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穴位注射使乙肝e抗原转阴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注射使乙肝e抗原转阴80例临床观察223200江苏淮安市中医院姚春香笔者在传染科工作期间曾对80例乙肝患者(均为HBSAg、HBeAg、HBcAb阳性,行穴位注射治疗对e抗原转阴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干扰素、乙肝疫苗、胸腺肽,于肝俞、脾俞、血海、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83例。与上述三种药物肌肉注射治疗82例相比较,其HBsAg、HBeAg、HBDNA阴转率,及抗-HBs、抗HBe阳转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O.05)。  相似文献   

3.
尹莲芳  胡桂轩 《中成药》1996,18(9):24-25
关氏肝保由白芍、延胡索、木香等20余味中药研末制成药袋,每天敷于肝区,连续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54例乙型肝炎,结果显效16例,有效2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48%。治疗前HBV标志物的变化为:HBsAg阴转率为5.50%;抗-HBs阳转率为3.70%;HBeAg阴转率为47.05%;抗-HBe阳转率为50%。抗-HBc阴转率为7.69%。  相似文献   

4.
保肝清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HBV携带者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康生 《新中医》1998,30(12):35-36
以保肝清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HBV携带者56例,并与鸡骨草冲剂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率、降低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rGT)、球蛋白(G)、升高白蛋白(A)及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本方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方之一。  相似文献   

5.
黄子夏  金文君 《新中医》1995,27(8):48-48
用健脾养肝清热利温法治疗乙肝炎病毒感染40例,其中HBsAg阳性39例,HBeAg阳性31例,治疗结果:HBsAg转阴3例,HBsAg滴度下降25例,HBsAg近期转阴率7.7%,HBeAg转阴18例,滴度下降10例,HBeAg近期转阴率58.17%。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舒肝消积丸对HBV-M303例转换的疗效,并与逍遥丸治疗的10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舒肝消积丸治疗组HBsAg,HBeAg抗HBe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抗HBs,抗HBc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活血祛风法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长法  张胜林 《中医杂志》1993,34(9):547-548
用活血祛风法治疗反复发作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70例,总有效为95.7%,对照组65例健脾清热利湿法治疗,总有效率为78。5%(P<0.05).治疗组抗LSP,LMA,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阴转率,HBeAg,抗HBcIgM,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01)。  相似文献   

8.
近3年来,笔者从土家医民间治乙型肝炎验方中筛选出一基本方,定名为“水桃10味汤”经35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将其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l 一般资料:35例中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6岁;病程最长的15年,最短的2个月;乙肝5项检查:HBsAg、HBeAg、HBcAb 3项阳性者13 例,HBsAg、HBeAb、HBcAb 3项阳性者9例,HBeAB、HBcAb、HBsAb 3项阳性者7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者8例,谷丙转氨酶增高者10例。总蛋白降低、A/G倒置的6例,肝…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慢乙肝106例HBeAg转阴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友 《北京中医》1996,(2):17-18
本文对106例慢乙肝HBeAg转阴疗效进行了分析。本组辨证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三个证型,分别治疗3个月~1年,HBeAg阴转率为51.2%,一年内的HBeAg复转阳率为11.3%。远期疗效较好,表明辨证论治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对41例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一组(简称治疗组)(21例)口服活血化瘀中药,同时静脉滴注强力宁注射液80~100ml/天,疗程3个月;另一组(简称对照组)(20例)为常规用一般护肝药,疗程3个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降GPT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74% ;中西医结合组HBeAg阴转率为55%,抗HBe阳转率为37.5%,对照组分别为16.6%、8.3%(P<0.05)。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CAH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禚玉英 《河南中医》1998,18(5):307-308
乙肝病毒中的血清标志物HBeAg,在乙型肝炎中举足轻重,临床上虽有诸多指标,然HBeAg阳性对乙肝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乙肝五项指标中,若HBeAg阳性,或兼有HBsAg阳性,或兼HBcAb阳性,或三者同时出现即示乙肝病毒复制率高,传染力...  相似文献   

12.
病历简介 患者男,20岁,学生。患者1996年9月9日在大学新生入学报到后体检复查时发现肝功能异常,两对半报告:HBsAg( )、MBsAb(-)、HBeAg(-),HBeAb( )、HBcAb( )、HBV-DNA( )。诊断为乙型肝炎。休学回家治疗。先后在本地及外地四家医院就诊,两次  相似文献   

13.
乙肝Ⅱ号治疗乙型肝炎及其病毒携带者2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花蛇舌草、川连、虎杖、猪苓、八月扎、当归、三棱、柴胡、川楝、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仙灵牌组方治疗乙型肝炎及其病毒携带者228例,并与用云芝肝泰、澳太乐或益肝炎治疗的10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HBsAg、HBeAg、HBcAb、SGPT比较,P均〈0.05。  相似文献   

14.
金义生  李其明 《江苏中医》1998,19(10):20-22
本文观察复方肝必治治疗慢活肝(血瘀症)132例,平均治疗60.22±10.62天,结果总有效率为88.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p〈0.05)。在降ALT、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调节白/球蛋白比值方面,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复方肝必治在抑制HBV复制,促进抗-HBe阳转率方面优于  相似文献   

15.
祛毒保肝汤与阿昔洛韦片对乙肝e抗原(HBeAg)转阴作用的临床比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许建中,沈小珩,苏静英(200025)关键词:祛毒保肝汤,乙型肝炎我们从1993年初至1994年4月,在病房和门诊对44例乙肝病人分别进行了中药祛毒保肝汤和...  相似文献   

16.
复方扶正祛邪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及其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复方扶正祛邪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对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HBeAg阳转阴疗效满意,经观察3-6疗程,HBeAg转阴率达46.67%,ALT测值复常率达86.67%。  相似文献   

17.
扶正祛邪法辨证治疗乙型肝炎150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马克明 《新中医》1996,28(9):46-47
根据乙型肝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特点,用扶正祛邪法辨证治疗150例乙型肝炎,结果HBsAg,HBeAg阴转57例,占38%,HBsAg滴度下降,HBeAg阴转,抗HBe阳性,肝功恢复正常或改善84例,占58%,无效9例,占6%,总有效率94%。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加贴敷治疗慢性肝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猪苓多糖、乙肝轩注穴、中草药敷贴穴位,治疗慢性肝炎(轻、中度)50你为治疗组,以药物治疗30例,设为对照组。从肝功能、乙肝病指标等方面进行观察,治疗后,ALT、TBIL、CIB、HBeAg、抗HBC-IgM的指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明显差异。观察AIb、HBsAg、HBcAb指标,两组无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有爱 《新中医》1997,29(2):43-44
运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惭型肝炎42例与药治疗42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42.8%,抗-HBe阴转率为38.2%,抗-HBe阳转率为21.4%,对照组分别为21.4%、19.0%、9.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且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的好转与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以上观察,中西结合治疗不但临床症状,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病原学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20.
中药配合抗乙肝IRNA肌注治疗乙肝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年龄趋向年轻化,而病人愈后不佳,引起医生们的重视。临床上治疗乙肝的方法很多,疗效不一,笔者运用中药配合西药抗乙肝IRNA肌注治疗乙型肝炎15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病人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皆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49岁,年龄最小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个月。15例病人中HBsAg一项阳性者32例,HBsAg、HBeAg两项阳性者10例;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者2例,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