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储层随机建模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以河流-三角洲相砂体沉积为主的储层特点,本文提出了利用随机建模技术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即综合各种方法取得的信息,主要依靠沉积学的方法加上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对井间参数作出一定精度的细致的预测估值。这种方法的思路是寻求比较符合地质规律的地质统计模型和方法,来表征各种沉积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用这种已知的规律,对井间未知地区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作出预测估值,并对储层随机建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  相似文献   

4.
电镜扫描在碎屑岩储层粘土矿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电镜扫描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南充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的显微分析,直观地展示了储层中粘土矿物在电镜扫描下的形态、产状等方面的特征。研究了储集层中粘土矿物的类型、含量及其在电镜扫描下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粘土矿物的含量、类型及其在储层孔隙中的产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以及粘土矿物对储层损害的影响。初步展示了电镜扫描在碎屑岩油气储层粘土矿物分析研究中的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建立储层地质模型以对油气储层进行精细描述是现代地质研究的先进技术手段,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即,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随机建模是指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依据,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可选的、等概率的储层模型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5RG研究组在长期科技攻关中所形成的随机建模系列技术,即:随机建模的数据准备和统计分析技术;相建模技术;模型结果分析及优选技术以及新领域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7.
8.
随机建模在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拉玛依组砾岩储层非均质建模中,储层描述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特点,利用井点内外信息随机性概念,通盘处理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和岩心数据,合理整合多方面信息,以减少储层描述中的不确定性。结合地震解释、测井数据、岩心分析、生产动态等已知信息进行建模,优选出更加符合油田实际生产状态的非均质砾岩储层地质模型,分析了有利沉积微相带主槽控制的油气储层特征及其规模和范围,为该区砾岩油藏增储上产和调整挖潜提供了相应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储层随机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及油藏类型的复杂性,加之注采井网的不完善性,导致地下油水运动十分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精确预测井间储层参数分布和剩余油富集区域。针对上述难点和挑战,通过利用储层建模技术,建立了储层地质模型及其预测模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精细油藏描述中基础数据的管理。利用随机建模的储层建模技术是当今油藏表征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能有效刻画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储层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油藏描述技术向定量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碎屑岩储层结构模态的定量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明高 《石油学报》1991,12(4):27-38
本文研究了受沉积环境制约的颗粒分选对储集层孔隙结构模态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因粒径比和相对含量不同可能形成的单模态、双模态悬浮型和充填型、三模态悬浮型和充填型五种基本结构模态的数学模型.认为双模态和三模态不仅能在砾岩中形成,也能在砂岩中形成;砂岩中常见模态为单模态和双模态,而砾岩中的常见类型为双模态和三模态,同时还建立了不同模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算公式,并认为单模态的孔隙度主要受排列方式(堆积角θ)的影响,双模态和三模态的孔隙度则与颗粒的相对含量(fi或fir)有关;渗透率主要受排列方式(θ)、颗粒大小(Ri)和相对含量(fi)三个因素的影响.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定量预测不同岩性的孔隙结构模态、物特性征、孔喉大小及其他孔隙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1.
针对陆相储层的特殊性及现有储层随机建模软件中存在的不足,以储层两步建模相结合,确定性与随机性相结合,基于目标与基于象元的策略相结合,数学分析与地质规律相结合及面向实际需要的思想作指导,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储建模方法和程序MODRES,并介绍了其主要特点,通过吐哈盆地温米油田储层建模的一个实例研究,具体说明MODRES建模的特点及其应用效果,研究一,在有较多数据可以得到大的储结构特征时,可采用确定性方法建立结构模型,考虑边界的相控模拟优于一步模拟。  相似文献   

12.
陆相碎屑岩储层隔夹层成因、特征及其识别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陆相储层隔夹层是形成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储层精细表征的重要内容。全面认识隔夹层的成因、特征、分布和识别方法对精细表征油藏地质特征,研究剩余油分布,进而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陆相储层隔夹层主要分为泥质隔夹层、钙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3大类。根据岩性和物性特征,可识别取心井隔夹层类型;根据不同隔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可识别非取心井的隔夹层。隔夹层的各种电测曲线绘制成蜘蛛网图模式,泥质、钙质和物性隔夹层具有不同的网形模式,可作为隔夹层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XC气藏致密碎屑岩储层的各种模型方法,包括正演模型、多种参数的反演模型、AVO模型、调谐模型等。通过模型研究总结致密碎屑岩气藏的地震响应特征,为多学科相结合进行气藏描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ճ���������м�Ҵ������Ӱ�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碎屑岩中常见粘土矿物的产状、类型及特征,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粘土矿物对储集层物性、油气生产的影响,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川西地区致密碎屑岩储层的物性分析和各种敏感性试验,探讨了损害储层的潜在原因,并详细评价了钻井液各组分对储层的损害。给出了适合川西地区储层特点的复合离子聚磺钻井完井液体系的推荐配方及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陆相碎屑岩储层隔夹层成因、特征及其识别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陆相储层隔夹层是形成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储层精细表征的重要内容,油田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陆相储层隔夹层主要可分为泥质隔夹层、钙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三大类。根据这种分类,深入分析和总结了这三类隔夹层成因、岩性特征、分布特征和测井识别特征,并比较其区别,这对以后新老区块隔夹层研究有参考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碎屑岩隐蔽油气藏勘探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陆上与海上碎屑岩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历程.总结了伴随碎屑岩隐蔽油气藏勘探过程中新理论新技术的进展情况,理论上包括层序地层理论在中国的不断创新、坡折带理论、复式输导体系、相势控藏及三元控藏理论,这些理论推动了隐蔽油气藏从个别识别到定性和定量预测,促进了盆地不同构造位置、不同层系、不同领域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技术上主要体现在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为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而发展的保幅处理和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验证和预测隐蔽砂体的反演技术、隐蔽砂体快速直观识别的可视化技术、分析隐蔽砂体含油性的AVO技术及分频等地球物理技术.尽管如此,隐蔽油气藏勘探失败案例暴露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于缺乏系统运用隐蔽油气藏理论或者由于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不完善难以准确快速评价是否成藏,此外,由于地球物理预测具有多解性也会导致错误的认识.因此,今后应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大力推进叠前处理和反演技术,进一步弄清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测井新技术在塔里木盆地碎屑岩储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向东  赵元良 《测井技术》1998,22(2):141-145
用MAXIS-500测井系列中的阵列感应仪(AIT)、岩性孔隙度仪(IPL)和核磁共振仪(CMR)测量了塔里木盆地碎屑岩储集层的Z地区、H地区和M地区。通过与传统测井技术的比较,指出上述三种仪器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储层随机建模和随机模拟原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团峰  王家华 《测井技术》1995,19(6):391-397
油气储层的机模拟技术是今油藏表征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能有效地刻化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储层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油藏描述技术向定量化方向发展。本文讨论了随机建模的思想和作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和优点,以及多个变量的联合模拟技术、序贯模拟技术、误差模拟技术等随机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20.
金文辉  周文  赵安坤 《新疆石油地质》2012,33(3):310-311,326
分析讨论了几种新的碎屑岩构造低部位成藏新理论,认为孔隙度在5%~20%,渗透率存在变化,就可能在"输导层"中形成"过油区—泄流面"内构造低位油藏。此类油藏在中国东、西部许多盆地低位构造区分布广泛;在勘探中要打破构造控藏与非构造控藏、非构造控藏与局限于岩性或地层油藏2个认识"屏障";成藏输导砂层的确定和砂岩储集层物性变化带从岩性预测到物性预测2个关键,为复杂油气藏勘探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