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面对空间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我国2008年正式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为探索地质领域地心坐标系的应用,本文通过对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基础地质成果进行摸底与分析,提出采用逐要素逐点转换法或平移方法进行坐标转换的总体流程,并从空间数据库和管理单元两种地质调查成果数据研究具体的坐标转换方法,为现有的地质调查成果数据坐标基准转换至CGCS2000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要求提交CGCS2000坐标系成果数据。介绍了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流程,MapGIS在建库过程中的功能应用,以及成果数据向CGCS2000坐标系转换的简单操作,并提出了几点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戴友伟 《矿山测量》2013,(3):36-39,100,5
以肃北县土路-红沙梁煤炭地质工程勘查测量中坐标系转换问题为实例,介绍了以往勘测中常用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国家新启用的CGCS2000坐标系的定义,各自的优缺点及54、80坐标系下点的成果和已有图纸向CGCS2000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数据量大、信息丰富,数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数据库建设的成效以及后续服务利用水平。本文从现代数据质量概念入手,提出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要求,阐述了数据质量检查内容并提出一些能提高效率和准确度的实用技术和方法,以期通过交流,共同提高钻孔数据库质量检查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数据量大、信息丰富,数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数据库建设的成效以及后续服务利用水平。本文从现代数据质量概念入手,提出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要求,阐述了数据质量检查内容并提出一些能提高效率和准确度的实用技术和方法,以期通过交流,共同提高钻孔数据库质量检查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闻燕豪 《山东煤炭科技》2022,(12):202-203+212
为避免煤矿生产中利用区域公共点联测和利用转换参数计算等方法获取CGCS2000坐标所付出的巨大人力和经济成本,本文通过IGS站点数据,利用速度场格网模型,求解工程控制点坐标,并与利用传统CGCS2000坐标获取方法获取对比,结果表明:基于IGS站点的煤矿CGCS2000坐标获取方法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GPS观测网具有较高内符合精度。  相似文献   

7.
文中利用甘肃省临泽县已有的1980西安坐标系控制点作为与CGCS2000坐标系转换的公共点,采用基于甘肃省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的静态观测模式,求取公共点的CGCS2000坐标,根据公共点确定临泽县1980西安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的转换参数以及精度评估。  相似文献   

8.
文中探讨了工矿独立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平面四参数转换方法,并提出利用GNSS手簿快速完成从独立坐标系到CGCS2000坐标系的转换,实例验证该方法实用、快捷而且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萌  高远  范咪娜 《矿山测量》2021,49(2):71-76
针对全国范围内开展的CGCS2000的建立工作,文中分析讨论了区域坐标转换中常用的平面四参数模型、仿射六参数模型和多项式逼近模型,以四川某区域施工坐标系与CGCS2000的转换工作为例,展开探讨。通过三种模型计算,发现平面四参数模型和仿射六参数模型容易受到系统误差影响,不适用于施工坐标系向CGCS2000的转化;而多项式逼近模型取得了较好的转换效果,X坐标最大误差为0.08243 m,最小误差为-0.2464 m,Y坐标最大误差为0.16171 m,最小误差为-0.11217 m,整体坐标转换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的地质数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质量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对地质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设计中地质数据转换和处理的几种方法,通过数据的转换和处理,以保证系统中数据的质量,达到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胡思华 《矿山测量》2021,49(1):30-34
CGCS2000坐标系是我国目前精度最高的坐标系,其推广使用具有重大意义.文中在安装并学习美国高精度GPS基线处理软件GAMIT软件基础上,以4个无坐标信息观测墩为例,进行观测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方案的设计,以期获取4个观测墩的CGCS2000坐标.最终结果表明,各质量指标均满足限差要求,且平差后最弱边中误差满足《工程测...  相似文献   

12.
煤质分析全流程自动化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质分析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错误、计算误差、复检等问题,设计一种煤质分析全流程自动化处理系统,系统硬件接口采用RS485/422到TCP/IP数据透明传输技术,编程开发了基于GB/T 212—2008等国家标准数学公式的计算处理程序来完成检验数据的自动分析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原始检验数据提取阶段降低了传统方法产生错误的概率,数据分析处理阶段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效率和时效性。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根据煤质检验要求,无缝地增加检测仪器终端以及软、硬件接口程序或数学公式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AUTOCAD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开发,增加北斗接收机定位数据接收及处理模块,可以快速采集CGCS2000坐标系下的定位数据,达到快速更新地图数据的目的。据此,采用C#语言在AUTOCAD平台上设计了北斗定位数据的接收及处理模块,并实现了数据的接收及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地质科学数据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质量控制和公开化审查是地质数据出版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专业内容、数据格式、表现形式三方面总结了地质科学数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数据出版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数据成果质量。同时,强调了公开化审查的重要性,依据现有保密法律法规文件,从保密、敏感、公开表达三方面的审查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确保了数据出版内容不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地质科学数据出版工作的推动,发挥了地质科学数据的价值,促进了数据开放共享,为地质科技创新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建设框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地质资源信息流进行分析和优化,从地测采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表述、深加工及其在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着手,搭建了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的建设框架。围绕金属矿山对于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的功能需求,形成了包括基于PDA的地测信息实时采集、基于三维可视化矿床模型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处理和基于网络的储量管理与应用系统在内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工作流技术为核心构建数据转换逻辑,以实现整个数据流的无缝流转和地质资源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地质资料馆作为省级地质行业专业资料馆,承担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资料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汇交、借阅和开发利用等职责。通过二十年的努力,内蒙古地质资料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构建地质资料大数据中心,在地质资料数据库及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完善、开发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功能,实现了地质资料"收、管、用"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实现了地质资料"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环境下全国地质钻孔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数据是地质工作形成的最重要数据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汇聚了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地质数据信息,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高效存储和便捷服务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分析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基础上,结合地质钻孔数据特征,提出基于Hadoop平台全国地质钻孔信息服务系统大数据处理框架,旨在解决地质数据的序列化组织管理、高效存储、便捷服务、快速查询和挖掘分析等问题,论述服务系统开发设计和节点建设,并对地质数据服务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巍  徐爱功  赵亮  王昶  高良博 《煤炭学报》2014,39(Z1):88-92
基于目前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重要性,为实现在测量实践和理论中各类不同坐标之间的转换计算,并能够将转换过程程序化,论述了测量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原理及其转换模型,探讨了不同参考椭球和相同参考椭球的坐标系转换模型及方法,同时在Matlab软件平台上,研究并利用Matlab程序语言对不同坐标系统的转换模型进行程序的编写,实现了不同参考椭球和相同参考椭球的坐标系转换模型的程序化。结果表明:利用Matlab程序语言能够很好的实现坐标系的转换,并且运算速度快,成果更实用。  相似文献   

19.
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在重庆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已成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的应用实现了地质资料汇交流程公开化、透明化,以及地质资料的可追溯性,实现了地质项目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汇聚了大量的地质资料资源,大大丰富了馆藏藏量,成为了地质资料汇交监管的有力行政抓手,推动了地质资料汇交监管政策的完善,为提高地质资料的汇交率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矿政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本文以重庆市地质资料汇交监管为例,对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研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对今后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的高效应用以及汇交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