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健康非放射工作人员离体外周血在受到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血液中淋巴细胞凋亡率、Fas表达率的差异。方法 采集上述两类人员清晨空腹外周血,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对照组不照射X射线,照射组分别给予1、2、4 Gy剂量的X射线照射,剂量率为1.0 Gy/min,照射后分离提取淋巴细胞、染色培养,12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和Fas表达率,用flowjo和SPSS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结果 两类人员离体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早期、晚期及总凋亡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58,P>0.05),Fas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P<0.05)。每一类人员各剂量组间T淋巴细胞早期、晚期、总凋亡率及Fas表达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96,P>0.05)。结论 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非放射工作人员离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及Fas表达率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X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产额的剂量率效应研究白玉书关树荣黄绮龙马剑锋(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北京100088)Fenech和Morley(1985)[1]提出的CB微核法,克服了常规培养法不能识别第一次有丝分裂细胞的不足,使其估算受照剂量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0Co γ射线部分照射人离体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 用2Cy 60Co γ射线37℃照射人离体周围血,以不同比例与未照射血混合后进行培养,44 h后加松胞素B,72 h收获,制片并分析微核率.结果 微核率随照射血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与单纯照射组相比,混合照射血的微核率高.1.0:1.0比例混合估算出的剂量为1.29 Gy,大于实际的1 Gy,0.5:1.0比例混合估算出的剂量为0.91 Gy,也大于0.50 Cy,而在1.0:0组,照射剂量与估算剂量基本一致.结论 微核率随照射血比例的不断增加而增加,为微核率作为估算局部照射剂量的生物学指标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实验证明~(60)Cor线照射血浆能诱发正常人淋巴细胞微核率增高,且与受照剂量呈直线相关,回归方程y=2.289 0.023x。提示通常所见到的整体或离体照射后微核率增高额应为射线直接效应加照射血浆间接效应的总和。受照血浆诱发的微核率随血浆照射剂量加大而增高,但这种间接效应的微核率增高趋势较缓,随着照射剂量增加,在总和微核率中间接效应所致微核率的比例越来越小,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r=-0.9588)。因此在100R左右较低剂量照射时,由受照血浆诱发微核的间接效应,在总和微核率中所占比重较大,约占1/2左右。本文最后提出,对小剂量直接照射人离体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来源问题似应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本市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损害情况,为评价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市2005-2008年4年间市级、区级医院及与放射相关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比较不同年份、不同工龄、不同性剐、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种类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微核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改变2005-2007年放射工作人员分别与对照组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按不同年份由高到低依次为:2005年、2007年、2006年、2008年;男、女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工作人员检出率高于工业探测人员;不同级别医院由高到低为:区级医院、市级医院、区级以下医院;不同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其中50岁以上放射工作人员比其他年龄组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分析,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细胞转化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纽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能引起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升高,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变化情况,评价低剂量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状况.方法 以本省2011年接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1 188名人员为放射组(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分为医用射线亚组和工业射线亚组),以同年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拟从事放射工作的182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微量全血细胞培养法测定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与微核率,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放射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1.31‰和1.37‰)与对照组(1.18‰、1.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1.27‰、1.32‰)与女性(1.40‰、1.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射线亚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1.36‰、1.42‰)均高于工业射线亚组(1.14‰、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放射作业工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本省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初见成效,仍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特别是医务人员的放射防护,保障其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7.
223名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223名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方法 以广东省医疗卫生及企事业单位的223名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培养法测定微核率.将健康成人周围血微核率的正常参考值作为对照,比较两者微核率差异.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分别为3.27‰和3.43‰,与正常参考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能引起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升高,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相似文献   

8.
微核测定法是检测染色体损伤的一种快速简便的经典细胞遗传学方法。近十几年来,许多学者在动物实验上证明了: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辐射剂量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LMN)率呈线性关系。蒋本荣在对人离体外周血照射的实验中也证明有这种线性关系。这种剂量效应关系在复杂而动态变化人体的整体照射(AR)中是否还存在,关系能否用LMN去估计放射性事故发生后受照工作人员的辐射生物剂量。本文利用白血病患者进行异体骨髓移植前的全身均  相似文献   

9.
γ-射线对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γ-射线对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情况,为预放射线对人体的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CGE)测定,观察小鼠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彗星率。结果 在小鼠实验中发现不同剂量组的小鼠彗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剂量组之间差异也存在显著性,并且在各个时点的不同剂量之间的慧星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在低剂量组各时点间彗星率差异无显著性,而在高剂量组各时点间差异有显著性,并且以一天中16:00时点最高。结论 γ-射线能引起淋巴细胞DNA损伤,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此外还提示-天中淋巴细胞对γ-射线的敏感性不同。在探伤工人和对照组间差异也存在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18MeV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建立染色体畸变和淋巴细胞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计算中子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相对生物效应.方法 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吸收剂量率都为O.2Gy/min,吸收剂量为0.5~3.O Gy.记录染色体型畸变和双核淋巴细胞的微核,分别对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和微核做曲线拟合,并计算中子的RBE.结果 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双+环)和淋巴细胞微核,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中子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RBE值都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在0.5~3.O Gy 范围内,诱发染色体(双+环)的RBE值是3.59~1.77;诱发微核的RBE值是2.91-1.24.结论 快中子照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产生的染色体畸变(双+环)和微核的剂量一效应关系都符合线性平方模型.中子与60Coγ射线相比较,在照射剂量较低时,有较高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细胞遗传学的影响,于2009年对南京市1214名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及500名非放射工作医务人员(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龄、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60Coγ射线、X射线和17Csγ射线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徼核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低剂量受照者剂量估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在0~1.00Gγ的剂量范围内,用60Coγ射线、X射线和137Csγ射线(剂量率分别为0.440、0.073、0.810Gy/min)照射离体人血,采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cytoki...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牛磺酸抗电离辐射损伤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3个实验组分别经口给予牛磺酸50,100,300mg/kg,共30d,辐照对照和正常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第31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分别接受5GY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观察牛磺酸对损害的保护效应及对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60辐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为26.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微核率1.2‰,外周血白细胞数照射后3d下降为1.95×109/L,14d为3.80×109/L,明显低于辐照前7.60×109/L(P<0.05),骨髓细胞DNA含量也显著下降(P<0.05)。50mg/kg牛磺酸组,血清SOD活力为110.4U/ml,显著高于辐照对照组84.3U/ml(P<0.05);100mg/kg牛磺酸组,SOD活力、MDA含量、溶血素抗体积数明显优于辐照对照组;300mg/kg牛磺酸组SOD为137.8U/ml,MDA含量为5.8nmol/ml,溶血素抗体积数为83.8,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光密度差值为0.154,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骨髓细胞DNA含量上升,微核率下降,30d存活率明显提高,与辐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牛磺酸能够改善Coγ辐射对小鼠60损伤的生物学效应,这与其提高抗氧化能力及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一效应曲线。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吸收剂量为0~5.0Gy,剂量率为0.38Gy/min。采用开始加入秋水仙碱法进行细胞培养48h。制片后观察淋巴细胞中染色体型非稳定性畸变,包括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无着丝粒断片等。用双着丝粒体加着丝粒环对剂量进行曲线拟合。结果离体外周血经^60Coγ射线照射后,在0~5.0Gy范围内“双 环”率与剂量在不同剂量范围建立的回归方程为:0~0.5Gy,y=0.00217 0.08283D^2;0~1.0Gy,y=0.00146 0.09310D^2;0~5,0Gy,y=0.04851D^2.18601;0.5-5.0Gy,y=0.04848D^2.18645。结论成功建立了^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外周血诱发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曲线。  相似文献   

15.
^60Coγ射线诱发微核及酸角对其抑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Coγ射线诱发微核及酸角对其抑制的实验研究张家华,肖太菊攀枝花市卫生防疫站毒理研究室617067γ射线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电离辐射,也是核武器爆炸的主要杀伤因素之一。电离辐射作用于复杂的高等动物机体,不仅引起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改变,而且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核试验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及正常健康人群外周血核异常淋巴细胞,计算核异常淋巴细胞率(‰)。结果显示,射线暴露组各类核异常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电离辐射可导致细胞核形态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医疗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水平,为放射防护提供依据,以减少电离辐射引起的职业危害。方法 选取1 072名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放射组),以岗前职业健康体检拟从事放射工作的329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采用微量全血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放射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放射组微核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01);女性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及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 <0.001);不同工种间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核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工龄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核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不同年龄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与人群年龄呈正相关(P <0.001)。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微核...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探讨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遗传系统的生物效应。方法 依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结果 放射性从业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省级和县级、市级和县级放射性工作单位的放射工作者淋巴细胞微核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淋巴细胞微核率逐年下降。结论 长期接触小剂量照射对放射性从业人员健康在细胞遗传学上有一定的损害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褪黑素(MLT)对小鼠淋巴细胞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在离体和整体条件下分别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在此基础上,腹腔注射MLT,观察2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24 h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细胞数量及胸腺细胞3H-TdR掺入率和Con A、LPS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结果 离体研究中,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体外接受0.5~6.0 Gy照射后,凋亡小体百分率、DNA裂解率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而照射前预先加入2 mmol/L MLT,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DNA裂解率与单纯照射组比较均显著降低。整体研究中,2Gy全身照射前腹腔注射MLT,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接近或低于假照水平,MLT剂量在0.1~2.5 mg/kg范围内均有作用,但无明显剂量依赖性。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细胞数量、胸腺细胞3H-TdR掺入率及有丝分裂原诱导的脾脏T、B淋巴细胞转化率在2 Gy全身照射后均显著低于假照组(P <0.001)。0.5~10 mg/kgMLT预先腹腔注射,胸腺、脾脏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0 mg/kg体重组(单纯照射),其中0.5 mg/kg体重组增高最显著;胸腺细胞3H-TdR掺入率显著增高(P <0.01或P <0.001),以0.5 mg/kg体重组增高最显著;Con A诱导的T细胞转化率显著增高,也以0.5 mg/kg体重组为著;LPS诱导的B细胞转化率增高,以10mg/kg体重组最显著。结论 MLT在体内和体外均可减轻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损伤,对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大鼠为实验动物,观察铅、X射线及二者复合作用所引起的淋巴细胞微核率方面的变化,并做出统计学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