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角巩膜瓣下透明角膜切除治疗原发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合角巩膜瓣下透明角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接受滤过性手术的原发性青光眼176例(243眼),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91例(123眼),采用复合角巩膜瓣下透明角膜切除术;对照组85例(120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1d、3d、1周、2周、1月、3月、6月、1a、2a的眼压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后第1周内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眼压高于对照组(P〈0.01),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前房积血、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等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滤过泡比率,术后1~3月,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手术半年后,两组相当。结论复合角巩膜瓣下透明角膜切除术手术方法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可以达到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同样的远期降眼压效果及滤过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深层巩膜切除联合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采用巩膜瓣下深层巩膜切除术联合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对98例(10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5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65例(80眼)巩膜瓣下“巩膜小湖”内注透明质酸钠。术后进行了2月~1年的随访。结果术后出院眼压平均11.15mmHg左右。2月复查眼压均在13.43mmHg。6个月至1年眼压均在14~16mmHg。结论深层巩膜切除联合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能有效地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机理及其疗效评价。方法:对已存在3/4以上房角关闭,眼压高达35mmHg如上的27例27眼闭角型青光眼,及对合并无前房、视力为无光感的4例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前者施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新鲜羊膜植入术,后者在前者手术基础上联合ECCE+IOL植入术,术后对其眼压、滤过泡、前房、眼底、视力随访2-12个月,平均5.8个月。结果:除1例1眼术后不能控制高达35mmHg外,30例30眼均控制于8-20mmHg之内,眼压控制成功率达96.7%。眼压曲线平稳,滤过泡呈弥漫、扁平、无充血,结膜上皮正常的II级功能滤泡;术后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新鲜羊膜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疤痕组织形式,使滤过区域过通畅,并能有效长期保留功能性滤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与手术方法。方法对11例(11眼)不同原因引起的难治性青光眼采用该手术方法,以降低眼压、缓解症状,术后随访2~10月。结果术后仅有1眼视力增加,大都保持其原有视力。眼压均控制在20.55mmHg以下。其中在10~20.55mmHg之间者6例(54.55%),在6.46~10mmHg之间者3例(27.27%),低于6.46mmHg者2例(18.18%)。术后结膜滤过功能良好,未发现包裹性或局限性的无功能滤过泡。结论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巩膜下羊膜植入,可有效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8例(35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观察术后滤过泡的形成、眼压变化、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滤过泡形成情况:I型滤过泡21眼.Ⅱ型滤过泡9眼,Ⅲ型滤过泡2眼和Ⅳ型滤过泡3眼;其中,功能型滤过泡占85.7%(30/35),非功能型滤过泡占14.3%(5/35)。眼压情况:术后第3个月,平均眼压(13.1±2.6)mmHg;术后第12个月,平均眼压(15.4±3.1)mmHg。手术总有效率为94.3%(33/35),主要并发症为前房渗出性反应5眼,前房有少量积血1眼(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在1周内消退。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能有效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体角巩膜瓣移植治疗角膜钢水烧伤的效果。方法 对角膜钢水烧伤造成角膜组织严重缺损10例(12眼),进行自体角巩膜瓣移植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3周左右治愈,角巩膜植片全部成活,视力明显提高。结论 自体角巩膜瓣移植修补角膜钢水烧伤效果好,取材容易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改进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以求减少传统小梁切除术的滤过道瘢痕形成、滤过泡局限或阻塞。方法对21例(26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并进行1~6个月随访观察、结果近期限压控制率为100%,术后未见前房不形成或迟缓形成,26眼均为功能性滤过泡。结论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能有效地减少传统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滤过泡阻塞等并发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改进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以求减少传统小染切除术的滤过道瘢痕形成、滤过泡局限或阻塞。方法 对21例(26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形切除术,并进行1 ̄6个月随访观察。结果 近期眼压控制率为100%,术后未见前房不形成或迟缓形成,26眼均为功能性滤过泡。结论 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能有效地减少传统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滤过泡阻塞等并发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巩膜瓣下纵形角巩膜条切除术(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 23例患者接受了联合手术治疗.完成了结膜瓣和巩膜瓣之后,经过3.2mm的遂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然后扩大切口至5.5mm.向囊袋内植入PMMA人工晶体,再纵形切除包括小梁在内的2mm×4mm角巩膜条.结果 术后随访3~21个月.平均9.7个月,视力显著提高,在0.3以上的占60.7%,眼压均控制在2.8kPa以下,仅2例需用一种降压药物,术中2例出现睫状体表面出血,1例出现后囊膜破裂,1例术后第一天出现轻度前房出血,远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视力恢复快,降压效果好,并发症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硅胶片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应用植入引流物联合玻璃体或/和晶状体切割术取得了满意效果[1],因为设备和经济原因不能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为了补充不足,作者应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植入硅胶片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甘油保存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完成随访观察的12例(17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甘油保存羊膜植入.结果:术后随访6~24mo,88%的患者眼压得到良好控制,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8%,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别于术后2,3mo眼压复升,手术失败.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甘油保存羊膜植入手术,功能性滤过泡形成良好,眼压控制满意,可作为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一种新的、有效的尝试术式.  相似文献   

12.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基本术式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滤过道瘢痕形成,使滤过手术失败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我们采用巩膜瓣下板层巩膜条双向嵌顿法治疗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14例(27眼)。单纯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8~20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平均眼压(12.64±3.37)mmHg与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16.72±4.26)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P<0.01),周边前房较术前明显加深,前房角均重新开放或部分开放增宽。结论单纯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4.
巩膜瓣内卷术治疗青光眼扬州市苏北医院眼科周人玲为使青光眼手术后能获得良好的滤枕,保持眼压持续正常,我院从1992年对部分青光眼病人,作巩膜瓣内卷术进行了观察。对象及结果:共40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1岁,女26例,男14例,单眼手术30例,双眼手...  相似文献   

15.
晶状体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生物解剖学、临床及流行病学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单独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可以加深PACG的前房、开放房角,降低其眼压。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采用透明晶状体摘除治疗PACG,但超声乳化手术适应证选择、术者技术操作水平、术后患者调节力损失、担心过度治疗以及成本效果等问题均是透明晶状体摘除术治疗PACG的争议点。  相似文献   

16.
自体角巩膜瓣移植治疗角膜穿孔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角膜穿孔是眼科急症之一,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往往会导致眼内容物脱出,眼球及视力难以挽救。近年来,我们采用自体板层角膜瓣及巩膜瓣治疗角膜穿孔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42例(51眼),分为治疗组(21例26眼)与对照组(21例25眼)。治疗组采用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两组视力、眼压、滤过泡情况及并发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组手术后眼压明显下降,至随访12个月时眼压为(14.46±1.92)mmHg(1kPa=7.5mmHg)。对照组手术后眼压亦明显下降,至随访12个月时眼压为(19.27±1.7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所占比例为88.5%,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6眼中7眼出现浅前房,对照组仅3眼术后出现浅前房。治疗组Ⅰ级前房积血3眼,对照组Ⅰ级前房积血3眼,术后3~5d可完全吸收。治疗组5眼出现低眼压,对照组3眼出现低眼压,术后8d内眼压缓慢回升。结论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操作相对简单,手术安全,远期降眼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巩膜瓣下缝线架空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青光眼是临床工作中较棘手的眼病之一,我们在临床试用巩膜瓣下缝线架空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深层巩膜咬切术治疗青光眼,是近年来眼科手术的新的改进,它以疗效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而为眼科工作者所喜用,而阶梯状巩膜瓣应用于治疗青光眼之报导尚不多。我院对盐淑芳彦报导的“青光眼调节性手术方案”进行了改进,成为阶梯状巩膜瓣下咬切术,于1979年9月至1984年3月,施行此术,治疗各类青光眼,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手术适应症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超过1/2,C值<0.15停药后眼压不能控制者:开角型青光眼药物不能控制眼压者,继发性青光眼用药无效者:绝对期青光眼本人不同意摘除眼球而  相似文献   

20.
深层巩膜切除及胶原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主要方法。并且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 ,疗效有了进一步加强。但为了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 ,又设计出了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深层巩膜切除及胶原植入术就是一种新的非穿透性抗青光眼手术。本文就该种方法的手术对象、具体手术步骤、术后处理、疗效观察、超声生物显微镜的观察及机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