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74例肺结核、17例肺外结核和8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外周血T-SPOT.TB、皮肤结核菌素试验(PPD)和萋-尼抗酸染色(AFB)的检测,并比较3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T-SPOT.TB检测对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灵敏度分别为91.89%、88.23%;T-SPOT.TB对结核的特异度为93.18%;PPD和AFB对肺结核的抗体灵敏度分别为70.00%、28.38%,对肺外结核的灵敏度分别为:41.18%、35.29%,特异度分别为95.45%、97.73%。T-SPOT.TB的灵敏度与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度与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酶联免疫斑点T-SPOT.TB实验检测结核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是快速诊断结核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Ab)检测和抗酸染色涂片(AFS)4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198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128例非结核病患者,比较PPD试验、T-SPOT.TB、TB-Ab检测和AFS 4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98例确诊结核病患者中,PPD试验、T-SPOT.TB、TB-Ab检测和AFS的灵敏度分别为54.55%、83.33%、12.24%和12.12%;128例非结核病患者中,PPD试验、T-SPOT.TB、TB-Ab检测和AFS的特异度分别为78.13%、60.94%、92.19%和96.90%。T-SPOT.TB与其他3种检测方法相比,灵敏度最高,特异度最低;AFS与其他3种检测方法相比,特异度最高,灵敏度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与PPD试验、TB-Ab检测和AFS比较,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是临床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检测方法,但由于特异度较低,需要与其他方法联合检测,以提高早期诊断结核病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及结核抗体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疑患肺外结核患者153例,确诊结核患者112例,非结核患者41例,分别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及结核抗体检测153例患者,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SPOT.TB检测肺外结核的准确度为74.11%,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检测的62.50%(P0.05),但T-SPOT.TB检测及结核抗体检测均低于联合检测的92.86%(P0.05);TSPOT.TB检测肺外结核的特异度为95.35%,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检测的83.67%(P0.05)。结论与结核抗体相比,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肺外结核准确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痰噬菌体联合结核菌素试验(PPD)对肺结核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在院内已确诊肺结核的患者60例为肺结核组;已确诊非肺结核的就诊者52例为非肺结核组,均行T-SPOT.TB、痰噬菌体和PPD联合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诊断肺结核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差异。结果单项检测中,肺结核患者T-SPOT.TB的阳性率最高(86.67%),其次是痰噬菌体、PPD;非肺结核受试者T-SPOT.TB的阳性率最高(36.54%),其次是PPD、痰噬菌体。三者联合检测的肺结核和非肺结核阳性率最高,且与其他任何一项单项检验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种方法结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检测值、阴性检测值、准确度均高于任何一项单项检验值(P <0.05)。结论 T-SPOT.TB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后2项,痰噬菌体与结核菌素试验的检测准确度无明显差异,因此可结合三者共同对肺结核进行检测,以此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T-SPOT.TB检测5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例肺外结核患者、14例肺部病变非肺结核者、9例肺外非结核性疾病者和12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的分泌IFN-γ的T细胞频率。结果肺结核组T-SPOT.TB阳性率明显高于肺部病变非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肺外结核组阳性率明显高于肺部病变非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POT.TB检测对菌阳肺结核、菌阴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8.57%、80.00%和93.33%,诊断特异度为85.71%、85.71%和88.8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94%、88.89%和96.55%,阴性预测值为75.00%、75.00%和80.00%。菌阴肺结核组与菌阳肺结核组之间比较,T-SPOT.TB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结核组与菌阴肺结核和菌阳肺结核之间比较,T-SPOT.TB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诊断结核感染方面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肺外结核和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5月我院的疑似结核患者77例,其中确诊结核病患者31例,非结核患者46例,分别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及结核抗体检测,评价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并对抗原A、B的诊断效能一致性、斑点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组T-SPOT.TB、TB-Ab的阳性率分别为87.1%、64.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POT.TB的各项指标均高于TB-Ab,其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高于T-SPOT.TB,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低于TSPOT.TB,其中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原A、B在总患者数,结核组、非结核组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一致性,其斑点数体现相同的特点。结论 T-SPOT.TB可有效诊断结核疾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结核感染斑点实验(T-SPOT.TB)对肺外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明确诊断的肺外结核患者36例,统计相关临床资料,最后对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TB-Ab),PPD皮试3种方法诊断肺外结核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 T-SPOT.TB,PPD皮试,血清TB-Ab3种方法敏感性分别是91.7%(95%CI,78%-98%),37.5%(95%CI,19%-59%),12.1%(95%CI,3%-28%),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病的敏感性与后2种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假阴性低,优于PPD皮试及TB-Ab检测,有助于排除结核感染,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吴开怀  姚冉  林巍 《健康研究》2016,(3):342-343
文章利用结核感染T细胞酶结合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方法检测结核病患者和非结核性疾病患者的外周血,观察T-SPOT.TB在肺结核、肺外结核及非结核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发现,结核患者的T-SPOT.TB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的T-SPOT.TB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差异均不显著;T-SPOT.TB可快速准确诊断肺结核及肺外结核.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不同儿童结核病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结核病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结核病分类、T-SPOT.TB检测结果等临床资料,利用卡方检验对年度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将结核病住院患儿分为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利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同时对2015-2017年T-SPOT.TB检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结果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收治诊断为结核病的住院儿童707例,男孩448例(占63.4%),女孩259例(占36.6%);城市患儿312例(占44.1%),农村患儿395例(占55.9%);年龄范围1~16岁,1~岁组169例(占23.9%),3~岁组211例(占29.8%),6~岁组259例(占36.6%),12~岁组68例(占9.6%);肺结核229例(占32.4%),肺外结核478例(占67.6%)。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性别、城乡、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在3~、6~岁儿童组。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结核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结核占比呈下降趋势。各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6~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别为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12~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布分别为淋巴结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肺结核组T-SPOT.TB试验阳性率(82.26%)高于肺外结核组T-SPOT.TB(5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结核病住院患儿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核多见于3~12岁儿童。肺结核患儿T-SPOT.TB检测结果阳性率高于肺外结核患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依据结核病原学、组织病理学、诊断性治疗有效及影像学支持临床诊断肺外结核病例80例,25例非结核肺部疾病以及8例健康对照。选用英国Oxford Immunotec Ltd.生产的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按照使用说明操作六部法进行检测。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结核杆菌三种抗原的IgG抗体、痰抗酸染色涂片检查及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采用改良罗氏法)。结果T-SPOT.TB在肺外结核病阳性率为81.3%、敏感度为84.2%、特异度97.1%、诊断效率87.6%。肺外结核组TSPOT.TB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疾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外结核疾病各组间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结核疾病利用T-SPOT.TB和结核杆菌蛋白芯片检测方法配对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外结核多脏器及临床表现差异性及复杂性,需要临床经验、有效的辅助检查诊断,T-SPOT.TB检测是结核病诊断金标准之外的非常有效辅助诊断方法,可节约诊断时间及不必要检查,可更好利用医疗资源同时减轻患者负担,更好防治结核病。  相似文献   

11.
孙艳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10):587-587,584
目的探讨结核菌素试验(PPD)及结核抗体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11例新发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PPD试验及结核抗体检测,PPD试验采用5U前臂屈侧皮内注射,72h观察反应;结核抗体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结果肺结核菌阴组中,PPD阳性477例(阳性率58.5%),结核抗体阳性251例(阳性率30.8%);肺结核菌阳组中,PPD阳性173例(阳性率58.6%),结核抗体阳性110例(阳性率37.3%)。结论PPD试验对肺结核的诊断简单、有效,敏感性强于结核抗体检测,可用作菌阴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与结核抗体检测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评价T SPOT.TB、痰涂片及TB DNA3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3
例结核病患者,同时选取45例非结核患者作为对照,应用3种方法平行检测,比较其对结核病的诊断效
果。结果 无论结核总体组、肺结核组, 还是肺外结核组,T SPOT.TB 的阳性率和敏感度(88.35%、
91.43%和81.82%)以及AUC 均为最高(0.875、0.890和0.842),痰TB DNA 次之,痰涂片最低;特异
度比较,痰涂片最高(100%)、T SPOT.TB 次之(86.67%)、痰TB DNA 最低(77.78%);3 组中T
SPOT.TB与痰TB DNA 阳性率比较,χ
2=15.646、6.295、10.882,犘=0.000、0.012、0.001;胸水TB
DNA 的阳性率(93.94%)显著高于痰TB DNA 的阳性率(42.42%) (χ
2=20.184,犘=0.000)。结论 
T SPOT.TB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胸水TB DNA 检测对于结核性
胸膜炎不失为可选择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T 细胞斑点试验;痰涂片;聚合酶链反应;诊断性试验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73 04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结核(TB)感染现况,探讨其感染TB的危险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某传染病医院的全体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和TB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检测。结果该传染病医院全体职工TB感染发病率为48.18%。不同科室医务工作者的TB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医务工作者TB感染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文化程度、职称、目前居住情况、在结核感染门诊或病区的工作时间是TB感染的危险因素,其OR(95%CI)分别为1.70(1.03~2.80)、1.95(1.10~3.45)、1.84(1.03~3.28)、2.38(1.40~4.04);个人防护是TB感染的保护因素[OR及OR95%CI为0.92(0.85~0.99)]。结论传染病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是TB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及早采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微阵列酶联免疫技术(Array-ELIS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结核分枝杆菌微阵列蛋白芯片试剂盒检测76例肺结核患者、27例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结果 ArrayELISA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32%、97.20%、93.64%、95.08%和85.25%.肺结核组各单项抗体指标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干扰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抗体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度高,Array-ELISA技术操作简便快速,是辅助诊断肺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随州市AIDS人群中结核感染的现况,以便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当地登记在册的AIDS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免费进行X线摄片、痰涂片、PPD皮试和CD4计数。结果性别、年龄与CD4计数及PPD结果无关(P〉O.05);CD4计数与PPD结果无关(P〉0.05);肺结核的发生与PPD皮试结果明显相关(P〈O.05),所有肺结核病均发生在PPD无反应组或PPD阳性组。结论PPD皮试可作为AIDS人群中肺结核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FN-γ释放试验在肺内及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IFN-γ释放试验试剂盒分别检测185例结核病患者(包括119例肺结核和66例肺外结核)、139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结核患病情况,并以病原培养或/和临床诊断为标准,评价IFN-γ法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同时分别与痰菌培养及痰涂片平行检验的结果作比较。结果以临床诊断为准金标准,IFN-γ释放试验检测敏感度为93.51%,特异度为84.52%,检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90.76%和98.4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痰涂片检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11.76%和3.03%;痰培养检测的敏感度也仅为24.37%和3.03%,3种方法对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检测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全部424例标本,经培养阳性有33例,其中鉴定发现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均为脓肿分枝杆菌,IFN-γ释放试验检测为阴性,按鉴定确认的31例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结果为金标准,IFN-γ释放试验敏感度为90.32%(95%CI:75.10%~96.65%)。结论IFN-γ释放试验肺内、外结核具有快速方便和较高的敏感度,值得用于临床结核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