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化疗可对造血、神经、消化等多系统造成损害从而部分影响了疗效,不良反应较轻的靶向治疗成为近年来内科治疗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皮疹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erloti nib)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痛(non-smaI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种靶向性抗肿瘤约物,皮疹是使用厄洛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本研究旨住探讨不同程度皮疹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接受过1个周期以上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每日口服150 mg厄洛替尼直至疾病进展,将出现0、1~2、3度皮疹患者分为3组,观察出现不同程度皮疹的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后的疗效和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各组间的生存率差异.结果:0度皮疹组共自3例,有效率为0(0/3),1~2度皮疹组有36例,有效率为22.2%(8/36),3度皮疹组有9例,有效率为88.8%(8/9),各皮疹组之间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度皮疹出现中位时间为7 d,3度皮疹出现中何时间为21 d.0、1~2和3度皮疹组的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2、4和10个月,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6和23个月,各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46).0~2度和3度皮疹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3和10个月,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和23个月,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结论:对工不同程度皮疹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皮疹较重患者有效率较高,3度皮疹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其他患者.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在NSCLC患者中已有广泛应用,并能使部分NSCLC患者明显获益.本研究探讨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或二、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6月-2008年8月接受过化疗或未化疗过的Ⅲb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口服150mg/d,直至疾病进展,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共有42例患者入组,随访至2009年7月10日,中位随访期为17个月,依从性为100%.42例患者中CR2.4%(1/42)、PR 35.8%(15/42)、SD 47.6%(20/42)、PD 14.396(6/42)、疾病控制率(CR+PR+SD)85.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12.2个月;1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29%和56%.毒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78.6%(33/42)、腹泻35.7%(15/42)、转氨酶升高7.1%(3/42)、急性间质性肺病2.4%(1/42).结论 不管作为一线或者二、三线治疗,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微,临床获益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单药二线或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0月-2006年9月曾经接受过1~2个化疗方案治疗失败或复发的ⅢB/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口服150mg/d,直至疾病进展;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有50例患者入组,随访至2007年9月2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随访率为100%。50例患者中有3例不可评价疗效,其余患者中完全缓解占0%(0/47)、部分缓解占38.3%(18/47)、疾病稳定占44.7%(21/47)、疾病进展占17.0%(8/47);疾病控制率为83.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0和13.7个月;1年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30%和56%。Ⅱ-Ⅲ度皮疹患者的肿瘤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要显著高于0-Ⅰ度的皮疹患者,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患者的生存受益要明显优于疾病进展患者。Ⅲ度以上皮疹的发生率为4%(2/50)。结论:给予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药厄洛替尼治疗是有效的,且耐受性良好。患者的生存期不受性别、吸烟状态和病理组织类型的影响,皮疹严重度为Ⅱ度或以上的患者的疗效似乎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4-16-2012-03-16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77例采用厄洛替尼治疗经病理学确诊的Ⅳ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剂量为150mg/d,治疗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其中一线治疗患者21例,接受过〉1个周期化疗和(或)局部放疗患者56例。比较不同组别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77例患者总体客观缓解率为55.8%(43/77),疾病控制率为66.2%(51/77),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6.0个月,95%CI为3.693~8.31;中位生存时间9.5个月,95%CI为6.82~12.18。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31.3%,2年为14.6%,3年为7.3%。1年总生存率为39.8%,2年为11.6%,3年为5.8%。χ^2评分≥70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3.7%(41/49)和87.7%(43/49),均高于〈70者的7.1%(2/28)和28.6%(8/28),χ^2值分别为42.322和27.906,P值均〈0.001。非吸烟者疾病控制率为80.7%(25/31),高于吸烟患者的56.5%(26/46),χ^2=4.819,P=0.0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腺癌和卡氏评分≥70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高于鳞癌和卡氏评分〈70患者,P值分别为0.010和〈0.001;腺癌、无脑转移和卡氏评分≥70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高于鳞癌、有脑转移和卡氏评分〈70患者,P值分别为0.023、0.040和〈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卡氏评分状况和有无脑转移是疾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01和0.040;而卡氏评分状况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因素,P〈0.001。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59.7%)及腹泻(35.1%),多为Ⅰ~Ⅱ度。3例(3.9%)因Ⅲ度皮疹停药,未出现Ⅳ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厄洛替尼对Ⅳ期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体能状况评分高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68例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洛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7.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厄洛替尼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药物,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其耐药性的发生成为其进一步应用的瓶颈.现已证实T790M突变、KRAS突变、c-met癌基因扩增在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针对不同耐药机制,第2代TKI的应用、再次应用化疗或厄洛替尼以及针对失败模式进行后续治疗等多项临床试验不断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26例晚期不能耐受化疗及不愿接受化疗的晚期NSCLC用厄洛替尼治疗,直到病变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而终止,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26 例晚期NSCLC中,CR 0 例,PR 5 例,SD 11例,PD 10例,有效率为19.23%,疾病控制率为61.5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5.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5个月.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皮疹、皮肤瘙痒、腹泻和恶心呕吐,多为Ⅰ~Ⅱ度,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明确,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经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6例肿瘤局限于胸腔内,26例已有远处转移,厄洛替尼剂量为每天150mg,口服,每天1次,直到肿瘤进展或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中止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13例,进展9例,全组有效率为31.3%,疾病控制率为71.9%,中位生存期7.8月,1年生存率为45.3%。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不需要特殊处理。结论厄洛替尼对放、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4例晚期NSCLC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50 mg口服治疗,每日1次,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毒性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10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客观有效率为27.9%(29/104),疾病控制率为76.0%(79/10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3.1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61.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S评分为0~1分、腺癌和治疗后出现皮疹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均P<0.05);而吸烟和肝转移则显著增加了死亡风险(均P<0.05).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73.1%和41.3%.不良反应多为1~2级,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6.7%.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良好,可作为化疗失败、不适合或拒绝接受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1.
Th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signaling is overexpressed in many solid malignancies, making it an appealing target for biologic agents. A number of agents that target this receptor are in use or in development. A specific adverse effect common to this class of agents is an acneiform-like skin rash that has been related to EGFR inhibition in the skin.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tiology of this rash, and there are no clear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rash and response and/or survival, making rash a potential surrogate marker of activity. This review summarizes and updates the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etiology, and predictiv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erlotinib-induced skin rash and establishes a treatment strategy to help treat dermatologic adverse events and allow patients to continue therapy without dose interruption or drug discontinuation.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 已有的研究表明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表达和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存在密切联系.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ZO-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MDR)是肺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肺癌MDR机制复杂,与多种耐药基因有关。ABCC10是新发现的ATP结合转运蛋白家族C族成员,参与肿瘤的耐药。本研究旨在检测ABCC10在非小细胞肺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分级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BCC10在肺鳞癌、腺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C10主要定位在胞膜上和胞质中。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明显(P<0.01),肺鳞癌、腺癌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3.26%和81.1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鳞癌不同病理分级之间表达差异明显(P<0.01),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不同TNM分期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BCC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其中在腺癌的表达高于鳞癌,在腺癌中表达的高低与病理分级、TNM分期有关,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耐药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Survivin抗体的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在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随着人们对肿瘤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相关的自身抗体成为了研究热点.肺癌患者血清中Survivin 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目前还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Survivin自身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T-PCR方法获得Survivin 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Survivin,亲和层析方法纯化蛋白,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鉴定,建立基于Survivin融合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对89例健康志愿者、21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2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重组Survivin融合蛋白在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间接ELISA方法检测Survivin自身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19.5%,特异性为88.9%.Survivin自身抗体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间存在相关性(P<0.05),Survivin自身抗体与CE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EA与NSE、SCC、CYFRA、ProGRP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这大大提高了非小细胞肺癌检测的敏感性.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Survivin,并建立检测Survivin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Survivin身抗体与肺癌肿瘤大小、远处转移间的相关性及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联合检测中的重要作用,为Survivin自身抗体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结果7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6.84%,与患者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吸烟指数无关;ERCC1表达阳性组化疗有效率(17.86%)低于阴性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表达阳性组中位生存期(MST)(10个月)短于阴性组(14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1蛋白表达水平是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2例NSCLC患者和4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并以35例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分期、有无转移及术后1年复发与否的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NSCLC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38.6±18.7)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21.1±15.8)ng/ml,t=6.78,P〈0.01]和良性肺部疾病者[(23.3±14.7)ng/ml,t=5.17,P〈0.01]。Ⅲ/Ⅳ期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45.8±26.9)ng/ml]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34.6±18.7)ng/mL,t=4.79,P〈0.01]。有转移患者和术后1年内复发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分别高于无转移患者和无复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7,6.71,P〈0.01)。[结论]NSCLC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有可能作为肿瘤转移和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临床及肿瘤生物学特征,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6年至1998年3年间经病理或(和)细胞学确诊的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病例,将其中大于70岁(老年组)和小于40岁(青年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症状、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和生存率等跟踪随访3年并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年间确诊为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病例中,老年组148例,青年组104例。老年组以男性为主,青年组以女性为主,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鳞癌多见,青年组腺癌多见,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多采用以支持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青年组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老年组3年累计生存率为17.5%,中位生存数为14个月;青年组3年累计生存率是28.6%,其中位生存数为18.2个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8)。[结论]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主要是男性和鳞癌;老年组的总的生存率和预后较青年组差。  相似文献   

18.
闫双双  田寅  张军  仇丽  马克  李政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1):765-768
  目的  研究脆性位点相关抑癌基因(fraglie-site associated tumor suppressor, FATS)在非小细胞肺癌以及癌旁正常组织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探讨FATS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检测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5月至2007年10月间9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ATS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并且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结果  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FATS表达量明显低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P=0.001)。FATS基因低表达患者与高表达患者在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FATS基因的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OR=2.250;95%CI: 1.054~4.805;P=0.036)。  结论  FATS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 FATS表达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 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张扬帆  郝尧 《肿瘤学杂志》2018,24(7):672-675
摘 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组织蛋白酶S降解的巢蛋白-1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NSCLC患者48例,另选择同期年龄、性别48人正常人群作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NSCLC患者及对照组中血清巢蛋白-1表达水平。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Cox回归分析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48例NSCLC患者中血清巢蛋白-1表达水平为(105.62±25.67)ng/ml,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34.59±8.26)ng/ml(P<0.05)。NSCLC患者中血清巢蛋白-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血清巢蛋白-1高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史、嗜酒史、组织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显著性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巢蛋白-1≤70ng/ml的NSCLC患者生存率显著性高于血清巢蛋白-1>70ng/ml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血清巢蛋白-1水平>70ng/ml不利于NSCLC患者预后(P<0.05)。[结论] NSCLC患者中血清巢蛋白-1水平升高,血清巢蛋白-1水平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