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氧化沟设计     
氧化沟设计1污水及回流污泥流入和氧化为混合液流出位置①污水及回流污泥流入位置应尽可能和混合液流出位置分开。②硝化反应的碳源,污水流入位置应设置在厌氧部的始端附近。回流污泥流入位置,设置在污水流入位里附近。因为氧化沟的泥龄(邪T)长,所以增殖速度慢的硝...  相似文献   

2.
一体化氧化沟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一体化氧化沟技术的发展邓荣森刘保疆王涛李伟民(重庆建筑大学)1基本概念一体化氧化沟又称合建式氧化沟(IntegralCom-binedOxidationDitches),集曝气、沉淀、泥水分离和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无需建造单独的二沉池。最早的一体化氧...  相似文献   

3.
1 C型膜法氧化沟工艺流程及机理 C型膜法氧化沟工艺流程同普通氧化沟相比,省去污泥回流系统、增加氧化沟中填料布置。填料的布置采用梅花状布置,其工艺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4.
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的运行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污泥沉积严重、脱氮除磷效果不佳、污泥回流比的控制不够灵活等问题,采用扩容选择池、氧化沟内增加潜水推流器、安装回流污泥计量装置等方式进行技术改造,彻底解决了积泥问题,提高了脱氮除磷效率,并节省了大量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系统实现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东泗水污水处理厂一体化氧化沟*固液分离器运行性能的现场试验,着重考察其固液分离和污泥回流效果,并根据其机理提出了采用泵抽吸的方法来强化分离器的性能,为在实际工程中更好地使用固液分离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改良型氧化沟强化除磷效果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传统氧化沟工艺除磷能力差的原因,探索提高其除磷效果的工艺改良措施.在对比研究设置独立的厌氧区以及同时增加预缺氧区和厌氧区这2种方案的强化除磷效果后,提出了先预浓缩回流污泥、再将30%的高浓度污泥混合液输送至厌氧区的改良措施.该措施不仅能保证回流污泥量,同时还可避免回流污泥中过多的硝酸盐对厌氧释磷产生的不良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进水条件下,该改良措施的出水总磷浓度为0.773 mg/L,显著低于另2种强化除磷方案的结果(分别为1.52和1.73 mg/L).因此,设置污泥预浓缩池、预缺氧区和厌氧区的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氧化沟系统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型一体化氧化沟工艺的节能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成都城北污水处理厂为例,对合建式一体化氧化沟作了简单介绍,从实际工程角度对其节能特点作了分析,指出其之所以节能主要在于实现了污泥自动回流,水力内回流及优化运行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体化氧化沟侧沟固液分离器分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一体化氧化沟侧沟式固液分离器的分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表面负荷,污泥的沉降性能以及侧沟分离器设置位置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侧沟式固液分离器工作原理独特,适应能力强,分离效果好,是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设施。  相似文献   

9.
改良Orbal氧化沟回流污泥曝气再生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Orbal氧化沟中心岛由原厌氧区改造为曝气再生池,研究了改良Orbal氧化沟回流污泥曝气再生对城镇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Orbal氧化沟对TN、COD、BOD5、TP、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67%、88%、97%、83%、96%,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
侧沟式固液分离器的污泥回流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运用流态分析手段研究了侧沟式固液分离器的污泥回流机理,并对侧沟式固液分离器内的污泥回流机理提出了新的解释,补充完善了原有理论。  相似文献   

11.
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沟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本文对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效果进行了总结。氧化沟对COD去除效率达到90%以上传统氧化沟工艺对氮和磷的去除效率较低,总氮去除率50~40%,总磷去除率35~50%通过调节曝气转刷的充氧量,使氧化沟内形成好氧段和缺氧段,总氮去除率可超过90%在氧化沟系统内增加厌氧池,可使总磷去除率明显提高。采用一体化氧化沟无污泥回流设备,操作简便。通过试验研究,开发出新型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新工艺,可减少占地面积约50%。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是可行的。本文的下半部分将在第四期刊登。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安市污水厂出水水质执行国家一级A标准的要求,对该市某污水厂的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进行解析,明确了出水NH_3-N与SS值偏高是限制该污水厂达标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氧化沟转刷曝气引起的系统内DO浓度上下分层严重以及好氧区容积严重不足是导致出水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同时污泥沉降性能差引起出水SS超标。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将氧化沟内沟改为底部曝气、增加内沟到外沟的硝化液回流系统以及二级出水后增设滤布滤池的改造方案。系统改造后,出水NH_3-N及SS值明显降低,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可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3.
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近年来随着进水碳源浓度的降低,生物脱氮除磷效率也不断下降。结合该厂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沿程各构筑物对TN、TP的去除效果。由于长期处理低碳源污水,生物段各构筑物的实际运行工况与原设计功能有较大差异。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限制因素是碳源不足、预处理段充氧、回流污泥携带硝态氮等。对此可通过控制曝气沉砂池的曝气强度、优化和调整氧化沟的溶解氧浓度、污泥回流比等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开发了一种新型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工艺,较常规氧化沟工艺可节省占地约50%;沉淀池建于氧化沟的一端,对氧化沟内混合液的流态无任何影响,且实现了污泥的自动回流。该装置结构紧凑、运行操作简便,在进水COD为289-1147mg/L、TN为65-87mg/L等条件下与HRT为10h、SRT为30d时,对COD的去除率为95%,BOD5去除率为98%,NH3-N去除率为99%,TN去除率为91.2%。  相似文献   

15.
转刷型氧化沟设计与布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转刷型氧化沟简况、设计参数、布置方法及工程设计中点滴经验。在设计参数中介绍国内工程中常用参数,包括污泥负荷、需氧量、产泥量及污泥浓度,同时介绍φ700转刷充氧实测资料;在工程布置中说明氧化沟分组与分槽、转刷配置、进出水位置等布置要点;在工程设计点滴经验中汇总了国内十三座转刷型氧化沟特征,并介绍了三座氧化沟实测流速资料。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通沟污泥含水率高、组分复杂的特征,上海市闵行区通沟污泥处理工程借鉴浦东新区已建成的多级分离工艺的设计运行经验,将通沟污泥中粗大物质(粒径 10 mm)、可沉砂砾(粒径为0. 2~10 mm)、矿化物质(粒径0. 2 mm)、有机栅渣(粒径为2~10 mm)分别分离出来。多级分离改进工艺根据污泥回用需求将污泥组分分别分离回收利用及处置;并通过初始污泥分离喂料,显著降低粗大物质分离和可沉砂砾的分离工艺的电耗和水耗,每日可节省20. 7 kW·h电能和193. 5 m3冲洗水,实现了通沟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可为通沟污泥处理处置提供借鉴和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Orbal氧化沟生物脱氮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有效容积为330L的中试Orbal氧化沟模型处理城市污水,研究了Orbal氧化沟的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现象。结果表明,Orbal氧化沟具有良好的降解有机物和硝化性能;在不投加外碳源和不设硝化液内回流的条件下,通过控制DO浓度分布,可以实现氧化沟内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对总氮去除率平均为61%,出水总氮平均为14mg/L。经分析认为,DO浓度分布是氧化沟内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决定因素,进水中的COD/TN是影响总氮去除率的重要因素;通过控制外沟低DO运行,可以稳定实现Orbal氧化沟的低能耗高效脱氮;多沟道串联的反应器布置方式有效防止了低DO运行带来的亚硝酸盐积累和污泥膨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厌氧/氧化沟/MBR工艺处理实际城市污水,中试结果表明,当氧化沟的污泥浓度为3~12 g/L时,组合工艺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良好,提高污泥浓度可增强其脱氮除磷效果,氧化沟污泥浓度在10~12 g/L时组合工艺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超过了90%。氧化沟和膜池中均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现象,氧化沟中具有良好的缺氧/好氧交替环境,有利于强化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厌氧/氧化沟/MBR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强、稳定性好,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9.
将Carrousel氧化沟工艺与生物膜工艺相结合而形成新型复合式Carrousel氧化沟。研究了主沟道底部曝气量、隔板填料区出水量、污泥回流比对COD、NH+4-N、TN去除效果的影响,以期获得较佳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在进水量为136 m3/d、水力停留时间为7.1 h、主沟底部曝气量为22 m3/h、隔板区底部曝气量为16 m3/h、隔板区出水量为4 m3/h、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条件下,出水COD、NH+4-N、TN浓度均能达到一级A标准,去除率分别为87.4%、95.7%、61.7%,具有较好的去除污染物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三沟式氧化沟的活性污泥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三沟式氧化沟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新工艺,活性污泥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该工艺的运行效果。结果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践,做了大量的测试工作,总结出三沟式氧化沟活性污泥的特性对工艺系统及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