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发展所必需的能量消耗与日渐匮乏且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其中不必要的摩擦造成的能量损耗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5%。超滑作为摩擦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自提出以来吸引着众多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与研究。这是因为超滑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润滑效率,还能够降低能量损耗并显著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资源的目的。因此,对超滑现象的产生规律和机理的深入研究,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摩擦学体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超滑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文回顾近年来新型液体材料的超滑特性,并归纳各类液体润滑材料实现超滑的机理。最后,对当前超滑研究中的优劣势做出总结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前道路安全问题是交通事故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于轮胎与路面之间摩擦力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奠定了路面抗滑性能对交通安全影响分析的基础。最后重点提出了路表构造特征、潮湿状况、介质影响、车速的影响和配料影响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超软土的排水固结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超软土地基加固方法的改进,首先需要深入研究其排水固结机理。通过对相关实验实测资料的分析,作者对超软土固结过程中的孔隙性、渗透性、压缩性、固结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这些变化规律中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隙性的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渗透性、压缩性、固结特性及孔隙水压力消散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超薄膜润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薄膜(膜厚趋于分子量级)的摩擦特性与宏观流体膜有很大的不同,与超薄膜的微观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应用可以同时模拟超薄膜宏观和微观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MDS)方法,研究了超薄膜的微观结构与摩擦学特性间的关系,发现了平行于壁面的层状类固态结构;固液作用强度及膜厚大小对类固态结构有着明显的影响;超薄膜的极限膜厚由类固态与液相的比例决定。这种微观结构的相变改变了超薄膜的摩擦学特性。模拟中还发现了剪切诱导的微观构型。  相似文献   

5.
我国泵所消耗的电能约为发电量的20%左右,通过使用贝尔佐纳高分子超滑涂层,改善了泵流道水力特性,减少水力损失,提高水力效率,可提高泵效7.5%以上,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文分析了贝尔佐纳高分子超滑涂层的产品特性,阐述了Belzona1341超滑涂层的施工工艺,探讨了贝尔佐纳超滑涂层(Belaona1341)在水泵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超精密加工表面的划伤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将其划伤过程概括为四种状态:摩擦、镶嵌、划沟、脱落。通过对影响表面划伤各种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提出了避免表面划伤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抗滑是一个普遍却又很难解决的实际同题;故对路面抗滑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磁学基础研究的深入,磁场治疗疾病不仅局限于理疗科,而且治疗恶性肿瘤也取得进展。常汉英用脉冲磁场治疗中晚期癌症患者18例,其中显效9例.有效9例。瑞典医生 wollin 用 Nd-Fe-B 永磁体(表面磁场0.4T)治疗50名瑞典和美国癌症患者均有效。磁场抑制恶性肿瘤生长是多生物层次的,又是多物理因子的,其生物效应及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层状坝基岩体渗流机理及其数学模型的分析,结合作者以前提出的坝基岩体应力分析的块体单元法,建立了对层状坝基岩体的深层抗滑稳定进行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方法,具有对层状坝基岩体渗流问题的考虑更为合理,分析计算的结果更为准确等特点,对类似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好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外延技术的发展和超晶格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利用超晶格结构人为的对材料的能带进行控制和调整成为了可能。本文简单介绍了超晶格材料以及超晶格结构的几种特殊效应。并重点对超晶格结构掺杂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It is an important concern to explore the properties and principles of lubrication at nano or molecular scale. For a long time, measurement apparatus for film thickness of thin film lubrication (TFL) at nano scale have been devised on the basis of superthin interferometry technique. Many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lubrication principles of TFL by taking advantages of aforementioned techniques, in an attempt to unveil the mechanism of TFL.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FL. Results show that TFL is a distinctive lubrication state other than any known lubrication ones, and serves as a bridge between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EHL) and boundary lubrication (BL). Two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TFL are the solid surface effects and the molecular properties of the lubricant, whose combination effects result in alignment of liquid molecules near the solid surfaces and subsequently lubrication with ordered film emerged. Result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considering microstructure are consistent with experimental outcomes, thus validating the proposed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2.
薄膜润滑与纳米流变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薄膜润滑和纳米流变学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对宏观摩擦学的贡献。当润滑膜厚度接近分子尺度时,润滑剂的流变性质和物理状态将经历很大的变化,包括有序结构形成,等效粘度增加,松驰过程减缓,固化或玻璃态转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粘滑运动。说明在弹流和边界润滑之间可能存在一种特殊的薄膜润滑状态,即润滑剂的流动及流体动力效应依然存在,但其行为已大大不同于经典理论所预测的规律。目前有关薄膜润滑的理论尚在发展之中,它将为高技术微系统的开发,实现摩擦控制和界面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Developments and unsolved problems in nano-lubric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main achievements in the area of nano liquid film, e.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ifferent lubrication regimes, properties of thin film lubrication, the transition between liquid and solid state, ordered and disordered state, the failure of thin lubricant film, the equivalent viscosity and f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fluid, the influence of solid surfaces on nano-lubrication, thin film lubrication of polymer, superlubricity, have been reviewed and some unsolved proble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纳米摩擦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而指出了今后纳米摩擦学研究应当重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润滑分子特性对纳米级流体膜失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 nm级流体膜的失效情况 ,采用 NGY- 2型nm级膜厚测量仪 ,根据光干涉相对光强原理 ,对纯滚动点接触的中心区进行润滑膜厚度测量。观察不同载荷和速度下纯烷烃及加入少量酸时的流体膜厚度的变化情况 ,考察流体效应膜的失效情况。实验表明 :使用烷烃作润滑剂时 ,当压力增至某一定值时有一个临界点 ,当速度低于此点时 ,膜厚剧减 ,此时润滑膜不再具有流体特征 ,此点是润滑膜失效点 ,它与压力、速度、润滑剂的粘度以及分子极性有关。加入少量极性添加剂后所形成的润滑膜可承受较大的载荷 ,并能确保nm级流体膜不失效 ;在较高压力下 ,要在接触区形成流体膜就必须施加更高的速度或使用较大粘度的润滑剂 ;极性添加物的加入能提高流体膜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ZnO薄膜的制备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ZnO作为一种新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抗辐射损伤能力强,在光电器件、压电器件、表面声波器件等诸多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ZnO薄膜的基本性质以及喷雾热分解、脉冲激光沉积、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等制备ZnO薄膜的技术和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在ZnO紫外受激发射和p型掺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摩擦副表面物化特性对纳米级膜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对 nm级润滑膜厚度的影响 ,以铝、铬、钛和二氧化钛作为基体表面材料 ,采用NGY- 2型 nm级膜厚测量仪 ,对 136 0 4标准粘度液、添加有10 %十六酸乙酯的 136 0 4溶液和液体石蜡的膜厚进行了测量 ,并利用 Fourier红外分析仪对润滑剂在实验前后的成分变化进行了检测。红外光谱数据表明 ,不同基体下 ,润滑剂在实验前后的化学成分没有发生变化。膜厚测量结果发现 ,基体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膜厚度有较大影响 ,对基体Al,Cr,Ti,Ti O2 ,弹流润滑向薄膜润滑的转变的临界膜厚按基体表面能增大的顺序依次增大。该研究为处于薄膜润滑状态的润滑系统摩擦副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超薄润滑膜界面滑移现象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超薄润滑膜的流变和滑移特性 ,采用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系统由 2个固体壁面和介于壁面间的润滑剂分子构成 ,分子模型为正癸烷。结果表明 :薄膜中粒子密度沿膜厚方向呈周期性变化 ,存在某种有序结构 ;薄膜中润滑剂分子的平均速度仍大体呈线性分布 ,但在固液界面和液体层间可以观察到滑移现象 ;壁面滑移率随着剪切率的增加而上升 ,并在高剪切率区迅速增大 ;分子级薄膜中一个重要现象是滑移可能在较低的剪切率下发生 ;薄膜中润滑剂经历着向固态转化的相变过程 ,低剪切率下的滑移率可作为衡量薄膜固化程度的定量判据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采用CVD方法制备Mo2C膜的方法,在实验上证实了Mo2C膜的化学反应机制包括Mo(CO)6的分解和Mo的碳化两个过程,根据自由能极小原理对薄膜中各组分的含量与沉积温度的关系作了计算,计算值的变化趋势与测量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在MEMS器件中应用的各类薄膜材料在制备过程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对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较大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用于残余应力在线检测的柔性铰链放大机构,并对柔性铰链的结构尺寸与放大机构的角变形和转动刚度的关系进行理论建模,利用FEA软件对3种不同类型柔性铰链的转动刚度进行了数值仿真,为用于残余应力检测的微指针结构的放大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