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匡锋 《首都医药》2013,(15):7-7
本刊讯前不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成功为一例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合并冠心病患者施行了三分支支架植入及同期无名动脉-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这一联合方式在国内外尚属首例,标志该院心血管外科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患者男性,56岁,因"声嘶1年,胸痛伴劳力性心悸、气促半年"入院。入院查胸片发现心脏增大,心胸比例0.7。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主动脉夹层1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超声心动图提供DeBaKeyI型10例, DeBaKeyII型1例, DeBaKey III型7例。中度或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有4例假腔内附壁血栓形成。9例可见左心室内径扩大,3例合并左室收缩功能减低。4例可见少量心包积液。结论在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具有方便、快捷、可重复对照等特点,对识别困难的胸痛或腹痛提供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可以评估主动脉夹层对主动脉瓣、左室大小及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对分支血管的累及情况。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朱苏萍 《云南医药》2005,26(1):83-84
病 例 患者 ,男 ,36岁。因活动后胸闷、心悸、乏力、自汗 1周 ,于 2 0 0 3年 7月 2 5日入院。入院查体 :T36 8℃ ,P 80 /min ,R16 /min ,BP110 /80mmHg ,一般情况可 ,神清 ,身材中等。双眼稍突 ,双肺呼吸音清晰 ,无干、湿性音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心率 80 /min ,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区可闻及 2 /6收缩期杂音。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无四肢过长、韧带和关节过伸。入院后心脏彩超显示 :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宽为6 2mm。临床诊断为马凡氏综合征 ,为进一步明确诊治 ,转上级医院心内科治疗。上级医院胸片示 :左心室扩大。心脏彩超…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6年6月至1988年12月,对24例患者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兹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临床表现为冠心病20例,其中典型心绞痛11例,不典型心绞痛3例,胸痛3例,胸闷2例和频发性室性早搏1例,二尖瓣病变2例,主动脉瓣病变1例。心前区连续性杂音1例.男性22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0岁。频发胸痛,呼吸困难,尿少,下肢浮肿,不能平卧,进行性加重4天于1990年6月11日入院。1982年11月曾因不规则发热、关节酸痛、血沉增快,劳力性气短,查体主动脉瓣SMⅢ/Ⅳ级并泼水样DM,心脏摄片升主动脉扩张,左心室增大,诊  相似文献   

6.
1 病案摘要患者女,82岁。因胸闷、气急、乏力5年余,加重伴全身浮肿半年入院。曾生育四胎,5年前曾输血一袋(具体情况不明) ,无明显输血反应。查体:神清,气促,重度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颜面及四肢呈凹陷性水肿,口唇无紫绀,双侧肺底可闻及湿口罗音,心界扩大,心率85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3/ 6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神经反射正常。心电图报告:心房纤颤。心脏彩超报告:全心扩大,主、肺动脉内径增宽,左心室壁肥厚,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均关闭不全,心包积液。胃镜检查报告:1…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3岁。因胸闷、憋气、头痛眩晕、下肢疲劳、间歇性跛行。查体发现心脏杂音10年就诊。能从事正常工作和劳动。入院查体:上肢血压180/90mmHg(1mmHg=0.133kPa).下肢血压110/70mmHg,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心前区Ⅲ/6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强。MRI示主动脉内径2.8cm.弓都内径1.4cm。峡部呈局限性膜样狭窄。最窄处内径约0.9cm,其后主动脉扩张,内径3.3cm,头臂干、左锁骨下动脉管径增宽,分别为1.5、1.2cm。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室间隔上段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下回声中断1.55cm,  相似文献   

8.
口服鲁南欣康致晕厥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77岁,因劳力性气促4年就诊,无胸闷、胸痛,偶有心悸,无晕厥史。体格检查:BP140/80mmHg,颈静脉无怒张,两肺末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略向左侧扩大,心率70次/min,律齐,心尖区及主动脉第一听诊区闻及二级收缩期杂音。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血糖5.60mmol·L-1。ECG示左室肥厚伴劳损,心脏B超示左心室略大,主动脉瓣、二尖瓣退行性改变。给予鲁南欣康20mg,bid,阿斯匹林100mg,qd,舒降之10mg,qN治疗。鲁南欣康服用后30min出现晕厥倒地,无抽搐、口吐白沫,2min后自行…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根部细小的病例,施行主动脉瓣替换术,需将主动脉瓣环扩大,用人造血管或涤纶片加宽,方可进行瓣膜替换。这种手术难度大,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文介绍1例有关手术技术的体会。患者女,18岁。两月前劳累后胸闷,气急,不能平卧。血压16/6.7kPa,主动脉瓣区闻及4/6级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周围血管征(+)。X线片示心胸比率0.56。心电图为左室肥大。超声心动图示升主动脉内径Zlmm,主动脉瓣脱垂伴关闭不全。主动脉造影示主动脉根部细小,大量造影剂返流进入左室,术前诊断主动脉瓣病变。1992年6月9日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测量主…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9岁.主因间断发作胸闷、胸痛3个月,加重伴晕厥1h于2011年4月15日9∶ 30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痔疮病史数年,近1年来反复出现便血、肛周疼痛,间断外用美辛唑酮栓1粒,每晚睡前塞入肛门治疗.无药物过敏史,有烟酒嗜好.患者于近3个月来间断发作胸闷、心慌、胸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等,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美托洛尔片治疗后稍有缓解;1个月前因1周内间断发作胸闷、胸痛2次,而入住本市某三甲医院,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而行冠状动脉CT检查,未见异常;对症治疗5d后出院.本次于1h前乘车时再次发作胸闷、胸痛、四肢冷汗,下车时突然晕厥,摔倒于地,路人呼叫120急救车送来我院.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6岁。心悸、胸闷20年,加重1月。查体:心界扩大,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及双期杂音。彩色多普勒行左室长轴切面,主尖四腔、剑突下及大动脉短轴等切面连续扫查二维声像图示心脏各腔均增大,以右心系显著;主动脉窦部增宽内径39mm,无冠瓣窦部增大呈“奶头”状凸向右房,其顶端见4m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0岁。因发作性胸痛、胸闷1年,伴活动后气急1个月于2004年11月6日入院。患者胸痛、胸闷常于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发作,心前区呈压迫紧缩感,每次发作持续5~10min.含服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曾在我院诊断为冠心病,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等药后仍反复发作,近1个月来出现活动后气急。入院检查:体温36.3℃.心率80[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1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伴口唇发绀12年入院。查体:口唇发绀,发育迟缓,杵状指。听诊二尖瓣区第一心音减弱,闻及3/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肺动脉瓣区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向左锁骨下传导;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向左锁骨下传导。ECG示右房室肥大;心脏超声心房正位,心室腔增大,左右房均增大,主动脉内径明显增宽(26mm),肺静脉内径狭窄(14mm),主动脉与肺动脉并行呈右前、左后位置排列,房间隔近十字交叉处可见回声中断,最大断距33mm,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分离是指循环着的血流经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管壁中层内,由近远两侧将血管各层结构分离开,主要症状为突发严重胸痛,呈撕裂样感觉。据累及部位可引起猝死、脑卒中、脊髓缺血甚至截瘫,累及肾脏或下肢血管可引起相应症状。此病易引起猝死,主要死因为大出血、急性心包填塞、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急性心衰等。临床上一般采用Debaky分型,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分离范围向远侧扩展至主动脉远端;Ⅱ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分离局限于无名动脉开口近侧的升主动脉;Ⅲ型: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近侧。此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为胸主动脉置换…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0岁,主因间断活动时胸闷、胸痛、气短5~6年,突发持续性胸痛、憋气1h于2009年9月19日7:00收入我院。患者近5~6年,每遇上楼梯、走上坡路时就出现胸闷、胸痛,以心前区为著,呈闷痛、不放射,休息后即可缓解,未进行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进行就诊的50例AD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超声心动图的分析,(1)26例患者为De BakeyⅠ型,10例患者为Ⅱ型,14例患者为Ⅲ型;(2)40%患者患有主动脉瓣的关闭不全,14%的患者检查出主动脉的假腔内的附壁形成血栓,46%患者被检查出左心室的内径扩大。结论超声心动图具有重复对照、快捷、方便等特点,在AD的早期诊断当中,能对鉴别困难的一些胸痛的症状提供更为准确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医师及时选择手术方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2岁,农民。活动后心慌,胸闷2年来院就诊。查体:心界不大,心率92次,律整,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Ⅲ级,两肺呼吸音清,肝脾未及,下肢无浮肿。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各房、室内径值正常,大动脉转位,主动脉与肺动脉前后位平行排列,主动脉与解剖右心室相连,肺动脉与解剖左心室相连,心房正位。主动脉瓣口在肺动脉瓣口左前方。脉冲多普勒超声探查无异常。声学造影检查,12秒钟后右房、左室、肺、主动脉顺序充填造影剂,未见房室水平的右向左,左向右分流。2年后B超复查,肺动脉内径30mm,主动脉内径30mm,主动脉根部缩窄,左室内径45mm,右室内径40mm,未见房室间隔缺损。最  相似文献   

18.
患者,27岁,G_1P_0。17岁时曾患风湿热,24岁心肌梗塞。妊娠期间曾因心绞痛每周一次口服硝酸甘油。妊娠28周时行D-UCG检查,发现胎儿主动脉瓣增厚,升主动脉狭窄后扩张;主动脉瓣口直径4mm,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最大扩张处直径分别为10和4mm;心脏未见其它明显异常或扩大。(D-UCG)显示扩张的升主动脉血流呈湍流状态,最大收缩期流速为3.5m/Sec。磁共振显象(MR)经胎儿胸横断面显示升主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82岁,离休干部。因右侧胸痛3d,加重伴胸闷、咳嗽1h电话求诊。患者自述电话求诊3d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胸部阵发性疼痛,持续5~10min后可自行缓解,不伴有咳嗽、咯痰,无胸闷气短,体温正常。近3d上述症状不定期发作,其家属自行服用莲花清瘟胶囊、感冒灵颗粒和复方鲜竹沥液等,电话求诊当天9:00左右,右侧胸痛再度发作,伴胸闷、咳  相似文献   

20.
氯吡格雷诱发肝损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76岁。因无诱因下出现胸痛,呈压榨样伴胸闷、心悸、出冷汗、乏力,于2005年5月20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频发房早、高血压Ⅲ期。冠脉造影示前降支中近段、回旋支近段狭窄90%,即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术,共植入3个支架,术后抗凝、扩冠等治疗。并在症状好转出院后继续坚持服用氯吡格雷(泰嘉)50m g,1次/d;肠溶阿斯匹林50m g,1次/d;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 g/次,3次/d;普罗帕酮(心律平)100m g/次,3次/d治疗,偶有胸闷,心悸。后又因反复胸痛、心悸2个月,巩膜黄染、尿黄3d入院。入院查体BP120/80m m H g(1m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