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敏  张学典  徐可欣  庄松林 《激光与红外》2008,38(12):1207-1210
脂肪是多数食品中含有的典型且重要的营养成分,同时从光学测量的角度分析,也是决定食品光学特性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对混浊液态食品介质中脂肪在近红外波段的光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牛奶作为基体通过添加稀奶油得到的样品作为复杂液态食品介质的模拟物,应用双积分球技术在10000~6000cm-1的近红外波段范围测量脂肪含量变化引起的光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脂肪含量的变化会使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都发生改变,而且散射系数的变化更大。本文的工作为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混浊液态食品介质的测量提供了光学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生物组织是混浊介质,光在介质巾的传输主要是弹性散射[1].偏振光准直入射混浊介质表面,利用介质的多次后向散射偏振模式或Mueller矩阵的径向、方位变化的敏感性可确定介质的某些特性[2].如确定混浊悬浮液的粒子尺寸、浓度和各向异性因子;鉴别癌和非癌的细胞悬浮液体;确定介质的旋光特性等.  相似文献   

3.
张大伟  李国华 《中国激光》2003,30(8):747-749
根据“黑箱化”唯像理论 ,利用混浊介质 180°后向散射特性的系统对不同浓度的牛奶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的后向散射特性参数进行了测定 ,得到了浓度对散射特性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4.
混浊介质后向散射Mueller矩阵的一种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种测量米勒(Mueller)矩阵的斜入射正接收的实验装置结合新的数据处理算法,测量了仿生物组织和真实生物组织的后向散射Mueller矩阵.利用该法对生物组织等混浊介质后向散射Mueller矩阵进行研究,在混浊介质榆测和医疗诊断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混浊介质线偏振入射光180°后向散射特性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伟  李国华 《中国激光》2002,29(12):1113-1116
利用生物组织等混浊介质偏振入射光的 180°后向散射特性 ,可以反映该介质的内部结构信息。介绍了把混浊介质“黑箱化” ,用旋光度α ,保偏度 β ,反射率r来表征这种散射特性 ,设计了测定特性参数的实验系统 ,并对不同浓度的牛奶的去离子水溶液进行了测定 ,当浓度为 2 5 %时 ,α =3°,β=0 .15 ,r =0 .0 9。改变样品的浓度 ,3个参数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徐敬一  高隽  张阳阳  范之国 《电子学报》2015,43(8):1604-1609
文中以典型偏振蒙特卡罗模型为基础,引入了一种介质浓度系数的表征方法,设计实现了一个光在不同浓度介质中散射传输的三维仿真系统,分析了引入浓度系数方法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光在不同浓度介质中散射传输的偏振特性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实现了散射介质浓度的表征.散射介质浓度对斯托克斯矢量各分量强度和偏振度有着直接影响;斯托克斯矢量各分量的强度随散射介质浓度增加呈近似指数衰减;光在散射介质中传输后,偏振度随浓度系数变化总体趋势呈"倒N"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测量光纤衰减的一种新方法——后向散射法作了综合评述。介绍后向散射法原理,实验装置和某些实验结果。讨论了光注入方法,检测系统、后向散射的机理,精度等。着重点是有关这种测量方法的近期发展。最后简要介绍径向散射法。  相似文献   

8.
顾陈冀  吕昌贵  崔一平   《电子器件》2007,30(4):1292-1294
提出一个新颖的模型来描述受激散射过程.由于光与介质相互作用会引起介质内折射率变化,我们引入德拜弛豫关系来描述折射率对光场的响应,通过求解非线性耦合波方程得到了受激瑞利散射的增益因子,并分析了德拜弛豫常数对二波之间能量耦合的影响,以及导致解受激散射的各种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们测量了介于“理想”正交偏光片组之间的VA和JPS液晶盒在不同温度下的固有漏光。在温度低于向列相到液态的转变(清亮点)温度时,测量到的VA液晶盒固有漏光与温度变化无关,相反,JPS液晶盒无论是o光模式还是e光模式结构中固有漏光都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我们推导出基于向列相液晶指向矢涨落引起光散射的理论公式,以解释我们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低相干动态光散射检测乳制品品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夏辉  黄生祥  李宏建 《中国激光》2008,35(1):102-105
提出了一种检测乳制品品质的新方法。利用低相干光源和迈克耳孙干涉仪,结合传统的激光动态光散射技术组成低相干动态光散射装置,通过检测后向散射光场强度的自相关函数的变化来判断乳制品是否变质。以保存在冰箱和室温下的牛奶为样品,检测了从样品中后向散射的单次散射光场强度的自相关函数,并采用CONTIN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存在室温下的牛奶在前5天检测到的散射光场强度的自相关函数与保存在冰箱中的牛奶无明显变化,但后2天发生了剧烈变化,意味牛奶已变质,而粒径分布变得更宽,证实了该方法能对乳制品进行品质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