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时政报道是党报、党刊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也是党报、党刊增强权威性、指导性和公信力的主打“产品”。然而,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性新闻,时政报道的约束相对较多,难以创新,其老套陈旧的表现手法,枯燥乏味的新闻语言,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削弱了时政报道自有的影响力,一直为许多受众所诟病。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报道,是党报权威性、指导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党报的一大传统优势。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转变时政报道方式,以时政报道方式转变加快党报宣传方式转变,让时政新闻更加可亲、可读  相似文献   

3.
在时政报道中,党报因为掌握更多新闻资源,投入更大人力、物力、版面,其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党报的时政报道也有天然的局限,即需严格按照领导职级安排报道其稿件的版面位置、字数,与之相比,都市报的限制相对较少。作者结合在都市报采写时政报道的经验,试图阐释都市报在报道该领域时的切入点、侧重点、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王丹容 《青年记者》2009,(12):43-44
时政新闻是一座“富矿”,各大媒体均视之为最重要的新闻资源。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党报的时政报道成为说空话和套话的程序性报道。时政新闻的创新,往往被称为“带着镣铐跳舞”。如何跳出传统的时政报道思维,以崭新的视角和手法,让时政报道好看、耐看,各地党报一直都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时政报道是党报记者的基本功,时政报道同时也是党报的重头戏,是各地党报最受领导重视、最受读者关注的板块。因此,如何做好时政报道是各级党报的共同课题。何谓时政报道?简单说,就是当地主要政治人员的言论、政务活动以及行政机关的活动信息披露。这种信息披露带有一定的政治性,往往对报道口径、语气有特殊要求,因而在时政报道中,往往存  相似文献   

6.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各级党报宣传报道的重头戏理所当然是时政报道.事实上,时政报道也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或与政策相关的信息.然而,时下很多党报的时政报道,死板者多,鲜活者少.笔者以为,一是角度过高,生硬说教,再加上政策性强,与读者产生距离;二是内容空泛,很难与读者产生共鸣;三是形式单一,经常以会议报道“会议”,内容程式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论是中央、省或地市党报,时政报道的版面占有量都较多,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源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政务不断公开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有领导活动多、领导讲话占用版面的不利影响。这样一来,便使一版及相关新闻版的时政报道较难操作,更不容易出新出彩。如何改革时政报道,如何将时政版办成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版也一直是办报人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孙国红 《报刊之友》2013,(10):120-121
多元化的媒体格局,市场的细分,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地挤占着党报原有的生存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时政新闻报道的角色更加微妙起来。一方面时政新闻报道是党报天然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党报时政报道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的报道模式,空洞的内容,八股的文风,越来越远离读者。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使报道形式更多样,报道内容更鲜活,文字表达更生动才能满足读者日趋复杂的阅读需求,才能体现时政报道的竞争优势。只有盘活时政报道资源,创新报道模林,让时政报道接地气,才能当好领导的决策参谋,成为百姓的贴心朋友,才能更好地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党报时政新闻报道一直以来都是党报"拳头"产品。近些年来,随着"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十三五"重要课题,党报报道关于生态环保题材数量明显增多。本文将结合作者自身报道案例,针对新常态下党报记者如何提升环保题材时政报道水平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时政报道是每一家党报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每年的人大、政协会议,各家党报都全力以赴报道。但由于"两会"程序性报道比较多,因而许多党报的"两会"报道不仅没有发掘出新闻富矿的应有价值,反而流于程式化,枯燥无味,苍白无力。近几年,《伊犁日报》在时政报道特别是在"两会"的报道中,把着力点放到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得到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政领导、"两会"代表和委员及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是党报报道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闻业务中报道的难点。时政新闻,又叫时政报道,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甘惜分教授所谓“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时政报道,是各级党委机关报的特色和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讲,经营好时政新闻尤其是重大时政报道,是党报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党报决胜媒体市场的“杀手锏”。时政新闻大有可为,那么,如何有更大的作为呢?这是当下摆在城市党报面前的一个大命题。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是对于国家政策导向的宣传和大政方针的报道,其政治性、政策性及服务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当前,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如何让人们在互联网上看了时政新闻发布后,还要再去翻开党报看报道?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报优势,为读者提供理性、建设性的深度分析?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创新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探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不少晚报、都市报加大了时政、经济报道的分量,力图达到“报道主流新闻,影响主流读者”的目的。然而,与报道此类新闻历史悠久、驾轻就熟的党报相比,都市类报纸还处于艰难的探索阶段:要么落入党报报道的窠臼,耗用大量版面又彰显不出自身特色;要么蜻蜓点水般抓不到要领,报道远远满足不了读者需求……努力探索时政经济报道的新路子.成为许多都市类报纸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报与会议报道关系密切。地市党报如何做好会议报道,笔者认为,首要的是地市党报记者,尤其是时政记者要在思想上重视,正确认识会议新闻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会议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目前部分地市党报记者对会议报道存在的误区,进而就正确对待会议和会议报道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张信春  牛强 《新闻导刊》2005,(5):F0002-F0002
9月24日至29日,由重庆日报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省区党报总编辑夜班工作研讨会在我市召开。全国31家省级党报的总编、副总编和夜班负责人60多人参会,围绕党报版面改革和时政报道两大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7.
要闻中心:主旋律报道是面旗帜 政教部主任蒲若梅说,在辽宁日报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动员会上,总编辑提出了"新闻党报"这个概念。这个全新的办报宗旨,让我们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可以想象,传统党报的很多特点都集中体现在时政这块——会议多、经验多、工作多、指令性计划多,更侧重按宣传规律处理稿件等。所以,办新闻党报,时政新闻任务十分艰巨。但时政新闻这部分有个"转身",也一定会给"双进"的新闻党报带来变化。大幅度的转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就给每个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新兴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深度融合是方向,党媒时政报道如何守正创新,成为党报转型顺势而为的重要引擎。多年新闻实践表明,党报要有"大时政"视野,以思想高度为根本,深耕内容是王道,保持强大政治定力,充分挖掘隐性新闻,扛起党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的使命和责任,让党报发出更加铿锵有力的"主流声音",让时政报道更具影响力、传播力,更"吸粉"。  相似文献   

19.
不断创新时政新闻,做深做活做强时政报道,不仅是地市党报发挥政治优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这几年,温州日报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理念,以"三早"(早知情、早介入、早策划)为载体,做深做活做强中心工作报道,获得了市县党委、政府的赞赏和肯定,也赢得读者关注和喜爱.  相似文献   

20.
李凯 《新闻窗》2007,(5):28-29
时政报道,是对时事、政治等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主要包含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和重大政治社会活动等。如果说社会新闻能为一张报纸聚来人气是本地新闻重要基础的话,那么,时政新闻就会为一张报纸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是一张报纸原创新闻的上层建筑。尤其作为一张党报,假若时政新闻偏弱,那么可以断言,纵然具有党报身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