2的平均温度是18. 2℃,分别在272 lx、365 lx、510 lx和760 lx四种照度下研究冷、中、暖三种色温对被试者热感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照度和色温均对被试者的实际平均热感觉投票(TSV)有明显影响。照度越高被试者感觉越冷,色温越高被试者感觉越冷,且照度比色温对热感觉的影响更显著。该实验为研究不同建筑照明工况对室内人员热感觉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地下人行通道照明环境中,相同照度不同色温照明环境下,进行行人心理和瞳孔大小的比较试验,通过分析人的心理感受和瞳孔大小生理参数,研究地下狭长空间中色温对行人的影响。研究表明,照明亮度值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光源色温有助于提高人的舒适度,色温过高时人的舒适度反而会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光源色温对艺术作品的影响,结合艺术场馆展览中的实践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色温对艺术作品展示与呈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艺术作品的解读也与照明光源的色温选择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为LED光源在博物馆/美术馆照明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于快节奏生活模式下的上班族,瑜伽锻炼成为首选运动用以达到健身、塑形、美体等目的,而瑜伽室照明营造的整体氛围会对其练习体验及练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文章以邯郸市为例,通过测量、调查问卷的方式对5家瑜伽馆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人们对50 lx左右的照度、2 000~3 000 K的色温、照度均匀度高的光环境满意度较高。因此,瑜伽室照明设计宜选择小功率暖光源均匀布置,宜选择粗糙程度较高的浅色墙地面材料增加光线的漫反射以营造柔和、舒缓的氛围。选择综合满意度较低的瑜伽馆进行改造设计,以期改善瑜伽室照明环境,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长期生活的环境,其步行道路夜间光环境是人们心理环境品质的重要组成之一。本文通过校园夜间步行道路照明场地实验,探究了光源色温和路面照度对行人心理的影响特征,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出各影响因素与安全感、舒适度和识别度三种心理感受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受试者更偏好低色温环境,不同程度的路面照度心理感受不同。本研究为今后高等校园道路照明的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VDT阅读的视觉舒适度要求,开展实验室内阅读环境照明现状舒适度主观评价实验,研究照明要素对阅读舒适度的耦合影响。通过集成学习XGBoost算法计算得出垂直于桌面放置的计算机屏幕阅读舒适度的照明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为:背景亮度/反射系数(0.33)、工作面照度(0.31)、光源色温(0.27)、屏幕亮度(0.09)。获取了上述4要素的优选值或范围,得到了“最优”、“优选”和“不达标”3档VDT阅读照明环境,进一步论述了基于舒适度需求的VDT阅读环境的照明设计和整改策略,及“照明环境”与“VDT阅读界面”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彩色绘画作品常用来研究博物馆LED照明的显色质量。近几年来,我们设计执行了一系列相关的心理物理实验,对照度、色温、显色性(色彩保真度)以及色域大小和形状不同的LED照明进行了研究,数据结果与国际其他研究团队相关成果进行了比较。博物馆照明的最适宜色温可总结为3 000 K至4 000 K之间。照明的色彩保真度和色域都对画作的视觉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光谱可调的照明方式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光反射比是视觉照明设计关注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电子显示屏作业照明场景,采用重复测量实验方法,探究作业面光反射比(0.19、0.84)和眼部照度(150 lx、1 500 lx)对办公人员的视锐度、对比敏感度等视觉绩效指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0.19的低反射比条件下,被试的对比敏感度阈值降低,对视觉环境的满意度、辨识度评价更好;与150 lx的场景相比,1 500 lx高眼部照度下被试视锐度与对比敏感度表现显著提升;光反射比与眼部照度的交互效应对被试完成视觉任务时长的影响呈现显著性。视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视锐度越低,被试对光环境舒适度的视觉评价越高,但更容易感知眩光。实验结果为办公空间的作业面材质选择提供了参考,让室内光环境更好地发挥对办公人员视觉健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办公室光环境设计与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评价实验,研究了照度、相关色温、照度均匀度对照明舒适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能够满足光环境舒适度的照明节能设计建议。同时根据得到照明指标对舒适度的影响量化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办公室光环境评价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可为办公室照明设计提供参考,并为光环境评价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20.
LED光源光谱只含有可见光成分,相比传统光源能够减少光照对文物的损伤,是目前博物馆展陈照明光源最佳产品。但对于一些光敏文物,长期可见光辐照同样会对其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文章以染色丝绸这一类典型光敏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制作不同颜色的常见植物染料染色丝绸样品,设计模拟照明展览实验系统,利用不同光谱LED光源对样品进行高强度连续光照并测量样品表面色彩属性,计算样品的色差变化以分析不同光谱LED光源长期光照对丝绸文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光对染色丝绸老化的影响随波长递增而减弱,高色温对文物的影响强于低色温,不同光谱的LED对黄檗和槐米的老化影响均最大。本研究对更合理地设计丝绸类博物馆LED光源及改善未来博物馆照明环境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