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应用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分别对医院门诊采血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分别对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后1、2、3、4 h进行空气采样,评价3种消毒方法的效果。结果静止状态下3种消毒方法消毒后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紫外线灯和三氧消毒机两种消毒方法在人员进入后空气中细菌平均菌落数快速升高,工作2 h后空气菌落数不符合Ⅲ类环境卫生标准要求;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人员进入后可持续进行消毒,工作1、2、3、4 h后空气平均菌落数经监测均符合Ⅲ类环境卫生标准要求;不同消毒方法间空气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00,P0.001),不同采样时间空气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2.95,P0.001)。结论工作状态下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均能达到Ⅲ类环境卫生标准,适于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种空气消毒装置对产房空气的消毒净化效果。方法分为实验组(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照组1 (紫外线灯管空气消毒机)、对照组2 (紫外线灯管空气消毒机加装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沉降法和激光尘埃粒子检测仪在不同消毒时间及不同分娩阶段对产房空气中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进行采样和检测,比较三组消毒机的消毒净化效果。结果运行不同时间,实验组产房空气中检出菌数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0.3、0.5、1、2.5μm 4种尘埃颗粒数减少幅度均大于对照组1 (P0.05);消毒机运行2 h后,不同分娩阶段实验组产房空气中检出菌数增加幅度小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 (P0.05);4种尘埃颗粒数增加幅度均小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 (P0.05)。结论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产房空气有较好的消毒和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应用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机进行手术间空气动态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机动态和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静态下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后,手术室空气菌落数为0 CFU/m3,紫外线消毒后手术间菌落数为33.3 CFU/m3;动态下不同组间,F=220.423,P=0.000,P<0.01;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机动态消毒效果明显优于紫外线照射消毒法。结论应用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机进行手术室的空气持续动态消毒,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4.
母婴同室病房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动态空气消毒机对母婴同室病房消毒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设施和物品相同的6间母婴同室病房,其中3间病房安装动态空气消毒机并根据病区需要和人流选取3个消毒时间段,其余3间未安装动态空气消毒机作为对照,用空气平皿暴露法进行细菌计数。[结果]安装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前和未安装动态空气消毒机的母婴同室病房细菌均数无差别(Z=-0.424,P=0.68﹥0.05);安装动态空气消毒机母婴同室病房消毒前后细菌均数差别明显(Z=-2.253,P=0.02﹤0.05)。[结论]动态空气消毒机能在人员活动情况下对母婴同室病房消毒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数据库,并通过筛选与质量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应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3篇已发表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合计2 045例,其中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引产1 028例,单用利凡诺引产1 0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组)与对照组(利凡诺组)比较,引产失败率低[WMD=0.22,95%CI (0.14,0.35),P 0.001];规律宫缩开始时间[WMD=-9.17,95%CI (-11.15,-7.18),P 0.001]、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缩短[WMD=-6.37,95%CI (-8.78,-3.96),P 0.001]、总产程缩短[WMD=-6.12,95%CI (-7.64,-4.61),P 0.001];阴道出血少[WMD=-51.00,95%CI (-67.60,-34.39),P 0.001];胎盘、胎膜残留率低[WMD=0.17,95%CI (0.11,0.27),P 0.001];软产道损伤少[WMD=0.08,95%CI (0.04,0.16),P 0.001];研究组有减少子宫破裂的风险,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7,95%CI (0.06,1.36),P=0.11]。结论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及安全性显著增加,规律宫缩开始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及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少、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率低及软产道损伤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武艳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76-3277
目的 比较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与传统紫外线对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将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与传统紫外线消毒分成两组,每组试验2次,分别于消毒后术前和和术后30min、60min、90min、120min做标准5点采样,置37℃温箱内培养48h后计算细菌菌落数,比较两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使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紫外线消毒组在术前无人员流动的情况下,菌落总数符合要求,随着时间延长,菌落总数量持续增加.结论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循环风消毒与紫外线照射对烧伤病房空气消毒的效果,为寻找安全、高效、方便的空气消毒方法、减少空气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循环风消毒机和紫外线灯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对烧伤病房空气进行现场试验,对消毒即时,进人后30、60 min病房空气细菌进行采样,分析两组灭菌率.结果 消毒前菌落数循环风(856±99)CFU/m3和紫外线(860±100)CFU/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毒后菌落数循环风(102±35) CFU/m3明显少于紫外线(134±42)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毒前后空气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消毒方法均有消毒效果,而循环风消毒效果持久,更适用于烧伤病房空气的消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动态和静态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消毒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9月-2021年2月血站实验室利用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灯管进行空气消毒的相关数据,比较动态和静态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在消毒前、后及工作状态下1、2、3 h菌落值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消毒前,空气消毒器组菌落数为(356.18±21.78)cfu/m3,紫外线照射组为(351.95±23.50)cfu/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P=0.31),消毒后分别降至(35.49±5.77)、(35.93±5.34)cfu/m3,消毒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30、100.73,P值均<0.05),消毒后两种方法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67).空气消毒器组细菌消亡率为(89.98±1.80)%,紫外线照射组为(89.76±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P=0.48).消毒后 1、2、3 h,空气消毒器组菌落数为(48.54±7.37)、(67.13±8.96)、(191.70±21.12)cfu/m3,紫外线组为(50.58±4.86)、118.29±20.98)、(361.99±31.05)cfu/m3;消毒 1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P>0.05),消毒后2、3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23、34.83,P值均<0.05).结论 两种空气消毒方法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空气消毒器可有效延缓菌落增加,持续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芳香疗法对初产妇产痛及产程时间影响的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芳香疗法能有效减轻初产妇第一产程疼痛并缩短第一产程持续时间,合并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疼痛[WMD=-0.93,95%CI (-1.15,-0.72),P0.001]、活跃期疼痛[WMD=-1.37,95%CI (-1.55,-1.19),P0.001]、第一产程时长[WMD=-0.82,95%CI (-1.09,-0.55),P0.001]。结论芳香疗法能够减轻初产妇产痛,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多功能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灯在输血科储血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将实验分成2组,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设为实验组,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设为对照组。2组各消毒50次。在无人状态下,2组每次各消毒1 h;在有人状态下,实验组连续消毒,对照组停止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于消毒前0 min、消毒后0 min、60 min、120 min及工作第30 min、60 min、120 min时采样,检测每组空气消毒效果。结果在无人状态下,消毒前后比较,2组均能明显降低空气中菌落数,消毒后室内空气符合环境标准要求。在有人状态下,对照组空气中菌落数迅速升高,至60 min和120 min时,空气中菌落数分别达(9.32±1.74)cfu/(10 min·Φ90皿)和(15.80±2.01)cfu/(10 min·Φ90皿),而实验组达120 min时,空气中菌落数始终8.0 cfu/(10 min·Φ90皿)。结论在有人状态下,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效果明显优于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对采血室内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紫外线灯、三氧消毒机及空气净化消毒器对机采血小板献血环境进行空气消毒,并采用自然沉降法于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人员工作时采样,检测消毒效果。结果3种方法消毒后与消毒前比较,均能明显降低采血室内空气菌落数,消毒后室内空气菌落数均符合Ⅲ类环境标准要求。三氧消毒机组和紫外线灯组在工作人员工作状态下,空气菌落数迅速升高,至4 h时,分别达(7.53±1.28)CFU/5 min·Φ90皿、(8.16±1.57)CFU/5 min·Φ90皿;而空气净化消毒器在人员流动的采血环境消毒4 h,空气中菌落数始终<4.0 CFU/5 min·Φ90皿。结论使用空气净化消毒器对采血室内空气持续消毒,可持续维持工作状态下采血室内的空气洁净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数据库中关于ICU患者CRBSI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12篇,总样本量为14 422例,5篇队列研究,7篇病例对照研究,NOS评分为4~6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间(WMD=12.25,95%CI=5.55~18.94)、多腔导管(OR=3.52,95%CI=1.46~8.52)、股静脉置管(OR=2.44,95%CI=1.34~4.46)、肠外营养(OR=2.47,95%CI=1.18~5.21)、住ICU的时间(WMD=10.01,95%CI=4.17~15.85)、APACHEⅡ评分(WMD=4.46,95%CI=1.25~7.66)、合并糖尿病(OR=1.83,95%CI=1.08~3.09),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管留置时间、多腔导管、股静脉置管、肠外营养、住ICU的时间、APACHEⅡ评分、合并糖尿病是ICU患者CRBSI危险因素。因纳入研究总体方法学质量一般,尚需设计严谨、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消毒湿巾与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为改进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消毒方法分为伽玛卫生湿巾组、洁力佳表面消毒巾组和84消毒剂组,分别对新生儿病房床单位进行清洁消毒,在消毒前及消毒后5、10、30、60 min五个时间点对新生儿病房床单位表面采样,每组每个时间点分别采集标本30份,比较组间细菌菌落数、杀灭率和消毒合格率,同时筛查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情况。结果消毒后5、10、30 min,床单位物体表面三组间细菌菌落数及杀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60 min,细菌菌落数伽玛卫生湿巾组[(2.61±0.41)CFU/cm~2]、洁力佳表面消毒巾组[(2.71±0.42)CFU/cm~2]低于84消毒剂组[(4.08±0.33)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杀灭率伽玛卫生湿巾组[(72.36±3.90)%]、洁力佳表面消毒巾组[(71.49±4.77)%]优于84消毒剂组[(55.92±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单位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伽玛卫生湿巾组(86.67%)优于84消毒剂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消毒方法均能有效清除物体表面MRSA。结论消毒湿巾消毒效果可靠,且能有效杀灭新生儿病房床单位物体表面多重耐药菌,适用于新生儿等高风险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4种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在采血环境中的空气消毒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过氧乙酸熏蒸、紫外线照射、三氧消毒杀菌机、动态空气消毒机对采血环境进行空气消毒,采样检测并比较消毒效果。结果过氧乙酸熏蒸、紫外线照射、三氧消毒杀菌机、动态空气消毒机对采血环境空气消毒合格率分别为35.00%、31.25%、79.41%、100.00%,前三者分别与后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05);动态空气消毒机在人员流动的采血环境消毒1h,空气中自然菌数〈500CFU/m^3。结论动态空气消毒机对采血环境空气消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切口保护套预防开放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性,分析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开放性腹部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2月某院普通外科行开放性腹部手术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术中使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和对照组(常规应用无菌纱布垫对切口进行保护),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换药费用、切口感染情况,分析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干预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为14.81%(12/81),低于对照组的34.57%(28/81);干预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6.42%,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住院期间换药费用低于对照组[(305.5±176.7)元vs(431.6±381.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蛋白血症(OR=2.88,95%CI:1.21~6.87)、BMI≥24(OR=3.11,95%CI:1.12~8.66)及出血量≥400 mL(OR=3.98,95%CI:1.36~11.64)是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切口保护套是保护性因素(OR=0.24,95%CI:0.09~0.59)。结论切口保护套有效降低了开放性腹部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10-2012年我国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进行系统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及PubMed数据库,收集2010-2012年我国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文献,使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2软件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0篇,各文献间存在异质性(Q=48 118.32,P<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医务人员合并手卫生依从率为47.83%(95%CI:43.27%~52.42%);不同职业类别分层,医生合并手卫生依从率为40.36%(95%CI:35.42%~45.49%),护士为46.70%(95%CI:41.81%~51.65%),未进行职业分类的医务人员为40.72%(95%CI:27.75%~55.13%)。亚组分析,医生合并手卫生依从率与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3.12,P>0.05);接触患者后医务人员合并手卫生依从率为54.33%(95%CI:44.76%~63.59%),高于接触患者前的20.21%(95%CI:14.12%~28.06%)(Q=32.59,P<0.01);现场观察医院人员合并手卫生依从率为70.91%(95%CI:70.71%~71.10%),高于隐蔽观察的41.20%(95%CI:37.55%~44.94%)(Q=247.66,P<0.01)。结论2010-2012年我国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低,医院应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系统评价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MDRAB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其中英文8篇,中文13篇,分析35个危险因素,其中2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抗菌药物使用相关因素:检出前使用抗菌药物(OR=12.87,95%CI=5.14~32.21)、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MD=6.99,95%CI=2.21~11.78)、抗菌药物种类(MD=1.07,95%CI=0.60~1.54)、联合使用抗菌药物(OR=4.16,95%CI=2.63~6.57)、使用碳青霉烯酶类药物(OR=3.95,95%CI=2.54~6.13)和第三代以上头孢菌素类(OR=2.48,95%CI=1.90~3.24);2侵入性操作相关因素:机械通气(OR=4.30,95%CI=3.03~6.10)、气管插管/切开(OR=4.17,95%CI=2.41~7.22)、留置导尿管(OR=2.35,95%CI=1.42~3.88)、深静脉穿刺(OR=2.18,95%CI=1.14~4.16)、留置引流管(OR=2.06,95%CI=1.19~3.58);3重症监护病房(ICU)相关因素:入住ICU(OR=5.60,95%CI=2.73~11.48)、住ICU的时间(MD=4.21,95%CI=0.72~7.71);4其他因素:心脏病(OR=0.71,95%CI=0.55~0.93)、肿瘤(OR=0.67,95%CI=0.48~0.95)、胰腺炎(OR=2.04,95%CI=1.11~3.76)、混合感染(OR=2.57,95%CI=1.78~3.71)、住院时间(MD=5.92,95%CI=3.61~8.23)、APACHE II评分(MD=4.56,95%CI=1.94~7.18)、使用糖皮质激素(OR=2.18,95%CI=1.21~3.90)。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操作、ICU相关因素是MDRAB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策略,预防和减少MDRAB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症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监测2012年1月—2015年12月7个儿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LABSI情况。结果共有37 712例患者住院,总住院日为268 531 d,中心静脉置管日数为57 639 d,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为21.46%;126例患者发生CLABSI,CLABSI发病率为2.19/1 000插管日,各年度CLABS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季度CLABSI发病率高于其他季度[均P<0.05,其中与第1季度比较,RR(95%CI)=1.98(1.20,3.29)];不同类型ICU的CLABSI发病率不同,新生儿外科ICU(SNICU)发病率(6.12/1 000插管日)高于其他类型ICU[均P<0.05,其中与儿童ICU比较,RR(95%CI)=3.02(1.51~6.04)]。126例CLABSI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39株,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0.86%)和表皮葡萄球菌(15.83%)。结论外科重症新生儿是CLABSI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针对该科室制定强化措施进行干预,才能有效降低CLABSI。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使用一次性鞋套对重症医学科(ICU)空气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规定的方法,连续15 d对ICU使用一次性鞋套和未使用一次性鞋套时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对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一次性鞋套与未使用一次性鞋套ICU患者数量、探视人员数量及温/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一次性鞋套时ICU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为[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20±2.20)CFU/15 min·Φ9 cm平皿],高于未使用一次性鞋套时[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0.60±1.10)CFU/15 min·Φ9 cm平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一次性鞋套时空气细菌培养合格率高于使用一次性鞋套时(96.67%vs 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鞋套不能改善ICU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